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生物圈中的氮循环教案.docx
《2022年生物圈中的氮循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生物圈中的氮循环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学习资源生物圈中的氮循环教案【篇一:氮的循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氮的循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尤溪一中 陈昌祥一、教学设计说明氮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同学在中学阶段所学习的元素化合物学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能通过试验明白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熟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知道,氮是维护高等动植物生命活动的必需元素,因此,氮的循环涉及到地球上生物圈的各个方面,人类活动也在逐步地影响到氮的循环;所以,教材对氮气和氮的化合物的性质传授不是孤立的,而是以“氮的循环 ”作为载体和线索,把我们要学习的物质置于“氮的循环 ”这个大的背景下,这样既有利于
2、同学把握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又有利于同学熟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节是 “自然界中的元素 ”中“氮的循环 ”中的第一课时,教材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界中氮的循环,二是氮的固定,三是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n2 、no 和 no2 的性质;福建省一般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中对这一课时教学做了详细的细化,学习要求中的学问内容和认知目标分别是:氮气的化学性质与氧气、氢气的反应 c;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b ;一氧化氮与氧气的反应,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c;教学建议是:采纳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的实例设置教学情境,对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学问进行教学,进一步归纳学习、争论物质的方法和基本思路;引
3、导同学明白自然界氮循环对维护生态平稳的作用;一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氧化氮、二氧化氮在氧气的作用下与水反应转化为硝酸的定量关系不作拓展;2021 年福建省一般高中同学学业基础会考化学学科考试大纲中对这一课时的要求是:氮气的化学性质与氧气、氢气的反应b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颜色、状态、气味;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 b ;明白氮氧化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a;2021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理科综合考试说明中有关要求是:明白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以上不管是一般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仍是福建省一般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到的,都是必需完成的教学目标,即是教学的“保底 ”任务,而不是
4、教学的 “封顶 ”;鉴于我校是省一级达标学校,我所任教的高一两个班同学素养较好, 本着 “立足于同学适应现代生活和将来进展的需要”新课程理念,在“氮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的定量关系”这一内容上,作适当的拓展;本节课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有课本、导与练听课手册、视频等,并进行有机融合;其次是使同学进一步明确学习、争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方法和基本思路;第三是通过阅读,着重培育同学搜集信息、处理信息才能;第四是通过对“雷电发庄稼 ”这一自然现象的分析,培育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是通过对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概括,突出学习重点, 并培育同学归纳总结才能;第六是通过对氮氧
5、化物溶于水生成硝酸的有关运算,通过对循环反应分析,培育同学确立“始终态 ”运算的思维方法,定性与定量关系的理念;二、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目标明白自然界中氮循环的途径、形式及所涉及的物质;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明白生物固氮和人工固氮形式,熟识n2 、no 、no2 的性质; 明白氮氧化物溶于水生成硝酸的有关运算;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同学进一步明确学习、争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方法和基本思路; 培育同学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才能; 培育同学探究、观看、总结、分析问题的才能;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白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 培育同学敢于质疑的精神;三、教学重点、难点学问与技能的
6、重点: n2 、no 和 no2 的性质;学问与技能的难点:氮氧化物溶于水生成硝酸的有关运算;过程与方法的重点:通过试验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才能;四、教学方法方法引导、试验观看、归纳总结;五、教学过程【篇二:第 3 章第 2 节氮的循环教案】第 2 节 氮的循环【教学目标】1、明白氮循环的基本过程,熟识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通过明白生物固氮和人工固氮方式,熟识氮气在肯定条件下能够与氧气氢气发生反应;2、把握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明白自然界中形成硝酸的过程;3、熟识氨气的溶解性、氮气与水的反应及氨的复原性;通过熟识铵盐的性质,明白铵态氮肥的生产使用问题;化物的排放,树立环境爱护的意识;【教学
7、重点】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学问重点:1、氮的固定方式;2、n2 、no2 、no 、nh3 、nh4+ 、hno3 的性质及应用;3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方法重点:应用氮循环中的各类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和氧化复原反应,探讨物质的性质、以及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换;【教学难点】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硝酸及其氧化性;【教学时间】 3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闪电是大家特别熟识的自然现象;你知道在雷电交加的时候,空气里的氮气和有关的含氮化合物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产生了哪些物 质?这些化学反应和所产生的物质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意义?【板书】一、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阅读】阅读课本内容:一、氮在自然
8、界中的循环,分析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示意图;从动植物体,自然界中的雷雨放电、人类的活动三方面分析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设问】氮的循环涉及到地球上生物圈的各个方面,那么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有哪些并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板书】二、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及其变化1、氮气与氮的固定【讲解】所以在通常状况下,由于氮分子结构稳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但在肯定条件下,也可以与氧气、氢气 等反应;【摸索】 “雷雨发庄稼 ”包含了什么化学原理?【引导分析】空气中氮气在高压电作用下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no , no 与氧气反应转化成 no2 , no2 与雨水反应生成hno
9、3 ,生成的 hno3 随雨浇入土壤,同土壤中的矿物质作用,形成被植物吸取的硝酸盐类,使土壤从空气中吸取养分,使庄稼受益;有关方程式如下:【板书】 n2+o2放电 2no ; 2no+o2 2no2 ; 3no2+h2o 2hno3+no【讲解】 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 2、 3、 4、 5 ;其中 no 、no2 均为有毒毒气体,是大气污染物;no 为无色不溶于水的气体,它与人体的血红蛋白结合的才能比co 仍强;另外,它在生物学方面有特殊的作用; no 分子作为一种传递神经信息的“信息分子”,在使血管扩张、免疫、增强记忆力等方面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1992 年, no 分子被世界闻名杂
10、志 science评为明星分子; no2 为红棕色易溶于水的气体;在通风厨内打开盛no 的集气瓶,会观看到无色气体快速变为红棕色;【争论】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1、植物只能利用化合态的氮,有哪些方式可使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化合态的氮?2、什么叫氮的固定?有哪些方式?【讲解】同学争论后讲解;氮的固定是指使空气中的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方法;氮的固定主要有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两种方式;自然固氮有:高能固氮和生物固氮等; 人工固氮的方式有合成氨和仿生固氮;nh4+ 、no3- 是自然界中活化氮氮的主要形状;氮气是惰性的,只有通过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两种方式而活化;高温、高压【板书】 n2+ 3h2 2
11、nh3催化剂【讲解】可逆反应是指在相同条件下能同时向正反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摸索】有人说, “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水,水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所以反应: h2+o2 =2h2o为可逆反应 ”;你认为这句话对吗?【阅读】化学与技术:氨的合成;【例题】雷雨天气,雷鸣电闪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假设某次雷电放出能量约为1此次闪电所产生的 no 的物质的量有多大?2此次雷雨闪电的生成物相当于给土壤施了多少尿素化肥?3雷雨中常会有微量的hno3 为农作物所利用,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hno3 形成过程;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3空气中氮气在高压电作用下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no , no 与氧气反应转化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生物圈 中的 循环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