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语文第9课劝学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3.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高中语文第9课劝学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语文第9课劝学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3.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劝学课前预习【预习自测题】1.解释下列词语终日而()思须臾之()所学跂而()望矣登高而()招而()见者远假()舆马者而致()千里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生()非异也课内探究【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1.研读第三自然段,积累文言字词句式。2.掌握本文的比喻论证方法。【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1.翻译下列语句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文段分析思考本段是从那个角度说“学不可以已”的?作者用了哪些比喻来说明?本段哪句话回答了“学不可以已”? (用原话回答)【当堂检测】有效训练、反馈矫正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木直
2、中绳(zhng) 参省(cn) 锲(q) 跬步(gu)B.輮(ru) 槁(go) 暴(p) 螯(o) 骐骥(j)C.虽有槁暴(yu) 砺(l) 驽马(n) 蚯蚓(yn)D.生非异(shng) 须臾(y) 镂刻(lu) 闻者彰(zhng)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君子生非异也3.名句名篇默写(1)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4.背诵第三自然段。【课后反思】【参考答案】【预习自测题】1.解释加点词语终日而(连词,表修饰)思须臾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所学跂而(连
3、词,表修饰)望矣登高而(连词,表修饰)招而(连词,表转折)见者远假(借助,利用 )舆马者而致(到达)千里非能水(用作动词,游水)也而绝(横渡 )江河生(通“性”,资质,禀赋)非异也【质疑探究】1.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2.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本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当堂检测】1.B(A项中“楫”应读为j;C项中“镂”应读作lu,“驽”应读作n;D项中“锲”应读作 qi) 2. C(A项知”通“智”智慧;B项“有”通“又”“輮”通“煣”,使弯曲;D项“生”通“性” 资质、禀赋3.(1)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语文 劝学 新人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