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知识点总结说课讲解 .docx
《2022年知识点总结说课讲解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知识点总结说课讲解 .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1、一般认为,社会心理学产生于( 1908 年)2、FH奥尔波特( 1924 年)指出,社会心理学是“讨论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 )的学科”3、社会心理学家 CA艾尔乌德( 1925 年)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 )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4、勒温( 1936 年)关于社会行为的公式 B=f(P,E)中, E表示( 个体所处的情境 )5、社会行为是人对( 社会因素 )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6、勒温认为,要懂得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 )必需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靠的因素群7、社会心理是( 社会刺激 )与社
2、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8、在社会心理学领域里,态度属于( 个体层面 )的讨论内容9、在社会心理学领域里,时尚属于( 社会层面 )的讨论内容10、EP霍兰德( 1976 年)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次序可划分为(哲学思辨、体会描述与实证分析)三个阶段11、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 体会描述阶段 )12、社会心理学的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头,连续到(19 世纪上半叶 )13、一般认为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讨论,是环绕(人性)的哲学思辨14、体会描述阶段是从( 19 世纪中叶 )到 20 世纪初15、体会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 观看)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
3、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16、实证分析阶段始于( 20 世纪 20 岁月)17、实证分析阶段的特点是: 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讨论转向实证讨论, 从定性讨论转向定量讨论, 从(纯理论讨论 )转向应用讨论word 可编辑18、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心理询问师应当 ( 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19、社会心理学讨论的伦理原就是指( 社会心理学的讨论要尽力防止对被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20、口头调查又称为( 访谈法)21、社会心理学的主要讨论方法不包括( 统计法)22、关于访谈法,以下说法中错误选项( 访谈法就是一般的谈天 )23、关于问卷法,错误的说法是(问卷涉及的
4、问题应当尽可能广一些,要弄清被调查者的全部信息)24、关于参加观看,以下说法中错误选项(参加观看的主要目的在于观看者的自我体验)25、问卷设计的基础原就不包括(系统性原就 )26、依据肯定的目的搜集大量(过去和现在)的资料样本,将其内容分解成很多分析单元并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叫( 档案法)27、关于档案法,以下说法中错误选项( 心理询问中考察救助者的个人成长报告,不属于档案法)28、学术界一般认为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是(勒温)29、试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是(F 奥尔波特 )30、关于社会心理学的讨论结果,以下说法中错误选项(社会心理学讨论结论不存在所谓的“生态学效度”问题 )31、社会学习论的代
5、表人物是( 班杜拉)32、观看学习所包含的过程有( 留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33、社会交换论形成于 20 世纪 50 岁月末 60 岁月初,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 霍曼斯)34、关于社会交换论, 以下说法中错误选项 ( 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利益冲突基础上的人们的竞争性活动)35、“个体或群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越多,就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这是霍曼斯社会交换论的( 剥夺满意命题 )36、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不包括( 事物的意义在于得与失的权衡结果 )37、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不包括(集体潜意识 )38、荣格创立了分析心理学, 他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应当是进展病人
6、的制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 ), 而不是治疗症状39、“集体潜意识”概念是( 荣格)提出来的40、霍妮认为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异是由( 文化因素 )打算的41、沙利文认为( 人际关系 )是人格形成和进展的源泉42、公元前 328 年,古希腊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 )指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43、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进展为(社会人)的过程44、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是一种(再社会化 )的机制45、关于再社会化, 以下说法中正确选项 ( 对早期社会化及连续过程中没有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46、社会化的载体不包括( 观念)47、个体的全部社会化是以( 语言社会化 )为条件的48、“性别
7、”表示( 男女在人格特点方面的差异 )49、爱国意识的进展阶段不包括(国家认同阶段 )50、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 社会位置 )、身份相一样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51、企业家属于( 功利型)角色52、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舍弃原有角色,这是(角色失败 )53、作为老师, 既需要权威者的角色, 又需要是同学伴侣的角色, 这两种角色有时难以和谐, 这是(角色间冲突 )54、一位中年男子在工作单位是领导、治理者的角色,而在家中又是听从、服从父母的孝顺儿子的角色,他觉得自己转换困难,那么他面临的是(角色间冲突 )55、由他人的判定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是(镜我)56、自我概念的形成与进展大致经受了三
8、个阶段,即(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终到心理自我)57、身份的特点不包括( 系统性)58、詹姆士( 1890 年)关于自尊的经典公式是( 自尊=胜利/ 抱负)59、自尊是个体对其( 社会角色 )进行自我评判的结果60、社会知觉是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61、人的社会化过程以及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 )为基础的62、人脑中已有的学问和体会的网络称为(图式)63、个体在已往体会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概括性的熟识,称为(自我图式 );个体会在此基础上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64、受( 图式)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65、个体接触新
9、的社会情境时, 依据以往的体会, 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 明确其对自己的意义, 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称为(印象形成 )66、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67、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是( 首因效应 )68、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先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69、首因效应的存在说明( 第一印象 )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说明往往是以其为依据来完成的70、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说明,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信息次序 )对印象形成有重要的影响71、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 就
10、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判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 这是( 光环效应 )72、光环效应是一种( 以偏概全 )的现象,一般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形下发生73、人们通过自己的体会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 )74、刻板印象具有( 社会适应 )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75、在有限体会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性质76、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 个体在把各种详细信息综合后, 会依据保持规律一样性和情感一样性的原就,形成( 总体印象 )77、人们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判分值的总和,这是(加法模式 )78、在形成总体印象时, 将各个特点的分值加以平均, 然后依据平均
11、值的高低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被称为印象形成中的(平均模式 )79、加权平均模式指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时,不是依据简洁的平均结果, 而是依据重要性确定出各种特点的( 权重),然后将其与每种特点的强度相乘,最终加以平均80、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 人们往往忽视一些次要的、 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点, 仅仅依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点来形成总体印象,这种模式被称为(中心品质模式 )81、个体以肯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掌握, 通过肯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望,这是(印象治理 )82、印象治理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
12、式;现实生活中,个体要为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需符合社会对他的( 角色期望 )83、印象治理是一种( 社交技巧 );在人际交往中,互动的双方在都知道对方在不断地观看、评判自己,所以个体往往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言辞、表情和行为等,以期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84、在印象治理中,为使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的印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个体往往会承认自己某些小的不足,以使自己在抬高某些重要方面时变得可信;这种做法被称为(自我抬高 )85、个体依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缘由进行估量与判定的过程被称为(归因)86、存在于个体内部的缘由,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心情、心境及努力程度等个体特
13、点,属于( 行为内因 )87、在很多情境中, 行为与大事的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这样的单方面的因素引起,而兼有两者的影响,这种归因叫做( 综合归因 )88、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一部分是可变的,另一部分是稳固的,如内因中人的(心情)是易变性因素89、可控性缘由说明个体通过主观的努力可以转变行为及其后果;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 使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 变化)的猜测90、对不行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较可能对将来的行为做出(精确)的猜测91、美国心理学家罗特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是(掌握点)理论92、美国心理学家罗特发觉,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掌握源)有不同的说明93、某些人认为个体生活
14、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掌握的各种外部力气的作用造成的, 信任社会的支配,信任命运和机遇等因素打算了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的努力无济于事;这种人被称为( 外控者)94、信任自己能发挥作用,面对可能的失败也不怀疑将来可能会有所改善,面对困难情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入,这种人是( 内控者)95、其态度与行为方式均符合社会期望的是(内控者)96、海德( 1958 年)认为,人们归因时,第一使用( 不变性)原就97、折扣原就是归因现象的主要讨论者 ( 凯利)提出的;他发觉,假如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缘由, 那么某一缘由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98、协变原就认为人们归因时犹如科学家在科研
15、中寻求规律,试图找出一种效应发生的各种条件的 (规律性)协变99、依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假如( 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样性高 ),那么就更可能做出内部缘由的归因100、行动者和观看者对行动者行为缘由的的看法有差别,对行为缘由的说明也会有明显的不同,这说明( 社会视角 )影响归因过程及其结果101、个体在归因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说明,往往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爱护 )倾向102、在成败归因中,失败时个体很少用个人特点来说明,而倾向于外归因;失败时外归因,削减自己对失败的责任是一种( 自我防卫 )策略103、在竞争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胜利外归因,而把他人的失败内归因,这种明显的使自己处于
16、有利位置、爱护自我价值的倾向叫(动机性)归因偏差104、失眠者往往认为是自己内部的缘由造成的,比如自己神经衰弱、焦虑、紧急等等,因而有可能通过转变他们的( 归因)模式,来使失眠程度得到缓解105、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缘由是( 社会动机 )106、引起、推动、维护与调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肯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称为(动机)107、一般说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 U 型曲线)108、依据讨论, 每种活动都存在正确的动机水平, 这种正确动机水平随活动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正确动机水平有(逐步下降 )的趋势109、个体可怕孤独,期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心理倾向
17、被称为(亲合动机 )110、亲合起源于( 依恋)111、惧怕是现实危急引起的心情体验,惧怕心情越剧烈,亲合倾向(越强)112、焦虑是非现实危急引起的心情体验,高焦虑者的亲合倾向(较低)113、诞生次序是影响亲合的一个重要因素;沙赫特的讨论说明,长子、长女惧怕时的合群倾向要比他们的弟弟妹妹( 强)114、亲合动机是人际吸引的( 较低)层次115、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的成就动机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116、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意的状态转换到满意的状态,并产生新的需要的过程称为(动机过程 )117、个体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叫(成就动机 )118、个
18、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量,称为(抱负水平 )119、个体期望影响和掌握他人的心理倾向,称为(权力动机 )120、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及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急状态都是(挫折)121、挫折侵害理论认为,侵害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122、一般情形下,去个性化状态会使个体的侵害性(增加)123、利他行为中有一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其意思是(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有负面影响 )124、有益于他人,需要或接受酬劳的行为属于(助人行为 )125、他人在场,会影响助人行为;一般情形下,在场人数越多,助人行为(越少)126、社交心情是人际效中个体的一种(
19、 主观体验 ),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意的反映127、与他人比较,发觉自己在才能、名誉、位置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惭愧、愤慨、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心情状态属于( 嫉妒)128、个体由于自己在人格、才能、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样, 而产生的一种痛楚的心情体验是( 耻辱)129、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剧烈的担心、惭愧和负罪的心情体验是( 内疚)130、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判和稳固性的反应倾向称为(态度)131、一般地说,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是和谐一样的;在它们不和谐时,(情感成分 )往往占用主导位置,打算态度的基本取向
20、与行为倾向132、态度的三成分说又称态度的( A B C)模型133、在态度的 ABC 模型中,“ C”指( 认知)134、个体倾向于进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这是态度的(工具性)功能135、个体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给予其意义,这是态度的(认知)功能136、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是态度的(深度)维度137、态度的内化是指( 个体真正从内心信任并接受他人观点,且将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138、任何态度转变都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形下发生的;讨论说明,对于威信高的传递者,这种差异较大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最大)139、对恐惧与态度转变关系的讨论说明,(中等强度的恐惧
21、 )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成效140、沟通信息的重复频率与说服成效呈(倒 U 型曲线)的关系141、海德提出的有关态度转变的理论,可简称为(POX)模型142、海德提出,人们在态度转变时,往往遵循(费劲最小原就 )143、在海德的 POX 态度转变模型中, O 代表( 他人)144、社会交换论认为态度转变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 )145、人际沟通与大众沟通的最重要区分是(有无媒体的中介 )146、沟通是( 信息)传递和沟通的过程147、沟通结构模型中的基本要素不包括(认知)148、正式沟通网络形式不包括( 集束式)149、一般来说,最能精确地反映人的内心状况的身体语言形式是(目光)150、伴侣之间
22、交往的距离属于( 个人)距离151、最重要的身体语言沟通方式是( 目光)152、除了目光外,( 面部表情 )也是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153、个体与他人在( 触摸)和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154、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姿态表达情感及态度的体语,称之为(姿态)155、霍尔( 1959 年)对美国白人中产阶段的讨论说明,公众距离为(1225 英尺)156、虚拟沟通的进程主要由沟通者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想象)来引导157、信息的传递速度较快,群体成员的中意度较高,这种沟通网络是(全通道式 )158、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159、人际关系的特点不包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知识点总结说课讲解 2022 知识点 总结 讲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