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危机的成因和财务预警分析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危机的成因和财务预警分析方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财务危机的成因与财务预警分析方法研究背景市场竞争的残酷和激烈,把一个又一个曾经经营得很好的企业推向死亡之海,究其根本原因,归结为一点:财务危机,财务危机才是企业最终经营终结的主要原因。财务危机就是企业财务管理失误,导致财务失控,在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最后导致企业推出市场。可见,企业管理的中心是财务管理,“经济越发展,财务越重要。”不是一句口号,应该落到实践。财务管理很重要,一个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往往是企业自身、投资者和债权人关注的焦点。因为一个营运良好、财务健康的企业不但可以提高自身在市场上的信誉及扩展筹资渠道,也使投资者信心倍增。相反,一个陷入财务困境或濒临破产的企业乏力吸引投资,而更
2、让原有投资者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因此,及早地发现企业财务危机信号,使经营着能够在财务危机出现的萌芽阶段,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企业经营,防范财务危机。我们小组正是基于这一动机,旨在通过研究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从而建立效果较好、可用于跨行业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分析的判别模型,并对怎样预防和控制财务危机的发生提出一些看法。一、 财务危机定义及基本特征国内外学术界对于“财务危机”有许多不同的定义。(1)在BeaverlJ的研究中,79家财务危机公司包括59家破产公司、16家优先股股利公司和3家拖欠债务的公司。由此可见,Beaver把破产、拖欠股股利、拖欠债务界定为财务危机。(2)Altman幻定义的财务危机是
3、“进入法定破产的企业”。Deakin(1972)为财务危机公司“仅包括已经破产、无力偿还债务或为债权人利益而己经清算的公司”。(3)Carmichael们认为财务危机是企业履行义务时受阻,具体表现为流动足、权益不足、债务拖欠及流动资金不足四种形式。(4)Froster习将财务危机定义为“除非对经济实体的经营或结构实行大规组否则就无法解决的严重变现问题”。(5)ROSs等6则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定义企业的财务危机:第一,企业失败,即企业清算后仍无法支付债权人的债务;第二,法定破产,即企业或债权人向法院申请企业破产;第三,技术破产,即企业无法按期履行债务合约付息还本;第四,会计破产,即企业的账面净资
4、产出现负数,资不抵债。 (6)谷棋和刘淑莲将财务危机定义为“企业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的一种经济现象,包括从资金管理技术性失败到破产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由于资金管理技术性失败而引发的支付能力不足,通常是暂时的和比较次要的困难,一般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补救,如通过协商,求得债权人让步,延长偿债期限,或通过资产抵押等借新债还旧债”。财务危机是指企业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的一种经济现象, 包括资金管理技术性失败到破产, 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从这一定义出发可以发现财务危机具有的几个典型特征。1、财务危机具有客观积累性财务危机的客观积累性表现为期间概念, 它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在资金筹集
5、、投资、占用、耗费、回收、分配等各个环节上所出现的失误, 而非会计报表上某一时点上某一项目的失误。也就是说, 财务危机积累是各种财务活动行为失误的综合反映。例如, 在筹资投资决策方面, 由于筹资渠道不畅通, 不能保证投资计划顺利实施, 以至投资效益不能如期实现, 或因投资决策失误, 造成资金回收困难, 或因筹资结构与投资结构配比不当, 造成还款期过于集中; 在生产方面, 由于管理不善, 造成生产成本增加, 形成亏损, 或产品质量不达标, 造成产品积压; 在营销方面, 由于市场定位不准, 或促销手段落后或售后服务跟不上, 以至造成产品滞销, 由于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 造成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出
6、量大于现金流入量, 以至企业不能按时偿还到期债务而引发了财务危机。2、财务危机具有突发性财务危机由于受到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其中有些因素是可以把握和控制的, 但更多因素是爆发性的、意外性的, 有的甚至是急转直下的。例如, 某企业经营状况很好, 但由于一个长期贸易伙伴在事先没有察觉的情况下, 突然宣布倒闭, 造成数额巨大的应收账款不能预期收回, 使企业陷入困境。在突变性这一特征显现时, 若在企业承担短期风险的控制能力范围内, 企业则可安然度过风险; 相反, 若超过企业短期承担风险的最高限度, 那么企业就将陷入危机。3、财务危机具有多样性财务危机的多样性主要受企业经营环境的多样化和企业经营过
7、程的多样化以及财务行为方式多样化影响。首先, 是受企业经营环境多样化的影响。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市场的竞争, 而且要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 不仅面对传统产品市场的竞争, 而且要面对高科技产品市场的竞争。这样多样化的经营环境必然会给企业造成多样性的危机影响。其次, 是受企业经营过程多样化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 不是简单的一个环节, 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每一个过程中的失误都可能形成财务危机。再次, 是受财务行为方式多样化的影响。企业财务行为方式包括筹资、投资、资金使用、资金回收、利润分配等, 在这些活动环节中不管哪一个环节出问题, 也都可能会带来财务危机。4、财务危机具有灾难性财务危机包括多种情
8、况, 不管是资金管理技术失败, 还是企业破产, 或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何一种情况的发生都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损失。但是, 因资金管理技术失败而引发的偿债能力不够的问题, 相对而言, 在诸多危机种类中, 是比较轻微、比较次要的,一般可以采取一定措施加以补救, 如通过协商、求得债权人让步、延长偿债期限或进行债务重组; 或通过担保、资产抵押等形式借新债还旧账。这样做虽然可以避免破产, 但企业也为此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如增加了资金成本或提高了财务风险程度。至于破产,所给企业带来的必然是毁灭性灾难。5、财务危机具有可预见性财务危机的发生有其必然性, 因为财务危机是企业生产经营中长期财务矛盾日积月累形成的。
9、因此,财务管理者只要遇事多留心, 多问几个为什么, 就不难发现财务危机的苗头。二、财务危机的表现形式财务危机的表现通常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资金不足、债务延期支付;第二阶段周转不灵、债务违约;第三阶段,负债总额超过资产总额,企业的账面净资产为负数;第四阶段,丧失清偿能力走向清算破产;第五阶段,即为法定破产。财务危机从其表现形式来看又可以分为资产存量危机和资产流量危机。资产存量危机即为资产价值小于负债,净资产为负数,资不抵债。资产流量危机即为企业缺少能够偿还短期到期债务的现金流。三、财务危机的预兆分析财务管理者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 应多加注意有关企业经营行为, 光算算账是远远不够的,
10、应多和其他部门沟通, 及时了解资金需求状况, 只要细心,财务危机还是比较容易识别的。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发生财务危机的先兆: (一)生产方面:1、生产设备大幅度扩充。公司的设备大幅度增加了, 但其生产能力和营销能力未能完全很好配合, 从而导致资金沉淀, 由此引发财务危机。2 存货大幅度变动。一段时间内, 存货大幅增加或大幅减少, 都是不正常的。3、规模过度扩张。在过度规模扩张的过程中, 企业未进行严密的预算与管理, 很可能会发生周转资金不足的现象。因而, 对于大举收购企业(或资产)的行为要多加注意, 要能够透过繁华的表象发现破产的征兆。(二)经营方面 1、公司高层大幅度变动一段时间内, 一些公司董
11、事会人员、其他高管人员的改组或离职。2、经常拖欠银行借款和员工薪水企业信用状况糟糕, 经常拖欠银行贷款, 员工薪水经常迟发。3、企业信誉不断降低企业信誉是现代企业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 是企业在长期经营中创立和积累起来的各种理财优越条件和无形资源。有了这种特殊性质的资源, 企业就能顺利地从银行贷到款, 就能顺利地把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等。一旦信誉受损, 企业的筹资、融资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关联企业间经济往来、信誉结算就将无法开展。由此可见, 当企业信誉降低时, 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就有了先兆。4、市场竞争力不断减弱市场竞争力的高低, 主要体现在企业产品所占的市场占有份额和盈利能力上。如果企业产品
12、市场占有率很高, 且盈利空间很大, 说明企业市场竞争力很强。相反, 如果企业的产品出现压库现象, 造成市场占有率明显下降; 或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未变, 但盈利空间却在明显缩小, 则说明企业市场竞争力在减弱, 企业竞争力一旦由强变弱, 企业就无法按计划、按目标生产经营自己的产品, 从而就埋下了发生财务危机的伏笔。5、经济效益严重滑坡经济效益指标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 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都要由经济效益体现出来。如果企业销售额上不去, 成本却在不断攀升, 导致盈利空间在逐步缩小, 甚至连年出现亏损。这就出现了财务危机的明显征兆。若长期下去, 企业必然陷入绝境。(三)销售方面:1、销售的非预期
13、下跌销售的下降会引起企业各部门的高度关注,但是,大多数人往往将销量的下降仅看作是销售问题,会用调整价格、产品品种或加强促销来解释,而不考虑财务问题。事实上,销售量的下降会带来严重的财务问题,尤其是非预期的下降,只不过可能不会立即反应出来。比如,当一个销售量正在下跌的企业,仍在扩大向其客户提供赊销时,管理人员就应该预料到其现金流量将面临的困境。为什么销售下降时,财务危机不会马上出现呢?主要是由于现金流量的滞后性。如一个企业月销售额流入量减少了,但企业仍要按正常销售支付采购费和其他开支,因而必定存在潜在问题。如果拿不出现金来填补缺口,就会使潜在问题变成现实的财务危机问题。2、交易记录恶化。交易纪录
14、恶化不能仅理解为客户偿付贷款中的延期或违约现象, 财务部门应督促管理部门关注以下财务状况不佳的危机信号: ( 1) 客户一向是按期付款的,可是最近突然延期或拒绝付款,并未有正当理由说明; ( 2) 客户承认财务状况困难并请求延期付款; ( 3) 客户违约后未作出偿付承诺,或正式承诺后并未履行; ( 4) 客户与其债权人之间产生法律纠纷,债权人以法律手段要求偿付债款,并且数额巨大。3、平均收款期延长。当企业现金余额由于客户迟缓付款而逐渐延长时, 就会成为企业严重的财务问题, 这就是较长平均收账周期会吸收掉许多的现金的现象。(四)财务管理方面:1、财务结构明显恶化财务结构恶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5、1) 筹资结构不合理, 长、中、短期债务搭配不当。这就会引发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筹资成本过高,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二是偿债高峰过于集中或过早到来, 造成偿债困难。(2) 投资结构不合理, 长、中、短期投资比例失当, 有的项目选得不准, 有的投资超过风险限度。这也会形成两个问题, 一是投资回报率低, 致使盈利能力减弱; 二是变现困难, 不能及时偿还到期债务。(3) 生产结构不合理, 资产中存货、应收债权比例过大。这不仅会影响资金周转, 而且也会带来两大问题, 一是不能及时变现, 影响营运资金的正常周转; 二是容易产生存货跌价和债权回收风险, 使企业蒙受重大损失。(4) 支出结构不合理, 其突
16、出表现是非生产性、消费性支出增长过快, 导致企业积累能力下降。这四个不合理在形成过程中是渐进的, 只要认真分析研究其发展变化情况, 就定能找到规律性的东西, 从中发现财务危机发生的原因。2、关联企业趋于倒闭当前, 由于企业经营方式中赊销业务的大量存在, 企业相互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债权关系, 有的关联企业之间甚至形成了扯不断、理还乱的“三角债”。因此, 企业必须未雨绸缪地做好防范呆账的准备, 要时刻盯紧关联企业, 特别要注意观察分析那些经营管理不善、产品销售不旺、资金周转不畅、欠款长期不还的关联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情况。一旦发现其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发生异常变化, 出现危机的先兆或苗头性问题时, 便要
17、及时采取措施, 以防趋于倒闭的关联企业把自己也拖入危机境地。3、过分的依赖某个关联公司或银行贷款。企业在缺乏严密的财务预算与管理下,较大幅度增加贷款只能说明该企业资金周转失调或盈利能力低下。子公司企业如对母公司过度依赖,一旦母公司根据战略的需要或者整体投资回报率的考虑,觉得某个子公司不再有利用价值,它们会立即停止对子公司的支持。子公司如果在销售、供应甚至管理、技术各个方面都完全依赖于母公司的帮助,那么没有了支持,子公司很可能倒闭。4、财务预测在长时间不准确。财务预测偶尔发生误差,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预测结果与实际状况长时间发生很大差距,这说明企业即将发生财务危机。5、无法按时编制财务报表
18、。无法按时编制财务报表,财务报表不能及时报送,财务信息公开延迟一般都是财务状况不佳的征兆。但这只是提供一个关于企业财务危机发生可能性的线索,而不能确切地告知是否会发生财务危机。(五)其他方面的危险信号其他危险信号,包括:企业信用额度或信用等级降低、资本注销、企业主要领导人的反常行为(拒接电话或总难以找到人)、全新的竞争对手的出现、组织士气的低落等等,也都是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征兆。四、财务危机的成因(一)外部因素从外部因素分析,引发企业财务危机的原因主要有六个: 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环境、金融环境、经济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整个行业出现衰退。1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突出表现为市场疲软。所谓市
19、场疲软是指市场整体需求下降而严重影响企业销售。企业如果没有能力去面对经济学上的衰退、萧条、复苏、繁荣经济循环,包括美国次级贷所引发的金融风暴,那么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2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例如原材料供应价格上涨,产品需求转变致使主业萎缩,市场竞争加剧等等。这些现象会使企业生产成本费用增长过快, 但与此同时销售收入减少,必然导致企业利润的加速下降,加大企业财务风险。3金融环境发生变化。企业的筹资、投资等经营活动都与金融市场发生千丝万缕联系。企业负债经营要受金融市场的影响,负债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取得借款时金融市场的资金供应情况,且金融市场的波动,如利率、汇率的变动,都会导致企业的筹
20、资风高,4经济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发生变化。企业并非生活在真空环境中,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相应的法律法规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各个方面,进而影响到企业最终的生存与否。例如,当国家处于保护工业而限制外来投资或对一些行业进行关税保护时,这些行业的企业自然安然无事。倘若一旦环境改变, 时空背景不同, 经济政策有所变化,那些无法适应经济环境变化的企业必然面临生存危机。5整个行业出现衰退。企业所处的行业发展也有着景气周期,即:衰退、萧条、复苏、繁荣。整个行业景气周期的影响是非同小可的,在行业低迷的时期,即使是实力雄厚的企业也难免受到影响,一些实力较弱的企业更无力支撑下去,只能重组改行。6发生灾害损失。战
21、争、恐怖主义、火灾、地震、洪水等不可抗力会将企业资产及其生产能力完全破坏,使之陷入财务危机。内部原因是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外部原因通过内部原因起作用。但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原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变本加厉侵蚀企业的资源,弱化企业的优势,最终将企业拖入财务危机的泥潭。从内部因素分析,引发企业财务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由财务风险引发财务安全,是指企业资金的运动呈良性循环态势、各项资产的财务状况良好。用国际通行的标准衡量,我国的大多数企业都属于中小型企业,因此财务安全更是企业经营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与财务管理的关
22、系、财务安全对经营安全的保障作用不甚了解,企业内部各项管理相互脱节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使得很多企业的经营险象环生。企业财务风险在这里是广义,指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企业财务活动,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等四个方面,相应地,财务风险也就一般分为:(1)筹资风险,即因借入资金而增加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2)投资风险,即由于不确定因素致使投资报酬率达不到预期之目标而发生的风险;(
23、3)资金回收风险,即产品销售出去,其货币资金收回的时间和金额的不确定性;(4)收益分配风险,即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而带来的风险。当然,除了这些,也还有一些与理财有关的风险。以下是大多数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出现的几种常见的财务风险情况2.1财务结构不科学1、长短期资金分配不当主要是短期资金大量挪作长期用途。原因主要有几种情形:(1)有些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不了解企业理财的技巧。(2)企业无法取得长期资金,只好挪用短期资金。一般而言,长期资金的取得较为困难,尤其是向银行申请中长期贷款,银行都会要求企业提出详尽的资金计划,包括现金流量表、还款计划书等,有些企业的财务人员缺
24、乏这种能力,所以只好把设备抵押,获得短期资金,挪作长期资金使用。(3)资产没有保持适当的流动性。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太大,流动资产偏低。2、企业的经营发展与其相应的财务结构发生错位资金是企业经营、发展的“血液”,经营的类型不同、阶段不同,所要求“供血”方式、“供血”结构也是不同的。财务结构是指企业各项资金来源的组合,及每一种资金占全部资金来源的比例。由于组成企业全部资金的两个来源负债资金与权益资金,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负债资金的成本低,但使用时间短,逾期若不能归还,将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而权益资金却恰恰相反,其使用时间长、使用安全,但资金成本高。所以不同的财务结构,对处于不同的经营时期,不同的经
25、营类型企业,有完全不同的支持作用。一般来说,负债比例较高的财务结构,适合生产经营周转期短、资金回流速度快的经营类型,快速经营周转为企业创造的利润,将大大超过负债成本,尤其在央行多次降息以后,此时财务杠杆效益非常明显,负债经营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盈利,还为企业的扩张发展、提升自身的市场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财务保障。而以权益资金为主的财务结构,则适合那些正处于投资阶段,资金回笼尚待时日,丰厚的项目利润将在中长期以后实现的经营。假如财务结构与企业经营的类型与规划发生了错位,尤其是用了短期资金去操作长期项目,外借内投、短借长投,便犯了财务上的大忌,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与债务到期日之间的矛
26、盾,必然引发企业的财务风险。由于对利润的追逐、对财富的渴望,使得一些企业对成功的期盼变得毫无节制,他们在投资扩张卜项目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对财务结构的把握。典型的案例有韩国的大宇公司,当时就是完全依靠银行贷款来扩张发展,其资产负债率高达98%以上,不到十年的工夫,成为资产过百亿的跨国公司,偶然的成功使他们相信自己无所不能,然而多年积累的财务结构失衡危机终于爆发,庞大的“大宇帝国”瞬间灰飞烟灭。2成本管理不科学1、成本费用的耗费与财务补偿的要求相分离正常的生产经营,必然发生相应的成本费用耗费,成本费用的基本性质是,耗费后必须得到相应的补偿,耗费与财务上补偿的要求是统一的。但成本费用的耗费是个别生产
27、经营者的事,耗费多少、水平如何,完全由生产经营者控制,而耗费要求在财务上获得补偿,则是一个社会过程,如果企业提供的劳务、产品,不能为市场接受,或者销售的资金不能顺利回笼,被耗费掉的资金就不可能实现补偿,而补偿一旦停止,就意味着企业无法持续新一轮的成本耗费,企业的经营、甚至是生存,都可能会立即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应收账款控制不严,造成资金回收困难。一是没有严格的赊销政策;二是回收期过长,又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三是应收款项不能兑现或造成呆账。当前在很多企业中,销售经营与货款的回笼,分属经营与财务二个不同的管理部门,条块分割的管理,人为地破坏了成本费用耗费与补偿的统一,在以订单为主的业绩考核目标下,
28、经营部门在千方百计寻找客户、打开市场的同时,往往忽视对客户的信用及偿债能力的调查,往往要等到合同完工、产品交付、或企业己发生大量的成本耗费,财务等着资金回笼的时候,才发现客户没有偿付能力,或缺乏基本的商业信用,这种耗费与补偿脱节的现象,严重制约着企业的正常经营。一些企业为了延续下一轮的经营,反过来又去拖欠供应商的货款,使更多的企业落入了“三角债”的陷阱,这种违背成本耗费与财务补偿统一原则的经营,甚至给全社会的经济发展都蒙上了一层阴影。2、没有成本控制目标,不能确保企业的钱用在刀刃上。树立财务危机意识,成本控制是行之有效的手段。这从央视昔日的许多“标王”衰落就可窥见一斑,巨额广告费虽然不一定是拖
29、垮“标王”的根本原因,但是至少加重了“标王”财务的负担。国内著名软件企业金山公司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在市场推广上一改过去市场部有何需求直接从财务部取钱的做法,每笔推广费用都要经过严格审批。金山公司的成本控制主要避免企业资金浪费虚掷,在既定的企业战略模式下,促使企业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虽然单纯强调低成本不一定能代表经济上的合理性,但企业如不能看准在业界的市场定位,反而不惜血本进行市场投入,以换取更多的销售额,就很容易浪费企业经营资源,促使企业陷于财务困难。2.3负债管理不科学1、银行或其它机构的不良贷款不断堆积,企业负债累累高负债的陷阱负债比率偏高。美国很多企业的负债比率是100%,
30、即净值要达到50%;而国内很多企业的净值占资产的比例偏低,有的只有20%至25%,这类企业一旦经营不景气,就经不起银行等债权人的催回欠款的打击。从许多高成长企业反映出的问题来看,过度负债可说是一个典型的通病,也是财务危机的根源。它们的高负债是怎样积累起来的呢?战略需求效应。由于企业的战略布局驱动,或表现为现有业务的发展,或表现为新业务的开拓,规模和数量的扩张经常明显快于内涵质量的扩张,在高成长阶段都将出现某种程度的资金短缺。因此,高成长企业为达到快速扩张的目的,普遍采取负债经营策略。组织放大效应。由于许多企业在快速扩张中倾向于采取企业集团或控股公司模式。但这类模式债务放大效应也十分明显:一方面
31、母、子公司都会从各自立场出发追求数量扩张;另一方面,子公司除保留原有业务联系和资金融通渠道外,还可能获得母公司再分配的业务或资金。这一业务和融资放大效应很容易使企业负债过度,最终成为财务危机的“始作俑者”。财务不透明与内部互相担保。由于财务不透明、各自为政和内部关联企业间的相互贷款担保是高成长企业常见的问题。这不仅加大了银行对企业财务判断的难度,也给财务监管带来很大困难,从而造成整体负债率不断抬高。中国四大信托投资公司之一的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破产事件就是一个教训。广信下属企业帐外有帐,隐藏债务情况严重,甚至连集团总部都难以摸清家底。清产核资以后,资不抵债额竟高达146.94亿元人民币。债务、
32、资产的结构性错配最常见的就是短债长用,短筹长贷。企业将短债用于投资回收期是短债期限若干倍的长期项目投资,导致流动负债大大高于流动资产。金融机构基于高成长企业的前景,往往也采取短筹长贷方式,支持企业搞长期投资,从而加大了企业的资金风险,一旦银行日后收紧银根,企业将会进退两难。其它常见结构性错配,还包括负债到期过分集中的结构与现金流量错位,长、短期负债结构比例失调,贷款的银行结构单一,资产和负债币种结构不合理等。以上几方面是环环相扣的。高成长战略造成资金短缺,企业就不可避免地要负债经营。组织放大效应和内部担保则加剧债务水平,造成负债过度。在过度负债的情况下,企业经营成本和财务压力加大,支付能力日渐
33、脆弱,短债长用则可能使企业潜在支付危机随时爆发。换句话说,财务举债过多的企业会造成一系列的恶性循环,最终会导致财务危机。韩国的一些很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这些企业自身有10个亿,就敢做100亿的生意,最终因此纷纷陷入经营困境。财务危机引发企业警钟长鸣,但解决好巨额债务危机却是非常棘手的问题。这个问题关键在于资产负债率。举债过多,使企业财务风险过大,经营如果出点小问题,企业就只有去申请破产了。“郑百文”事件表明,一旦企业资产负债比率超过了100%,那么这个企业就濒临破产的边缘2、三角债陷入太深财务危机会使一度辉煌的企业轰然倒地,很多企业这边欠着人家的钱没有能力归还,那边别人欠自己的钱
34、却讨不回来。三角债在企业里是很司空见惯的事,但必须在一定的限度里,否则,它会让很多企业陷入恶性循环。曾经辉煌一时的分销商仪科惠光,就因从厂家大量举债,而市场上的应收账款回收期缓慢,使公司运转危机四伏。当吸纳风险资金失败后,四面楚歌的仪科惠光终于引爆财务危机致使企业倒闭。目前,可以说绝大多数IT企业都处在三角债的状况下经营。企业三角债陷入太深是十分危险的事,当市场销售受阻,诸多原因一混合,财务运作困难有如滚雪球般,导致企业周转不灵,甚至使企业现金流出现断层的隐患。2.4资产(资金)管理不科学1、资金管理观念错误(1)缺乏资金成本概念,粉饰财务账面盈余,盲目向银行贷款或盲目增资扩股、分配股息。一些
35、企业的老板没有资金成本的概念,例如有些上市公司的老板以为现金增资不必花成本。事实上,从财务观点来看,股东增资的资金成本比银行借款所得的资金成本还高。为了争取股东增资,明知公司已经不行了,还继续粉饰账面盈余,一方面多缴所得税,一方面分配股息,由此造成公司“失血”严重。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理财观念。(2)现金管理意识不当,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有些企业,认为现金(包括银行存款)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而有些企业恰恰相反,资金使用没有计划,大量购置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2、资产的流动性下降,财务“黑洞”吞噬资金我们知道,资产是指已经为企业所控制、并且能在今后的生产
36、经营中,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资源。按照资产的基本属性,对照检查企业各项资产占用及其经营周转的情况,就会发现,有些企业在耗费了大量的资源后,得到的却是丧失资产真正属性、已不能再参加周转的不良资产,即通常所称的财务“黑洞”。如积压存货,无法回收的呆死帐,为粉饰业绩少计成本的潜亏,闲置、毁损、减值的固定资产,长期、短期投资的损失等等。也就是说,资产本身是具有流动性风险的资产出售不能变现。资产的流动性风险,其实也是企业经营风险的体现。一般来说,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除了货币资金以外,占用的资产越多、其流动性风险就越大。所以,问题归结于要尽量减少资产的占用,而在相同的总收益水平下,要减少资产占用,只能
37、依靠提高资产周转的速度来实现,周转速度若能提高一倍,就意味着同等状况的经营,所占用的资产至少能减少一半。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企业在展开生产经营活动的同时,对资产占用及其经营周转的速度,往往缺乏系统的谋划,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各自为政。重钱不重物,资产损失浪费严重。不少企业的管理者,很重视对现金的管理,收支严格,保管妥善,出了差错及时查找。而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的管理却不严、保管不善,出了问题也无人查找,资产损失浪费严重。2.5财务管理的权限过于分散由于经营地域、性质以及经营习惯等方面的一些原因,至今仍有一些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在内部财务管理的机制上采取了分权管理的体制,虽然这种体制会给
38、所属经营分部较大的、甚至是完全的理财自主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充分调动下属分部的经营积极性,有利于灵活经营。但如果集权与分权的“度”把握不当,造成了财务管理权限过于分散的局面,也将给企业带来相当大的危害:(1)制约企业的长远发展一般来说,投资总是由企业的总部决策,而且通常是由总部来承担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而财权的分散,往往使企业的整体资金 “化大为小”,各分部资金周转上的“时间差”效益已不复存在,大大地削弱了总部对整体资金的调度与统筹安排的权力,从这一点上讲,企业总部已经被 “架空”,这也就使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实施受到了严重影响。 (2)财务预警权失落财务预警权,是指企业内
39、任何经营主体的财务活动信息,都应该随时、真实地,反馈到企业最高管理层和决策层,在分部的财务活动出现、或可能出现偏差时,最高管理层和决策层必须及时进行干预或警告。企业规模的扩大总是与一定程度的分权管理相联系,但是我们决不能忽视经营管理权限的分散,可能带来局部与整体目标与利益上的不一致,所以,经营越是放权,就越需要财务预警权的高度集中。可财务管理权限的分散,使本应高度集中的财务预警权,在客观上受到限制,由于分部拥有较大的理财自主权限,往往要到其财务活动结束后,有关信息才传至总部,这极易导致因监控乏力,而带来全企业财务失控的局面。很多著名的跨国公司,比如美国的GE公司,其百年来整体经营健康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企业的经营安全,都必须有高度集中的财务预警权作为保障。(3)财务会计人员“双重身份”弱化企业基层的财务管理职能由于财务分权管理产生的上述一些缺陷,很多企业寄希望于工作在经营第一线的基层财会人员,由此产生会计人员“双重身份”。会计是受托者,受托责任要求他必须对委托人做出交代,但这时的会计受了二者(总部及经营分部)之托,“双重身份”使会计陷入了“两难境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