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文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建安文学一、基本学问1、三曹 :汉魏间 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并称;他们以显要的政治位置与杰出的文学才能著称于世; 他们在诗歌中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乱离的社会场景,悲歌大方, 是汉魏风骨的代表诗人,在五言诗歌进展史上处于承先启后的重要位置;曹植被誉为 “建安之杰 ”;2、建安七子 :指 东汉 建安年间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位文学家的并称; 他们均以诗文显要当世, 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3、建安风骨 :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 乱离的社会现实, 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
2、望和对抱负生活的追求;其诗歌情调大方悲凉, 语言刚健爽朗 ;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称为“建安风骨 ”;4、悲愤诗 :诗歌篇名; 汉魏间闻名女诗人 蔡琰的代表作品,相传有骚体与五言体二首;其中五言体较可信; 全诗五百四十字,自述在汉末动乱中的不幸遭受,反映了整个汉末动乱时期广大人民, 特殊是妇女的共同命运, 具有典型意义; 全诗叙事波澜曲折,抒情如泣如诉,有剧烈的感染力;二、主要作家、作品1、精读作品曹操蒿里行 、短歌行、步出夏门行 (观沧海),曹丕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曹植白马篇 、七哀诗、野田黄雀行 ,王粲七哀诗 ;2、阅读作品曹操步出夏门行 (龟虽寿) 、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丕与吴质书
3、 ,曹植赠白马王彪、杂诗(仆夫早俨驾) 、求自试表、洛神赋,刘桢赠从弟 (亭亭山上松) ,蔡琰悲愤诗(汉季失权柄) ,诸葛亮出师表 ;三、摸索与练习1、建安时期有哪些闻名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有何共同特点?参考答案: 建安时期闻名的诗人有“三曹 ”(曹操、曹丕和曹植) 、“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和女诗人蔡琰 ;其诗歌创作的共同特点是:都致力于五言诗的创作, 表现了 乱离的社会现实 ,表现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抱负精神,情调大方激扬,语言刚健爽朗,“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形成所谓 “建安风骨 ”;2、试析 “三曹 ”诗歌风格的差异?参考答案: 曹操的诗
4、歌富有抒情化、 个性化特色, 布满积极进取的精神, 语言古朴苍劲, 风格悲凉大方、 雄健沉郁;曹丕的诗多写游子思妇题材,兼有年命之悲和行乐之情,布满乱 离时代的哀怨之音, 诗风清丽哀婉; 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的作家,其诗歌加强了抒 情化颜色; 描写细致, 善用比如, 增强了形象性和生动性; 词藻丰富华美, 讲究对偶、 炼字, 语言美丽而自然,韵律、色调和谐;讲究谋篇布局;风格“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3、简述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及其缘由?参考答案: 曹植早期诗歌布满了昂扬奋勉的精神,后期诗歌大方悲凉;诗风变化的缘由是由于其政治位置的变化导致题材与艺术手法的变化;曹植早期才华横溢,颇受
5、宠爱, 故诗歌多唱歌建功立业的抱负抱负,也有感时伤乱、 述写宴饮游乐的作品, 布满着浪漫乐观的情调;后期备受猜忌, 故主要抒写自己遭谴被弃的悲愤与不平,或述写伴侣和自己遭受迫害的 愤懑, 或借传统闺怨题材说明自己的心志,或自抒胸臆,或借游仙以排遣内心的苦闷;大量地运用了比如和象征手法表现诗人抵抗迫害的精神;其次章正始文学一、基本学问1、正始文学 :魏曹芳正始年间的文学;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猛烈,老庄哲学风行,文学创作受到严峻影响;宣扬消极思想, 滋长了脱离现实的倾向; 只有阮籍、嵇康的作品仍能以隐藏的手法表现彷徨苦闷的心情,显露出不满现实的心情,成就较大;2、竹林七贤:指魏晋间嵇康、阮籍、山涛
6、、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位文士 “相与友善,游于竹林 ”,故号 “竹林七贤 ”;3、与山巨源绝交书 :文章篇名,曹魏正始间嵇康写给山涛 的一封信;这是一篇与司马氏集团决裂的宣言书; 文章申明自己不愿当官是为了远祸全身;提出做官 “必有不堪者七, 甚不行者二 ”,提出 “非汤武而薄周孔 ”;二、主要作家、作品1、精读作品嵇康赠秀才入军 (良马既闲) 、(息徒兰圃) ,阮籍咏怀诗 (夜中不能寐) 、(一日复一日);2、阅读作品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幽愤诗,阮籍大人先生传 、咏怀诗(驾言发魏都) ; 三、摸索与练习1、阮籍咏怀诗的主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是什么?参考答案: 其内容一是抒写孤苦孤寂和
7、忧生惧祸之情;二是讽刺时政, 揭露社会丑恶腐败;三是表现饮酒、求仙生活;艺术特色一是长于抒情,二是工于比兴;三是精于用典;四是善于曲笔;详细手法一是将象征手法与寓意的不确定性结合起来,再加上典故的多义性, 使诗作寓意深邃难明;二是用多种比兴构成完整的意境,使寓意藏而不露;风格深隐含蓄, 所谓 “阮旨遥深 ”、“厥旨渊放,归趣难求 ”;第三章两晋文学一、基本学问1、太康体 :晋武帝太康时期的诗体;以潘岳、陆机、张载、张协、陆云等为代表;其诗讲究雕章琢句,追求词藻,流于轻靡,诗风繁缛华丽,代表着当时诗坛的主流;2、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指主要活动于西晋太康、元康年间的八位诗人的并称;他们是:张载、张协
8、、张亢兄弟,陆机、陆云兄弟,潘岳及其侄潘尼,仍有左思;3、左思风力 :是对西晋太康时期诗人左思诗歌风格的形象概括;语出钟嵘诗品;左思是西晋最杰出的诗人,代表作咏史诗八首,风格刚健,感情深沉,和当时流行的华丽诗风迥然不同;他的诗承建安风骨,抒写怀抱,抨击现实,多不平之音;气概雄健,笔调挺立,辞采壮美,形象鲜明,风格独树一帜,人称“左思风力 ”;4、玄言诗:指东晋时期在玄学思想影响下,诗坛上流行的“寄言上德,托意玄珠 ”的作品;代表作家有东晋孙绰、许询;玄言诗以玄学思想方法体悟玄理,诗味不浓,但其中通过景物来表现哲理的作品,为山水诗的显现起到了催化作用;5、游仙诗:两晋之际诗人郭璞的代表作游仙诗十
9、四首,将老庄思想与道教神仙之说相混合,寄寓仕宦失意、惧祸避世的心情和苦闷情怀;名为“游仙 ”,实为咏怀,抒发怀才 不遇和对现实的不满之情;郭璞的诗形象鲜明, 比如贴切, 词采清爽, 气概挺立, 寄兴深远, 较之当时盛行的 “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的玄言诗要高出一筹;二、主要作家、作品1、精读作品潘岳悼亡诗 (荏苒冬春谢) ,陆机赴洛道中作 (远游越山川) ,左思咏史 (弱冠弄柔翰)、(郁郁涧底松) ,郭璞游仙诗 (京华游侠窟) ;2、阅读作品张华情诗(清风动帷帘) ,张协杂诗(秋夜凉风起) ,刘琨重赠卢谌 ,孙绰秋日;三、摸索与练习1、西晋太康前后文坛的主要创作倾向如何?代表作家是谁?参考答案
10、: 主要创作倾向一是模拟古人的风气大盛;二是雕章琢句, 追求词藻华美与对偶工整;只有左思独树一帜,以强健的笔力抒写了寒士的不平,直接继承了建安风骨;代表作家即 “三张二陆两潘一左”;2、试述左思咏史八首的艺术特点?参考答案:左思咏史八首是中古咏史诗的杰作;其艺术特点,一、八首诗各自独立成章又相互承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组诗的形式可以容纳更丰富的内容;二、继承了建安诗人抒情与言志相结合的传统,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将咏史与咏怀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三、表现上更加富于变化,如比如、对比、比兴、谈论等多种手法兼用,进一步丰富了咏史题材的艺术表现力;3、列举两晋诗歌有代表性的重要现象?参考答案:太康体,左
11、思风力,玄言诗,游仙诗;第四章陶渊明一、基本学问1、田园诗:指以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篇;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方面描写田园景色和农村生活, 表现了农村的恬美静穆和诗人悠闲得意的心情, 也表现了诗人参与农村劳动的感受, 以及与农夫的开心交往; 原来与谢灵运的山水诗异趣, 但随着南朝齐谢脁山水诗留意表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 田园诗与山水诗的界限遂慢慢模糊; 人们一般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可见其合流的趋势;二、主要作家、作品1、精读作品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种豆南山下) 、移居(春秋多佳日) 、饮酒(结庐在人境)、读山海经 (孟夏草木长) 、桃花源记 ;2、阅读作品陶渊明咏
12、荆轲 、形影神三首、 杂诗(忆我少壮时) (白日沦西阿) 、移居(昔欲居南村)、饮酒(少年罕人事) 、归去来兮辞 ; 三、摸索与练习1、简述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参考答案: 陶渊明的诗歌可分为田园诗和咏怀诗、咏史诗两类; 田园诗多方面地描写了农村景色和农村生活, 可分三方面: 一部分表现了农村的恬美静穆和他自己悠闲得意的心情; 另一部分以极大的热忱歌咏了农业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夫建立起来的友情;仍有一部分表现了农村的凋敝和自己的穷困生活,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志趣,并在其中寄托了自己的人生抱负; 陶渊明的咏怀、 咏史诗继承了阮籍和左思的传统,表现了自己的抱负和抱负不能实 现的苦闷, 以及对时政的
13、关怀和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曲折暴露了社会政治的黑暗;值得留意的是,田园诗有抒怀的内容,咏怀、咏史之作也不乏景物描写,两类诗并没有明确的界限;2、试说明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参考答案: 陶渊明诗歌的风格是平淡自然,他的田园诗集中表现了这一特色;详细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平淡与醇美的统一, 陶诗在平淡的外表下, 含蓄着酷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意味隽永,淡而有味;二是情、景、理的统一,陶渊明善于用白描及写意的手法勾画景物、点染环境, 意境浑成高远, 不纯客观地刻划景物,在他的笔下景物总是饱含着诗人的感情,表达着诗人的性格,诗人常在抒情写景中用朴实的语言,说明一些生活哲理,既富于乐趣
14、, 又富于理趣, 将兴寄与自然美融为一体;但陶诗也有金刚怒目的大方豪爽的作品,如咏荆轲 、读山海经(精卫含微木)等;3、试述陶渊明在诗歌史上的位置和影响?参考答案: 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最有成就的诗人,对诗歌进展做出了杰出奉献;他不仅开创了田园诗, 而且前所未有地将日常生活表现得乐趣盎然,富有诗意, 扩大了诗歌的题材; 他制造了平淡自然的诗歌意境,为后人树立了诗歌艺术的更高标准;在诗歌的形式方面他也 有很多制造, 一是用新颖活泼的内容给四言诗这种呆板僵化的形式注入新的生命;二是进展了五言咏怀组诗, 依据内容和形式的特点命题,如咏史、饮酒、咏贫士、归园田居等,分类更加细致,在组诗的内部结构支配方面
15、,有较前人更具匠心;陶诗不为时人所重,唐代田园诗派兴起,奠定其位置,赵宋以后陶渊明备受推崇,确立了一流大家的位置;第五章南朝诗歌一、基本学问1、陶谢:指东晋末宋初诗人陶渊明和谢灵运;杜甫有“焉得诗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之句,即指此二人;他们都善于描写自然景物;但陶多写田园,而谢多刻划山水;陶诗语言淳朴自然,谢诗就讲究词藻与对偶,崇尚美丽,风格并不相近;2、元嘉三大家 :指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三位闻名的诗人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的并称;谢诗富艳精工,颜诗华美高雅,鲍诗雄恣奔放,是谓“宋初三体 ”,诗风差异明显,共同之点是描写山水,都讲究词藻和对偶;3、永明体: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形成的诗体;又称新
16、体诗;这种诗把音律声韵与晋宋以来的对偶之风结合起来,留意四声、八病之说,增加了诗歌艺术的形式美,对近体诗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代表作家有沈约、谢脁、王融、范云、江淹以及齐梁间的何逊、吴均和陈代的阴铿;4、宫体诗:南朝梁代为宫廷创作所形成的一种诗风;大都描画闺情声色,清绮靡丽, 伤于轻艳,格调不高;提倡者是梁简文帝萧纲,徐陵、庾信父子是代表作家,其创作风格流丽轻艳、 “辑裁巧密 ”,被称为 “徐庾体 ”;风气所至,陈时陈后主与江总亦有此类创作;徐陵编有玉台新咏 ,只收 “艳诗 ”,可说是宫体诗的合集;二、主要作家、作品1、精读作品谢灵运登池上楼 、登江中孤屿 ,鲍照拟行路难 (泻水置平地) 、(对
17、案不能食) , 谢脁晚登三山仍望京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玉阶怨、王孙游,沈约别范安成,何逊与胡兴安夜别 ,王籍入如耶溪 ,阴铿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2、阅读作品谢灵运石壁精舍仍湖中作、夜宿石门诗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谢脁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游东田,沈约石塘濑听猿 ,吴均赠王桂阳 、山中杂诗,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 、相送,阴铿晚出新亭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 陶征君田园,萧纲咏内人昼眠 ,徐陵关山月 ,江总玉树后庭花 ;三、摸索与练习1、简析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参考答案: 谢灵运是诗歌史上自觉以山水入诗的第一人;他以富丽精工的语言、 生动鲜明的辞采, 细致逼真地刻画了自然景色,
18、表现了山水的绚丽多姿, 一、一些佳句显示了他工于摹画的精湛本事和在艺术技巧方面的制造;二、多按游玩次序, 采纳移步换形法将沿途所见景物收入诗中;三、多依据叙事 写景 抒情的模式来写, 结构比较单调, 影响了诗歌意境的浑成和完整;2、试述鲍照诗歌的思想内容?参考答案: 一、反映社会的不平,抨击门阀制度对人才的压抑,抒发贫士不遇的苦闷和愤世嫉俗之情;二、描写边塞争战生活,抒写报国的壮志,表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三、揭露社会黑暗,怜悯人民苦难;四、另有游宦思乡、抒写爱情、感伤年命和写景咏物的作品;3、简述鲍照诗歌的艺术风格及其对诗歌进展的奉献?参考答案: 鲍照诗歌分五古与乐府两大类,继承汉魏乐府诗形式
19、及传统,笔力雄健,抒发了剧烈的感情;工于写景,长于比兴,声调抑扬顿挫,句式长短不齐;奇妙美丽,气象雄浑,风格豪迈俊逸,雄恣奔放,颇富浪漫颜色;鲍照继承和发扬了汉魏风骨,代表诗歌进展的正确方向,对诗歌进展的奉献:一是对边塞诗的创新, 增加了边塞风物和征人边愁的内容;二是对七言体的创制, 他是第一个有意识致力于七言诗创作并取得高度成就的诗人,变七言歌行逐句韵为隔句韵,又开创了杂言式七言歌行;另外,仿照南朝乐府的小诗和边塞题材的诗歌对唐代五绝的形成颇有影响;4、谢脁山水诗有哪些新特点?参考答案: 一是着重表现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扩大了山水诗的题材范畴;二是在写景方面突破了谢灵运全面铺写的格局,细
20、心挑选和剪裁景物, 形成了较为圆融的意境;三是在景物描写中自然融进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情境交融, 特殊一些写景小诗,空灵纯洁,颇有唐风;5、什么是新体诗?新体诗有哪些代表作家?参考答案:齐代诗人沈约总结了前人对声韵的讨论成果,依据四声和双声叠韵来讨论诗中声、韵、调的协作, 指出作诗应防止八种声律上的毛病,声律与对偶相互协作,就形成了具有格律的新体诗; 由于显现于齐代永明年间, 所以又叫永明体; 它是古诗进展到近体的过渡形式;谢脁的新体诗,词采华美,对仗工整,平仄和谐,已有全篇似唐人者;新体诗的代表作家除谢脁外,仍有沈约、王融、何逊、阴铿等;第六章 北朝诗歌一、基本学问1、北地三才:指在北朝文人中
21、能自觉学习南朝文化,对南北文学的合流起到推动作用的作家温子升、 邢劭和魏收的并称; 总的来说他们都是南朝文风的仿照者;温子升一部分诗风格清婉,辞藻华丽,讲究对偶,近似南朝,一部分诗受到过北方民歌的影响;邢劭诗文多仿照魏晋和南朝人;魏收所长在史传文;2、哀江南赋:赋篇名;北周庾信作;作者原仕南朝,后出访西魏,被羁留而仕北朝, 虽位尊名显,甚受优待,但常惦念故国,追忆往事,因作此赋以抒怀;赋篇以作者自身遭受为线索, 写出梁朝由兴到衰的过程,揭露了梁朝统治者的腐朽无能,描写了人民在战乱中的蒙受的繁重灾难;从艺术风格上看,格律严整而又不失疏放,寓雄健于苍凉沉郁之中, 感情奔放,声调铿锵,颇富个性;二、
22、主要作家、作品1、精读作品庾信拟咏怀 (楚材称晋用) 、(榆关音信断) 、(摇落秋为气) 、寄王琳、重别周尚书(阳关万里道) ;2、阅读作品王褒渡河北 、入关故交别 ,温子升捣衣诗 ; 三、摸索与练习1、结合庾信的经受简要说明他早年和晚年诗风的变化?参考答案: 庾信一生以出访西魏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仕梁, 是宫体诗的代表作家,与徐陵的宫体诗号称“徐庾体 ”,诗风伤于轻艳,同时有大量奉和应景之作,一些诗作以 摹景生动, 造句新巧,声韵和谐,显示出清爽俊逸的个人特色;庾信42岁奉命出访西魏被羁留,历仕西魏、 北周, 虽位望通显, 但常有乡关之思和羁旅之情,加上边塞景色和亡国之恨, 一发而为歌
23、诗, 形成刚健豪爽的气骨和苍凉悲壮的意境;后期诗作内容广泛,善用典故,工 对仗,语言精致,声韵和谐;杜甫称“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又说他 “暮年诗赋动江关 ”正是指出了他后期诗文风格的变化;2、为什么说鲍照是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的作家?参考答案: 庾信对近体诗的形式进展做出了值得留意的奉献, 他使诗歌进一步律化和骈俪化,加上广泛的题材、 刚健豪爽的气骨和苍凉悲壮的意境, 他的诗歌真正融合了南北诗风, 对唐诗的进展有直接影响; 其辞赋和骈文也达到了六朝的最高水平, 成为南北朝文学之集大成者;第七章南北朝乐府民歌一、基本学问1、吴歌:指乐府诗集清商曲辞所收主要产生于长江下游以建业为中心一
24、带地区的 南朝民歌,今存 326首;现存吴歌多为女子的吟唱,生动而集中地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希望与坚贞, 相思的欢快和痛楚,婚姻不自由的苦闷, 以及对男子负心的怨恨等种种在肯定历史条件下的感情和复杂的心态;2、西曲:指乐府诗集 清商曲辞所收主要产生于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以江陵为中心地区,包括其四周一些城市的南朝民歌;今存142首;西曲多写商人妇的相思离别和劳动者的爱情生活,题材较吴歌略宽,风格也更明快;3、敇勒歌:乐府杂歌篇名;北朝民歌;敕勒歌辞系从鲜卑语译出;北齐高欢为周军所败, 命斛律金唱此歌以鼓励士气;这首歌辞唱歌了草原的宽阔和牛羊的繁盛;风格反常雄浑朴质,不愧为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品;
25、二、主要作家、作品1、精读作品南朝民歌西洲曲 ,北朝民歌敕勒歌 、木兰诗;2、阅读作品南朝民歌:半夜四时歌(渊冰厚三尺) 、那呵滩(闻欢下扬州) 、华山畿(华山畿),读曲歌(怜欢敢唤名) ,北朝民歌:企喻歌(男儿欲作犍) 、琅邪王歌(新买五尺刀) 、折杨柳歌(健儿须快马) 、陇头歌(陇头流水) ;三、摸索与练习1、试分别概述南北朝民歌的思想内容?参考答案: 南朝民歌多数表现男女恋情;吴歌和西曲因产生的地域不同,情调和风格略有不同(见基本学问部分);北朝民歌虽数量不多,题材却比较广泛;主要有四方面内容:一是描写北方的壮美山川和游牧生活;二是表现了北方民族粗犷豪迈的个性和豪侠尚武的精神;三是反映了
26、北方频繁的战争以及由此给人民带来的离乡背井、流离失所的痛楚; 四是反映了爱情婚姻生活;2、试比较南北朝民歌的艺术风格?参考答案: 南朝民歌篇幅短小,多为五言四句;语言清爽自然,在语言上最大的特色是运用双关隐语, 不仅使语言活泼流畅, 而且使情思的表达也更加委婉含蓄;北朝民歌语言纯朴刚健,风格粗犷豪爽,自然清爽,多杂言格式而以五言为主;3、说说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的分类储存情形?参考答案:南朝民歌储存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主要有吴歌、西曲两类,仍有数量极少的神弦歌;此外杂曲歌辞、杂歌谣词里也储存了少量的南朝民歌;北朝民歌大部分储存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的梁鼓角横吹曲里;多数为北魏、北齐
27、、北周时期的作品,传入南朝,初梁代的乐府机关保留下来;4、试简析西洲曲的内容和艺术特点?参考答案:西洲曲是乐府杂曲歌辞里的一篇;南朝无名氏作,为五言体;因首句“忆梅下西洲 ”,故名;原为长江流域的民歌,后经过文人的加工;内容描写一个少女怀念久别情人的心理; 作品通过带季节特点的人物活动的变换,层层递进地表现了一位少女从春到秋对远方情人的想念之情;语言美丽,笔触细腻, 情思缠绵悱恻, 顶真和双关语的运用是其手法上的显著特点;全诗三十二句,四句一转韵,流利宛转,声情和谐;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的最优秀作品,也是其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5、试简析木兰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参考答案: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
28、中最杰出的作品,表达了一位叫木兰的女子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立功之后不慕富贵退居乡里的故事;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艺术形象,她是古代人民抱负的化身, 在她身上, 集中表达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艺术上的成就:一是富于传奇颜色,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范例;二是杰出地运且了民歌常用的 复叠、铺陈排比等艺术技巧,比如、对偶、反衬、顶真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艺术成效;三是笔墨凝练,繁简得宜,句式以五言为主,杂以七言、九言,错落有致,声韵铿锵,富有音乐美;第八章南北朝文一、基本学问1、洛阳伽蓝记 :北魏杨衒之著,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地理书、史书;主要记载洛阳佛寺情形,同时记录了众多的社会、政治、经济
29、、文化等方面的材料,此外,作者在描写洛阳寺院的庄重盛大时,也到处显露出抚今追昔的感叹以及怀恋沉痛的心情;叙事简明, 文笔清爽,以散体为主,间以骈偶句式,是一部有特色的散文著作;2、水经注:北魏郦道元著;系替相传为汉代桑钦所作的记载全国道的地理书水经所作的注;郦道元引书四百多种,加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注水经,表达了很多河流两岸的地理古迹、神话传奇和风俗习惯, 对各地秀丽的山川作了生动的描画,文笔简洁精致,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对后代山水游记文学有很大影响;二、主要作家、作品1、精读作品吴均与朱元思书 ,郦道元三峡 ,庾信哀江南赋序 ;2、阅读作品陶宏景答谢中书书 ,杨衒之白马寺 ,孔稚圭北
30、山移文 ,谢惠连雪赋 ,谢庄月赋,江淹登楼赋 、恨赋; 三、摸索与练习1、北朝时期有哪些重要散文著作,作者是谁?参考答案:郦道元水经注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颜之推颜氏家训 ;2、南朝时期有哪些重要的散文和辞赋的代表作家和重要作品?参考答案:宋时谢惠连雪赋 、鲍照芜城赋、登大雷岸与妹书 、谢庄月赋 等, 齐时孔稚圭北山移文 、梁时丘迟与陈伯之书 ,吴均与朱元思书 ,以及江淹的别赋、恨赋、登楼赋等;3、试说说北山移文艺术特点?参考答案: 一是胜利地运用拟人化手法,给予北山景物以生命, 借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三是辞藻华美,情韵兼备,句式整齐,自然流畅;4、简述哀江南赋序
31、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参考答案:是庾信哀江南赋的序,是一篇独立的骈文,交待创作缘起,即作赋的背景和缘由, 概括全篇大意; 首段叙自己被羁留北国的怅恨和梁朝覆亡的怆痛,次段叙写自己的危苦,末段哀痛国事;层次分明;本篇在艺术上有显著特点:一是善于运用大量典故表达在肯定历史条件下深刻的思想感情,并在征引旧典的基础上制造了不少切合时事的新典;二是成熟地运用骈偶技巧,使文意纡曲转折毫不板滞,制造了四、六对句的格式,而又杂以散行,写得纵横自如;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一、基本学问1、志怪小说: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 容的小说, 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 志怪小说是受当时
32、盛行的神仙方术之说而形成的侈谈鬼神、称道灵异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之下形成的;志怪小说的内容很庞杂,大致可分为三类,炫耀地理博物的琐闻如东方朔神异经 等;记述正史以外的历史传闻故事如托名班固的汉武故事等;讲说鬼神怪异的迷信故事如东晋干宝搜神记等;志怪小说对唐代传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2、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 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数量上仅次于志怪小说;是在品藻人物的社会风气影响之下形成的;闻名的有笑林 、世说新语等;志人小说和其他小说一起,开启了后世小说之先河;3、搜神记:一部用笔记体裁编写的志怪小说集;二十卷;东晋干宝作;所记多神灵 怪
33、异之事, 作者意在阐明 “神道之不诬 ”;但亦储存了不少优秀的神话传奇及民间故事;其中一些作品揭露统治阶级之罪责,表达人民之愿望, 另有一些故事颂扬了劳动人民勤劳、英勇、和善、聪明等优秀品质, 仍有一些爱情故事表现了青年男女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的痛楚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这对唐人的传奇和俗体文学有重大影响;4、世说新语 :南朝刘义庆编,梁刘孝标注的一部笔记体轶事小说名;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 文学等三十六门, 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的遗闻轶事,对当时士族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多所反映;虽有消极因素,但批判黑暗,讽刺奢淫,颂扬聪明,表彰和善,亦复不 少;语言精炼,韵味隽永;对后代笔记文学颇有影响;
34、二、主要作家、作品1、精读作品干宝搜神记 干将莫邪、搜神记 韩凭夫妇,刘义庆 世说新语 王子猷居山阴 、世说新语 石崇要客燕集 ;2、阅读作品干宝搜神记 嫦娥奔月,刘义庆世说新语 周处年少时 、世说新语 王戎卖李; 三、摸索与练习1、简述南北朝时期小说进展的缘由并举出魏晋南北朝有代表性的小说作品及其作者? 参考答案:一、佛道思想的流行;二、士大夫清谈和品评人物之风的盛行;三、写史传文风气渐浓;写小说遂成一时风气;志怪小说主要作品有王嘉拾遗记、张华博物志 、葛洪神仙传 、干宝搜神记等;志人小说有邯郸淳笑林、葛洪西京杂记 、刘义庆世说新语等;2、志怪小说对后世小说的进展有何影响?参考答案: 一、为
35、后世小说供应了丰富的素材;二、对后世小说中鬼狐一派有直接影响;三、为后世小说进展供应了艺术借鉴;3、搜神记的主要思想内容是什么?参考答案:一、多神仙道术、鬼怪灵异的内容;二、书中也储存了不少民间故事和神话 传奇,有的反映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人民的抵抗,有的反映了青年对婚姻自由的希望和为争取幸福婚姻的斗争精神,有的反映了人们不怕鬼魂、敢于铲除鬼魅的大无畏精神;4、世说新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参考答案:世说新语主要记载魏晋学问分子的隽言轶行,是“一部名士的教科书”,内容包括:一、豪门士族的浪费和凶残;二、当时学问分子的处世态度、生活习俗和文化情趣;三、记载善人善事,其中也有消极内容;第十章魏晋南北朝文学
36、批判一、基本学问1、文赋:西晋陆机以赋体的形式写的文论作品,从分析文学的创作过程入手,论述作文的利弊,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着重阐述创作论;文章环绕文、意、物三者的冲突展开论述,通过总结直接或间接的写作体会,妄想解决“意不称物,言不逮意”这一在创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2、昭明文选 :梁昭明太子萧统编选,系我国现存第一部文学总集;本书选录先秦至梁八百年间的诗歌、辞赋、杂文等各类文章近八百篇,诗、赋以下又各分如干小类,基本囊括了这一时期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后人讨论先秦至梁的文学进展概貌供应了重要的资料;唐代李善注本最出名;二、主要作家、作品1、精读作品曹丕典论 论文,钟嵘诗品序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37、;2、阅读作品陆机文赋 、刘勰文心雕龙 情采、文心雕龙 时序,萧纲与湘东王书 、萧统文选序、沈约宋书 谢灵运传论 ; 三、摸索与练习1、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重要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判著作?参考答案:主要有魏曹丕典论论文、晋陆机文赋 、梁钟嵘诗品 、梁刘勰文心雕龙;此外,仍有晋挚虞文章流别论 、梁萧子显南齐书 文学传论、沈约宋书 谢灵运传论、萧纲与湘东王书等等;2、简述曹丕典论论文的主要内容?参考答案:典论 论文篇制虽短,却涉及了文学理论批判的几个重要方面;一是充分确定了文学的作用,认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二是提出了 “文以气为主 ”的观点,指出文章的不同风格源于作家具有不同的“气”
38、(作家的气质、才性等) ;三是提出了文体论,论及了诗、赋等八种文体的特点;四是关于文学批判,批判了文人“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的不良风气;3、说说文心雕龙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参考答案:文心雕龙五十篇;最终一篇为全书的自序,说明创作这部书的目的和部署的意图; 全书可分为上、下两编; 前二十五篇为上编,主要论述文学的基本问题及各种不 同文体的历史进展状况;后二十五篇为下编,着重论述有关文学创作、文学批判、 文学的历史进展、作家的才能与修养等理论问题;全书细心结撰,组织严密,自成系统,体大思精;4、钟嵘诗品所反映的文学理论有哪几方面内容?参考答案:一是指出诗歌的产生来源于社会生活;二是针对时弊,反对
39、用典和声病说, 主见语言自然和谐; 三是讲求诗的 “味道 ”,强调了诗的情感因素和形式特点;这些主见在南北朝诗风颓靡的情形下都有补偏救弊的历史作用;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唐代为我国古典文学的全面成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 诗歌空前富强, 制造了古典诗歌史上的高峰;唐代文学的进展,又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本段文学的教学,突出诗文大家、名家,如李白、杜甫、王维、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煜等,分别对其生平、思想、艺术各方面作系统的介绍;第一章 隋及初唐诗歌一、 基本学问1、上官体:指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40、;旧唐书本传: “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2、文章四友: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的并称;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 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仍对诗歌体制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奉献;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3、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诞生于太宗时,才高位下,高宗时以文词齐名天下;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 ”对立, 表达出诗风的转变;并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推动了律诗的进展;4、吴中四士:指包融、贺知章、张如虚、张旭;四人为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长安,号称 “吴中
41、四士 ”;5、沈、宋:沈佺期、宋之问的并称,二人皆为初唐宫廷诗人,同以五言律诗见长;他们在总结前人和当代人应用声律的实践体会的基础上,完成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 ”(新唐书 宋之问传)的工作,为律诗在平仄粘对、句数用韵方面的定型做出了重要的奉献,使以后作诗的人有明确的规格可以遵循;律诗形式的定型,在诗歌进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二、主要作家、作品1、 精读作品王绩野望,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骆宾王在狱咏蝉,张如虚春江花月夜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 阅读作品杨炯从军行 ,沈佺期古意呈乔补阙知之,宋之问度大庾岭 、渡汉江,陈子昂感遇 “兰如生春夏 ” 三、摸索与练习1、为什
42、么诗歌在唐代取得了高度的成就?参考答案:第一,一批庶族寒士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政治生活中最活跃的新生力气;使文学风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次,“以诗赋取士 ”,有力地刺激了地主阶级的文化训练,使整个社会的文化得到普及;第三,科举制度造成的漫游之风,开阔了文人的视野,也有利 于文学修养和文学技巧的提高;第四,唐代儒、释、道三教并重与合流,使文人的思想大为活跃, 深刻影响了他们的创作思想、创作方法和审美乐趣;第五,中外文化艺术的沟通和融合,对外来文化精华的广泛吸取,各种艺术门类的相互渗透,促进了各种艺术门类的进展;深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大大提高了唐代文人的文学修养;2、 初唐诗歌革新经受了几个阶段?参
43、考答案: 初唐诗歌革新大体经受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唐太宗君臣为代表,鉴于南朝历代统治者败亡的教训,从巩固基业的需要动身, 重视思想文化的统治作用,提倡中和雅正的文学主见, 在诗风转变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其次阶段以“初唐四杰 ”为代表,他们力图转变齐梁余风, 扩大诗歌题材, 不仅推动了律诗的进展,并对唐代文风的转变起到重要作用;第三阶段以陈子昂为代表,标举 “汉魏风骨 ”和“风雅兴寄 ”,开拓了唐诗正确进展的道路;3、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点是什么?参考答案:春江花月夜是闻名的七言歌行,被闻一多颂扬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有如下特点:第一,诗采纳的是乐府旧题,诗中表现的也是游子思妇的传统主
44、题,但给予了全新的内容; 其次,全诗以浩渺幽远、 安静美丽的春江花月之夜为背景,将传统诗歌中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 升华为极美丽动人的艺术境域;第三, 表现了对年华、 青春的珍爱, 对生命的喜爱; 全篇熔诗情、 画意、哲理于一炉, 制造出情形交融、 玲珑透彻的诗境; 第四, 韵律和谐动听,富有音乐美;4、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理论的要点是什么?参考答案:陈子昂在闻名的修竹篇序里表达了他的诗歌革新主见;第一,他用“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 ”概括了前代文学的弊病和不足;其次,他明确标举 “汉魏风骨 ”与“风雅兴寄 ”,反对没有风骨、没有兴寄的作品;第三,他提出了“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诗美抱负,
45、要求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采之美结合起来,制造健康而美丽的文学; 这就指出了文学进展的新方向;其次章 盛唐诗歌一、基本学问1、山水田园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在陶渊明以来的田园诗和谢灵运以来的山水诗的基础之上; 偏重于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大多表现自然之美和闲适心情,偶或反映农家生活现实;所作以五言为主,风格多清淡恬适,具有较高的艺术技巧和审美价值;代表诗人有储光羲、裴迪、丘为、常建等,而以王维、孟浩然为首,故后世又称“王孟诗派 ”;2、边塞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其诗长于七言,特殊是七言歌行,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 表现征人思妇的思想感情,大多具有爱国感情和进取精神,显示深厚的生活气息,风格多大方悲壮;代表诗人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李颀等,而以高适、岑参为首;故后人也称“高岑诗派 ”;3、七绝圣手:指盛唐诗人王昌龄,他大力用七绝写作,留存下来有七十馀首绝句,约为存诗的五分之二; 他的七绝不仅数量多, 质量也高, 在唐人七绝诗的进展过程中据有重要位置,前人往往将他与李白并称,故有“七绝圣手 ”之称;二、主要作家、作品1、 精读作品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过故交庄 ,王维山居秋暝 、使至塞上 、送元二使安西、少年行 新丰美酒斗十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