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分析实施报告样本.doc
《人力资源分析实施报告样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分析实施报告样本.doc(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XXXX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报告前言1第一局部:人力资源状况综述11.1公司背景11.2公司的人力资源现状21.2.1中高层管理人员21.2.2技术人员31.2.3一线生产人员3第二局部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诊断42.1概述42.2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42.2.1公司领导未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42.2.2未树立全员参与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42.2.3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存在问题42.2.4组织构造52.2.5人力资源规划52.2.6工作分析52.2.7招聘与选拔82.2.8员工培训及开发82.2.9绩效考核112.2.10薪酬132.2.11企业文化152.2.12结论15.
2、 .word. .前 言为了更好地深化XXXX的人事制度改革,协助XX公司走向规X化、科学化管理之路,完善管理体制及调发动工积极性,2002年10月2003年5月,XX大学MBA人力资源课题组本着真实性、系统性、直接性和XX性的原那么对XX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情况作了全面的诊断。本次诊断主要采用了资料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及访谈法。课题组通过一系列调查、分析,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根本摸清了XX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并对XX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展了重点分析,形成了以下报告。本报告分为两大局部,第一局部分析XX公司人力资源现状;第二局部着重分析XX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
3、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一局部:人力资源状况综述1.1公司背景略!1.2公司的人力资源现状根据公司前期提供的人员情况表分析,公司现有员工683人,其中,中高层管理人员21人,占3.1%;一般管理人员包括职能部门员工、各制造部干事及生产管理室主任、调度员、方案员等58人,占8.5%;技术人员112人,占16.4%;一线生产人员391人,占57.2%;生产辅助人员72人,占10.5%;检验人员29人,占4.2%。人员外表构造根本符合公司设计、工艺方面一定程度的科技含量,制造方面劳动密集,以及相应管理需求对人才的根本要求。XX公司人员构造如图11所示:1.2.1中高层管理人员中高层管理人员是指包括公司总经
4、理、副总经理、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各职能部门经理及制造部门经理、副经理在内的21人。XX公司中高层管理队伍的年龄构造较为合理,管理人员大多年富力强,平均年龄只有42岁,构造缺陷主要是较多人技术出身从事管理,缺乏专业的管理方面的训练,且学历水平偏低。专业方面虽然以管理类(43%)最多,但大局部属于经济管理类,真正学企业管理的只有2人,仅占中高层管理人员总数的9.5%。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年龄、学历、专业及职称构造分别如图1-2、1-3、1-4及1-5所示:1.2.2技术人员技术人员是指在综合技术室、设计一室、设计二室、工艺一室、工艺二室、工艺三室及冲压工艺室从事设计及工艺等工作的112人。XX公司技
5、术队伍年龄构造根本合理,平均年龄32.7岁,25-35岁的年轻人占65%。这种年龄构造的优势在于年青人拥有更多新知识、掌握更多新技术、新技能,如计算机辅助设计技能,劣势是较为缺乏经历丰富的技术人员。技术人员的教育层次偏低,绝大多数52%是大专毕业,硕士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仅有1人。职称水平偏低,半数以上的技术人员是助理工程师及以下职称。技术人员的年龄、学历及职称构造分别如图1-6、1-7及1-8所示:1.2.3一线生产人员公司从事一线生产工作的人员,包括各制造部各工段的工长和工人,共计391人。XX公司的生产人员在公司所占的比例最大58%,公司的盈利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技能水平。总体上看,
6、公司的工人队伍比拟年轻,35岁以下的青年工人占了绝大局部78%,平均年龄32.7岁。工人的文化水平偏低,28%的工人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技能水平也较为低下,高级技工及技师的比例仅占到3.6%。一线生产人员的年龄、学历及职称构造分别如图1-9、1-10及1-11所示:第二局部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诊断2.1概述总体上,公司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改善,但是由于历史沿革、企业文化、体制等企业自身的原因,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存在着观念滞后、构造不全、功能不到位、职能未充分发挥的问题,且已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公司未来的开展。2.2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2.2.1公司领导观念滞后,对人
7、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认识缺乏公司领导层缺乏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观,尚未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司战略开展严密结合起来规划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功能的完善和开展。公司领导也没有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出战略管理的要求。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根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上,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司的开展战略尚处于行政事务性结合阶段,尚未起到为企业高层战略决策提供依据、充当助手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被视作低档的、技术含量低的、无需特殊专长的工作。公司长期无视或轻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完善、岗位设置、人员配备工作,现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所设岗位及人员配备缺乏以胜任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任。在人力资源投入方面,公司领导尚未完
8、全树立人力资本投资观,表现为常常在投资观与费用、本钱观之间游移。一是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投资犹豫,包括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完善、岗位设置、人员配备,各类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二是在生产任务与培训开发方面重生产任务,轻培训开发,生产任务挤培训开发、培训开发为生产任务让路。 2.2.2公司管理层未形成全员参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而应该是所有直线主管的一项日常性工作,但目前公司管理层对此认识缺乏。公司高层领导除总经理因兼管人事工作而不得不管外,其他副总少有人力资源管理意识,难能主动将主管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结合考虑问题。非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经理认为人力资源管理
9、非份内之事,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事情,错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指导、辅导、督导、制度、政策制定工作误作人力资源管理的所有工作。由于缺乏全员人力资源管理意识,他们在行动上更难协调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搞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工作。典型的,公司各制造部门的领导就不能准确提供有关员工工作分析、培训需求、绩效指标方面的准确信息;缺乏与员工沟通的意识,极少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贯彻于日常生产管理之中。2.2.3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存在问题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员工,全部来自集团公司原技术或财务部门,缺乏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业背景。除部门经理外,其他人均没有受过相关的专业培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员
10、工大局部精力仍放在传统的人事管理上。他们熟悉和掌握的是国家公布的有关人事制度、条例等,从事的大多是发工资、处理档案和人事关系、办理社会保险等事务性的工作,而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理论和操作实务却不太了解,更无法有效开展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职务评价、绩效评估和薪酬设计、员工鼓励、文化建立等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工作,更谈不上进展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公司高层决策效劳。凡此种种,大大制约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发挥,难以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2.4组织构造企业组织构造应为企业战略效劳,它又受企业所处环境、技术、任务类型性质、人员情况等因素制约。企业组织构造应通盘考虑相
11、关因素的系统作用并随相关因素的变动进展设计、调整。依此设计思想衡量,公司在进展组织构造设计的时候没有树立权变的思想,未能根据企业所处环境、技术、战略、任务类型性质、人员情况等因素的变化随时进展组织构造调整。表现为:公司体制尚未明确定性;原有的直线职能制组织构造已经不能适应公司的开展和市场化的需要;事业部制构造尽管已经构建起来,但尚未完善和规X运作;公司管理系统尚不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市场营销、审计、证券等重要职能部门功能不全或缺失;部门职能界定不清、岗位职责界定不清,存在多头领导、多头管理或推诿扯皮现象 ;部门协调机制不健全、部门之间缺乏交流和合作;缺少监视, 2.2.5人力资源规划
12、1、缺乏开展观、动态观人力资源规划是一项持续的、动态的工作,必须和公司的开展战略严密结合,随着公司战略目标的改变,不断地进展调整和完善,平衡人力资源的供应和需求,使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更具有竞争力,从而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但从XX公司目前的情况来看,尚未进展人力资源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常常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依据职位空缺或临时紧急任务招人、聘人,缺乏开展观和动态观。2、缺乏人才市场观、竞争观对于公司所需要的技术、工艺、设计人员、高级技工,公司在人事政策规划、薪酬政策规划方面未按人才市场竞争规律奉行倾斜性政策,致使公司在相关人才的获取、保存方面缺乏竞争力。3、战略规划缺失、业务规划未上
13、路、政策规划无谋划首先,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尚未能根据公司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市场竞争的要求分析和预测公司未来对人才类型、数量需求的情况,制定鼓励人、留住人、开发人的系统目标。其次,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缺少对各层次、各部门人才梯队的规划和人才储藏方案,没有制定人员补充和接续方案,导致无法形成适合公司开展的人才梯队,关键岗位缺乏对接班人的培养或缺乏适配人员。例如,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准备上市,可是直到现在仍缺乏证券方面的人才。同时,由于人才梯队规划作得不好,员工不了解企业中各个层次的人力资源需求情况,自身开展方向不明确,缺乏竞争意识和紧迫感,工作积极性不高。最后,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缺乏对人力资源鼓励
14、的配套政策规划的谋划,相关政策规划缺失或不明确,具体措施不能落实,无法吸引和保存优秀人才、难以调发动工积极性。2.2.6工作分析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根底性工作是工作分析。企业战略目标一旦确定,围绕战略目标必然依赖一系列的部门和岗位的工作链去实现目标。各个岗位具体的工作内容、工作应到达的指标和标准、工作环境条件及岗位任职者资格成为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工作分析是招聘、培训员工的标准根底,是对员工进展绩效考核的依据,也是工作评价和薪酬设计的依据。通过查阅XX公司现有的?岗位职责?,审视各部门的工作流程,结合访谈的结果,我们发现XX公司尚未进展规X、科学的工作分析,具体表现在:1、对工作分析的重要性缺乏
15、认识XX公司在理论上不清楚工作分析的根底性作用,实践上未利用也无法利用工作分析的信息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由于XX公司没有认识到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根底性工作,更没有认识到工作分析是一项科学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公司从未进展过规X、科学的工作分析。XX公司原有的?岗位职责?并未依据工作分析的科学规X进展,故其内容无法应用于各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工作。2、缺乏对部门职责的科学界定部门职责是工作分析的根底之一,先对部门职责进展科学界定,然后将部门职责分解到部门中各位任职者,才能制定出科学的岗位职责。XX公司只对九个大部门企划部、行政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市场部、质量部、生产部、技术中
16、心、制造部制定了比拟粗略的部门职责,缺乏科学性:比方,生产部已经取消,而部门职责未做及时调整;又如,四个制造部的产品、生产方式各不一样,部门职责却不加区分地统一概括;还有,制造部、技术中心还下设了不少二级部门,却没有为其界定相应的部门职责。可见,XX公司应重新科学地界定部门职责,才能制定出客观、合理的岗位职责。3、对工作职责的描述不明确首先,公司原有的岗位职责描述过于笼统、程式化,未能明确地界定任职者的权力、责任、义务,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发生了责任不明,遇到问题相互推诿的现象。其次,公司原有的工作职责描述缺乏针对性,表现在对于不同制造部的同名称岗位,其工作职责实际上大相径庭,而公司对它们的工作职
17、责的描述却是一样的。例如,虽然都是钳工岗位,但在实际工作中制造一部的钳工又称“工具钳工,主要工作任务是对零件的精加工;而制造三部的钳工又称“型架钳工,主要工作任务是负责装配型架。XX公司的?岗位职责中?却未对此加以区分,这显然无法客观地反映它们的工作性质和职责。此外,XX公司编写的?岗位职责?,用语笼统、含混、不清晰或用语同一,不能清楚明白地区分出任职者的工作职责;对某些不同岗位职责的描述使用了几乎完全一样的语句,缺乏针对性、特异性、差异性。例如,公司编制的?岗位职责?,对磨工、刨床工、车工、电切削工的岗位职责描述几乎完全一样,这已违背了工作分析的根本目的。我们对XX公司员工完成的507份有效
18、PM问卷的调查结果进展了分析。在公司员工对PM问卷第17题“你认为你的职责X围是否清楚的答复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有接近两成19%的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不清楚或不太清楚,而对自己的工作职责相当清楚或非常清楚的员工还不到六成59%。见图2-1从图2-2可以看出:在制造部门的基层领导中,有22%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不清楚或不太清楚,这对公司整个生产的正常运转危害极大,因为我们难以想象一个对自己的工作职责都不了解的基层领导能够带着本部门员工去实现组织目标。目前许多员工反映公司生产活动组织得不好,这恐怕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的中高层领导中,也有10%的领导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不清楚或不太清楚
19、。这一方面反映出公司对部门职责的界定缺乏科学性,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公司高层经常给部门中层领导指派临时性的工作任务,使他们无所适从。如果整个公司的员工都习惯于按照领导指示工作,而不是按照既定的岗位说明书文件来开展工作,那么员工将蔑视公司规章制度,服从领导权威,长此以往,公司的各项改革都难以深入。4、缺少对工作环境和条件的分析依据人力资源管理的原理,工作环境和条件对劳动保护、员工绩效的实现、薪酬设计具有制约作用。而XX公司原来制定的?岗位职责?中,只关注任职者的工作职责,缺乏对工作环境和条件的分析,不能为生产一线员工的劳动保护、绩效的提高和改良、薪酬设计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5、缺少对工作联系的描述
20、现代工作分析注重任职者之间的工作协调,研究工作任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有利于增强工作团队的集体绩效。公司的单件生产性质及工程管理模式也决定了必须在工作分析中研究任职者之间的工作联系以加强团队协作、提高生产效率。这意味着不能对工作岗位进展孤立分析,而应从岗位联系中进展岗位分析,分析该岗位与其他岗位之间的联系,包括信息联系、产品联系、人员联系等。然而,在公司制定的?岗位职责?中,却缺少对任职者工作联系的描述,没有确定任职者的纵向和横向工作联系;而且岗位职责界定的信息来源单一,缺少任职者团队成员间的反复沟通和认可,造成书面职责与员工心目中实际认可、承受的职责脱节的现象。致使在工作中部门之间、员工之间
21、工作协调出现困难和问题。同时,也造成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工作职责不清,任职者遇事互相推诿。6、未对工作流程进展科学分析公司未对工作流程进展科学分析,这是当前公司生产组织比拟混乱,时常不能按时交付产品的重要原因之一。公司的生产方式是单件生产,一套模具从设计到安装调试,需公司内部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由于设计、生产环节较多,怎样合理地组织、协调整个生产,是关系到降低产品本钱、提高产品质量、缩短生产时间的重大问题。现实的情况是,公司的生产组织得不科学,各个孤立的生产环节没有很好地串接、协调起来,各部门只关注部门生产任务的完成,无视公司整体目标的实现,缺乏全局意识。更为关键的是,公司没有不断审视当前的生产流
22、程是否合理,没有研究改良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公司当前在实施ERP工程,如果不对当前的生产流程加以优化,ERP工程的实施效果必将大打折扣。要优化公司的整个生产流程,必须召集生产、技术部门组成工程攻关小组,对生产的每个环节都认真加以研究,找出其不合理的环节,制订改良措施,有必要发动全体员工参与改良生产流程的活动,借鉴日本Kaizen改善的思想,即“每个人都积极参与不断改良。7、任职资格的制订不科学公司原有的任职资格不是建立在对职位进展科学分析根底之上的,而是由撰写人凭经历或根据在岗人员的情况制订的。结果是对有的职位的任职资格要求偏高,既无必要,实际任职者又不可能到达,例如,司机要能“看懂
23、一般机械装配图,绘制简单的机械零件图并加工;有的却明显偏低,例如,工程负责人负责整个工程谈判、立项、资源调配组织、团队管理、生产与交付,不仅应精通生产、技术,还应具备很强的沟通、谈判、团队管理能力,但在该职位的任职资格中却忽略了对沟通、谈判、团队管理能力的要求。因此,公司原有任职资格对招聘人、用人、培训人缺乏指导价值。8、没有根据环境变化,适时进展工作再分析通常,高科技制造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是动态变化的,市场经济、引进外资、技术工艺流程的更新、新设备的采用、员工素质水平和需求层次的变化均可导致企业内部组织变革、部门重构,引发岗位消失、新置、归并或工作内涵、外延发生变化。所有这些变化都使原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力资源 分析 实施 报告 样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