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术研究动态汇总.docx
《会计学术研究动态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学术研究动态汇总.docx(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7期会计研究动态之学术动态-商誉会计面面观会计基本理论3商誉会计面面观3权益均衡论:关于财务会计目标的思考4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4基于事项法的会计信息系统构建研究5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与应用之再思考6矿产资源会计问题研究6ERP全面集成环境下的会计科目代码体系7商业伦理影响下的盈余质量对四川长虹的案例分析8会计准则与制度9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过渡对欧洲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9文化是会计规则制定权合约安排的基础性约束10证券市场会计监管与合并会计规则修订亦着眼于“主体观”10公司控制权对会计盈余稳健性影响的实证研究11企业业绩组合、业绩差异与季报披露的时间选择管理层信息披露的组合动机与信息操作11透析
2、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中的博弈行为12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兼容与协同基于对利益相关者调查基础上的讨论13上市公司年报会计差错更正的思考13不同会计核算依据下BT项目的会计处理比较14资产减值会计计量问题研究15股权分置改革中“支付对价”的会计处理15企业业绩组合、业绩差异与季报披露的时间选择管理层信息披露的组合动机与信息操作16成本管理会计18基于成本视角对管理会计框架的重建18基于标准作业成本的转移定价方法研究19论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系统的构建19财务管理21三大财务理论范式的比较21股权再融资与大股东控制的“隧道效应”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再解释21不完全契约成因研究综述22企业无形资产与未来
3、业绩相关性研究22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及其评价23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24跨岸挂牌与并购活动:大西洋彼岸的证据24审计26公司治理中的审计机制变迁26中国上市公司盈利管理与审计师变更的实证研究27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研究28中国审计准则建设的进展和做法28中美政府审计比较及启示29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再审视30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弱化:市场缺陷与政府失灵30内控声明书的效力与责任31会计师事务所职业风险基金管理探讨31公司治理33现代公司财务治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33公司治理、财务契约与财务控制33公司治理、组织能力和社会责任基于整合与协同演化的视角34经理层治理评价指数与相关绩效的
4、实证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的研究35基于网络关系的公司治理35盈余管理、控制权转移与独立董事变更兼论独立董事治理作用的发挥36企业业绩 预算与激励38国有股权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型曲线和政府股东两手论38企业管理控制制度的评价兼谈激励原理再管理控制制度设计中的应用38知识型员工的特点与激励模式39其他40英国的非营利组织会计40我国政府会计准则模式及体系研究40论案例研究方法在会计领域的研究41文献索引4319会计基本理论商誉会计面面观商誉被普遍界定为某一主体具有“能获得超过正常投资报酬率的能力或信誉”。从理论上讲,其完全符合IASB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对资产的定义的基本特征,确认“未来经
5、济利益的现金流入量的折现值”应是商誉最适合的计量属性。但在实务中关于商誉确认和计量的准则规定却不尽如此。常勋教授对商誉确认和计量的相关问题作了深入探讨。实务中只确认外购商誉,不确认自创商誉。这主要是由于外购商誉可按购并日的交易价差计量,而自创商誉不可计量以及未来经济利益是否流入企业具有不确定性。但如果改变外购商誉的计量基础,采用未来现金流量基础,则同样存在不确定性。FASB第7号概念公告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建议用概率来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提出“折现现金流量分析法”。现值技术为自创商誉计量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方向,而且对于外购商誉只有突破现行以购并价差为依据的传统计量程序才
6、能真正使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具有一致的计量基础。由于商誉不能独立于企业整体价值之外,因此在外购商誉中只确认购并商誉,并且只列报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关于商誉的确认,国际会计准则将购并商誉确认为应摊销无形资产并进行系统地摊销,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也有同样的规定。欧洲国家由于奉行谨慎性原则,规定将商誉从合并股东权益中立即注销,但瑞士仍允许把商誉作为不摊销的永久性资产。常勋教授认为,把商誉确认为资产还是权益的减项不过是分期费用化还是一次费用化的问题,只是就其会计后果而言的。FASB曾建议废止权益结合法而只允许采用购买法,但由于企业界的压力最终将摊销的方法改为定期测试法,由此表明准则制
7、定过程凸显了会计后果的影响。就购并商誉的范围而言,购并日被并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超过其账面价值的部分和被并企业未曾确认的其他净资产项目的公允价值都不构成商誉;被并企业原先在经营过程中自创的“超额集合价值”以及来自购并企业和被并企业净资产的集合经营而产生的预期协作的公允价值合称为“购并商誉”,FASB将之称为“核心商誉”;购并企业对应付“对价”的计价错误以及对被并企业购买价格的高估或低估性质上都不是商誉的构成部分,但却是购并实际操作中难以避免的。因此商誉计价夹杂着不符合商誉定义的“不纯”成分。关于负商誉的确认,美国的规定较为严格,修订后的22号国际会计准则虽然做出了一些改进,但同样把负商誉的性质
8、定为“递延收益”,体现了商誉和负商誉会计处理的基础不一致。文章最后指出,对商誉会计若干问题的考察可以导出“会计后果观”和“概念依据观”这一具有一般意义的财务会计问题。(孙志梅整理自财务与会计2005年12期,作者:常勋)权益均衡论:关于财务会计目标的思考作为规范会计理论的两大学派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只是片面地以委托方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作为会计目标,忽略了会计信息系统这种制度安排中的利益冲突与均衡、以及会计信息系统的激励机制效应。对此,本文将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纳入博弈均衡模型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会计信息系统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在涉及会计事项的各类交易中的利益冲突与“纳什均衡”转换机理进
9、行分析,包括:股市筹资交易中的控股股东与潜在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分析;高层管理人员、控股股东与非控股股东之间在股票交易中的博弈分析;管理当局与债权人之间在借款合同中的博弈分析;董事会与高层管理人员之间在雇佣合同中的博弈分析。其中,主要就第一、第三种情况进行探讨,并得出:股市筹资交易中的控股股东与潜在投资者之间的非合作博弈转变为合作博弈,可以达到在现有支付函数下的最优均衡纳什均衡;管理当局与债权人在借贷合同中的博弈贝叶斯纳什均衡将转化为会计信息披露成本与筹资成本之间的均衡。通过上述分析,本文推导出纳什均衡状态下的会计信息质和量的规定性是会计主体利益相关者各方在利益冲突博弈中的必然结果。进而提出目前我
10、国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可以改善会计信息系统的外部环境,促使其纳什均衡转换。最后本文得出结论:会计目标就基本层次上来说,就是使会计信息系统趋向权益最优纳什均衡状态运行,但能否趋向最优纳什均衡或帕累托均衡状态,还取决于会计信息系统所处的外部环境;会计信息质和量的规定性由权益纳什均衡状态界定。(张艳整理自会计研究2005年第10期,作者:周守华 肖正再)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关于公允价值的规范研究,国内学者如葛家澍(2001)、张为国,赵宇龙(2000)等进行了细致广泛的探索。但关于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研究,我国目前还很缺乏。目前为止公允价值相关性的文献主要集中于美国。公允价值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最能代表
11、公允价值的是在市场经济中,可以观察到的、由市场机制所决定的市场价格。如果某项资产没有可观察到的市场价格,而有合约规定的或可以预期的未来现金流入,则可运用现值技术近似(葛家澍,2001)。国际主要准则指定机构(FASB、IASB等)已在准则制定中广泛地运用公允价值,并将其作为金融后续计量的主要属性。我国在公允价值的运用上比较谨慎,在会计准则走向国际趋同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探讨公允价值在我国的适用性。本文以1997年至2004年的B股公司为样本,剔除了所有缺失市场数据和财务数据的公司,以及账面净资产为负的观测,共计110家公司、739个有效观测,为克服单一价格模型或收益模型的缺限,同时采用了两个模型
12、。研究了市场对按IAS3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披露的公允价值的反映。本文发现,公司对IAS39的遵循显著地增强了每股收益对股价地解释能力,也显著增强了每股收益对市场收益率的解释能力。收益模型的反映并不弱于价格模型的反映,原因可能在于影响B股公司股价的主要因素还是当年的净收益,因而收益模型的滞后效应并不明显。历史成本的账面值和会计收益均有价值相关性。在历史成本的账面价值基础上,证券投资账面值的公允价值调整额缺乏增量的价值相关性;而持有利得则具有较弱的价值相关性,即持有利得(损失)与股票收益率存在相关性。本文的解释是,公允价值来源或管理操纵导致了公允价值的计量误差,投资看穿了这一计量误差,因而对调
13、整额只给予了有限的关注。由于中国的投资者更关注收益,因而持有利得有较弱的增量价值相关性而投资账面值的公允价值调整额没有。本文研究提供了直接的证据,由于存在计量误差,而投资者很阿能已看清这一点,固公允价值仅有较弱的价值相关性;但投资者认同公允价值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解释能力。因而作者建议准则制定者不应受可靠性过多的束缚,应考虑适度扩大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唐明整理自会计研究2005年第10期,作者:邓传洲)基于事项法的会计信息系统构建研究“事项法”会计的根本假设是“会计人员可能对决策者如何使用信息一无所知,会计的目的是为不同的可能决策模型提供可能相关的经济事项信息,而不是直接为不可知或根本不可能知道
14、的决策模型提供价值输入”。它采用多种计量属性反映事项各方面的特征,多维的揭示经济事项的价值和非价值方面的信息,因而事项信息具有全面性、完整性及冗余量少的特点;提供“原汁原味”的事项信息,满足信息时使用者的需求。基于事项法的会计信息系统(AIS,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应以事项法为基础,实现与业务系统的整合和应用“事件驱动”的体系结构,以及采用实时的信息处理模式。AIS与业务系统的高度集成与分工协作,会计与业务一体化的信息处理流程,是建立在事项法会计的基础上的。“事件驱动”具有避免因对数据进行大量汇总而丢失信息的细节和信息输出灵活性更强以及对报表输出支持更为强
15、大的优点。信息的实时处理,将大幅度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相关性,也是会计人员能够直接关注实际业务过程,从而有助于通过事前预防来控制业务处理风险。当前最理想的实时信息处理模式是业务与信息的集成处理,即系统在处理业务的时候同时进行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存储。其难点在于触发信息处理的触发点的确定,亦即业务过程的合理划分。这可以与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PR)相结合。应该用BPR的理念进行业务过程分析,以确定信息处理的出发点。基于事项法的AIS在实际运用中的关键在于“事项凭证”和REA模型。所有的部门在收集事项信息时使用事项凭证,事项凭证的格式由系统规定,业务事项处理规则体现在事项凭证的设计上。具体做法是:根
16、据企业可能发生的经济事项类型,按照业务事项处理规则,结合企业的业务处理流程,设计各种类型的事项凭证的格式,在事项凭证里规定相应部门应收集的原始事项信息的项目;不同的经济事项对应不同的事项凭证,经济事项发生时,业务人员在系统中选择相应类型的事项凭证收集原始事项信息。事项凭证的设计包括凭证的确定和凭证内容的确定。凭证的类型可以根据每一种业务来确定,一种业务过程对应一种事项凭证的类型。而事项凭证内容的确定则较复杂,它需要分析每种业务过程应记录哪些事项信息,据此确定该种事项凭证的内容。可以对每种业务过程用REA建模,得出业务事件、参与者和资源数据,作为确定事项凭证内容的依据。REA模型表示企业中关键的
17、资源(Resource)、业务事件(Event)与参与者(Agent)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基于REA模型建立的信息系统能构造出信息用户所需的各种信息视图。信息技术引起的变革浪潮正冲击着会计的海岸线,相信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完善的事项法AIS。(邬娟整理自会计研究2005年第10期,作者:张永雄)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与应用之再思考文章以所有权界定为基础,对包括产权结构、权能交易、权益构成在内的人力资源产权运作过程进行了总括的制度安排,使对它的会计处理在制度设计上从初始产权、动态权能、到最终权益有了系统的量化标准。从系统性核算意义上看,人力资源会计须面对人力资源产权运作的有关制度安排进行深入地分析。首先
18、,从所有权的角度看,人力的所有权先天性地锁定在人的身体这个载体上,而人力资源的所有权则被细致地约束在其所有权主体一揽子的被统称为“产权”的权能组合体系之中。人力资源产权是法定主体对人力资源的一组(束)权力,它以所有权为基础,既可以包括占有权,也可以包括支配权、还可以包括使用权、或兼有占有、支配、使用在内的处置权,以及派生的收入权。其次,从实际运作过程看,人力资源权能交易客观上揭示了人力资源只能以人力资源成本或人力资产的身份进入会计程序,被确认为会计主体的资产,其中人力资源成本则是为控制人力资源而发生的、尚未摊销的其它资产的耗费,而人力资产则是会计主体所拥有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所有者所享有的经
19、济权益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所有者(人力资源产权投资人)权益和劳动者(人力资源处置权投资人)权益、实权益和虚权益。由此,作者提出了人力资源会计制度的设计总体框架:以人力资源产权结构为基本依据,解决的是对于人力资源的确认问题;以人力资源权能交易为基本事实,解决的是对于人力资源的计量;以人力资源权益构成为基本内容,解决的是对于人力资源的记录问题。 (赵宇凌整理自会计研究2005年第10期,作者:吴泷)矿产资源会计问题研究本文借鉴IASC和FASB的研究,对矿产资源各个生产阶段的会计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同时对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石油天然气开采(征求意见稿)提出改进建议,以便建立矿产资源(不
20、仅仅局限于石油天然气)这一特殊行业的会计准则。对取得成本的核算可以借鉴美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关于取得成本的有关规定,设立“未探明矿区取得成本”和“探明矿区取得成本”等会计科目;对取得勘探权资产的摊销宜采用产量法。对于勘探费用的会计处理,成果法比全部成本法更适合,因为它更能体现资产的本质,为决策者提供更为相关的信息;对于勘探资产的减值,IASC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6号:矿产资源的勘探和评价中规定,当事实和情况表明勘探和评价资产的账面金额可能超过其可收回金额时,主体应对勘探与评价资产进行减值评估;对投产以后的矿产维护活动的相关支出,应根据具体维护活动的基本目的严格划分为稳定支出和增产支出。将稳定支
21、出进行费用化处理,将增产支出进行资本化处理;对矿产资源的折耗,应采用产量法,而不宜采用直线法;应对矿产资源分取得和勘探、开发和生产两个阶段进行减值测试。在对矿产资源资产在财务报表中列报时,企业应根据重要性原则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示矿产资源这一项目;根据取得资产的性质,先将矿产资源资产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类,并一致地运用该分类;当开采一项矿产资源的技术可行性和矿产储量价值能够得到证明时,勘探和评价资产就不应该再按上述分类。建议我国采用美国的矿产资源和储量分类原则,或联合国的矿产资源国际分类系统。矿产资源会计信息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应披露如下内容:探明的矿产储量信息;与探明的矿产储量有关的按标准化计
22、算的未来净现金流量;关于矿产资源生产活动中的取得成本、勘探成本、开发成本和生产成本本期发生额;矿产资源生产活动的资本化成本和有关的减值、折耗和摊销情况。(韩海文整理自财务与会计2005年第11期,作者:裘宗舜 柯东昌)ERP全面集成环境下的会计科目代码体系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的基础,也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产生会计信息的基础,科学、合规、合理的会计科目代码体系是会计核算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将手工会计核算及独立会计核算软件的科目代码体系与ERP系统中的会计信息系统及科目代码体系进行比较,得出了对两类会计科目体系的评价。我国会计制度规定的科目编码是分级设置的,一般只规定一级科目代码,二级及更明细的
23、科目则由企业根据企业实际来设置。这种规定或做法,适用于手工会计核算及独立的会计核算软件。但是,随着管理信息需求的增加,会计科目分级体系变得越来越庞大,表现为科目体系层级非常多,而且很多层级是重复的,这样会使管理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一些限制。ERP系统中的会计信息系统主要包含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子系统,二者有着清晰的界限。财务会计处理日常的财务作业,并以企业实体为单位对外出具规定格式的各种会计报表;而管理会计则以企业内部管理为目的,可以灵活设置核算对象,从财务角度为管理提供信息。二者互联互动,息息相关,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在ERP中,会计科目代码属于财务会计的内容。现在ERP总账模块
24、中的会计科目是不分级的,其代码采用分段的编码模式,每个会计科目代码分为若干段,各段的意义要根据具体的会计核算要求进行设置和定义。作者认为,ERP环境下科目结构定义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容易与各个业务模块进行集成,对于业务模块处理的业务,便于定义其产生会计分录的科目规则;核算更加明确清晰,各种汇总计算更灵活、方便;比较容易实现多公司的财务管理及财务合并,适用于集团公司或跨国企业。作者认为,会计科目代码体系是与企业会计核算及会计信息系统所处的管理环境、技术环境紧密相关的,同时也与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思想有关。分级的会计科目体系符合手工会计核算及独立会计核算软件的特点;ERP全面集成环境系统下,财务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会计 学术研究 动态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