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刘勇帆)2016-2.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刘勇帆)2016-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刘勇帆)2016-2.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项目可行性 研究报告 一、项目立项依据和研究内容 1、项目的立项依据 肝内胆管结石又称肝胆管结石病,通 常 指肝总管、左右肝管汇合部及其肝内各级胆管 内 的结石 1。肝胆管结石病因复杂,治疗起来较困难,特别是复杂性肝胆管结石,常合并胆管 的狭窄 及炎症、门静脉高压症、肝脏萎缩 -肥大综合征、肝门转位等多种 并发症, 导致治疗更加复杂 1, 2。胆石广泛分布于肝内胆管内,胆管走行存在一定的变异,并可能存在多处、复杂性胆管狭窄,术前对肝胆管结石、狭窄胆管的漏诊以及手术决策、手术方式选择不当都将造成肝胆管结石病人术后结石残留、复发 3。综合国内外文献报道,肝胆管结石病术后结石残留率和复发率高达 20
2、% 50%,所以常须反复多次手术 4, 5, 严重损害人民的健康,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经济负担。 近年来,胆道外科技术迅速发展,传统胆道疾病的诊治水平显著提高,但肝内胆管结石,尤其是复杂肝胆管结石病的外科治疗水平未见显著的提高,复杂肝胆管结石病外科诊治观念和诊断手段迫切需要更新和拓展。正如黄志强院士指出的,到了 20世纪,传统外科的手术技术已经成熟,限制着外科发展的已不是手术技巧本身,而是围绕着外科的“软件” 6。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和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体器官和组织结构的大体形态研究方法不断改善和手段变得更加多样化,并摆脱了传统的、以形态 描述为主的人体解剖研究模式,使得活体解剖研究成为
3、可能 7。然而,现有的 CT和 MRI影像技术虽然能够在二维横截面对胆道解剖做出较为详细的描述,其自带的三维重建工作站也能提供基于矢状位或冠状位的三维图形的二维截图,使胆道系统的纵向立体走行得以较为直观的显现,但均为某一血管成像期的图像,难以将肝内三套血管系统和胆道系统同时区别明显地显现出来,且难以多维度进行观察诊断,使得肝胆管结石病例复杂的胆道系统病理改变难以做出精确的诊断评估,直接影响手术决策和疗效 8。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三维重建和虚拟显示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人体组织器官解剖结构数据的可视化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借助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三维立体重建的可视化肝脏,用动态立体
4、三维图像取代传统的二维图像,从各个方位和角度立体显示肝胆管结石病肝脏管道系统复杂的空间结构及毗邻关系,为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更具实际意义的影像学资料,推动了胆道外科诊疗的发展 9。随着数字医学的发展,三维重建、可视化仿真手术、3D打印等数字医学技术已逐步应用于外科临床,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辅助肝胆胰疾病的诊治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在肝胆管结石诊治方面,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 效,综合文献报道 , 其主要应用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术前精确诊断 肝内胆管及其周围血管的三维显示,能对肝内胆管结石的分布,胆管狭窄程度和分布,肝脏病理形态改变作出准确系统全面的诊断。同时对肝脏血管进行分型,如肝
5、动脉分型、门静脉分型和肝静脉分型,从而整体了解肝脏脉管解剖特点 10。 二 、 个体化手术规划 通过 3D 技术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后,获得肝胆管结石的肝脏、结石、胆道系统和血管系统等三维可视化 ,既明确结石分布的位置、结石的形态大小及数量,又对胆管狭窄的空间位置及程度能较精确的显示。通过对肝胆管结石的 3D 分型诊断、个体化肝分段和设计个体化最优手术方案均有较大的指导意义。而且术者在仿真手术系统中反复“演练”不同手术方案,从而通过比较不同的手术方式或手术路径之优劣,达到手术流程的最优化,同时指导术中精准操作,最大程度保留残肝体积,减少手术创伤,有望达到肝胆管结石的数字化微创外科治疗目的,实现“去
6、除病灶、取尽结石、解除梗阻、通畅引流”以及“残肝体积最大化”的微创策略 3。 三 、 降低结石残留率和复发率 目前肝胆管结石最佳的治疗方案为解剖性肝切除 11,通过术前 3D 技术进行的手术规划,确定最佳切除平面和范围,制定个体化的合理手术方案,解剖性肝切除,可实现精准肝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可最大限度地取尽结石,减少 术后 并发症 ,降低术后结石复发 12。 肝胆管 结石 肝切疗效总结表 文献来源 研究年限 病 例数 一期结石取 净率 (%) 最终结石取净率 (%) Chen DW, Tung-Ping Poon R, Liu CL, et al.China13 1989-2001 103
7、90.0 98.0 Uenishi T, Hamba H, Takemura S, et al. Japan 14 1998-2012 86 88.0 95.0 Li SQ, Liang LJ, Peng BG, et al.China 15 1992-2008 718 93.5* 99.3* 71.1# 90.2# Fang CH, Liu J, Fan YF, et al.China16 2005-2012 56 96.4A 100A 42 81.0B 90.5B *:单侧 结石 ; #:双侧结石; A:3D 组 ; B:传统 手术组 江西省吉安市是井冈山革命老区,地处赣中南,与 广东福建
8、毗邻,属于肝胆管结石高发区,我院是吉安地区唯一三甲综合医院 ,肝胆管结石 是 我院常见病,多发病 , 传统的 医学影像学 检查及 图像处理 严重影响了本地区肝胆管结石 手术决策和疗效 。 IQQA系统是 EDDA 公司自主研发的国际领先、创新智能型肝脏影像专用辅助分析产品,帮助医生对复杂肝脏组织进行实时三维 /四维图像定量分析、快捷诊断及术前手术规划和术后评估分析。 IQQA系统应用专利保护的独创四维图像处理分析技术,结合世界著名专家及临床医生的知识和经验设计而成,克服了可视化软件的诸多局限,为医生提供了全面、快捷定量分析与术前术后评估的临床解决方案,支持医生根据实际临床需求,在数分钟内即可对
9、肝脏 /肝段、病灶及肝脏内部管道复杂的解剖结构做出快捷、直观、个体化、全量化的即时定位定量分析,辅助医生进 行更精准、更详尽的术前模拟规划和术后评估。 因此本课题组引进 IQQA三维可视化系统,术前精诊断肝内胆管结石的分布,胆管狭窄程度和分布,肝脏病理形态改变,全面了解解肝脏脉管解剖特点。进而制定术个体化手术方案,通过仿真手术系统中反复“演练”达到手术流程的最优化,同时指导术中精准操作,最大程度保留残肝体积,减少手术创伤,实现“去除病灶、取尽结石、解除梗阻、通畅引流”以及“残肝体积最大化”的精准肝切除,降低结石残留率和复发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本系统将填补吉安地区乃至江西省三维可视化技术的空白。
10、本研究将为三维可视化 技术在江西省的推广提供技术与实践基础,将使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胆管结石等更多疾病得诊疗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韦杨年 , 黄海 , 莫世发 , et al. 精准肝切除在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应用 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2011, 18(1):67-72. 2 梁力建 , 李绍强 . 复杂肝胆管结石诊断和治疗原则 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 2009, 29(7):542-4. 3 方驰华 , 项楠 . 数字化微创技术在肝胆管结石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J. 中 国实用外科杂志 . 2016, 36(3):272-7. 4 Cheon YK, Cho YD, M
11、oon JH, et al. Evaluation of long-term results and recurrent factors after operative and nonoperative treatment for hepatolithiasisJ. Surgery. 2009, 146(5):843-53. 5 Kusano T, Isa TT, Muto Y, et al. Long-term results of hepaticojejunostomy for hepatolithiasisJ. Am Surg. 2001, 67(5):442-6. 6 黄志强 . 微创
12、外科与外科微创化 21 世纪外科的主旋律 J. 中华外科杂志 . 2002, 40(1):12-5. 7 梁力建 , 汤地 . 肝胆管结石影像学诊断方法的评价和合理选择 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2006, 13(4):378-9. 8 Saito S, Yamanaka J, Miura K, et al. A novel 3D hepatectomy simulation based on liver circulation: application to liver resection and transplantationJ. Hepatology. 2005, 41(6):1
13、297-304. 9 Fang CH, Xie AW, Chen ML, et al. Application of a visible simulation surgery technique in preoperation planning for intrahepatic calculiJ. World J Surg. 2010, 34(2):327-35. 10 叶建平 , 范应方 , 郭李云 . 一种半自动的肝脏分段方法及三维可视化实现 J. 中国数字医学 . 2014, 9(11):57-9. 11 Jarufe N, Figueroa E, Munoz C, et al. Ana
14、tomic hepatectomy as a definitive treatment for hepatolithiasis: a cohort studyJ. HPB (Oxford). 2012, 14(9):604-10. 12 Guan T, Fang C, Mo Z, et al. Long-Term Outcomes of Hepatectomy for Bilateral Hepatolithiasis with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A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AnalysisJ. J Laparoen
15、dosc Adv Surg Tech A. 2016, 26(9):680-8. 13 Chen DW, Tung-Ping Poon R, Liu CL, et al. Immediate and long-term outcomes of hepatectomy for hepatolithiasisJ. Surgery. 2004, 135(4):386-93. 14 Uenishi T, Hamba H, Takemura S, et al. Outcomes of hepatic resection for hepatolithiasisJ. Am J Surg. 2009, 198
16、(2):199-202. 15 Li SQ, Liang LJ, Peng BG, et al. Outcomes of liver resection for intrahepatic ston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unilateral versus bilateral diseaseJ. Ann Surg. 2012, 255(5):946-53. 16 Fang CH, Liu J, Fan YF, et al. Outcomes of hepatectomy for hepatolithiasis based on 3-dimensional reco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科学 基金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刘勇帆 2016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