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知识点总结.doc
《教育学知识点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知识点总结.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教育学知识点总结绪论第一节教育学定义: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提醒(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任务:就是依照教育的逻辑层次,提醒教育的各种规律,并在提醒规律的根底上,说明教育工作的与原那么、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和开展教育学开展的四个阶段:一、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还没有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一阶段的重要代表任务和思想:孔子及其思想总结(?论语?),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结合;墨子认为获得知识理解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
2、。乐正克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主要思想: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醒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提出严格的视导和考试制度:“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主X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主X启发式教学“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还提出“不陵节而施,“长其善而救其失,“禁于未发等。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分三步:苏格拉底挖苦定义助产术。柏拉图的代表作?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二、 独立性态阶段 教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 学科这一阶段的重要代表任务和思想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泛智教育;提出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和迅捷性的原那么。他普及“初等教育;论证了“班级授
3、课制;夸美纽斯被誉为“教育学之父。卢梭的?爱弥儿?开创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开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是第一位在大学里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洛克的“白板说及绅士教育赫尔巴特1806年发表的?普通教育学?被誉为科学形态的教育学。强调教育学的两个根底:哲学的伦理学根底和心理学根底。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四阶段说以及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的特点。三、 教育学的开展多样化阶段教育学吸取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并形成很多门类。斯宾塞的?教育论?(杜威)强调“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实际上经历的改造和改组,主X“做中学;提出儿童中心,经历根底和行动为中心的现代
4、三中心说。(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说明社会主义社会教育规律的教育学。杨贤江出版了?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四、 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各学科相互渗透,逐渐深化,内容更加丰富。1956年,布鲁姆制定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1963年出版了?教育过程?一书。赞可夫的?教学与开展?一书,全面阐述了他的实验教学论的体系,系统地表达了学生的开展过程,介绍了研究学生学习过程的情况。第一章 教育概述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与开展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传递生产经历和社会生活经历
5、的必要手段,是保证人类社会延续和开展的一种社会活动。一、 教育的根本概念把“教与“育连在一起,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人才而教育之,自此,便有“教育一词。*广义的教育是一切有意识的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和意识的活动。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展的一种由目的,有方案,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开展智力和体力,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二、教育的根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教育内容和手段三、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属性:永恒性 历史性 阶段性 相对独立性。P
6、1819四、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神话起源论;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利托尔诺和沛西能;教育学的心理起源论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孟禄;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教育的社会起源论,认为教育最根本的起源首先是劳动;其次,起源于人的自身开展的需要;教育最根本的源泉首先是劳动五、 教育的开展(一) 原始社会教育教育特点见P22(二) 奴隶社会教育 教育特点见P24 最早的学校出现在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埃及;在中国历史上,夏朝就已有名曰“庠和“序的学校。学校教育的生产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简答1、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根底。2、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别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
7、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 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到达了一定的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历传递成为可能。4、 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三) 、封建社会教育教育特点见P25(四) 资本主义社会教育教育特点见P25(五) 社会主义社会教育 它是全民性教育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一、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一) 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 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方针、教育经费控制、教育行政组织系统以及有组织的教学和教育的机构体系。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她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二
8、) 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简答,多项选择1、 学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2、 学制受社会生产力开展水平所制约3、 学制受人的身心开展规律所制约二、 我国学校教育体制开展概况(一) 建国前的学制开展我国的学制,产生于商周;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始于清朝末年;1902年制定了我国第一个现代学制“壬寅学制;1922年又公布了“壬戌学制也叫“新学制即所谓的“六三三制。(二) 、新中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展1985年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4月公布的?中华人民XXXX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都应当入学承受九年制义务教育。三、 当前我
9、国学校的主要类型与系统主要类型: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主要学校系统:普通教育的学校系统;专门教育的学校系统;成人教育的学校教育四、 当代学制开展的一般趋势简答1、 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2、 重视早期智力开发和学前教育3、 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4、 寻求普通教育、中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正确结合5、 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6、 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开展继续教育第三节、义务教育一、义务教育概述一、义务教育概念: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承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
10、教育。二、义务教育的特征:强制性和普遍性*二、义务教育的意义简答1、 义务教育既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开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开展。2、 义务教育既表达着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3、 义务教育既可以保障公民的根本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三、 从1986年我国公布实施?义务教育法?到新?义务教育法?的修订实施,我国的普及义务教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四、 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义务教育法?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义务教育法;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假设干问题的 意见;中华人民XXXX务教育法实施细那么。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
11、开展第一节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简答(一) 社会经济的开展制约着教育的开展规模和速度二社会经济的开展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构造三社会经济的开展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四社会经济的开展影响着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的变革二、教育对经济开展的反作用一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二教育是科学知识在生产的重要途径三教育能够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力*教育对劳动力的再生产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 教育能使潜在的生产力化为现实的生产力2、 教育能把一般性的劳动者变为专门化的劳动者3、 教育能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提升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4、 教育能把一种形态的劳动者转换为
12、另一种形态的劳动者5、 教育能把单维度的劳动者转变为多维度的劳动者第二节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一、 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多项选择一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二政治制约着受教育权三政治制约着教育目的四政治制约着教育内容二、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简答一教育能够培养和造就政治人才二教育可以提高国民的XX意识,促进社会政治XX三教育可以形成积极的舆论力量,促进政治制度的开展第三节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一、社会文化对教育的作用一宏观上,文化通过为教育提供的文化背景和民族文化传统对教育发生影响二微观上,社会文化深入到学校内部,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活动内部的文化构成多项选择1、社会文化影响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
13、员或局部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2、社会文化直接影响课程文化3、社会文化影响教师文化4、社会文化影响学生文化*二、教育对文化开展的促进作用多项选择一教育能够保存和传递文化 二教育能偶选择文化三教育能够整理文化四教育能够活化文化五教育能够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吸收和融合 六教育能够创造和更新文化第四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一、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一) 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构造二科学技术影响学生(二) 科学技术影响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四科学技术影响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手段二、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简答一教育为科学技术的开展培养数量足够、质量优秀、构造合理的后备力量二教育能够生产和再生产科
14、学技术三教育能够加速科学与技术的转化四教育能够姜科学技术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开展第一节 影响人的开展诸因素及其作用一、 人的开展的概念人的开展,指的是人从出生到死亡,在身心方面发生的有规律的变化。人的心理开展包括:认识的开展和意向的开展人的心理开展与心理开展是严密相连的,生理的开展是心理开展的物质根底,特别是大脑及其神经系统开展情况制约着心理活动及其开展。心理的开展也影响着生理的开展,并刺激生理的进一步成熟。影响人因素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四个方面二、关于人的开展的动力观一内发论: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开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开展的顺序也是由身
15、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是最根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开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威尔逊把“基因机制 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格赛尔那么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开展的决定作用。二外铄论:外铄论的根本观点是人的开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代表人物:洛克的白板说。华生三在个体活动中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开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三、影响人的开展的诸因素及其作用p68-75(一) 遗传在人的开展中起物质前提作用简答/填空1、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开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开展提供了可能性2、 遗传素质的开展过程及成熟程
16、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开展的年龄特征3、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构成身心开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二) 环境在人的开展中起巨大作用简答1、 为人的开展提供了各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 环境对人的开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三) 学校教育在人的开展中起主导作用p72学校教育是由教育责任的教师和承受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展的。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有指定的教育内容,有活动的方案,有系统的组织和特殊的教育条件,这说明了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开展上具有独特的功能,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开展上的独特功能简答1学校教育对个体开展做出社会性规X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开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
17、育对个体开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开展个性的功能*2、学校教育为什么在人的开展中起主导作用简答(1) 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方案、有系统、有组织的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开展实施影响和指导的活动(2) 学校教育是通过教师培养学生的活动(3) 教育可以把遗传素质提供的开展可能性、自发的环境影响及个人的主观努力纳入教育轨道,以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开展(4) 现代学校教育有了更雄厚的物质根底和科学技术作为依托,能为人的开展提供更便利的条件、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更为科学的方式方法和更丰富深刻的教育内容(5) 学校教育具有良好的纠偏机制(四)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开展中起动力作
18、用简答1、 环境和教育对人的身心开展的作用,只是为人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性或条件性的因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是通过学生主体的参与以及学生身心的活动才起作用2、 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开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取决于他自身的态度所付出的精力。所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开展的动力3、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开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开展的现实所以,个体活动能够使个体开展由潜在的可能变为现实,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开展的决定性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简答(1) 人是通过活动而对外部环境作出反响并获得开展的(2) 人的开展方向和水平
19、由活动的性质和水平所决定(3) 通过活动人可以改变环境,使之有利于人的开展(五) 在遗传、环境、教育问题上的不同观点1、 遗传决定论内发论桑代克认为:人的智力也同他的“眼睛、牙齿和手指一样,乃是自然赋予的2、 环境决定性外铄论华生说过“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更给我一个特殊的环境,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3、 二因素论第二节 教育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开展的规律一、 人的身心开展的统一性和相互联系性教育要着眼于学生开展的整体性,做到认知与非认知,科学与艺术等方面的统一,教育者在向青少年学生进展教育时,一定要注意促进他们生
20、理和心理的统一和谐开展,不能片面强调心理或身体的超前开展,注重早教二、 人的身心开展的顺序头部首先得到开展,而后是躯干和四肢的开展,心理的开展总是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由喜怒哀乐等一般情感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复杂情感。教育者在向青少年学生进展教育时,必须遵循着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等顺序,逐渐地前进,不能“揠苗助长、“凌节而施,说明了人的身心开展的顺序性三、 人的身心开展的阶段性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不同的社您开展总体特征,青少年儿童身心开展的年龄特点,是在开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例如,在学龄前的幼儿阶段,儿童认识
21、事物能力的主要特点是易于形成与事物相对应的、单个的概念。儿童时期掌握事物间联系的程度,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为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教育者必须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说明了人的身心开展的阶段性四、 人的身心开展的不平衡性一是同一方面的开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开展是不平衡性。例如,身体体重,第一个顶峰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顶峰在青春发育期。二是不同方面开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到达较高水平,而有的那么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到达成熟水平。如在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
22、先,生殖系统成熟之后。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后,情感成熟更后,开展关键期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技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五、 人的身心开展的互补性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开展得到局部补偿,如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开展得到补偿。六、 人的身心开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稳定性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身心开展阶段的顺序性以及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上是一样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儿童的某些年龄特征的具体内容会发生变化和存在差异。七、 人的身心开展的个别差异性在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开展中,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 知识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