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届高考生物课后强化作业染色体变异.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届高考生物课后强化作业染色体变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届高考生物课后强化作业染色体变异.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学习资源一、挑选题12021 黑龙江双鸭山联考 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 和矮秆不抗锈病 ddtt 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 F1 再自交得 F2;另一种方法是用 F1 的花药进行离体培育,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以下表达正确选项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 中重组类型和纯合子各占 5/8、1/4 B后一种方法所得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 C 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缘由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 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答案 C22021 福建罗源联考 以六倍体小麦为母本,二倍体玉M 为父本进行杂交,杂种合子在最
2、初几次细胞分裂中玉 M 染色体被排除, 最终形成只具有小麦染色体的幼胚,经培育获得植株 M ;以下相关表达不正确选项 A培育获得的 M 为不同于双亲的新物种B该方法应用于育种可显著缩短育种年限 C植株 M 是单倍体,具有高度不育的特性D该方法能解决花药培育不易产生愈伤组织的问题答案 A3用纯种的高秆 D 抗锈病 T 小麦与矮秆 d易染锈病 t 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以下有关此育种方法的表达正确的是 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高秆抗锈病小麦矮秆不抗F选出符1雄配子 幼苗 合要求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病小麦 A过程是杂交 B过程为有丝分裂C过程必需经过受精作用D过程必需使用生长素处理答案
3、 A的品种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解读过程为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过程可通过组织培养获得;过程必需使用秋水仙素处理;4 2021 黄岗 以下关于 DNA 分子和染色体的表达,正确选项A如有丝分裂过程中 DNA 合成受到抑制,但合成 DNA 所需蛋白质的形成不会受影响B DNA 在复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差错,这种差错肯定会传给子代个体C 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染色体交叉互换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畸变D 处于减数第一、二次分裂的细胞中,染色体与DNA 的数目比分别为 1:2 和 1:1答案 A解读DNA 的复制受到抑制,使有丝分裂处于分裂间期;但在间期发生的其他生理变化 如蛋白质的合成 不受影响, A
4、 正确;突变的细胞是生殖细胞时才能将其突变基因传给下一代,B 错误;减数分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裂的四分体时期,染色体交叉互换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C 错误;减数其次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姐妹染色单体没分开,染色体与 DNA 的数目比也是 1:2, D 错误;52021 衡阳掌握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E e、F f 和H h,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 eeffhh 的果实重 120 克,然后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就使果实增重 15 克;现在果树甲和乙杂交,甲的基因型为EEffhh ,F1 的果实重 165 克;就乙的基因型最可能是 A ffFFHHB E
5、effhhC eeFFhh D eeffhh答案 A解读F1 果实的基因型中应当含有的显性基因个数为:45/15 3,由甲的基因型可知,由甲传递给子代的显性基因只有一个,因此,另一个亲本传递给子代的显性基因个数为2, A 项中的基因型符合要求;6甲磺酸乙酯 EMS 能使鸟嘌呤 G 的 N 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 配对而与胸腺嘧啶 T 配对,从而使 DNA 序列中 GC 转换成 AT ;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EMS 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常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以下与此相关的表达中,错误选项A EMS 属
6、于诱发基因突变的化学因素,其作用时期是细胞分裂的间期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B. 经过 EMS 处理后得到的变异植株自交后获得两种表现型, 说明 EMS 诱发隐性个体中的一个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C. 经过 EMS 处理后往往获得多种变异类型,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的特点D. 依据 EMS 的作用原理可以估计, EMS 不仅会使水稻发生基因突变,仍可能发生染色体缺失答案 D解读 由题干可知 EMS 的作用是引起碱基对的替换 GC 转换成 AT ,属于基因突变,而不会引起染色体缺失,故D 项错误;基因突变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DNA 复制过程中;依据变异类型自交后发生了性状分别,可以判定是隐性个体中的一
7、个基因变成了显性基因即突变个体为杂合体 ;7 2021 北京东城 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的结构或基因序列的变化;以下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种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模式,丙、丁、戊图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就以下有关表达正确选项 A甲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B乙可以导致丙的形成 C甲可以导致丁或戊两种情形的产生D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答案 D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解读从图可知,甲图表示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进行 的交叉互换,即等位基因发生了互换,结果如图丁所示,A、C 项错误;乙图表示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染色体片段互换 即易位 ,最终导致非等位基因发生互换,结果如图戊所示,D 项正确;8
8、2021 潍坊 某高等植物的配子中含有4 条染色体,就该植物的种子的胚在形成过程中,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数最多为A 8 条B12 条C 24 条D 16 条答案 D解读 高等植物的配子中含有 4 条染色体,就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为 8 条,种子的胚在形成过程中所含的染色体数目最多时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染色体的数目是16 条;9 2021 北京东城 某科技活动小组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按下图所示的程序进行试验;据图所示对该试验的分析正确选项A该试验不能说明植物生殖细胞具有全能性B植株 B 的全部细胞中都含有两个染色 体组C植株 A 的细胞内没有等位基因D由花粉培育到植株B 的过程都必需在无菌条件
9、进行答案 C解读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利用植物组织培育技术培育成单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倍体植株 A,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单倍体植株A 体内只有一个染色体组而没有等位基因;植株A 再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形成的植株B 是纯合的二倍体,但并非全部的细胞都含2 个染色体组,如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含有 4 个染色体组;组织培育阶段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10以下对下图的表达,不正确选项 A图甲是交叉互换,图乙是染色体易位 B前者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后者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C前者只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后者只发生在真核细胞中D前者和后者都对生物本身产生不利的影响答案 D解读分析两图,甲图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届 高考 生物 课后 强化 作业 染色体 变异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