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2022年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学习资源学校数学老师基本功考试试题及答案A 课程标准部分( 35 分)一、填空题:(每空0.5 分,共 15 分)1、在各个学段中,课程标准支配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2、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 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 的过程;3、义务训练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表达(基础性)、(普及性)和(进展性),使数学训练面对全体同学,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4、数学教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同学的(认知进展水平)和已有的(学问基础之
2、上);同学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5、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靠仿照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与(合作沟通)是同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6、对数学学习的评判要关注同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忙同学(熟识自我),(建立信心);7. 在数学课标中, 对总体目标部分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即(学问与技能) 、(数学摸索)、(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是一个亲热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进展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
3、学活动中实现的;二、简答题(每题4 分 ,共 20 分)1、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是什么?通过义务训练阶段的学习,同学能够:获得适应将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进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学问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看,分析现实社会, 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亲热联系,明白数学的价值, 增进对数学的懂得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才能,在情感态度和一般才能方面得到充分进展;2、“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万以内的数,简洁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基本运算、简洁的数量关系;3、其次学
4、段的教学建议是什么一让同学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懂得数学二、鼓励同学独立摸索,引导同学自主探究、合作沟通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四、重视培养同学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才能4、简要说明第一学段的评判建议是什么?一留意对同学数学学习过程的评判二、恰当评论同学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的懂得和掌握三、重视对同学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的评判四、评判方式要多样化五、 评判结果以定性描述的方式显现;5、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堂上的一种学习方式,谈谈在哪些情形下适合进行小组学习?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处、易混淆处;在思维的交锋处、发散处;在规律的探究处; 在动手操作处;B 教材学问部分( 35 分
5、)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 10 分)1. 某一天的外汇牌价所显示的汇率是:1 美元兑换 8 4 元人民币;这天李先生用80美元兑换了 112 万越南盾, 1 万越南盾约合( 6)元人民币;2. 在 100 克的水中加入 20 克的盐,盐占盐水的(六分之一 ) .3. 将两个棱长都是2 分米的正方体木块,拼粘合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体积应是( 16);表面积应是(40);4. 判定以下现象中,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钟摆的运动 ( 旋转 )、电梯的上下移动(平移),跷跷板的运动(旋转 )、 推拉抽屉 (平移 ) .5、李家湾今年水稻的总产量比去年增产一成五;今年水稻总产量是去年的
6、( 115);6、假如某年的四月份有5 个星期六和星期日,那么四月一日是星期(六 );二、解答以下各题(每题5 分,共 25 分)1、在一个正方体的6 个面上分别标上数字,怎样能使得“2”朝上的可能性为1/3 ? 答:在两个面上标上“2”;2、教职工篮球赛市直学校组共有5 个球队,每两个队要打一场,一共要打多少场?答: 10 场;3. 依据例题,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例如: a + 5 = 6 3x =12解: a + 5 - 5 = 6 -5解: 3x 3 =12 3a =1 x =44、魏师傅烙饼,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 分钟,怎样能最快烙完5 张饼?最快用多少分钟?答:
7、 15 分钟;5、小伟在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成果是90 分,其中英语成果比语文成果多 6 分 ,数学成果是98 分,问小伟的语文、英语成果各是多少?答:语文 83 分,英语 89 分;C教学案例分析部分( 40 分) 一、 案例分析( 12 分)案例:“面积的含义”中比较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教学片断如下:老师出示面积比较接近的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让同学自己想方法比较这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同学独立摸索、动手操作后,发言积极,纷纷说出了不同的比较方法;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生 1:可以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个角对齐,然后把长方形余外的部分剪掉后放在正方形上面,再把余外的部分剪掉,再放在上
8、面,余外的再剪掉,直到剪拼到最终,把正方形全盖上了,长方形仍剩下一点儿,说明长方形的面积大;师:这个方法行不行 .生:行;生 2:我将透亮方格纸分别放在两个图形上面数方格,长方形 10 个方格, 正方形 9 个方格,所以长方形面积大;师:你是用数方格的方法,挺好;生 3:我是用一个小正方形比着在两个图形上面画格子,长方形里能画 10 个方格, 正方形里只能画 9 个方格,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大;生 4:我在图形上摆小方块,数一数,发觉长方形上面一排摆5 个,能摆 2 排,一共能摆 10 个小方块;正方形里一排摆3 个,能摆 3 排,一共能摆 9 个小方块,所以长方形面积大;生 5:我是用摆小圆片的
9、方法,长方形上能摆10 个圆片,正方形上只能摆9 个圆片,所以长方形面积大;生 6:我量了它们的长和宽,长方形的长是5 厘米,宽是 2 厘米,面积是5 2=10(平方厘米);正方形的长是3 厘米,宽 3 厘米,面积是 33=9 平方厘米 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大;师:你知道得真多.生 7:我也量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长与宽,发觉长方形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要长,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大;(生 7 的话音刚落,就有同学举手表示反对,其他同学也面露困惑之色)师:大家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这权且也算一种方法,到底行不行,我们今后会进一步争辩;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 . 一下子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了不得. 我信任今后大家会
10、有更多的方法;请依据以上教学片段对老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 6 分)答:在上述案例中,老师努力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给同学供应探究和发觉的时间与空间,同学思维灵敏,思路开阔,显现出了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但是进一步分析,发觉教学中同学是“动”起来了,但老师却中意于同学“自发”状态的发觉,停留于不同方法的出现上;同学在课堂中显现的许多信息, 基本上老师默认的多,回应反馈的少,缺乏通过老师的点拨使同学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只让同学畅抒己见而没有老师精确的讲授和适时的评判指导, 很难将同学的思维引向深化;对影响后继学习的基本学问和基本方法放任不管,就会失去老师“教”的真正意义,学生也就失去了自我反思
11、、比较、沟通与提升的机会;因此,当同学积极参加,纷纷说出了不同的比较方法后,老师应“趁热打铁”,连续通过适当的评判和引导,让同学在与同伴的沟通中不断地自行优化自己的摸索方法,主动地拓展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假如你是这位老师,针对同学的回答,你会怎么做?(6 分) 答: 比如,对于其中几位同学的发言可作如下回应反馈:生 1:我把这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然后把多出来的部分剪下来,再放在一起比一比, 看最终谁露出来,谁的面积就大;师:这是一种剪拼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破坏了图形的原有形状,但也能比较出面积的大小;这种剪拼的方法,在今后的平面图形的学习中用处可大了; 有效的点拨和提炼生
12、 2:用尺子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周长长,面积确定就大;师:你认为周长长的平面图形的面积确定就大,是吗.这个猜想很有价值,但是否成立,仍必需通过验证才行;下课后,你可以想方法验证一下,然后把你的验证结论告知老师,好吗.在同学出现了多种方法后;师:同学们真了不得,一下子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生1 用的是剪拼重叠的方法,生2、生 3 和生 4 的方法很相像, 都是用数方格的方法, 生 5 用的是摆小圆片的方法,以及我们现 在仍不太明白的直接列式运算的方法;在这几种方法中, 你更宠爱哪一种 .说说你的想法; 必要的梳理和适时的引导生 8:我宠爱摆小圆片和数方格的方法,由于我觉得这样便利;师:在摆圆片
13、和数方格的这两种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 引导同学进一步深化摸索,逐步靠近数学的核心生 9:我觉得摆圆片的方法更便利;生 10:我不同意生 9 的看法;用摆圆片的方法,图形的中间有间隙,简洁显现误差,不如数方格的方法科学; 这是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师:其他同学的看法呢. 同学大都宠爱用数方格的方法师:的确,用数方格的方法能铺满整个图形,比较精确,也比较科学;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比较几组图形面积的大小;二、 结合新课改教学理念,对下面的教学片断进行分析;(8 分) 教学片段:小明家今秋收稻谷3500 斤,扣除口粮和种子1500 斤,尚有余粮 2000 斤,小明爸爸预备卖出去,你看怎么卖?最
14、多能卖多少元?生:老师,稻谷多少钱一斤,我们不知道是不能算的! 师:稻谷 0.86 元/ 斤,谁能算出来?生:最多能卖1720 元;生:老师能不能碾米以后卖呢? 师:他提出疑问,能不能(分组争辩;)老师相机供应一些数据: 大米每斤 1.50 元出米率 72%加工费 100 斤稻谷 4 元信息汇总:老师出示其中12 位同学运算方法: 2000 72%=1440(斤)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1440 1.50=2160 (元)2000 100 4=80(元)2160 80=2080(元)2080 1720=360(元)生:仍有米糠呢?360米糠 100=460(元)案例分析:1. “探究”学习,让“学
15、”先行一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以培养同学探究意识、探究才能为目标的“探究性”学习已成为老师课题争辩的一个热点;以本案为例, 老师在课前引导同学从事数学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调查、采集处理信息的基础上,反馈得到信息:( 1)丰收; (2)亩产在 1000 斤左右; ( 3) 新米很香;( 4)有的小伴侣家中没有田了,只好写别人的使同学对有关问题形成初步熟识; 同学经过充分探究、 摸索后学到的东西是书本学问根本无法赐予的,同学发言的真实与杰出, 更是传统教学无法相比的; 这样在支配上有很大的自主性和自由性, 行为过程无人干扰,使同学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从而切实保证了同学学习方式的转变, 老师也显得
16、轻松、自然;2. 敬重教材,更应留意开发数学内容的价值;老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应成为教材的重组者、开发者,最大限度地开发并表达教材的价值; 而数学内容的价值并不完全在教材中静态地显现,它需要老师去摸索、捕捉、开发,然后通过教学动态地渗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留意了两点:(1)培养同学商品经 济意识; 当意外发生时, 我没有禁止, 而是制造民主和谐的气氛让同学去争辩、比较、分析, 准时抓住了这个教学契机,一步步把同学的思维引向深化,最终得到的结果是碾米后比直接 卖稻谷多赚了460 元;这样既让同学充分感受到心灵的自由,又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一种意 识,让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发挥自己的聪慧才
17、智就能赚钱,而且赚钱要赚得合情、合 理、合法;( 2)“同学之间的信息差”也是一种学习资源;我校虽然是一所农村学校,但家住在镇上的同学比较多;这次实践活动后, 许多原先成果优秀的同学少了发言权,而家住农村平常很少发言的同学成了主讲;同学在争辩、汇报、沟通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成为学习的主人;同学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3、数学即生活;数学活动回来生活必定为同学的数学学习架构起弹性空间;新教材为我们供应了如此具有丰富内涵的教学资源;因此,我们不能单一地巩固新知、 训练解题技巧, 而忽视了它蕴涵的诸如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思维方式、学习策略、创新意识等教学价值;
18、当数学教学内容的价值被我们合理开发并能在课堂上充分表达时,数学课也确定会杰出纷呈;三、请选择一个课题写出你的简要教学设计(15 分),并对你的设计做出简要评析(5分);( 20 分)1、学校数学人教版试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熟识物体和图形一节;2、学校数学人教版试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秒的熟识一节;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3、学校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圆的熟识一节;(另附纸)答案略圆的熟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两次剪圆,感知对圆的熟识;通过争辩、估计、验证,懂得对圆的熟识;通过画圆,知道圆心和半径的作用, 会用圆规画圆, 提高对圆的熟识; 通过建构, 把握对圆的熟识; 通过应用,使学校数学向生活数学延长,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小学 数学教师 基本功 考试 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