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微生物室生物安全管理.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检验科微生物室生物安全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科微生物室生物安全管理.doc(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平安管理 前 言由于新的感染性病原体的不断涌现,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新的诊疗技术的应用,以及生物恐惧的潜在危险,提高实验室的生物平安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存在着暴露于感染性病原体的危险。采用适当的生物平安防护可以将感染的危险性降到最低,生物平安防护包括平安设备、个人防护装置和措施,实验室的特殊设计和建筑要求,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操作规程。根据有关的规定,XX市中医医院微生物实验室属于二级生物平安水平实验室。. .word.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平安管理的指导原那么1 目的明确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平安管理的指导原那么,减少生物平安事故发生。2
2、 X围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3 内容3.1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制订和采用生物平安管理方案以及实验室平安或/和操作手册。3.2 实验室应能提供常规的实验室平安培训, 并建立制度。3.3 实验室负责人或生物平安负责人要将生物平安实验室的特殊危害告知实验室人员,同时要求他们阅读生物平安或/和操作手册,并遵循标准的操作程序。实验室内应备有可供取阅的平安或/或操作手册。所有实验室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了解所从事工作的危险、掌握有关的管理规定和操作程序,通过考核前方可从事相关实验室工作。3.4 应当制订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的控制方案。3.5 应为所有实验室人员提供适宜的医学评估、监测和治疗,并建立安康档
3、案。实验室人员应3.6 实验室人员应承受与所操作生物因子或实验室内潜在的因子相关的免疫接种或检测。. .word.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平安制度1 目的明确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平安制度,减少生物平安事故发生。2 X围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3 内容3.1 遵循试验室生物平安相关法律法规。3.2 认真学习与执行生物平安操作规程。3.3 实习、进修生和本科室新进轮转人员必须承受生物平安培训。3.4 进入实验室要穿隔离衣帽鞋等做好个人平安防护,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试验室。3.5 试验室的门随时保持关闭状态,外界直接相通的门窗要始终处于防啮防蚊状态。3.6 试验室严禁吸烟,不得在试验室进食,化
4、装或取戴隐形眼镜。3.7 实验室内不得穿拖鞋和漏趾凉鞋以及穿戴“手饰,留长发的应将长发束进帽子。3.8 生物平安监视员(专业主管)应随时提醒员工注意生物平安防护,并负责处理生物平安事宜。3.9 分清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并按相应区域的生物平安要求开展工作。3.10 医疗废物垃圾专人负责处理,操作符合规X要求。3.11 工作人员离开实验室前要按规X洗手,脱去隔离衣。. .word. .微生物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1 目的明确实验室人员的资格要求,防止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出实验室或承当相关工作造成生物平安事故。2 X围适用于进入检验科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3 职责3.1检验科生物平安负责人负责实验室人
5、员准入工作的监视和实施。3.2进入检验科实验室所有人员所有必须以本规定规X自己的工作。4 制度要求4.1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在承受相关生物平安知识、法规制度培训并考试合格。4.2从事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进展上岗前体检,由单位生物平安领导小组组织实施。体检指标除常规工程外还应包括与准备从事工作有关的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4.3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教育经历,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及工作经历,熟练掌握自己工作X围的技术标准、方法和设备技术性能。4.4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与岗位工作有关的检验方法和标准操作规程,能独立进展检验和结果处理,分析和解决检验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有效保证所承
6、当环节的工作质量。4.5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常规消毒原那么和技术,掌握意外事件和生物平安事故的应急处置原那么和上报程序。4.6实验室人员在以下情况进入实验室特殊工作区需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4.6.1身体出现开放性损伤;4.6.2患发热性疾病;4.6.3呼吸道感染或其它导致抵抗力下降的情况;4.6.4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耐受;4.6.5妊娠;4.7实验活动辅助人员:废气物管理人员、洗刷人员等,应掌握责任区内生物平安根本情况,了解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平安风险,承受与所承当职责有关的生物平安知识和技术,个体防护方法等内容的培训,熟悉岗位所需消毒知识和技术,了解意外事件和生物平安事故的应急处置
7、原那么和上报程序。4.8外单位来检验科参观、学习、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控制区域应有相关领导批准并遵守实验室的生物平安相关规章制度。进入实验室的一般申请由实验室负责人的批准,一个月及以上的准入需到医务处备案。. .word. .进入微生物实验室的限制措施1 目的明确实验室人员的资格要求,防止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出实验室或承当相关工作造成生物平安事故。2 X围适用于进入微生物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3 限制措施3.1 实验时,未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限制或制止进入实验室。一般情况下,易感人员或感染后会出现严重后果的人员,不允许进入实验室。例如,患有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人,其被感染的危险性增加。实验室主任对每
8、种情况的估计和决定谁能进入实验室工作,负有最终责任。3.2 进展实验后,实验人员要洗手;离开实验室前脱手套、帽子、隔离服等。3.3 不许在工作区域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和化装。食物应存放在工作区域以外专用橱柜或冰箱中。3.4 遵守锐器平安使用规X。3.5 实验完毕、下班前、活体溅出或溢出时,都应使用对病原有效的消毒剂进展台面消毒。3.6 遵守规章和程序,只有告知潜在风险并符合进入实验室特殊要求(如经过免疫接种)的人,才能进入实验室。3.7 存在外源性病原时,实验室入口处应贴有生物危险标志,并显示以下信息:有关病原、生物平安级别、生物平安管理人员XX、在实验室中必须佩带的个人防护设施、出实验室
9、所要求的程序。3.8 标准操作程序或生物平安手册中,应包括生物平安程序。对于有特殊风险的人员,要求阅读并在工作及程序上遵照执行。3.9 实验室主任保证实验及其辅助人员承受适当的培训,包括和工作有关的可能存在的风险、防止暴露的必要措施和暴露评估程序。当程序必须改变时,有关人员必须每年更新知识,承受附加培训。3.10 培养物、组织,体液标本,或具有潜在传染性的废物要放入带盖的容器中,以防在收集、处理、储存、运输或装卸过程中泄露。3.11 溅出或偶然事件中,明显暴露于传染源时,要立即向实验室主任报告。进展适当的医学评估、观察、治疗,保存书面记录。3.12 和实验无关的动物不允许进入实验室。. .wo
10、rd.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处理措施及处置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安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又分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及其他职业暴露。1 目的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平安,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制定本指导原那么。2 适用X围适用于所有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3 职业暴露预案3.1 工作人员预防可能造成污染感染的标本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那么,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微生物室培养物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
11、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3.2 工作人员接触病原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3.2.1 工作人员进展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的操作时,从事微生物培养必须施行个人防护,戴口罩、帽子、隔离服,戴手套,操作完毕立即消毒手,脱去防护装置后洗手。3.2.2 在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佩戴个人防护装置,在生物平安柜内进展。3.2.3 工作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展操作时必须获得生物平安员的允许,且在个人防护的根底上必须戴双层手套。3.3 工作人员在进展锐器相关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3.4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
12、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毁型设备进展平安处置以防刺伤。3.5 制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不毁型重新套上针头套。制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4 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4.1 刺伤、切割伤或擦伤 受伤人员应当脱下防护服,清洗双手和受伤部位,使用适当的皮肤消毒剂,必要时进展医学处理。要记录受伤原因和相关的微生物,并应保存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 4.2 潜在感染性物质的食入 应脱下受害人的防护服并进展医学处理。要报告食入材料的鉴定和事故发生的细节,并保存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 4.3 潜在危害性气溶胶的释放 在生物平安柜以外 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相关区域,任何暴露人员都应承受医学咨询。应当立
13、即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和生物平安官员。为了使气溶胶排出和使较大的粒子沉降,在一定时间内例如 1 h 严禁人员入内。如果实验室没有中央通风系统,那么应推迟进入实验室例如24 h。 X贴“制止进入的标志过了相应时间后,在生物平安官员的指导下来去除污染。应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呼吸保护装备。 4.4 容器破碎及感染性物质的溢出的处理 4.4.1应当立即用布或纸巾覆盖受感染性物质污染或受感染性物质溢洒的破碎物品。然后在上面倒上消毒剂,并使其作用适当时间。4.4.2 然后将布、纸巾以及破碎物品清理掉;玻璃碎片应用镊子清理。然后再用消毒剂擦拭污染区域。4.4.3 如果用簸箕清理破碎物,应当对他们进展高压灭菌或放在
14、有效的消毒液内浸泡。用于清理的布、纸巾和抹布等应当放在盛放污染性废弃物的容器内。在所有这些操作过程中都应戴手套。 4.4.4 如果实验表格或其他打印或手写材料被污染,应将这些信息复制,并将原件置于盛放污染性废弃物的容器内。 4.4.5 未装可封闭离心桶的离心机内盛有潜在感染性物质的离心管发生破裂 如果机器正在运行时发生破裂或疑心发生破裂,应关闭机器电源,让机器密闭例如 30min使气溶胶沉积。如果机器停顿后发现破裂,应立即将盖子盖上,并密闭例如30min。发生这两种情况时都应通知生物平安官员。 4.4.6 随后的所有操作都应戴结实的手套如厚橡胶手套,必要时可在外面戴适当的一次性手套。 4.4.
15、7 当清理玻璃碎片时应当使用镊子,或用镊子夹着的棉花来进展。 4.4.8 所有破碎的离心管、玻璃碎片、离心桶、十字轴和转子都应放在无腐蚀性的、对相关微生物具有杀灭活性的消毒剂内。未破损的带盖离心管应放在另一个有消毒剂的容器中,然后回收。 4.4.9 离心机内腔应用适当浓度的同种消毒剂擦拭,并再次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并枯燥。清理时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应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4.4.10 职业暴露后个人防护流程图:5由检验科主任、副主任、专业组组长组成的应急管理小组,协调管理。6 运行机制6.1 预测与预警检验科检验科实验室各工作人员、专业组负责人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开展风险
16、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6.2 信息报告突发事件发生后,检验科微生物室任意一个工作人员有责任立即向专业组组长或专项负责人如生物平安主管汇报,检验科应急处理小组经核实及初步处理同时,要立即报告相应职能科如医务科、科教科、防保科等。7 具体应急处置方案7.1 病原泄漏7.2 院内感染事件8 宣传和培训 广泛宣传应急预案及相关法规、制度,加强预防、避险、减灾等常识,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有方案,针对性地对检验科微生物室工作人员进展应急救援和管理的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及应变能力。9 预案管理 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将及时修订本应急预案。 10 火灾和自然灾害 发生自然灾害时,应就实
17、验室建筑内和/或附近建筑物的潜在危险向当地或国家紧急救助人员提出警告。只有在受过训练的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他们才能进入这些地区。感染性物质应收集在防漏的盒子内或结实的一次性袋子中。 由生物平安人员依据当地的规定决定继续利用或是最终丢弃。 11 紧急救助:联系对象 检验科实验室平安责任人a、实验室主任 常玉鑫b、实验室主管 王同福c、生物平安员 王同福d、消防队 114e、医院急诊科医务科/防保科f、负责的技术员-设备科 X可刚g、水、气和电的维修部门 总务科12 急救装备 配备以下紧急装备: 1、急救箱,包括常用的和特殊的解毒剂 2、适宜的灭火器3、洗眼实施. .word. .锐/利器使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检验 微生物 生物 安全管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