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9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数一数 共1课时教学容:教科书第25页容。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110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等。3.结合教材容进展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教学重点: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 按要求观察。课本2.3两页的主题图1.看第2页的图,这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快乐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谁能告诉大家,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2.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上到底有哪些东西。汇报的时候要说清楚,个数是1的是
2、什么,个数是2的是什么,个数是10的是什么?3学生独立观察。二. 汇报。1. 生按1、2、3的顺序汇报,师板书1、2、3个数是1的有 红旗、教学大楼、教师、操场、风向标、气温箱、足球个数是2的有 双杠、跳绳、门柱个数是3的有 石凳、帽子个数是4的有 垃圾箱、国旗护栏 问:你是怎么知道有4个垃圾箱的?个数是5的有 高楼、个数是6的有 花、大树、个数是7的有 小鸟、个数是8的有 小树个数是9的有 女同学个数是10的有 男同学允许学生说10以上的。2.指板书,这些数你能数一数吗?3.能完整的说有1个什么,2个 同桌互相说一说。4.谁上来说给大家听。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说对了要拍手。三.讨论。刚刚小朋
3、友们都很能干,现在你能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些什么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等一下来汇报。四汇报。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五.小结: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现在你能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吗?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 板书设计; 数一数1 2 3 4 5 6 7 8 9 10教学反思:这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学习的第一课。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一上课,运用了轻松的谈话方式唤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上下来之后感觉根本学生对这一知识都掌握得较好,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学生大量的说11
4、0在身边的发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更浓了。第二单元:比一比 共3课时第一课时:同样多教学容:教科书第67页容及“做一做,练习一的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拟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知道“同样多的含义,知道多、少的含义。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拟物体的多少,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实物投影仪,小兔头、小猪头、砖头、木头图片。学具准备:铅笔.橡皮.梨片.苹果图.三角形.圆片.花朵片各假设干。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听
5、故事,提问题故事:三只小猪长大了,要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生活了。他们各自盖了一间小房子。大哥盖了一间草房子,二哥盖了一间木头房子,小弟盖了一间砖头房子。房子盖好了,他们高快乐兴搬进了自己的小屋。可是有一天,来了一只又饿又渴的大灰狼,他先来到大哥的房子前,使劲一吹,大哥的草房子给吹倒了,大哥逃到了二哥家里。可大灰狼又使劲一吹,结果二哥的木头房子也给吹垮了。没方法,哥俩赶紧逃到小弟家里。这次不管大灰狼怎么吹,砖头房子一动也不动。后来,三只小猪一起动脑筋赶走了那只坏透了的大灰狼。三兄弟都竖起大拇指说:“还是砖头房子最巩固。这一天,天气可好了,河里的小鱼快乐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咦!为什么那边的草地上那么热
6、闹!小鱼“哗啦跳出水面一瞧,哦,原来三只热心的小猪在帮他们的邻居小兔盖最巩固的新房子呢!他们你搬木头我搬砖,干得可欢呢!小房子很快就盖好啦!那边的石桌上放着许多好吃的,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招待小猪的。一、教学“同样多小朋友们,今天教师给你们讲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三个猪兄弟?。教师放录音?三个猪兄弟?,请学生听后答复(一边看书一边答复):1、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渗透德育: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好客。2、图上有几只小兔?每个小兔搬多少砖?学生一边答复,教师一边贴小兔头图片、砖头图片。3、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有没有多余的小兔?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
7、,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板书:和同样多。)学生模仿说一遍。不要求学生和教师说得一模一样,只要能完整说明意思即可。4、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呢?(随意比拟)(二)、操作(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1、 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教师摆六块橡皮后,要求学生把铅笔和橡皮摆得同样多。指1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摆,其他学生在课桌上摆。最后学生看自己摆的和投影仪上摆的是否一样。2、 全班学生独立摆“同样多。在梨片(5个)下面摆苹果片,摆的梨片要和苹果片同样多。 摆好后答复:梨片有几个?一个苹果片对着一个梨片,有没有多余的?梨片和苹果片怎样呢?(三)、教学“多些、少些1、图
8、上有几只小猪?一共有几根木头?学生一边答复教师一边贴小猪头图片、木头图片。2、一个小猪头对着一根木头比,最后有没有多余的小猪头?有没有多余的木头?是小猪头多还是木头多?谁多谁少?学生交流后请小组长代表答复。教师板书:多、少。 教师说明:木头多、小猪头少,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头多,小猪头比木头少。学生模仿说出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3、 图上还可以比什么?(随意比拟)(四)、操作(“做一做第2题)全班同学动手操作,1名同学到投影仪上操作。1.第1行摆5个,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第2行摆几个?2.第1行摆4朵红花,摆的黄花比红花少1朵,第2行摆几朵黄花?二、运用新知1、第1题:左图是猴子多
9、,右图是骨头多。(防止学生产生思维定势)2、第2题:学生观察,看到公鸡和鸭子虽然摆的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的密的鸭子的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3、第3题:学生在观察到第一排蛋糕同样多的根底上,只需比拟两盒中的第二排。第二排多的就多些,反之,就少些。4、 第4题;此题是在同一排中比拟多少,当第5次循环出现珠子时,只出现了一个黄色珠子,所以黄珠多而红珠少。介绍你的方法。三、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一比,知道在比拟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板书设计: 和 同样多多 少第二课时:长、短教学容:教科书第9页,做一做及练习一5、6题。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
10、长有短;学生通过操作学会一般比拟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保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掌握多种比拟方法,会间接比几个物体的长短。学具准备:十二袋不同的物品。两支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汇报 (1)问: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3)学生汇报。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
11、支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等。 (设计说明 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板书:长chang、短duan二、探究比拟长、短的方法 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 (1)看出来的。 (2)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3)两头儿都不对齐。如图: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观察、比拟的方法不同,会得出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通过分组活动
12、,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4提醒比拟的一般方法。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 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三、反应练习 1教师谈话:现在,我们做一个比拟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学生活动。 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四、稳固练习
13、1投影出示练习一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2投影出示练习一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法。 (通过练习进一步稳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五、整理学具 教师提出要求: 1.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 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 4.各组都只剩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 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六、小结: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啊? (整理学具是
14、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组成局部,有序地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板书设计: 长CHANG 短 DUAN第三课时:高 矮教学容:教科书第10页的容、“做一做及练习一第7、8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通过合作交流,学会比拟物体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高和矮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观察、合作交流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掌握比拟高矮的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高矮。学具准备:积木块。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感知物体有高有矮1.引导比拟找两个身高相差较大的学生比拟,你有什
15、么发现?学生说有高矮,胖瘦的区别都应予以肯定。2.是啊,人有高有矮,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高矮的问题。板书:高矮二、探究方法1.情境演示:两个身高差不多的同学到前面分开站着,比拟高矮。好似有点困难,我们该怎么办呢?2.布置活动:小组合作探究比高矮的方法。3.汇报交流。哪个小组来汇报给大家听。4.总结方法:直接比或作记号比等方法。三、排队游戏1.小组比拟说说谁最高谁最矮。2.逐渐增加小组人数,说说谁第二高四、反应练习1.第12页第7题(1)说出动物名(2)比拟高和矮2.举其他喜爱的动物作比拟五、学生活动1.摸高活动说一说怎样做摸得高(可站在地上摸,可跳起来摸)。2.摆高活动拿积木或铅笔搭高不倒比拟。3
16、.悄悄话游戏(1)表演两生上台,对一生说悄悄话:踮脚尖比高矮(2)判断思考谁高,问题出在哪儿?六、评价总结比拟高矮要注意什么?你学会了些什么?板书设计: 高 矮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共10课时第一课时:1-5的认识教学容:教科书第1416页的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15基数含义的理解。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初步学会写数字和建立数感。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
17、子图;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从现实中抽象出数。1.谈话:观察第14、15页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有几个?2.跟周围的小伙伴交流,同时教师到各组共同交流并指导。3.学生汇报。4.教师根据汇报情况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展认读,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二、反应实践1.教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2.教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和教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3.同桌之间考一考。三、感知数的顺序1.逐次感知15的顺序。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依次感知3、
18、4、5的来源。2.整体感知。出示点子图,请学生给它们5个排排队。四、开放性活动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1)小组交流。(2)汇报。2.猜数游戏。提问:这个数比2大,可能是几?这个数比4小,可能是几?这个数比3大而且比5小,可能是几?只有这一种可能吗?3.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同伴说说分别用了几个学具。小组活动。五、学习写数:1. 这些数你会写吗,谁愿意上来写一写?2. 你认为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3. 师示,生学写。六、小结:你学到了什么本领?板书设计: 1 2 3 4 5第二课时:第几和写数教学容
19、:教科书第18页的容,第22页第7题、第9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熟练的认、读、写5以的数。2.会用5以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教学重点:能工整的书写5以的数。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安排:一.进一步练习数的书写。1. 今天,我要请小朋友来做小医生。出示写错的数字看看这些病号的问题出在哪里?2. 学生答复。3. 还会有人成为小病号吗?4. 独立书写1-5各数。5. 小组交流、检查。6. 展示优秀的作业。二.教学第几。1.出示4,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吗?学生分别用各种方式表示。2.数字除了可以表示几个外,还能表示其他的意思吗?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你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吗?3
20、.课本第18页在第几页后面啊?18页上的填空你能填吗?反应4.如果第一个阿姨票买好了,那么小明排第几呢?5.P18做一做第2题先填空,再说一说如果从右数会怎么样,最后同桌合作说一说。三.学生活动1.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请5名学生按顺序排好2.从左数,你来说3.从右数呢?4.小组合作说一说。四.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又学会了些什么?五.稳固练习:1. P22第7题。师可在黑板上画5个圈,放图片,让学生说。2. P22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优秀作业,介绍想法。六.课后练习:练习书写1-5各数。板书设计: 1 2 3 4 5第三课时:比大小教学容:教科书第17页的容,第21页第5题、第6题。教学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一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