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油脂精炼与加工工艺学的复习总结-食品科学与工程.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油脂精炼与加工工艺学的复习总结-食品科学与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油脂精炼与加工工艺学的复习总结-食品科学与工程.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油脂精炼与加工工艺学的复习总结绪论1. 油脂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位置.食品工业a) 供应精制的食用油脂产品b) 改性油脂深加工产品c) 油料的综合利用提取蛋白质(肉制食品配料、高蛋白饮料) 提取生物活性成分(功能性食品或药物).饲料工业得到高品质的饲用饼粕.轻工业、化学工业d) 肥皂e) 油漆f) 润滑油(缝纫机、自行车等)g) 蜡烛h) 化妆品基料i) 表面活性剂j) 乳化剂k) 增塑剂、润滑剂等2. 何为油脂?可供人类食用的动、植物油叫作食用油脂,简称油脂3. 油脂的来源植物油料 :大豆、花生、棉籽、油菜籽、向日葵、干椰子肉、棕榈核、红花籽、芝麻、亚麻籽、玉米胚芽、米糠等动物的脂肪组织
2、 : 牛乳、猪、牛、羊肉4. 食用油脂的分类主要分为: 干性油、半干性油、不干性油依据:以油在空气中表面形成一层硬而有弹性的薄膜的难易来区分的.干性油:主要包括:亚麻仁油、桐油、麻籽油、红花油、核桃油、芥油、葵花油等用途: 除少数食用外,多用于快干性的油漆、清漆、印刷墨油、油绘彩等;半干性油 :主要包括:棉籽油、菜籽油、大豆油、芥子油、木棉籽油、芝麻油、玉米油、米糠油不干性油 :主要包括:花生油、橄榄油、山茶油、茶油、蓖麻油用途: 作为食用油,化妆品、润滑油和医药的原料5. 脂的分类 植物脂 : 椰子油、棕榈油、棕榈核油、可可脂等 动物脂 :牛脂、猪脂、牛骨脂、羊脂等 乳脂6. 小麦胚芽油养分
3、价值(1) 延缓衰老 ;提取自然 VE 的抱负原料;(2) 改善心肌功能 ;小麦胚芽油中廿八碳醇,它能够增强运动的爆发力和耐力,改善心肌功能 ,提高全身肌肉松驰作用和灵敏性,对运动员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养分保健品;(3) 小麦胚芽中 类胡萝素,具有 抗辐射、抗衰老、防止肿瘤等功效;7. 何为加工油脂?加工油脂 主要指以植物油或动物油为原料经氢化、交酯反应、 分别、 混合等化工操作得到的具有肯定性状的油脂8. 何为起酥油?.起酥油 是指精炼的动、植物油脂,氢化油或上述油脂的混合物,经急冷、捏合制造的固态油脂或不经过急冷、捏合制造的固态或流淌态的油脂产品;9. 油脂精炼与加工工艺学的讨论内容油脂的精炼
4、脱胶: 用水除去磷脂和蛋白质胶体状杂质脱酸 :用碱中和游离脂肪酸脱色 :用活性白土、活性碳脱去杂色素和棉酚脱臭: 真空脱去毛油中挥发性异味物质脱蜡: 除去蜡质油脂的改性氢化: 通过催化加氢的过程使油脂分子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变为饱和脂肪酸有利方面:.稳固性提高;.颜色变浅;.风味转变;.便于运输和贮藏;.制造起酥油、人造奶油等不利方面: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 脂溶性维生素被破坏;可能产生 反式脂肪酸油脂的酯交换 反应优点: 不产生反式脂肪酸第一章 毛油的来源及组成1. 何为毛油、机械毛油、浸出毛油?毛油: 经压榨、浸出或水代法得到的未经精炼的植物油脂机械毛油: 油料经磁选、挑选、破裂、轧坯、蒸炒
5、后用机械挤压而制得的毛油浸出毛油: 油料经预处理(或用压榨饼)采纳溶剂浸出等方法制得的毛油2. 毛油由哪几部分组成?主要由 甘油三酯(中性油) 和非甘油三酯组成(杂质) ,杂志有 机械杂质、水溶性杂质、脂溶性杂质3. 为什么要除去毛油中磷脂?.使油色变深暗、混浊;.遇热( 280)焦化发苦,生成黑色沉淀.烹饪时产生大量泡沫(溢锅).含不饱和脂肪酸,较油脂易氧化酸败 除去方法 :水化脱胶,酸炼脱胶,碱炼脱酸4. 毛棉籽油、芝麻油及菜籽油中的特别杂质分别是什么?毛棉籽油 :泥砂、料胚粉末、纤维、草屑、金属、磷脂、糖类、蛋白质、游离脂肪酸、甾醇、生育酚、色素、角鲨烯、蜡、棉酚芝麻油 : 芝麻素、芝麻
6、酚林、芝麻酚菜籽油 : 硫代葡萄糖甙(也称芥子甙) 留意 : 叶绿素能抑制油脂的氢化反应5. 黄曲霉毒素的理化性质及除去黄曲霉毒素的方法;黄曲霉毒素的 理化性质 :耐热,高于 280裂解;难溶于水,易溶于油,甲醇,丙酮和氯仿碱性条件下,内脂环被破坏形成香豆素钠盐,该盐能溶于水;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逆反应,复原其毒性;除去黄曲霉毒素的 方法:碱炼协作水洗活性白土、活性炭紫外光照耀溶剂萃取、化学药品破坏、高温破坏工业上 常用碱炼 -水洗和吸附法 从油中除去6. 油脂精炼的方法有哪些?机械法 :沉淀、过滤、离心分别化学法: 酸炼、酯化、氧化仍原物理化学法 :水化、中和、吸附、蒸馏、液-液萃取、混合油
7、精炼7.油脂精炼的 意义.增强油脂储存稳固性.改善油脂风味(毛油泡沫多、有异味、油烟大).改善油脂色泽.为油脂深加工制品供应原料8.毛油与精炼油的 区分毛油通常是散装油,颜色深暗,透亮度差甚至浑浊,久置后有沉淀物和悬浮显现, 有的毛油有刺鼻的异味和大量的泡沫;吃粮要粗,吃油要精其次章 毛油的初步处理1.精炼过程形成的 悬浮体系.水化脱胶过程形成的油-油脚.碱炼过程形成的油-皂脚体系.脱色过程中形成的油 -吸附剂体系.脱蜡过程中形成的油 -蜡体系2.提高沉降速度的方法有哪些?凝结 (添加电解质及水)降低体系 粘度 (上升体系温度).不超过颗粒凝结的临界温度(80左右) 3.影响沉降的 因素(1)
8、 颗粒 性质 对沉降的影响颗粒的外形.表面阻力和外形阻力.沉降速度:外形不规章的颗粒球形颗粒或颗粒集合体.凝结和絮凝有利于沉降.颗粒的粒度.颗粒的密度颗粒的浓度.低浓度:自由沉降.中浓度:通过沟道沉降.高浓度:干扰沉降,介质通过初始颗粒间的微小间隙向上流淌,使压实速度降低, 整个沉降历程延长(2) 凝结 处理对沉降的影响合适的高效凝结剂并留意操作有利于提高沉降速度和缩短整个沉降历程絮团密而实(3) 器壁 对沉降的影响.器壁效应:容器器壁对颗粒沉降的阻滞作用;.沉降容器的直径.沉降容器的高度:对于浓度高的沉降颗粒(要足够高,更多的是自由沉降).沉降容器的外形(4) 温度 对沉降的影响.调整温度油
9、脂粘度转变留意:对于胶溶性的悬浮体系,体系的温度的调整应不超过颗粒的凝结临界温度4. 影响 过滤的因素(1) 悬浮体系 的性质对过滤的影响.固相含量:固相浓度愈大,过滤速度愈低.固体颗粒的粒度:颗粒愈大愈硬,过滤速度愈快.固体颗粒的机械性能(2) 过滤 推动力 对过滤的影响.过滤推动力:指滤液通过滤饼和过滤介质时的总压强降(P).重力.加压:借助泵的压力,油脂生产普遍采纳.真空.离心力(3) 过滤 介质 对过滤的影响棉织品 :棉帆布 32s/8、21s/8 ;斜纹帆布 32s/4、21s/10;无梭苫盖布和一般白细布20s/6化纤品:涤纶滤布: #130、#260、#747;维尼纶滤布: #8
10、28金属丝织品 : 80、100 目/in 2:粗油过滤; 180、360 目/in 2:脱色油过滤(4) 助滤剂 对过滤的影响提高过滤速度,提高滤液的澄清度.形成有利于过滤的滤饼骨架.防止过滤孔道的堵塞.防止滤液浑浊5. 对于不行压缩性滤饼和可压缩性滤饼提高过滤速率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 不行压缩性 : 提高推动力可压缩性 : 提高过滤温度,降低滤液粘度,掺进不行压缩性助滤剂6. 过滤时加入过滤剂的作用提高澄清度以及过滤效能7. 常用的助滤剂有哪些?硅藻土: 无定形 SiO2,是低等水生植物硅藻的遗体,为白色固体或粉末状,颗粒小、多孔、外形不规章、惰性好、不溶于悬浮液珍宝岩: 一种火山喷发的
11、酸性熔岩,经急剧冷却而成的玻璃质岩石8. 离心过滤的定义将悬浮液加入装有过滤介质且鼓壁开孔的转鼓中,借转鼓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液相透过介质和鼓壁,而固相为介质所截留,从而实现固液相分别的过程,称之为离心过滤与一般过滤分别方法相比,其优缺点:.优点 : 有较大的推动力;过滤速率快;滤饼含湿量低;.缺点 :不适用于可压缩性滤饼;9. 离心沉降分别 :借助于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油脂悬浮体系的液体和悬浮物分别,实现固液相分别的过程.对于悬浮物粒度细小、固液相密度差较小的悬浮液更适毛油初步处理的 目的 :除去毛油中的悬浮杂质(油料饼末或粕末、泥沙、草杆纤维、铁屑等固体杂质)第三章 油脂脱胶1.
12、何为水化脱胶?利用 磷脂 等胶溶性杂质的亲水性,将肯定量的水或稀碱、食盐、磷酸等电解质水溶液,在搅拌下加入毛油中,使其中的胶溶性杂质吸水膨胀,凝结并分别除去的一种油脂脱胶方法2. 影响水化脱胶的因素(温度、加水量、混合强度与作用时间、电解质、原料油的质量)(1) 温度对水化脱胶的影响.胶体分散相凝结的临界温度:胶体分散相在肯定条件下开头凝结时的温度;.只有等于或低于临界温度,胶体才能凝结.温度高,油脂的粘度低.温度高,磷脂吸水才能强温度与加水量的关系 :温度低,加水量少;温度高,加水量多(2) 加水量对水化脱胶的影响.润湿磷脂分子,使卵磷脂由内盐式转变成水化式;.使磷脂发生水化作用,转变凝结临
13、界温度;.使其他亲水胶质吸水转变极化度;.促使胶粒凝结或絮凝;注:水量不足,磷脂水化不完全,胶粒絮凝不好;水量过多,就有可能形成局部的水/ 油或油/ 水乳化现象,难以分别;(3) 混合强度对水化脱胶的影响.水化开头时,必需有较高的混合速度.随着水化程度的加深,混合强度应逐步降低.搅拌太快会打碎胶团并造成乳化(4) 作用时间对水化脱胶的影响水化时间不足时:.重相只见乳浊水.油脚呈稀松颗粒状、色黄并拌有明水.脱胶油 280加热试验不合格( P244-245) 水化时间相宜:.油脚呈褐色粘胶(5) 电解质对水化脱胶的影响.中和胶体的表面电荷,排除(或降低)质点的电位或水合度,促使胶体质点凝结;.磷酸
14、和柠檬酸等促使非亲水性磷脂变成亲水性磷脂;.明矾水解出的氢氧化铝以及生成的脂肪酸铝具有较强的吸附才能;.磷酸、柠檬酸螯合、钝化并脱除微量金属离子,有利于精炼油气味、味道和氧化稳固性的提高;.使胶粒絮凝紧密,降低絮团含油量,加速沉降速度,提高水化得率;(6) 原料油的质量对水化脱胶的影响.未完全成熟或变质油料制取的毛油,脱胶困难.没有蒸炒好的油料制得的油,脱胶要困难.可可仁油、棕油、杨柳油等易于脱胶.花生油、大豆油、棉籽油等较难.亚麻籽油、菜籽油就更难2. 间歇式水化脱胶的工艺流程 及高温水化法的操作要点(1) 高温水化法预热:将粗油加热到水化温度,并使胶质初步润湿,为水化作好预备加水水化:.加
15、水量:为胶质含量的3.5 倍左右,一般以形成似透亮状白色胶粒为宜;.加水速度:刚开头稍快些,但应视胶粒吸水情形随时调整.操作温度:终温 80左右,当油面微细油沫削减,显现明显“油路”时,停止加热.搅拌速度:.添加水时,混合强度一般要高些,以6070r/min 为宜.随着水化程度的加深,强度应逐步.到水化终止时,搅拌速度10 30r/min加热干燥(或脱溶).真空干燥: 90 105, 8.0kPa,至油面和视镜玻璃不见水汽为止.脱溶: 140, 4.0kPa ,直接蒸汽通量不低于30kg h.t 油;脱溶时间20 60min ;水化油脚处理.加食盐:按油脚的4 5的比例添加粉细食盐,加热至10
16、0110,进行搅拌, 然后静置放出底层盐水,撇取上浮油脂;.离心机离心分别出油脂.溶剂浸出法分别出油脂(2) 中温水化法与高温水化法不同之处:.水化温度通常为 60 65.加水量为粗油胶质含量的23 倍.静置沉降时间 6 h(3) 低温水化法.温度: 20 30.加水量:为粗油胶质含量的静置沉降时间 10 h;0.5 倍;. 操作周期长,油脚含油量高,处理麻烦,只适用于生产规模小的企业;3. 硫酸脱胶的 机理浓硫酸作为脱水剂作用于胶质,使其炭化硫酸使色素发生磺化或酯化反应而褪色;稀硫酸促使胶质发生水解,易于除去;稀硫酸作为强电解质,使胶质发生凝结或絮凝,为沉降分别制造了条件;4. 磷酸脱胶的
17、机理将非水化磷脂转变为水化磷脂叶绿素转变为颜色较浅的脱镁叶绿素络合金属离子Fe、Cu 等5. 两种磷酸脱胶方法哪种工艺损耗低、成本低,为什么?前一种方法工艺损耗低、成本低,由于它只分别一次油脚,工序简洁6. Alcon 法脱胶的原理(适用于未变质和未受损的油料)原理 :为防止油在浸出过程中非水化磷脂含量的增加,在油料轧坯之后,浸出工序之前,使油料坯快速升温至100,钝化磷脂酶,削减-磷脂转变为 -磷脂的机会第四章 油脂脱酸1. 碱炼脱酸定义碱炼脱酸 是指用碱中和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生成的皂吸附部分其他杂质,而从油中沉降分别的精炼方法.所用碱: 氢氧化钠(烧碱、火碱) 、碳酸钠(纯碱) 、氢氧
18、化钙等;2. 碱炼脱酸过程的 主要作用.中和游离脂肪酸,生成的脂肪酸钠盐(钠皂)成为絮凝状物而沉降;.钠皂将其他杂质吸附沉降,起到脱酸、脱胶、脱固体杂质和脱色的作用;.烧碱和少量甘三酯的皂化反应引起炼耗的增加;3. 碱炼脱酸过程所发生的化学反应(1) 完全中和反应: 与游离脂肪酸,生成的脂肪酸钠(2) 不完全中和(3) 水解(4) 皂化4. 非均态反应的定义脂肪酸是具有亲水和疏水基团的两性物质,当其与碱液接触时, 虽说不能相互形成均态真溶液,但由于亲水基团的物理化学特性,脂肪酸的亲水基团会定向围包在碱滴的表面,而进行界面化学反应5. 超量碱 定义、加入超量碱的 目的碱炼操作中, 为了阻挡逆向反
19、应补偿理论碱量在分解和凝结其他杂质、 皂化中性油以及被皂膜包涵所引起的消耗, 需要超出理论碱量而 额外 增加一些碱量, 这部分超加的碱称为超量碱;加入超量碱的 目的.阻挡逆向反应的发生.补偿理论碱量在分解和凝结其他杂质时所引起的消耗.补偿理论碱量皂化中性油所引起的消耗.补偿理论碱量被皂膜包涵所引起的消耗6. 理论碱与超量碱的 运算 P45 GNaOH理 =7.13 -140G 油 AV GNaOH 总 = GNaOH 理 + GNaOH 超= 7.13 -410 AV G 油+ B G 油-4= ( 7.13 10 AV +)B G 油GNaOH C= GNaOH 总7. 碱炼过程中混合与搅拌
20、的目的.加碱时,使碱液在油相中有很高的分散度.中和时,增进碱液与游离脂肪酸的相对运动,提高反应的速率.中和时,使反应生成的皂膜尽快地脱离碱滴.中和反应之后 (间歇式工艺中) ,促进皂膜凝结或絮凝, 提高皂脚对色素等杂质的吸附成效8. 精炼率、精炼效率、酸值炼耗比及精炼指数的定义精炼率 中性油的回收量 : 粗油经过碱炼脱酸后,得到的碱炼成品油量与粗油量的百分比率精炼效率 中性油的回收率 : 粗油经过碱炼脱酸后,精炼率占粗油中性油脂含量的百分数酸值炼耗比( L/A ): 碱炼总损耗与脱除掉的酸值的比值; 精炼指数( RF): 碱炼总损耗与脱除掉的游离脂肪酸的比值;9. 长混碱炼与短混碱炼工艺的区分
21、10. 泽尼斯(塔式)碱炼工艺的机理.稀碱液,对皂膜的溶解才能强.碱性皂液对色素的相对吸附表面积远大于常规中和皂脚.稀碱液对中性油脂的皂化缓和.碱液浓度: l 3,准时更换.中和温度:稳固在6080 .粗油品质:酸值10.预处理:必需脱胶和固相颗粒水化脱胶的 基本原理磷脂的甘油三酯溶胶(毛油)体系的特点分散性不稳固性毛油中胶溶性杂质(磷脂)的特点甘油磷脂的结构特点磷脂在水中的排列方式磷脂在油中的排列方式油中加水对磷脂的影响第五章 油脂脱色1. 吸附剂的 种类 及各自的 特点自然漂土 膨润土 酸性白土.主要矿物成分是蒙脱土(水合硅酸铝).脱色系数较低、吸油率也较高为活性白土所代替活性白土.以膨润
22、土为原料经处理加工成的活性较高的吸附剂.脱色中应用最广泛. 酸活化:用硫酸或盐酸使蒙脱土结构中的铝离子被氢离子取代到某一合适的程度, 同时溶解掉一部分氧化铁、氧化镁,氧化钙等,使微孔增加,有效地提高其吸附脱色的才能;活性炭.活性炭是由木屑、蔗渣、谷壳、硬果壳等炭化后,再经化学或物理活化处理而成.主要成分:碳.疏松的孔隙,比表面积大,脱色系数高.价格昂贵,吸油率较高.常与漂土或活性白土一起使用,混合比通常为1: 1020沸石.主要成分: SiO2、 Al2O3.脱色成效好,降低油脂的酸价和水分.比活性白土廉价,是脱色的新材料凹凸棒土.主要成分: SiO2.富镁纤维状矿物.优点:与活性白土比较,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油脂 精炼 加工 工艺学 复习 总结 食品科学 工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