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二级数学下册反思.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二级数学下册反思.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年级下册教案反思第一课时:加减两步应用题教学反思: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围绕问题的解决采取与之相关的信息,创设开放性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自主地理解、分析数学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解题的思路,初步学习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步骤与方法。课堂上老师采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从而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觉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第二课时:连减应用题教学反思:为了能让学生亲历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体验数学“被我所学,为我所用”的乐趣。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应用了计算机图、文、声
2、、像并茂的强大媒体表现功能创设了一个虚拟的却又十分生动形象的游乐园小朋友在面包房购买点心的生动活泼的情况,使课伊始,趣即生。学生兴致勃勃地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第三课时:练习课教学反思:教学“混合运算”从学生熟悉的购买商品的事例中抽象出“混合运算”的意义以及运算顺序。由一个开放性的画面入手,说出一个混合运算的算式以及运算过程,本课设计能根据学生的课标要求,教材内容以及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直观到抽象,层层深入,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动手摆,动脑想,动笔算,逐步发现“混合运算的意义以及运算顺序。第二课时:乘加、乘减应用题练习课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对乘加、乘减混合算式运算过程理解的
3、基础上,安排应用题,让学生加深对运算顺序的理解教学“混合运算” 从学生熟悉的购买商品的事例中抽象出“混合运算”的意义以及运算顺序。由购买商品的事例入手,说出一个混合运算的算式以及运算过程,本课设计能根据学生的课标要求,教材内容以及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直观到抽象,层层深入,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动手摆,动脑想,动笔算,逐步发现“混合运算的意义以及运算顺序。 :新课标中指出,让学生学会交流、合作,是否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是否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正是我们教师必须所关注的问题。在教学本课时,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探究出混合运算的方法和规律,在活动中注
4、重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时候,关注了学生语言的发展。通过这节课,学生基本掌握了“混合运算”计算格式以及运算顺序,但是在解决实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 - 际问题的时候就出现了如“24 元可以买 8 枝康乃馨,一枝玫瑰花5 元,1 枝康乃馨比 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钱?”等学此类的问题学生感到困难,乘加、乘减、除加、除减这四类问题学生刚刚接触,虽然上册的教材偶尔也会出现,但是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理解。3、整理和
5、复习1、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一)教学反思: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是一个亲身实践,参与知识的产生与形成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以学生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资源,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和学生喜欢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地学、主动的学。力求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使他们的情感信心在交流中得到发展,对知识的认识得到不断的拓展,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的良好时机,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获得学习的乐趣。第二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二)教学反思: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6、学生始终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自主探索合作及交流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在交流中,欣赏同学解决问题的办法, 体验成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方法, 感知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数学,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第三课时: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学反思:教师在 教学时,把除法的概念的教学放到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 体现了 标准中提出的新理念。第四课时: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学反思:教师现复习旧知,为新知识做铺垫,然后设计了认识除法的教学活动,组织“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的学习活动,以及让学生反复动手操作,多次经历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从而领悟除法的意义,大部份学生已经能很好的掌握本章的
7、内容第五课时: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教学反思:让学生参与到习题中去,加深理解除法的含义第二单元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 - 第一课时: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一)反思:引导学生在一系列的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的活动中,从具体问题向抽象算理进行了深入探究,并呈现出算法的多样化。最后通过比较让学生悟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法最简便,促进学生对算法的掌握理解,沟通了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教学,既发展了学
8、生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第二课时反思:教师在复习和准备这个环节中,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然后在新授过程中,教师有意识沟通乘除法间的联系,在分析、比较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这体现了教师作为引导者的地位第四课时反思: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为学生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生在这氛围中质疑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课时反思:以表演的形式, 呈现出数学的问题,。让生经历发现,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时获得一些初步的提出用除法计算问题和
9、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第六课时反思:通过教师的整理及设计的摘平果游戏,调动起了学生极大的积极性,让生在乐学的氛围中,掌握了本单元的知识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第一课时反思:在教学中,我努力让学生在亲身初中中进行自主探索。课堂教学中,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如找角、画角、折角、剪角、评角、应用角、创造角等,使学生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不是停留在机械的理解和记忆之上,而是经历了一个亲身体验和不断反思的认识过程,在“做数学”的活动中,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锐角”和“钝角”的特征。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要改变传统的“传授接受”模式为“探索发现”的学习模式。因此,在学习中很多知识我都尽量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学习,去感
10、悟。如让学生给角进行分类这个环节就充分的体现了这个意图,先让学生动手分类,再经过小组合作、积极主动地思考分类的理由,学生自己不知不觉地就找到了要找的答案,表现出了很强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 - - - - - - - - - - 的求知欲,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到后来的亲自动手实践量一量的活动中更进一步的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去验证,同学们都积极地去参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第二课时反思:这节课动感内容的教学,而且概念较难辨析,所以比较特殊,所以我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注意了以下
11、几个问题: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丰富想像,感知和认识物体的平移,。活动化教学,通过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建立模型,理解平移的概念。讨论式教学,让生在讨论、争论、思考中从正、反角度对比地认识平移。加强双基教学,在讨论过程中,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第三课时反思:教师让学生感受生活的旋转,让生体会数学就在自己身边,通过展示旋转的物体,通过观察它们旋转的方向,感知物体旋转的方向有两种第四课时反思:通过剪一剪活动,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他们是学习的主人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第 1 课时第 2 课时第 3 课时反思:我在教学时,让学生在充分的操作活动和简单的语言表述中,领会一个数是另
12、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在脑海里建立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形成清晰的认识。第 4 课时反思利用复习题为本节课做好铺垫,让学生再次领会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接着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各组人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在亲身体验探索中明白道理,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数学思想。第 5 课时第 6 课时整理和复习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千以内的数的认识反思:把课堂还给学生,他们就会成为学习的主人。回顾本课的教学,意图是要努力创设、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和谐热烈的气氛中能自然的、投入的探索学习。整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13、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 - - - - - - - - - - 节课,运用生动的多媒体手段呈现出“10 个一是十, 10 个十是一百”数数方法,以学生感兴趣的数数接龙游戏贯穿课堂始终,在生活中感受数。第二课时三位数的读、写法反思:我注意数学教学内容“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让学生收集生活的数据为 数学问题, 贴近生活学数学, 完全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他们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三课时三位数的大小比较反思:本课在学生已有的“百以内数大小的比较”和“千
14、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首先,由作比较引入,让学生回顾旧知,再导入新课。而后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当中,能敢知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第四课时四位数的读法和写法反思:以学生收集的现实生活中的数据为数学问题,贴近生活学数学。教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然后教师完全放手,让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五课时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反思:教师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类推出“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位数不同的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第六课时近
15、似数综合教学内容,联系与学生现实生活贴近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最后设计了数学小实践活动,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的信心。第七课时整百、整千的加减法( 1)第八课时整百、整千的加减法( 2)反思; 这节课相对比较简单,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能说算法,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书本中的第二种方法来计算,因为它简单。我也认为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简单,因此既然学生大都选择第二种,对于第一种就一带而过了,在练习时几乎就没提到这种方法了。在后来的口算作业中,像630+90= 这样的算式学生出现了612、6120 这样的答案,究其原因是学生直接算
16、 3+9=12 ,百位是 6,在 12 前面添个 6 就成了 612 了,有些学生甚至是觉得还有个位 0 每算,再在 612 后面添个 0,就有了 6120 这个答案了。书本中的两种方法现在仔细想来应该算是一种方法,第二种是第一种的简化,省略了1+2 后面隐含的意义,那么学生在初次学习计算方法时还是完整的说法对学生更有利。学生在计算中出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 - - - - - - - - - - 现的类似于上面的错误就是因为省略了3+9 后面隐含的意义,其实它
17、是表示3 个十加 9个十,如果一开始就说完整,可能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了,至少会减少。第六单元克与千克认识反思: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重量单位,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与之打交道的,因此教学时我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课前调查活动:在家里找一找标有重量的东西;把找到的东西和重量记录下来;看一看商家是用什么来称量物品的重量。这次调查活动的目的是充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分散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课堂上由我动手操作天平,称量物体,让生通过掂一掂 1 克及 1 千克物体有多重。第二课时反思: 学生在课前就已经与克和千克先打了交道,这样就为下面的教学做好
18、了铺垫。上课一开始,学生就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1 千克的质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如有的学生就汇报说2 包食用碘盐重 1 千克、6 个苹果大约重 1 千克、一条鱼约重 1 千克、一瓶大可乐约重1 千克学生找到的 1 千克的物品还真不少。 而在动手实践环节中,因题型新颖,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要去为学生设计“过渡题”“样板题”,这样容
19、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第二课时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要去为学生设计“过渡题”“样板题”,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第三课时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20、-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 - - - - - - - - - - 第四课时反思:引导学生进行估算,初步培养估算意识,了解估算的基本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同时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联系实际应用中,通过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课时第六课时第八单元统计第一课时反思:本课处处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时,创设了统计跑步、跳高各有多少只小动物和统计各种动物参加跑步的的成绩两个情境,使学生通过
21、动画与实际组织经历了收集、整理的过程。在认识条形统计图时,创设了“数汽车”的情境,此时,学生已有了1 格表示 1 个单位、1 格表示 2 个单位的知识经验,教师从学生的认知出发,没有出现统计图左侧数据,不把一格表示5 个单位直接转达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裁决,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学生在争辩中达成共识,从而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了知识在否定与肯定中产生的过程。2使学生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运用,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生活中,善于合作是取得成功的基础。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是一种体现个人品质与风采的素质。作为教师,就应通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形成良好品质,这也正是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本课开始时设计的“劳动大比武”很巧妙,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数出小兔子们的劳动成果的,这就逼着学生们进行合作,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合作的必要性。第二课时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 - - - - - - - - - -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