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笔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学习资源国家心理询问师三级考试笔记2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1). 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为了明白和说明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他人的影响有三种形式,即现实的影响、想象的影响和隐含的影响;2). 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讨论,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强调以习惯来说明人类行为;3). 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定义社会心理学应着重对社会关系、社会情境、个体的心理反应以及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的讨论;2、社会行为(领悟) 勒温提出闻名的公式: B=fP,E3、社会心理学的讨论范畴(识记)1. 个体层面 2. 群体层面 3. 社会层面 4)人际层面4、美国
2、学者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识记)1) 、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2) 、体会描述阶段(形成期)1. 时间: 19 世纪中叶 20 世纪初2. 特点:对社会体会描述分析主要在欧洲进行3. 要点:( 1)达尔文的进化论(2)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a. 拉扎鲁斯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杂志b. 谢夫勒以现代意义上提出“社会心理学”这一术语c. 冯特民族心理学,被誉为“现代心理学之父”(3) 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a. 塔尔德仿照律b. 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章c. 列朋群众心理学,法国社会心理学有关群体意识理论进展的顶峰(4)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孤独社会心理学导论(5) 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费洛伊德理论基础
3、是潜意识,性本能和本我、自及超我的人格理论;著作有:梦的解读、精神分析引论、图腾与禁忌、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幻觉的将来、文明及其不满等;3) 、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1. 时间: 20 世纪 20 岁月开头2. 特点:( 1)从描述转向实证讨论(2) 从定性讨论转向定量讨论(3) 从纯理论讨论转向应用讨论3. 要点:( 1)实证方法:先驱是美国的特里普力特,德国的莫德(2) 试验方法: a. 奥尔波特:提出社会促进的概念,社会心理学b. 墨菲夫妇:试验社会心理学(3)20 世纪三四十岁月闻名的社会心理学试验(4)二战后的特点: a. 讨论领域拓宽,涉及人类行为的方方面面b. 理论向多元化进展
4、,并提出新的理论说明与猜测行为c. 开展了应用社会心理学的讨论(5)20 世纪 80 岁月,美国学者提出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的概念5、社会心理学讨论应遵循的原就(识记)1) . 客观性原就 2) . 系统性原就 3) . 理论结合实际原就 4). 伦理原就6、社会心理学讨论的主要方法1. 观看法(应用)(领悟)(1) 自然观看:特点:对所观看的行为尽可能少地干预;自然观看试全部讨论方法的基础(2) 参加观看:特点:由于身临其境,观看者可能获得较多的“内部”信息;采纳参加观看时应尽量削减观看者与被观看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负面影响;2. 调查法(亦称询问法)(应用)(1) 访谈法:特点: a. 访谈者必需
5、在双方人际沟通中取得信任,使被访者积极协作b.具有特点的目的性和一套访谈提纲设计、编制与实施的原就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分类: a. 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b. 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访谈过程与技巧: a. 预备工作b. 接近被访谈者c. 应对拒绝的技巧d. 谈话与提问技巧e. 追问技巧(2) 问卷法: 特点: a. 标准化程度较高b.收效快类型: a. 结构问卷与无结构问卷b.发送问卷、拜访问卷、邮寄问卷结构:题目、前言、指导语、问题及答案、运算机编码、调查实施记录、终止语3. 档案讨论法(1) 优点:对讨论对象心理干扰小,适用于跨文化的比较讨论和时间跨度较长的趋势讨论(2) 缺点:工作量大,费时费
6、劲4. 试验法(1)基本概念: a. 自变量:讨论者挑选、掌握的变量;多指能影响、打算及转变行为的客观因素;如:年龄、性别、职业、受训练程度、动机、态度等b. 因变量:跟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多指被试者的心理反应与行为c. 信度、效度等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7、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1) 定义:试图用行为主义说明人们行为的学说叫社会学习论;行为主义主要的理论假设是:从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打算作用(2) 简史: a. 行为主义早期的代表:俄国的巴甫洛夫,美国的沃森b. 进展了行为主义:赫尔、斯金纳c. 用学习的原就讨论人的社会行为:M勒、多拉德d. 提出社会学习论:班杜拉、沃尔斯特(
7、3) 学习机制 :a. 联想: 古典条件反射b. 强化: 行为后的奖赏(正强化)与惩处(负强化)作为强化,能使某种行为固定下来并反复显现(4) 观看学习: a. 班杜拉社会学习论的重要组成部分8、社会化概念(识记)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个方面;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化过程,传统观点认为到成人期即告终止,而现代观点就主见,社会化相伴人的一生,即终生社会化;按社会化的进展阶段划分,有早期社会化(儿童及青少年时期)、连续社会化(成人期);9、再社会化(识记)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
8、程;其中包括对早期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10、社会化的内容(识记)(1) 教诲社会成员把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学问和技能;(2) 教诲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3) 教诲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抱负(4) 培育社会角色:社会化的目的是培育合格的社会成员,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获得适合自己身份、位置的社会角色;11、社会化的条件(识记)(1) 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靠期,即有一个不能独立生活的童年时期,这是个体接受社会化最好时期,也是社会化的基础;(2) 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才能;人类遗传素养供应了社会化的可能性12、社会化的载体(识记)(1)家庭:( 2)学校( 3)大众传播媒
9、介( 4)参照群体13、政治社会化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1) 个体学会接受和采纳现时的社会政治制度的规范,有相应的态度和行为;(2) 目的:将个体培育成一个合格公民,使之效力于本社会制度;(3) 核心内容:培育公民的爱国意识(4) 爱国意识进展的三个阶段:a. 国家形象阶段b. 抽象国家观念阶段c. 国家组织系统阶段14、道德社会化(领悟)(1) 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步内化,成为自己行为准就的过程;(2) 三个方面: a. 道德观念与道德判定:这是道德中的认知成分;皮亚杰认为,道德判定是从他律到自律,从成效到动机;b. 道德情感:是相伴道德观念的内心体验;形式是直觉的体验,形象的体验,深层次的
10、体验;内容是爱国情感、劳动情感、集体荣誉感、正义感等;c. 道德行为:个人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行动;高水平的道德行为来自道德习惯的养成;15、性别角色社会化(1) 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学会按自己的性别角色的规范行事的过程;(2) 有关描述: a. 性:表示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如遗传、内分泌、解剖及生理的差异b. 性别:表示男女在人格特点方面的差异c. 性别角色:表示男女在社会行为方式的差异(3)a. 家庭对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性别期望与认同、仿照的机制实现的b. 儿童进入学龄期以后,学校和社会从多方面强化了男女两性的角色差异16、语言社会化(1)个体社会化是从把握语言开头,全部社会
11、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17、社会角色的概念(识记)(1)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位置、身份相一样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它是对在特定位置的个体行为的期望,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2) M 德使用社会角色来说明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可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这个概念有助于明白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3) 角色理论是依据人们所处的社会位置与身份说明个体行为并讨论其中规律18、社会角色的分类(1) 按获得方式分:先赋角色、成就角色(2) 按行为规范化程度分:规定型角色、开放型角色(3) 按功能分:功力型角色、表现型角色(4) 按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分:自觉角色、不自觉角色19、角色
12、扮演过程(识记)(1) 角色期望:个体承担某一角色,第一遇到的是他人与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望,即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与期望;假如个体偏离角色期望可能招致他人的异议或反对(2) 角色领悟:对角色的熟悉和懂得往往是按他人的期望不断调剂自己的行为并塑造自己来进行的(3) 角色实践:角色期望与角色领悟的进展是个体实际表现的角色20、角色失调(领悟)(1 )角色冲突:个体在不同条件下往往有不同的位置、身份与角色;假如它们互不相容,显现冲突,个体在心理上感到的冲突是角色冲突;既有角色间的冲突,也有角色内的冲突(2) 角色不清:个体对其所扮演的角色熟悉不清晰,或者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显现的新角色熟悉不清,
13、仍未能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望,也会造成角色不清;个体在角色不清时往往会产生应激与不满意感;(3) 角色中断:由于各种缘由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的现象(4) 角色失败:这是最严峻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舍弃原有角色21、社会知觉的范畴1. 对他人表情的知觉: 2. 对他人人各的知觉: 22、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1. 认知者的体会:体会不同,认知者对相同的认知对象会有不同的结果;2. 认知者的动机与爱好:由于动机和爱好不同,个体挑选认知对象会有所不同;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3. 认知者的心情:处于积极心情状态下的认知者倾向于给他人给予积极品质,用积极的“目光”知觉他人;反之
14、就用消极“目光”去知觉他人;23、图式(识记)1. 概念: 人脑中已有的学问体会网络;个体进行社会认知时,它对新输入的信息起说明作用,假如脑中没有说明新信息的图式,就要形成另外的图式;2. 作用: (1)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个体知觉他人,所观察的是其想观察的东西,即用图式说明知觉对象(2) 影响对留意对象的挑选:个体知觉他人,往往与图式有关的信息处于留意中心;(3) 影响记忆:个体知觉他人能记住的,是其以前知道的东西;(4) 影响自我知觉:认知者假如建立了自我图式,就会据此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自我图式:个体在以往体会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概括认知;24、印象及其形成的概念1. 印象:指存留在个
15、体(认知主体)头脑中的认知客体的形象;印象是个体适应社会的一种方式;2. 印象形成:个体首次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依据个体以往体会,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等,明确它对个体的意义以使个体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3. 第一印象:亦称初次印象,素不相识的两个个体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25、印象形成的效应3. 刻版印象与定型(识记)(1) 刻版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体会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2) 定型:假如刻版印象是针对某一群体成员就称为定型;(3) 作用: a. 积极作用:使社会知觉过程简化b. 消极作用:简单形成偏见26、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1. 加法模式:人们总体印象的形
16、成第一遵循加法模式;把他人的诸特点的评判分值累加;2. 平均模式:将各个特点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依据平均值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3. 加权平均模式:依据在总体评判中的重要性确定出各种特点的权数,然后将权数与每种特点的强度相乘,最终加以平均;27、印象整饰(领悟)1. 印象整饰的概念:亦称印象治理;个体以肯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人进行自我形象的掌握,通过肯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他人印象符合个体期望;2. 印象整饰的作用: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动一种方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印象整饰;3. 印象整饰的策略: 28、归因的概念(领悟)归因,即归结行为的缘由;指个体依据有关信息、线索对
17、行为缘由进行估计与判定的过程;它不仅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人类一种普遍需要;29、行为缘由的分类(识记)1. 内因与外因: a. 内因: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缘由,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心情、心境及努力程度等各人特点;如将行为缘由归于各人特点,成为内归因;b. 外因:指行为或大事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工作任务难度;假如将行为缘由归于外部条件课程可称之为外归因或情形归因;c. 在很多情境中,行为与大事之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单一因素引起,而兼有二者的影响;这种归因叫做综合归因;30、掌握点理论(识记,领悟)1. 掌握点是美国心理学家罗特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观点;认为个体对
18、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掌握源有不同的说明;2. 内控者: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体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所以他信任自己能够对事情进展与结果进行掌握;此类人的掌握点在个人的内部,称为内控者;他们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符合社会期望的;3. 外控者: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掌握的各种外部力气作用的结果,他们信任社会的支配,信任命运和机遇等因素打算了自己状况,而个人努力是无济于事;这类人倾向于舍弃对自己生活的责任,掌握点在个人的外部,称为外控者;他们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不行取的;31、成就动机1. 成就动机(领悟): 个体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
19、;即个体在广泛背景下,追求胜利与成就的动机;成就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动机;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2. 抱负水平(领悟): ( 1)个体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成就动机的强弱;(2) 抱负水平与个体以往成败体会有关,胜利体会可提高抱负水平,失败体会就降低个体的抱负水平;3.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识记):4. 培育成就动机应留意的问题(识记):( 1)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即家长对其子女的自律训练越严格,他们的成就动机就越强;从小就培育儿童的成就感,这是自我实现者高峰体验的基础;( 2)社会环境的氛围对个体成就动机具有深刻影响;一个社会形成的高成就动机氛围有益于个体成就动
20、机的提高;32、社会称赞动机(识记)1. 社会称赞动机的作用: 对个体社会行为的进展特别重要;产生积极的约束作用;2. 社会规范对称赞动机的影响:社会称赞动机是学习的产物;个体在婴幼时期的称赞动机以成人,主要是父母的规范为标准;在儿童及青年时期,同辈群体的称赞,即同辈群体的规范的影响往往超过成人;33、侵害1. 侵害的构成(领悟):广义的侵害包括以下三种情形,狭义的侵害专指反社会的侵害;( 1)损害行为:身体损害和言语损害(2) 侵害动机(侵害意图),侵害行为的缘由(3) 社会评判: a. 违反与破坏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就的侵害具有反社会性质b. 维护社会规范与准就的侵害是亲社会性质的c. 介乎二
21、者之间的侵害,即被认可的侵害;2. 侵害的缘由(识记):(1) 本能论的说明:a. 费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个体行为的原动力,使人遵循欢乐原就行事,自我储存本能使人适应环境避害趋利;侵害是性本能的一部分;侵害冲动作为一种心理能量必需宣泄出来,否就于身心健康不利;b. 罗伦茨认为:侵害是一种本能,是具有生物爱护意义的本能,其生存意义很重要;侵害是人类生活不行防止的,为了防止侵害及其“升级”,要实行耗散侵害本能的方法;(2) 挫折侵害学说(识记):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又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急状态;a. 多拉德认为:侵害永久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害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存在为条件
22、;这种学说有三个主要观点:其一,侵害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相关;其二,抑制侵害的力气与该侵害可能受到的预期惩处强度呈线性关系;其三,假如挫折强度肯定,预期惩处越大,侵害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假如预期惩处肯定,就挫折越大,侵害越可能发生;b.M 勒认为:挫折也可以产生侵害以外的结果,并不肯定引起侵害;c. 伯克威茨认为:挫折导致的不是侵害本身,而是侵害的心情预备状态即愤慨;侵害的发生仍与情境中的侵害线索有关,与侵害有关的刺激物可能使侵害得以加强;(3) 社会学习论的观点:班杜拉认为:侵害行为是习得的;学习是侵害的主要因素,个体通过学习学会侵害,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排除侵害;侵害行为的学习机制是强化、
23、联想和仿照;34、利他(领悟)1. 利他的性质:( 1)利他是一种亲社会行为(2) 利他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3) 利他行为是由利他动机引起的,其特点是以完全有利于他认为目标;2. 利他产生的条件:( 1)外部因素 :a. 自然环境b. 社会情境:他人在场,人数越多,利他越少;c. 时间压力:时间紧迫,难于利他;d. 理他对象的特点:与利他者相像的人(态度,价值观) 未损害过利他者的人有吸引力的人( 2)利他者的心理特点: a. 心境(愉悦)b. 内疚c. 人格(社会责任感以及对他人的怜悯与懂得都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 3)利他技能:更多救助技能与手段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3. 对利他行
24、为的说明:( 1)生物学观点:动物有以个体的“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的本能;(2)社会交换论观点:利他是一种社会交换;利他者的付出是帮忙他人,其收益是自我价值的提高和焦虑的减小;35、态度的概念(领悟)1. 态度的概念:个体对某一特定的客体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稳固性的心理倾向,具有:a. 评判性; b. 内在性; c. 对象性; d. 稳固性2. 态度的成分: C、A、B 统称为态度的 ABC模式3. 态度与价值:态度来源于价值,价值是态度的核心;个体的态度取决于这一对象的价值;价值大小打算态度程度强弱;37、态度的维度1. 方向:即态度指向,个体对态度对象是确定指向或是否定指向;2. 强度:即
25、态度方向的程度;3. 深度:个体对某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4. 向中度:某种态度在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系统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5. 外显度:个体在某一态度上的外显度是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的外露程度;38、态度的形成(识记)美国的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包括:听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1. 听从:态度形成的开头,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望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一样,以获得嘉奖,防止惩处;受外因掌握, 听从是表面的、临时的;2. 认同: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样;主动趋同于对象,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靠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3. 内化:态度形成的最终阶段,个体真正从
26、内心信任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称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内化是个体原有态度与所认同的态度和谐过程,是以理智,即人之成分为基础的;39、 态度转变是个体形成肯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某种信息或看法而引起变化;态度转变过程就是说服的过程;1. 传递者:( 1)信息的传递者:威信与接受者的相像性都影响他提出的信息的说服成效,均成正相关;(2) 说服的意图: a. 认为传递者刻意影响他们就不易转变态度b.认为传递者没有操纵自己的意图,心理上没有抗拒,对信息的接受较好,易于转变态度;(3) 说服者的吸引力:接受者对高吸引力的传递者有较高的认同,因而简单接受他的说服;2. 沟通信息:( 1)信息
27、差异: a. 传递者的威信较高,差异越大,引发的态度转变就越大;b.传递者的威信较低,差异适中,引发的态度转变也较大;(2) 恐惧:与态度转变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恐惧的唤起能增强说服成效;a. 恐惧太剧烈,引起接受者心理防备否定恐惧本身,态度转变较少;b. 中等强度的恐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成效;(3) 信息倾向性: a. 对一般公众,单一倾向信息说服成效较好;b.对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供应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说服成效较好;3. 接受者:( 1)原有的态度与信念: a. 已经内化的态度作为接受者信念的一部分,难于转变b.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说服者依据直接体会形成的态度不易转变;(2) 接
28、受者的人格因素: a. 依靠性较强的接受者信服权威,比较简单接受说服;b.自尊较高、自我评判较高的接受者不易转变态度;C.社会称赞动机的强弱也是影响因素;高社会称赞动机的接受者易受他人及公众影响,易于接受说服;(3) 个体在面临转变态度的压力时,其逆反心理,心理惯性等心理倾向会使其拒绝他人的影响,从而影响态度转变;4. 情境:( 1)预先警告:双重作用;如接受者原有态度不够坚决,预先警告可促使其态度转变;但预报也可能有抵制说服的作用;(2) 分心: a. 假如分心使接受者分散了对沟通信息的留意,将会减弱他对说服者的防备和阻抗,从而促进态度转变;b.假如分心干扰了说服过程本身,使接受者得不到沟通
29、信息就会减弱说服成效;(3) 重复: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成效呈倒U型曲线关系;a. 中等频率的重复,成效较好;b. 重复频率过低或过高,说服的成效均不好;40、态度转变理论1. 海德的平稳理论(1) 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人们在转变态度时,往往遵循“费劲最小原就”,即个体尽可能少的转变情感因素而维护态度平稳;(2) 他提出P OX 模式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2. 认知失调论(1) 费斯廷格认为,态度转变是为了维护态度三因素的一样;(2) 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可能有四种缘由:a. 规律的冲突b. 文化价值冲突c. 观念的冲突d. 新旧体会相悖(3) 排除、削减认知失调的途
30、径:a. 转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二个认知因素和谐b. 引起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转变原有的不和谐关系;c. 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3. 社会交换论(识记)( 1)这种理论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说明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认为打算个体实行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 2)态度持有者不是被动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动对诱因周密运算的挑选者;( 3)态度是确定因素(得)与否定因素(失)的代数和;41、沟通的概念(领悟)1. 沟通:信息传递和沟通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2. 人际沟通: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沟通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
31、传递与沟通,是一种面对面的直接沟通形式;3. 大众沟通:也称传媒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如影视、报刊、网络)中介的沟通过程;42、沟通的结构(识记)1. 信息源:具有信息并试图沟通的个体;2. 信息:沟通者传达给他人的观念和情感;在各种符号中,最重要的是词语;3. 通道:沟通的信息载体4. 信息接受者:沟通的另一方5. 反馈:使沟通成为一个双向的相互过程6. 障碍7. 背景:沟通发生时的情形43、沟通的功能1. 猎取信息的手段2. 思想沟通与感情共享的工具3. 满意要求、维护心理平稳的重要因素4. 削减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过程5. 和谐群体内行为,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和效率的提高44、人际沟通的分
32、类1. 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按组织系统分2. 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按信息流淌方向分3. 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以信息源及接受者的位置分4. 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按沟通形式分47、目光与面部表情(识记)1.目光:( 1 )眼睛是最有效的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人的心情、态度和情感变化都可以从眼睛中显示出来;人的心情由中性向愉悦转变,瞳孔会不自觉变大;对使人厌恶的刺激物,瞳孔反应是明显缩小;( 2)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体语沟通方式;(2)在一般情形下,人们目光与面部表情是相互一样的;在特别情形下,个体的目光与面部表情会显现分别;此时,表达个体真实心态的有效线索是目光而非面部表情;48、身体
33、运动和触摸1. 身体运动:个体最易发觉的一种体语,手势语占重要位置;2. 触摸:( 1)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2)每一个体都有被触摸的需要;个体不仅对触摸感到愉悦,而且对触摸对象产生情感依恋;49、姿态姿态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动作表达某种情感及态度的体语;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50、人际距离(识记,领悟)影响人际距离的因素有:文化、民族、社会位置、性别等1.公众距离 12 25 呎2.社交距离 4 12 呎3.个人距离 1.5 4 呎4.亲热距离 0 18 吋(注: 1 呎 0.3048M ,1 吋 25.4 毫 M )51、示意1. 示意的概念(识记,领悟):(1) 概念: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及体语以及符号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示意者的看法和观点或者依据所示意的方式去活动;(2) 三个环节:( 1)示意者(2) 示意信息(3) 被示意者3.影响示意成效的主要因素:(1)示意者的社会位置、权力、威望、人格魅力( 2)被示意者独立性、自信心、学问水平( 3)被示意者所处情境是按时者成效的客观因素61、家庭的概念(领悟)2.结构模式:( 1)核心家庭(已成为各国家庭的主要模式)( 2)主干家庭( 3)联合家庭( 4)其他家庭欢迎下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