2022年最新整理食品分析技术总结复习课程 .docx
《2022年最新整理食品分析技术总结复习课程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最新整理食品分析技术总结复习课程 .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1. 食品分析:特地讨论各种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判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学科;2. 食品分析检验任务:对加工过程的物料及产品品质进行掌握和治理;分析检验 的任务对贮藏和销售过程中食品的安全进行全程质量掌握;为新资源和新产品的开发、新工艺的探究供应科学依据;3. 食品分析检验内容:感官检验;养分成分检验;添加剂检验;有毒有害物质检验;4.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中,为了改善食品感官性质,或为了改善食品原先的性质,增加养分,提高质量,或为了延长食品货架期,或因加工工艺需要而加入的帮助材料;5. 分析检验方法及特点: (1)感官检验:食品感
2、官鉴别的基本方法,其实质就是依靠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等来鉴定食品的外观外形、色泽、气味、味道和硬度( 2)仪器分析法:以物质的理化性质为基础,利用光电仪器来测定物质的含量( 3)酶分析法( 4)微生物分析法( 5)化学分析法;6. 食品样品分析程序:样品采集;制备储存;样品的预处理;成分分析;数据记录、整理;分析报告的撰写;7. 采样: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有肯定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作为分析材料;8. 采样原就:代表性原就;真实性原就;适时性原就;精确性原就;细就:(1) 采集的样品要匀称、 有代表性能反映全部被检食品的组成、 质量和卫生状况 (2) 采样方法要与分析目的一样( 3)采样
3、过程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分逸散,如水分、气味、挥发性酸等( 4)防止带入杂志或污染( 5)采样方法要尽量简洁处理、装置尺寸适当;9. 检样:由整批食品的各个部分实行的少量样品;10. 原始样品:把很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11. 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过处理再抽取其中一部分作检验用者;12. 留意问题:清洁无污染、保持原有外形、尽快分析、做好相应记录、采样数 量一式三份,供检验、复验、备查、仲裁,一般散装样品每份不少于0.5kg;13.随机抽样:均衡地、不加挑选地从全部产品的各个部分取样;14. 四分法:将物料铺成一正方形,画其对角线,取相等的两份再匀称铺平,再取其对角线两份,连续进行直至
4、所取量为所需量即可;15. 样品储存:(1)放在密闭、洁净容器内,置于阴暗处储存( 2)易腐败变质的放在 0-5冰箱内,储存时间也不能太长( 3)易分解的要避光储存( 4)加入不影响分析结果的防腐剂或冷冻干燥储存;16. 样品预处理:有机物破坏法(干法灰化、湿法消化) ;蒸馏法;溶剂提取法; 浓缩法;色层分别法;化学分别法(磺化法和皂化法、沉淀分别法) ;粉碎法; 灭酶法(干热灭酶、蒸煮灭酶、微波灭酶) ;17. 预处理目的:测定前排除干扰组分;对样品进行浓缩;18. 预处理原就:排除干扰因素;完整保留被测组分;使被测组分浓缩;19. 干法灰化法的优缺点: ( 1)此法不加或加入很少试剂,空白
5、值低( 2)灰分体积小,可处理较多样品,可富集被测组分(3)有机物分解完全,操作简洁,无需工作者常常看管( 1)所需时间长( 2)某些挥发元素易缺失( 3)坩埚对被测组分有吸留作用;20. 湿法消化的优缺点:( 1)有机物分解速度快,所需时间短( 2)由于加热温度低,可削减金属挥发逸散的缺失( 1)产生有害气体( 2)初期易产生大量泡沫外精品文档溢( 3)试剂用量大,空白值偏高;21. 相对密度定义:某一温度下,某物质的质量和同体积同温度纯水质量比;测 量方法:密度瓶法、密度计法、密度天平法;意义:测量相对密度可以初步判定食品是否正常以及纯洁程度, 相对密度是食品生产过程中常用到工艺掌握指标和
6、质量指标,为检验食品供应依据;22. 正确挑选分析方法:要依据分析要求的精确度和精确度;要考虑分析方法的繁简和速度;考虑样品的特性;现有条件;23. 精确度与精确度的不同:精确度: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反映测定结果牢靠性; 精密度: 指多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 它代表测定方法的稳固性和重现性, 精密度的高低用偏差来衡量; 不同: 精确度高的方法精密度必定高,而精密度高的方法精确度不肯定高; 精确度的高低可用误差或回收率来表示,误差越小或回收率越大就精确度越高;24. 掌握排除误差:正确选取样品量;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削减偶然误差;对比试验;空白试验;校正仪器和标定溶液;严格遵守操作
7、规程;25. 系统误差:是由固定的缘由造成的,在测定过程中按肯定的规律反复显现,有肯定的方向性,这种误差大小可测,又称“可测误差”;26. 偶然误差:由一些偶然的外因引起,缘由往往不固定、未知、且大小不一,不行测,这类误差往往一时难以觉察;27. 测定折光率意义:鉴别液态食物组成,确定食物浓度,判定食物纯洁程度及品质,判定参假情形; 仍可以测定以糖为主要成分的果汁、 蜂蜜等食品的可溶性固体物的含量;28. 变旋光作用: 具有化学活性的仍原糖类 (如葡萄糖、 果糖、乳糖、麦芽糖等),在溶解之后其旋光度起初快速变化,然后变得缓慢,最终达到恒定值;29. 旋光法原理:偏振光:只在一个平面上振动的光,
8、可由尼科尔棱镜或偏正片 产生;旋光物质: 分子中有不对称碳原子, 能把偏振光的偏转面转肯定角度的物质,光活性物质右旋正、左旋负;旋光度:偏振光通过光学活性物质的溶液时,其振动平面所旋转的角度;比旋光度:当旋光性物质的浓度为100gml,液层厚度为 1dm 时所测得的旋光;30. 水分的存在状态:结合水或束缚水;亲和水;自由水或游离水(不行移动水或滞化水、毛细管水、自由流淌水) ;31. 水分测定:目的:掌握水分含量,对于保持食品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状、爱护食品中其他组分的平稳关系, 保证食品具有肯定的储存期等均起重要作用; 意义: 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 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 水分含量高低, 对微生
9、物的生长及生化反应都有亲密的关系;32. 水分测定方法:直接法:利用水分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测定水分,重量法、蒸馏法、卡尔费休法、化学方法;间接法:利用食品的物理常数通过函数关系确定水分含量,如测相对密度、折射率、电导、旋光率等;直接发比间接法精确度高;33. 直接干燥法测定的操作步骤及留意事项; 一、取样:1 固体样品: 切碎或磨细,35g;2 浓稠态样品,加入海砂或无水硫酸钠增加蒸发表面积;3 液体样品:水溶液浓缩;二、清洗称量皿烘至恒重称取样品放入调好温度的烘箱( 100-105)烘 1.5 小时于干燥器冷却称重再烘0.5 小时称至恒重(两次重量差超不过 0.002g 即为恒重);测定要
10、点:取样(称样)在采样时要特殊留意防止水分测定的变化, 对有些食品例如奶粉、 咖啡等很简洁吸水, 在称量时要快速,否就越称越重;干燥条件的挑选三个因素:温度、压力(常压、真空)干 燥、时间;水分含量公式: x=( m1-m2)w, w=样品质量, m1=前,m2=后;留意事项:(1)样品中含有非水分易挥发性物质(酒精、醋酸、香油精、磷脂等)( 2)样品中的某些成分和水分的结合,使测的结果变低(如蔗糖水解为二分子单糖),主要是限制水分挥发( 3)食品中的脂肪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使样品重量增加( 4)在高温条件下物质的分解(果糖对热敏锐)C6H12O6 果糖,大于70, C6H6O3+3H2O(
11、5)被测样品表面产生硬壳,阻碍水分的扩散,特殊是对于富含糖分和淀粉的样品( 6)烘干到终止样品重新洗水;34. 卡尔费休法原理:测水分的容量方法,属于碘量法,是测定水最为专一、最为精确 的方 法, 利用 碘氧 化 二氧 化硫时, 需要 肯定 量的 水参 加反 应: I2+SO2+2H2O=2HI+H2SO4 (l ),上述反应是可逆的,当硫酸浓度达到 0.05%以上时,即能发生逆反应;在体系中加入吡啶, 反应向右进行;C5H5N+H2O+I2+SO2 2 氢碘酸吡啶 +硫酸酐吡啶,生成硫酸酐吡啶不稳固,能与水发生反应,消耗一部分水而干扰测定, ,为使其稳固, 加入甲醇作为稳固剂, 硫酸酐吡啶
12、+CH3OH(无水)甲基硫酸吡啶,碘、二氧化硫、甲醇、吡啶配在一起为费休试剂;当用费休试剂滴定样品达到化学计量点时,再过量一滴试剂中的游离碘会使(1) 此法适用于食品中糖果、巧克力、油脂、乳糖和脱水果蔬类等样品(2)样品中有强仍原性物料,包括维生素 C 的样品不能测定( 3)卡尔费休法不仅可测得样品中的自由水, 而且可测出结合水, 即此法测得结果更客观地反映出样品中总水分含量( 4)固体样品吸毒一 40 目为宜,最好用粉碎机而不用研磨,防止水分缺失;35. 灰分:食品经高温( 500600)灼烧后的残留物;总灰分:水溶性灰分: 反应可溶性钾钠钙镁等的氧化物和盐类含量,可反映果酱果冻等制品中果汁
13、的含量、水不溶性灰分(酸溶性灰分:反应铁铝等氧化物,碱土金属的酸式磷酸盐的含量、酸不溶性灰分:反映污染的泥沙及机械物和食品中原先存在的微量SiO2的含量);36. 总灰分测定原理:把肯定量的样品经炭化后放入高温炉内灼烧,使有机物质被氧化分解,以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及水等形式逸出,而无机物质以硫酸盐、磷酸盐、碳酸盐、氯化物等无机盐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残留下来,这些残留物即为灰分,称量残留物的重量即为运算出样品中总灰分的含量;37. 方法:瓷坩埚的预备;高温炉的预备;样品的预处理;炭化样品;灰化; 冷却;称重;38. 炭化目的:(1)防止在灼烧时,因温度高,试样中水分急剧蒸发使试样飞扬(2) )防止
14、糖、蛋白质、淀粉等易发泡膨胀的物质在高温下发泡膨胀而溢出坩埚(3) )不经炭化而直接灰化,碳粒易被包住,灰化不完全;39. 试验操作:坩埚置于电炉或煤气灯,半盖坩埚盖当心加热炭化直至无黑烟生成;40. 炭化终点:无黑烟生成;灰化终点:全为白色或浅灰色,内部无残留炭块,到达恒重相差 0.5mg;41. 炭化条件挑选:( 1)灰化容器:测定灰分通常以坩埚作为灰化的容器(2)取样量:测定灰分时,取样量应依据样品的种类、性状及灰分含量的高低来确定,取样时应考虑称量误差, 以灼烧后得到的灰分质量为10100mg来确定称样量(3) 灰化温度:一般在 500600范畴内,个别样品(如谷类饲料)可以达到600
15、(4) )灰化时间:一般不规定灰化时间,而是观看残留物为全白色或浅灰色,内部无残留的炭块,并达到恒重,两次结果误差0.5mg;42. 加速灰化方法:( 1)样品初步灼烧后,取出,冷却,从灰化容器边缘渐渐加入少量无离子水, 使残灰充分潮湿 (不行直接洒在残灰上, 以防残灰飞扬缺失), 用玻璃棒研碎, 使水溶性盐类溶解, 被包住的碳粒暴露出来, 把玻璃棒上粘的东西用水冲进容器里,在水浴上蒸发至干枯,至120130烘箱内干燥,再灼烧至 恒重( 2)添加灰化助剂( 3)糖类样品残灰中加硫酸( 4)加醋酸镁、硝酸镁;43.加速灰化缘由:含磷较多谷物制品,磷酸过剩于阳离子,灰化过程中形成C2H2PO4,在
16、较低温度下会熔融包裹碳粒,难以灰化;44. 铁含量高的食品褐色,铜、锰含量高的食品蓝绿色;45. 恒重:灰分测定 0.5mg,水分测定 0.002g;46. 坩埚:耐高温;内壁光滑;耐稀酸;价格低廉;温度骤变易破裂;47. 总灰分测定步骤:马福炉预备瓷坩埚预备称样品灰化1h取出入干燥器冷却 30min恒重结果运算,灰分 =( m3-m1) ( m2-m1),空白试验 =( m3-m1-B) ( m2-m1), m1=空坩埚质量, m2=样品+空坩埚, m3=残灰+空坩埚, B=空白试验残灰量;48. 瓷坩埚使用方法:坩埚用 1:4HCl 煮沸 12h洗净晾干用 FeCl3+蓝墨水的混合物在坩埚
17、外壁及盖子上编号 500550灼烧 1h移至炉口冷却到 200移至干燥器冷却称重再灼烧30min恒重(两次称重之差 0.5mg);49. 优:耐高温可达 1200,内壁光滑、耐酸、价格低廉;缺:耐碱性差,灰化碱性食品,坩埚内壁的釉质会部分溶解,反复多次使用后,难以得到恒重;温度骤变时,易炸碎破裂;50. 直接灰化法操作要点: 1.样品炭化时要留意热源温度, 防止产生大量泡沫溢出坩埚; 2.把坩埚放入高温炉或从炉中取出时,要放在炉口停留片刻,使坩埚预热或冷却,防止温度剧变而使坩埚破裂; 3.从干燥器中取出冷却的坩埚时,因内部成真空,开盖复原常压时应让空气缓慢进入,以防残灰飞散;4.灰化后得残渣可
18、留作钙磷铁等成分的分析; 5.用过的坩埚应把残灰准时倒掉,初步洗刷时,用醋盐酸浸泡 1020min,再用水冲刷洁净;51. 灰分测定和水分测定中恒重操作过程的不同;1.温度不同: 灰分测定中恒重操作温度 500550,水分 100105;2.方式:灰分灼烧,水分干燥; 3.仪器:灰分坩埚,水分蒸发皿; 4.最终称重之差:灰分 0.5mg,水分2mg;5.灰分测定操作中坩埚灼烧后需移至炉口冷却到200再移至干燥器, 水分测定操作中在烘箱中烘干后移至干燥器冷却称重;52. 总酸度:食品中全部酸性成分的总量;53. 挥发酸度:指食品中易挥发的有机酸,包含游离、结合两部分;54. 有效酸度:被测溶液中
19、H+浓度,反映已解离酸的浓度,用PH 表示;55. 固有酸度(外表酸度) :指刚挤出来的新奇牛乳本身所具有的酸度;56. 发酵酸度(真实酸度) :指牛乳在放置过程中,在乳酸菌作用下使乳糖发酵产生了乳酸而上升的那部分酸度;57. 食品中酸来源:原料带入;加工过程中人为加入;生产中有意让原料产酸;各种添加剂带入;生产加工不当,贮藏,运输中污染;58. 酸度测定意义:( 1)有机酸影响食品的色香味及稳固性( 2)食品中的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是判定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3)利用食品中有运算的含量和糖含量之中,可判定某些果蔬的成熟度(4)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掌握指标;59. 总酸度测定原理:用标准碱液滴定食
20、品中的酸中和生成的盐,用酚酞作指示剂,当滴定终点时( PH=8.2,指示剂显红色),依据耗用标准碱液的体积,运算出总酸含量, RCOOH+NaOHRCOONa+H2O;60. 仪器试剂:容量瓶、三角瓶(用水洗净) 、碱式滴定管(用水洗净,检查是否漏液,使用前排气泡) 、铁架台、蝴蝶夹、无二氧化碳蒸馏水、1%酚酞指示剂、0.1molL NaOH 溶液、 95%乙醇(酚酞的溶剂) ;61. 样品处理:(1)固体样品、干果蔬菜、蜜饯及罐头:粉碎(粉碎机或高速组 织捣碎机)混合匀称取适量加15ml 水(干品加8 到 9 倍水)水浴( 7080, 30min)移入 250ml 容量瓶冷却定容过滤; (2
21、)含 CO2 饮料、酒类: 40水浴加热 30min(除 CO2)冷却备用;(3)调味品及不含 CO2 的饮料、酒类:直接取样; (4)咖啡样品:粉碎(过 40 目筛)取 10g 于锥形瓶中加 75ml80%乙醇加塞放置 16h(摇动)过滤;(5)固体饮料:取 510g 于研钵中加少量水研磨成糊转移到 250ml 容量瓶定容过滤;62. 步骤: 1.试剂及容器预备; 2.样液的制备; 3.测定: A 空白试验:用移液管吸蒸馏水 50ml,注入三角瓶,加酚酞 35 滴,用 0.14molL NaOH 滴定至浅红色, 且 30s 不褪色,记录消耗的NaOH 量; B 样品测定:用移液管吸酸液 50
22、ml,注入三角瓶,加酚酞 35 滴,用 0.14molL NaOH 滴定至浅红色,且 30s 不褪色, 记录消耗的 NaOH 量,重复 12 次;63. 留意:( 1)样品浸渍,稀释用蒸馏水,不含CO2;(2)取样量:样品浸渍,稀释用水量应依据样品中总酸的含量来谨慎挑选,为使误差不超过答应的范畴, 肯定要求滴定时消耗 0.1molL NaOH 溶液不得少于 50ml;( 3)由于食品中有机酸均为弱酸,在用强碱滴定时,其滴定终点偏碱,一般PH=8.2 左右,应选用酚酞作为指示剂;(4)如样液颜色过深或浑浊,就宜用电位滴定法,本法适用于色 浅产品,或可加水稀释或用活性炭脱色;64. 水蒸气蒸馏测定
23、挥发性酸: 原理:加适量磷酸(使结合态挥发性酸游离出来) ,用水蒸气蒸馏出来总挥发性的酸,收集后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点微红,30 秒不褪色;65. 测定: 取 25ml 样品于蒸馏瓶加入 50ml 无二氧化碳蒸馏水 1ml10%磷酸蒸馏加热 6065加三滴酚酞 NaOH 滴定空白对比;66. PH 计原理: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插入待测样液中, 组成 原电 池, 该电 池电动势 的大 小与 溶 液 PH 值 有直 线关 系:E=E0+0.0591PH;测定方法:电位法、比色法;67. 参比电极:爱护一个恒定的电位,作为测定各种偏离电位的对比,银-氧化银电极是目前 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最新整理食品分析技术总结复习课程 2022 最新 整理 食品 分析 技术 总结 复习 课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