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实验中生物必修一第二部分知识点总结.docx
《2022年实验中生物必修一第二部分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实验中生物必修一第二部分知识点总结.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 细胞器其次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差速离心法提取名称分布结构功能线粒体动植物双层有氧呼吸主要 场所,动力车间叶绿体绿色植物细胞膜光合作用 场所,养料制造车间内质网动植物单层参加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动植物膜(分泌)蛋白质的加工转运,细胞壁 形成有关核糖体动植物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无膜中心体动物 ,低等植物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液泡植物单层调剂细胞内环境,保持渗透压溶酶体动植物膜“消化车间”能分解细胞器,吞杀病菌归纳: 1、具有 双层膜 结构的细胞器: 线粒体 和叶绿体 ( 细胞核是具有双层膜的结构,但不是细胞器 ); 无膜 结构的细胞器是 核糖体 和中
2、心体 ( 细胞膜具有单层膜也不属细胞器)2、与能量转化有关 并含有少量DNA和 RNA的细胞器: 线粒体 和叶绿体 ;3、含 有色素的细胞器 :叶绿体 (含有 叶绿素 和类胡萝卜素 )和 液泡4.健那绿 将活细胞中的 线粒体 染成蓝绿色 ;二、和谐协作: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同位素示踪法 ):线粒体 供应能量(间接有关)核糖体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 (不是细胞器)胞外(初步合成) (进一步合成、转运)(加工、转运)(胞吐)三、生物膜系统 ( P49): 细胞器膜 +细胞膜 +核膜上图 植物细胞 下图(动物细胞)1细胞壁1细胞膜2高尔基体2细胞质3核仁3线粒体4核膜4高尔基体5染色质5中
3、心体6核孔6核糖体7细胞核7核膜8线粒体8核仁9叶绿体9内质网10 内质网11 液泡12 核糖体13 细胞膜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掌握中心1. 细胞核的 功能 :是代谢 和遗传 的掌握中心 ,是遗传信息库 ;(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2. 细胞核的 结构 :细胞核 =核膜( 双层 、有核孔) +核仁(与核糖体合成有关)+染色质 ( DNA的主要载体) 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染色质染色体 (同一种物质 在细胞 不同时期 的两种存在状态) 解螺旋,变长变细 细胞 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 渗透作用 :水分子(溶剂分
4、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二、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1、具有 半透膜 ( 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2、半透膜两侧有 浓度差质壁分别 :( 质原生质层 ,壁 细胞壁 )( 原生质层 相当于 挑选透过性膜 ) 三、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条件浓度外液 细胞质 / 液外液 细胞质 / 液动物失水皱缩吸水 膨胀甚至涨破现象植物质壁分别(失水)质壁分别复原(吸水)外因水分的 渗透作用原理内因(植物)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伸缩性 不同造成收缩幅度不同结论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顺相对含量梯度 跨膜运输的过程四、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挑选透过性膜 ;其次节生物膜的流淌镶嵌模型成分:主要是脂质
5、( 磷脂 )、蛋白质 ,少量的 糖类( 糖被/ 糖蛋白:蛋白质与糖类结合构成,与细胞表面识别 有关) 细胞膜(生物膜)结构: 流淌镶嵌模型特性结构特点: 具有肯定的流淌性功能特点: 挑选透过性膜基本支架: 磷脂双分子层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 自由扩散、帮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 离子和小分子物质)比较项目运输方向载体蛋白能量代表例子被动自由扩散高浓度 低浓度不需要不消耗O2、CO2、H2O、乙醇、甘油等运输帮助扩散高浓度 低浓度需要不消耗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等主动运输低浓度 高浓度需要消耗二、 大分子和颗粒物质 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是 胞吞 作用和 胞吐 作用;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
6、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葡萄糖、氨基酸、各种离子等一、本质: 是活细胞 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 RNA高效性: 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很多特性专一性: 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酶作用条件温顺: 最适温度( pH 值)下,酶活性最高;温度过高、 PH 过高或过低 会使 酶变性( 酶的空间结构转变) ,会永久失活;但低温 只会使酶的活性降低,不会变性 ,升温后可以 复原 ;功能:催化作用,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二、比较 过氧化氢 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结论: 酶具有生物催化性,跟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 掌握变量: 自变量 :人为转变的变量(如:氯化
7、铁和肝脏研磨液); 因变量 :随自变量转变而转变的变量 (如: H2O2 分解速率); 无关变 量 对比试验 :除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试验 (如课本 P79:1 号试管是 对比组 ,2、3、4 号试管是 试验组 );其次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结构简式: APPP,“ A”:腺苷(核糖 +腺嘌呤),“ P”: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全称: 三磷酸腺苷 水解 酶ATP与 ADP相互转化: ATPADP+Pi+能量 物质可逆 ,能量和酶不行逆 (动态平稳) 合成 酶功能:细胞内 直接 能源物质注:生命活动的主要的能源物质是 糖类(葡萄糖);生命活动的主要(良好)储能源物质是
8、脂肪 ;生命活动的最终能量来源是 太阳能 ;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 细胞呼吸 :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CO2 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 ATP 过程;二、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比较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场所细胞质基质 第一阶段 、线粒体(主要场所)细胞质基质产物CO 2,H 2O,能量酒精和 CO 2(或乳酸),能量反 应酶式C 6H 12O6+6H 2 O+6O 26CO 2+12H 2O+ 能量C6H12O6酶2C2H5OH(酒精) +2CO2+少量能(一)(二)(三)(二) (三)过 程第一阶段( 细胞质基质 ):1 分子 C6H 12O6(葡萄( 见糖)分解为
9、 2 分子丙酮酸和少量H ,量(高等植物、酵母菌等)C6H12O6酶2C3H6O3(乳酸) +少量能量 (动物和乳酸菌, 马铃薯块茎,甜菜的块根) 第一阶段: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其次阶段:丙酮酸分解成C2 H5OH (酒精)笔释放少量能量;记)其次阶段( 线粒体基质 ):丙酮酸和H 2 O 完全 分解成 CO 2 和H ,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 ):H 和 O2 结合生成 H2O ,释放 大量能量;和 CO2 或转化成 C 3H 6O(3(注: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乳酸)能量大量(完全 氧化分解)少量( 不完全 氧化分解)细胞呼吸是 ATP 分子高能磷酸键中能量的主要来源
10、注: 酵母菌 的呼吸方式: 兼性厌氧型 (既能进行 有氧呼吸 ,也能进行 无氧呼吸) ;三、细胞呼吸原理应用:包扎伤口、酵母菌酿酒、花盆常常松土、稻田定期排水、提倡慢跑、破伤风杆菌感染伤口四、影响呼吸速率的外界因素:1、温度 : 温度 通过影响细胞内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 来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2、氧气 :氧气充分, 就无氧呼吸将受抑制;氧气不足, 就有氧呼吸将会减弱或受抑制;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相关概念:1、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 叶绿体 ,利用 光能 ,把二氧化碳 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 有机物,并 释放出氧气 的过程二、 捕捉光能的色素 (分布:类囊体薄膜试验七、绿叶中色素
11、的提取和分别1. 过程:步骤原理试剂备注 提取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 或丙酮5g 绿叶 +丙酮+二氧化硅 +碳酸钙 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 (细、直) 分别在层析液溶解度不同,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层析液(石油醚、丙酮和苯)细线不触及层析液2. 留意事项: 叶片要先剪碎,再进行碾磨;加 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加 碳酸钙是防止色素被破坏 ;画滤液细线要“细、直、匀” ;且等干后再画下一次; 在分别色素时, 不能使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在等待过程中要用培育皿盖住小烧杯或试管;( 1/4) 胡萝卜素( 橙黄色)类胡萝卜素叶黄素( 黄色)主要吸取 蓝紫光叶绿体中的色素叶绿素 A ( 蓝绿 色)叶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实验 生物 必修 第二 部分 知识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