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中实施经典吟诵教学的实践研究.doc
《在小学语文中实施经典吟诵教学的实践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小学语文中实施经典吟诵教学的实践研究.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在小学语文中实施经典吟诵教学的实践研究一、研究意义(研究背景、学术价值、应用价值)(一)研究背景: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到:“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课程总目标中也说到:“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学习经典文化,对于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厚重文化底蕴、提高个人修养有着重要作用。古诗词文教学也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
2、个板块。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有这样的目标要求:背诵优秀诗文75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2.传承中华文化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民族的魂。文化对个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一个人、一个民族只有深入了解本族文化才谈得上弘扬民族文化。可是近百年、自推行西方科学教育以来,民族文化教育受到冲击。而民族文化核心中的儒家思想诸如“仁义礼智信”、忠孝勤恭俭“等传统美德在一代又一代的人身上慢慢流失,以至于社会道德滑坡问题凸显。2007年,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启动以“亲近经典,承续传统”为主题的“中华诵”(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
3、动。从2010年起,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决定共同实施“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2010年6月21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将“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战略主题贯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将诵读活动打造成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历史文化传承、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近期,国内唯一的一套人教版的国学教材正式发行,教材的实施姚达到四个目的:形成良好的行为规X、深邃的哲学思想、质朴的道德操守、高雅的审美情趣。(二)学术价值1980年,叶圣陶先生指出:“经典训练不限于学校教育的X围而推广到整个社
4、会,是很有必要的。历史不能割断,文化遗产跟当今各条战线上的工作有直接或间接的牵连,所以谁都一样,能够跟经典有所接触总比完全不接触好。”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淀。学习并积累传统经典,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通过吟诵涵咏鉴赏文质兼美的诗文,获得情感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对形成“良好的行为规X、深邃的哲学思想、质朴的道德操守、高雅的审美情趣”有重要作用。作为人类文化行为方式的吟诵,是发源于远古时代的十分古老的艺术。是人类为表达、交流感情而发出的、含有意义的声音。吟诵艺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着
5、非常重要和独特的地位。对于古人,吟诵是一种普遍的读书方式,读书人不仅以吟诵的方式欣赏前人的诗词佳作,创作和口头交流诗词作品时也是用吟诵。因而,吟诵艺术对于古典文学的繁荣、发展、传承,曾发挥过重大的作用。今后,对于中华传统经典的传承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二)吟诵的研究应用价值:汉字,不仅是形、义结合体,也是声、义结合体,即古诗词文赋的声调、声韵、格律都是可以表示意义和感情色彩的。即所谓的以声传情。古私塾先生就在他们抑扬顿挫、一摇头一俯仰一微笑一蹙眉间将句文的、情感传递给了学童们,而老先生们用的用这种奇妙的读书方法就是吟诵。古时的学童们就在吟诵音调中记忆、背诵、体味和表达着诗词的内容、意蕴、情感。
6、我们的祖先早已明白了“寓乐于教”、“寓美于教”的道理,创造和运用了吟诵这一独特的教学方式,将快乐和美感融入到教育之中。吟诵的教育价值,在儿童启蒙教育中得到尤为显著的体现。如今,我们在学校教育中普遍地重视孩子的学习兴趣,提倡“快乐教育”、“审美教育”等,吟诵艺术的传承,正是通向和实现这些目标的有效途径。二、本项目的研究现状自古以来,我们汉语的诗词文赋,是吟诵的。自古读书皆吟诵。朗诵是90年前从欧洲传进来的。由此上溯三千年,所有的中国人都是吟诵着读书的。吟诵不仅仅是诵读方式,它还是创作方式、教育方式、修身方式、养生方式,是汉文化的意义承载方式和传承方式,它是中国式读书法,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系统。
7、20年代西方话剧大为传播。西方的朗诵全面引进中国,建国以后吟诵不再进入课堂。古代的吟诵主要通过教育系统(私塾和公学,前者为主)传承。大陆现代的吟诵几乎没有传承。由于社会环境的问题,最后一代学会了吟诵的先生,普遍没有把吟诵传给他们的学生和儿女。21世纪以来,老一代学者对吟诵的呼吁和研究逐渐稀少,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却开始对吟诵感兴趣,吟诵活动逐渐开展起来。陈少松在XX师X大学开设选修课,已经有十几年,影响很大。2007年,师X大学、XX师X学院、XX师X学院、XX辅仁大学联合成立吟诵诗社。叶嘉莹在南开大学常年传授吟诵。2007年,X健顺在中央民族大学成立吟诵诗社,近年成立“中华吟诵学会”。笔者就是学
8、会会员之一。中小学语文界很早就开始吟诵教学的探索了。XX的陈琴创“素读经典”教学法,现已经推广到全国。XX的小学语文最早组织“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目前已经发展了全国的数百所示X学校。XX的戴建荣实行吟诵朗诵法,也已经在全国推广。目前的“国学热”、“经典诵读热”和“私塾复兴”等现象,给吟诵的传承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在最近开展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中,有更多的地方引进了吟诵的形式。这些都说明吟诵是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的,只是这些吟诵大部分还不规X,也缺乏传承。而将吟诵和传统的古诗词文的教学以及常规的小学语文课堂有机结合、以达到有效激发小学生学习古诗词文的兴趣、积累古诗词文乃至喜欢并传承优秀的传统文
9、化和修养性情、怡养品格的目的的成功X例少之又少。本课题研究希望能在上述方面有所突破或能取得成功。三、本项目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拟突破的重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主要创新之处(一)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1.学习内容的筛选研究选准思想内容健康、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价值观,能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所帮助和益处的文学作品进行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编排,以适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需要。2.吟诵教学策略和方法研究通过古诗词文的教学,教会学生基本吟诵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吟诵,用吟诵的方法去理解古诗词文,进而形成操作性强的便于推广的经验和做法。3.推广活动方式研究活动是实施有效教育教学的合适方法之一。通过丰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实施 经典 吟诵 教学 实践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