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课后习题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机械工程材料课后习题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工程材料课后习题答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机械工程课后答案第一章1、什么是黑色金属?什么是有色金属?答:铁及铁合金称为黑色金属,即钢铁材料;黑色金属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称为有的金属。2、碳钢,合金钢是怎样分类的?答:按化学成分分类;碳钢是指含碳量在0.0218%2.11%之间,并含有少量的硅、锰、硫、磷等杂质的铁碳合金。3、铸铁材料是怎样分类的?应用是怎样选择?答:铸铁根据石墨的形态进展分类,铸铁中石墨的形态有片状、团絮状、球状、蠕虫状四种,对应为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和蠕墨铸铁。4、陶瓷材料是怎样分类的?答:陶瓷材料分为传统陶瓷、特种陶瓷和金属陶瓷三种。5、常见的金属晶体构造有哪几种?它们的原子排列和晶格常数各有什么特点
2、?-Fe,-Fe,Al,Cu,Ni,Pb,Cr,V,Mg,Zn各属何种金属构造?答:体心晶格立方,晶格常数a=b=c,-Fe,Cr,V。面心晶格立方,晶格常数a=b=c,-Fe,Ni,Al,Cu,Pb。密排六方晶格,Mg,Zn。6、实际金属晶体中存在哪些缺陷?它们对性能有什么影响?答:点缺陷、破坏了原子的平衡状态,使晶格发生扭曲,从而引起性能变化,是金属的电阻率增加,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下降。线缺陷位错、少量位错时,金属的屈服强度很高,当含有一定量位错时,强度降低。当进展形变加工时,位错密度增加,屈服强度增高。面缺陷晶界、亚晶界、晶界越多,晶粒越细,金属的塑性变形能力越大,塑性越好。7、
3、固溶体有哪些类型?什么是固溶强化?答:间隙固溶体、置换固溶体。由于溶质元素原子的溶入,使晶格发生畸变,使之塑性变形抗力增大,因而较纯金属具有更高的强度、硬度,即固溶强化作用。第二章1、在什么条件下,布氏硬度实验比洛氏硬度实验好?答:布氏硬度实验主要用于硬度较低的退火钢、正火钢、调试刚、铸铁、有色金属及轴承合金等的原料和半成品的测量,不适合测定薄件以及成品。洛氏硬度实验可用于成品及薄件的实验。2、0.2的意义是什么?能在拉伸图上画出来吗?答:表示对于没有明显屈服极限的塑性材料,可以将产生0.2%塑性应变时的应变作为屈服指标,即为条件屈服极限。3、什么是金属的疲劳?金属疲劳断裂是怎样产生的?疲劳破
4、坏有哪些特点?如何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答:金属在反复交变的外力作用下强度要比在不变的外力作用下小得多,即金属疲劳;疲劳断裂是指在交变载荷作用下,零件经过较长时间工作或屡次应力循环后所发生的断裂现象;疲劳断裂的特点:引起疲劳断裂的应力很低,常常低于静载下的屈服强度;断裂时无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无预兆而是突然的发生;疲劳断口能清楚的显示出裂纹的形成、扩展和最后断裂三个阶段;提高疲劳强度:改善零件的构造形状,防止应力集中,降低零件外表粗糙度值以及采取各种外表强化处理如喷丸处理,外表淬火及化学热处理等。4、韧性的含义是什么?k有何实际意义?答:材料在塑性变形和断裂的全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称为材料的韧
5、性;冲击韧度k表示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k值的大小表示材料的韧性好坏。一般把k值低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k值高的材料称为韧性材料。5、何谓低应力脆断?金属为什么会发生低应力脆断?低应力脆断的抗力指标是什么?答:低应力脆断是在应力作用下,裂纹发生的扩展,当裂纹扩展到一定临界尺寸时,裂纹发生失稳扩展即自动迅速扩展,造成构件的突然断裂;抗力指标为断裂韧性P436、一紧固螺栓使用后有塑性变形,试分析材料的那些性能指标没有到达要求?答:钢材的屈服强度未到达要求。第三章1、分析纯金属的冷却曲线中出现“平台的原因?答:液态金属开场结晶时,由于结晶潜热的放出,补偿了冷却时散失的热量,所以冷却
6、曲线出现水平台阶,即结晶在室温下进展。2、金属结晶的根本规律是什么?晶核的形成率和成长速度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答:纯金属的结晶规律是:在恒定温度下进展,结晶时要放出潜热,需要过冷度,结晶的过程是晶核产生和晶核不断长大的过程。影响晶核的形核率N和成长率G的最重要因素是结晶时的过冷度和液体中的不熔杂质。3、间隙固溶体和间隙相有什么不同?答:间隙固溶体是溶质元素原子处于溶剂元素原子组成的晶格空隙位置而形成的固溶体;间隙相是当非金属原子半径与金属原子半径的比值小于0.59时,形成的筒单晶体构造的间隙化合物,称为间隙相。4、何谓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答:一些金属,在固态下随温度或压力的改变,还会发生晶体构
7、造变化,即由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的变化,称为同素异构转变。5、简要说明金属结晶的必要条件和结晶过程。答:晶体总是在过冷的情况下结晶的,因此过冷是金属结晶的必要条件;金属结晶过程是晶核形成和晶核长大的过程。6、单晶体和多晶体有何区别?为何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在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出各向异性?答:整块物质都由原子或分子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重复排列的晶体称为单晶体.,整个物体是由许多杂乱无章的排列着的小晶体组成的,这样的物体叫多晶体;因为单晶体中的原子排列位向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其性能是各向异性的,而多晶体内部是由许多位向不同的晶粒组成,各晶粒自身的各向异性彼此抵消,故显示出各向同性。7、过冷度
8、与冷却速度有何关系?它对金属结晶过程有何影响?对铸件晶粒大小有何影响?答: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材料的结晶形核过程会有相应的时间滞后性,就会造成过冷度增加;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那么晶体内形核率和长大速度都加快,加速结晶过程的进展,但当冷速到达一定值以后那么结晶过程将减慢,因为这时原子的扩散能力减弱;过冷度增大,F大,结晶驱动力大,形核率N和成长率G都大,且N的增加比G增加得快,提高了N与G的比值,晶粒变细,但过冷度过大,对晶粒细化不利,结晶发生困难。8、以铁为例说明同素异构异晶现象。答:-Fe1394-Fe912-Fe9、同样形状的两块铁碳合金,其中一块是15钢,一块是白口铸铁,用什么简便方法可
9、迅速区分它们?答:一般来说肉眼判断的话看铸铁的截面,白口铁脆,断面没有15号钢匀称。第四章1、解释以下名称。答:再结晶,指经冷塑性变形的金属被加热到较高的温度时,由于原子的活动能力增大,晶粒的形状开场发生变化,由破碎拉长的晶粒转变为完整的等轴晶粒;加工硬化: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显著升高,而塑性、韧性显著下降,即加工硬化;热加工: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高温进展锻造,热轧等压力加工过程;回复:指经冷塑变形后的金属在加热时,尚未发生光学显微变化前即再结晶之前的微观构造变化过程。2、为什么室温下,金属的晶粒越细,其强度、硬度越高,而塑性、韧性也越好?答:金属的晶粒越细,晶界总面积越大,那么
10、位错的障碍越多,需要协调的具有不同位相的晶粒越多,金属的塑性变形抗力越大,从而导致金属的强度和硬度越高。3、金属经冷塑变形后,其组织和性能有什么变化?答:组织变化:显微组织的变化,亚构造细化,变形织构;性能变化: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下降。4、金属铸件的晶粒往往比拟粗大,能否经过再结晶退火来细化晶粒?为什么?答:不能;细化晶粒较小,不适宜晶粒粗大的铸件。5、为什么用圆钢棒热镦成齿坯再加工成齿轮更合理些?答:因为棒料镦粗后再切削加工,流线呈径向放射状,各齿的切应力均与流线近似垂直,强度与寿命较高。6、请判断金属钨在1100下的变形加工和锡在室温下的变形加工是冷加工还是热加工?答:所谓热加工是
11、指在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加工过程,在再结晶温度以下的加工过程称为冷加工;而钨的再结晶温度为1200,所以在1100下的变形加工是冷加工;锡的再结晶温度为约-71,所以在室温下的变形加工是热加工。7、用冷拔高碳钢丝缠绕螺旋弹簧,最后一般要进展何种热处理?为什么?答:进展低温回火处理,为了增加弹性。第五章1、何谓过冷奥氏体?如何测定钢的奥氏体等温转变图?奥氏体等温转变有何特点?答:从铁碳相图可知,当温度在A1以上时,奥氏体是稳定的,能长期存在。当温度降到A1以下后,奥氏体即处于过冷状态,即过冷奥氏体。2、共析钢奥氏体等温转变产物的形成条件、组织形态即性能各有何特点?答:当温度冷却至727摄氏度时,奥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工程 材料 课后 习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