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近年来多重耐药菌MDRO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平安,落实卫生部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一、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当发现有多重耐药菌株流行可能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及时组织调查,临床科室、微生物实验室必须密切协作,并在全院公布感染发生情况,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抗菌药物使用指导小组,减少使用可促使这些特殊病原体选择性生长的药物,同时组织人员进展流行病学调查。如出现耐亚胺培南等泛耐药菌株,建议所发生的病区应检查所有的其他病人所用的抗菌药物方案,必要时停用所有可促进这些特
2、殊病原体选择性生长的药物而改用替代药物。二、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一开展多重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细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等。二早期检出带菌者、严密监测高危人群:科室应提高住院患者不同部位感染或疑似感染的分泌物、引流物、排泄物等标本的送检率,对长时间、屡次反复住院或感染的患者,尤其是对年老体弱、有严重根底疾病的免疫力低下患者、承受侵入性检查治疗如气切患者、住院时间长及近期使用广谱、高档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等高危人群要严密监测,定期留取标本送检,及时掌握本科耐药菌感染动态。微生物室应加强对多重耐药
3、菌的检测,早期检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三、诊断与报告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原微生物的诊断。临床科室应及时送检标本,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同时做好控制措施,以防扩散、流行。一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时及时报告临床科室和医院感染管理科。二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目标性监测的及时发现与诊断。三确诊为医院感染的必须在24 小时内填卡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四、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措施一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
4、时,应当防止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二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展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外表、医疗设施外表,须用含氯消毒剂每天进展清洁和擦拭消毒。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消毒处理。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爆发时,应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三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方法试行?要求,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制度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前提是要依据病原学药敏结果,医院感染管理科和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每旬向临床医师提供最新的抗菌药物敏感性总结
5、报告和趋势分析。同时严格按照权限开处方,联合用药以及使用万古霉素、广谱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等必须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防止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而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四严格遵循手卫生规X:在直接接触多重耐药菌患者前后、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展手部消毒。五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1、必须实施隔离措施,在床牌和病历卡上贴接触隔离橙色标识。2、首选单间隔离如VRE,也可同种病原同室隔离,不可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
6、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同一房间。隔离病房确实缺乏时考虑床边隔离,当感染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3、尽量限制、减少人员出入,如VRE 应严格限制,医护人员相对固定,专人诊疗护理,所有诊疗尽可能由他们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4、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戴手套,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当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吸痰或雾化治疗等时,应戴标准外科口罩和防护眼镜。5、完成诊疗护理操作,离开房间前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至黄色垃圾袋中。6、严格执行手卫生规X,医疗护理前后、脱去手套后及接触病人前后必须
7、洗手和或手消毒。7、对于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等不能共用。其他不能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等,在每次使用后必须经过清洗及消毒处理1000mg/L 含氯消毒剂。8、进展床旁诊断如拍片、心电图的仪器必须在检查完成后用1000mg/L 含氯消毒剂进展擦拭。9、离开隔离室进展诊疗时,应先通知该诊疗科室,以便及时作好感染控制措施。转科时必须由工作人员陪同,向接收方说明对该病人应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10、临床病症好转或治愈,连续两次培养阴性每次间隔24 小时方可解除隔离。六医疗废物管理锐器置入锐器盒,其余与患者接触的所有物品丢弃时均视为感染性废物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密封时内层袋口向内翻折,外层常规封闭。置入转运箱中,集中收集后送大地固废处置中心无害化处理。七培训宣教1、医务人员:专题讲座如手卫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知识等。2、工人:进展面对面的现场指导与演示,主要是手卫生、消毒隔离知识。3、病人与家属:进展耐心的说明,并告知洗手等消毒隔离措施的重要性,提供洗手设施或手消毒剂。院感科. .word.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