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1所示。图2是图1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改变载玻片位置、光圈及反光镜,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b条件下比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B. 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d条件下大C. a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D. 由d条件下转变为c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方移动【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分析:甲图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的距离也越近,反之那么越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
2、的细胞数目越少。分析乙图:图乙是甲图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详解】A、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因此b条件下比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少,A错误;B、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因此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d条件下小,B错误;C、a条件为高倍镜下的视野,看到的实际面积较小,因此在该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C正确;D、由d条件下转变为c条件下观察时,意味着将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由于看到了的实际面积减少,应先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D错误。应选
3、C。【点睛】2. 为四类生物的局部特征:仅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具有核糖体和叶绿素,但没有形成叶绿体出现染色体和各种细胞器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以下对应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 含的生物都是自养生物B. 肯定属于原核生物的是和C. 流感病毒最可能属于D. 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是【答案】A【解析】【分析】仅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的生物是病毒;具有核糖体和叶绿素,但没有形成叶绿体的生物为原核生物,比方蓝藻;出现染色体和各种细胞器的生物是真核生物;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的生物是细菌。【详解】A、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的生物是细菌,细菌中既有自养型,也有异养型, A错误;B、由分析可知,肯定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4、和,B正确;C、仅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的生物是病毒,因此流感病毒最可能属于,C正确;D、出现染色体和各种细胞器的生物是真核生物,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D正确。应选A。3. 与DNA相比,RNA所特有的成分是A. 核糖和尿嘧啶B. 脱氧核糖和鸟嘌呤C. 脱氧核糖和尿嘧啶D. 核糖和胸腺嘧啶【答案】A【解析】【分析】核酸的种类和化学组成如以下图所示:【详解】DNA与RNA相比拟,DNA所特有的成分是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RNA所特有的成分是核糖和尿嘧啶。应选A。4. 以下是蛋白质分子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氨基酸C、H、O、N等元素氨基酸脱水缩合一条或几条多肽盘曲、折叠多肽蛋白质A. B. C. D
5、. 【答案】D【解析】【分析】蛋白质的根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由C、H、O、N等元素组成;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一条或几条多肽链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构成蛋白质。【详解】A、蛋白质的根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由C、H、O、N等元素组成,A错误;B、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一条或几条多肽链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B错误;C、蛋白质的根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C错误;D、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元素氨基酸氨基酸脱水缩合多肽一条或几条多肽盘曲、折叠蛋白质,D正确;应选D。【点睛】此题考查蛋白质分子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
6、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单链RNA四种类型。现发现了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上述那一种类型,应该 A. 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率B. 分析碱基类型,分析核糖类型C. 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碱基类型D. 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核糖类型【答案】A【解析】【分析】1DNA分子中特有的碱基是T,不含有碱基U,RNA分子中含U不含T。2双链的DNA分子中碱基数量的关系:A=T,G=C,双链RNA中碱基的关系是A=U,G=C。【详解】A、分析碱基种类可判断核酸是DNA还是RNA,然后确定碱基比率,确定是单链结构还是双链结构,A正确;B
7、、分析碱基种类和核糖的种类,只能判断核酸是DNA还是RNA,不能判断是单链结构还是双链结构,B错误;C、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无法判断是DNA还是RNA,分析碱基类型只能判断是DNA还是RNA,不能判断是单链还是双链,C错误;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无法判断是DNA还是RNA,分析核糖类型只能判断是DNA还是RNA,不能判断是单链还是双链,D错误。应选A。【点睛】此题的知识点是DNA和RNA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异,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主要考查学生对DNA和RNA的结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6. 下表中待测物质、检测试剂及预期结果对应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待测物质检测试剂预期结果葡萄糖苏丹III染液蓝色脂
8、肪斐林试剂班氏试剂橘黄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淀粉碘液砖红色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有机物的鉴定,意在考查考生能明确待检测物质的本质,准确记忆检测各种有机物的试剂及产生的颜色反响。【详解】A、葡萄糖为复原糖,用斐林试剂检测,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A错误;B、脂肪可以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B错误;C、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可产生紫色反响,C正确;D、淀粉遇碘液变蓝色,D错误。应选C。7. 在活细胞中,蛋白质的作用有()染色体的组成成分各种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主要的能源物质催化作用 性激素的主要成分 调节细胞代谢A. B. C. D. 【答案】D【解
9、析】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DNA,正确;各种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正确;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不是蛋白质,错误;具有催化作用的是酶,绝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正确;性激素的本质是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不是蛋白质,错误;有些蛋白质对于进行细胞间信息传递,调节细胞代谢具有重要功能,如蛋白质类的激素,正确。因此,D项正确,A、B、C项错误。【点睛】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蛋白质的功能。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归纳总结蛋白质的功能。8. 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为显性。现有甲、乙两种抗锈病的小麦,其中一种为纯合子。需要鉴别和保存纯合的抗锈病小麦,以
10、下哪项最为简便易行 A. 甲乙B. 甲乙得F1再自交C. 甲、乙分别和隐性类型测交D. 甲自交,乙自交【答案】D【解析】【分析】一个显性生物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以从亲本自交是否出现性状别离来判断,出现别离那么为杂合子。【详解】对于植物显性性状的个体,其基因型可能是纯合体,也可能是杂合体。由于小麦是雌雄同株植物,如果用杂交的方法鉴别那么操作过程比拟复杂,而且题干中要求的是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所以鉴别和保存植物纯合显性性状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法,即甲甲、乙乙。如果出现性状别离,那么为杂合体,没有出现性状别离的为纯合体。应选D。9. 豌豆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现有一批基因型为DD与Dd的高茎豌豆,
11、两者的数量比为1:1,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高茎与矮茎豌豆的数量比为 A. 7:1B. 3:1C. 15:1D. 5:1【答案】A【解析】【分析】豌豆有高茎和矮茎之分,受D和d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别离定律。又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所以DD的个体后代都是DD,Dd的个体后代会出现性状别离。【详解】基因型为DD与Dd的高茎豌豆,两者的数量比为1:1,自然状态下,豌豆是自花授粉,只有Dd的后代出现dd。因为DdDd1/4DD:1/2Dd:1/4dd,所以后代矮茎豌豆dd的概率=1/21/4=1/8;那么后代高茎豌豆所占的概率为1-1/8=7/8。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高茎与矮茎豌豆的数量比
12、为7:1,A正确。应选A。10. 豌豆的紫花和白花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右图表示让自然状态下的紫花豌豆植株和白花豌豆植株进行杂交正交的过程。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 白花豌豆植株作父本,紫花豌豆植株作母本B. 紫花豌豆植株只需要进行一次套袋处理C. 将收获到的豌豆粒种植后所得植株只有一种花色D. 右图所示实验的结果与反交实验的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图示去除紫花雄蕊,授以白花花粉。【详解】A、白花豌豆提供花粉,作父本,紫花豌豆作母本,A正确;B、紫花豌豆需进行两次套袋处理,第一次在去雄后,第二次在授粉后,B错误;C、自然状态下豌豆都是纯合子,故进行杂交后代只有一种花色,C正确;D、紫花与
13、白花遗传正反交结果一致,D正确。应选B。11. 水稻中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橙红色。以下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中不能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别离定律的是 A. 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B. 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橙红色C. 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D. 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别离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别离伴随同源染色体的别离而别离,配子中只存在等位基因中的其中一个。杂合子
14、的测交和杂合子的配子种类能够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别离定律实质。【详解】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后代表现型只有一种无法证明基因的别离定律,A正确;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橙红色,说明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别离,能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别离定律,B错误;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说明F1产生两种配子,比例为11,所以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别离定律,C错误;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即子一代能够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能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别离定律,D错误。应选A。【点睛】12. 椎实螺
15、是雌雄同体动物,一般进行异体受精,但分开饲养时,它们进行自体受精。椎实螺外壳的旋向是由一对核基因控制的,右旋D对左旋d为显性,旋向的遗传规律是子代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与其自身基因型无关,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之为母性效应。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DDdd,F1全为右旋,F2也全是右旋B. Dddd,F1全为右旋,F2中右旋:左旋=1:1C. ddDD,F1全为左旋,F2也全是左旋D. ddDd,F1全为左旋,F2中右旋:左旋=1:1【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旋向的遗传规律是子代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所以DDdd,因为母本是DD,所以F1全为右旋,F1基因型为Dd,所以F2也全
16、是右旋,A正确。Dddd,母本是Dd,所以F1全为右旋,F1基因型为Dd 和dd,比例为1:1,所以F2中右旋:左旋=1:1,B正确。ddDD,母本是dd,F1全为左旋,F1基因型为Dd,所以F2应全是右旋,C错误。ddDd,母本是dd,所以F1全为左旋,F1基因型为Dd 和dd,比例为1:1,所以F2中右旋:左旋=1:1,D正确。点睛:此题一定要审清题意,子代中的表现型只和其母本的基因型有关,分析母本基因型来确定其表现型,而不能看其自身的基因型。13. 以下关于细胞膜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鸡血细胞常用来制备较纯洁的细胞膜B. 细胞膜上的糖被具有识别和保护润滑作用C. 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
17、可改变其组成,不改变其通透性D. 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实现完全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答案】B【解析】【分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放在清水中发生渗透作用,再离心可制备纯洁的细胞膜。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详解】A、鸡血细胞中含有各种细胞器膜和核膜,不能用来制备纯洁的细胞膜,A
18、错误;B、细胞膜上的糖被具有识别和保护、润滑作用,B正确;C、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会破坏细胞膜中蛋白质,改变其通透性,C错误;D、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实现并不完全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如植物细胞间可以形成胞间连丝,D错误。应选B。14. 将某动物的消化腺细胞内容物用差速离心法别离后,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如下表所示,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蛋白质%脂质%核酸%细胞器X6720微量细胞器Y59400细胞器Z61039A. 细胞器X是线粒体,能完成有氧呼吸全过程B. 细胞器Y肯定与消化酶的加工和分泌有关C. 细胞器Z中进行的生理过程的原料是核苷酸D. 蓝藻细胞与此细胞
19、共有的细胞器只有Z【答案】D【解析】【分析】1.线粒体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是进行有氧呼吸和形成ATP的主要场所。线粒体有内外两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嵴的周围充满了液态的基质。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和基质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在线粒体内还含有少量的DNA、RNA。2.内质网是由膜构成的复杂结构,广泛地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内。内质网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膜上还附着了多种酶,为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响的正常进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内质网分为滑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上没有核糖体附着,这种内质网所占比例较少,但功能较复杂,它与脂类、糖类代谢有关。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其排列也较滑面内质网规那么
20、,功能主要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3.核糖体是无膜的细胞器,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详解】A、图中的细胞器取自动物细胞,故细胞器X只能是线粒体,其中能完成的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必须在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在线粒体中不反响,A错误;B、细胞器Y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有可能是内质网,与分泌蛋白加工和分泌有关,但也可能第是别的具膜细胞器,B错误;C、细胞器Z中只含有蛋白质和核酸,由于核糖体是由rRNA核糖核酸和蛋白质构成的,所以细胞器Z是核糖体,其进行的生理过程为翻译,所需的原料是游离的20种氨基酸,C错误;D、消化腺细
21、胞是真核细胞,蓝藻是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Z核糖体,D正确。应选D。15. 为到达实验目的,需要选用适宜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以下实验目的与实验材料的对应,不合理的是 实验材料实验目的A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细胞的质壁别离与复原B蝗虫的精巢细胞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C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观察细胞的吸水和失水D人口腔上皮细胞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质壁别离及复原的原理:把成熟的植物细胞放置在某些对细胞无毒害的物质溶液中,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子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使原生质层和
22、细胞壁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别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别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子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发生质壁别离的细胞的整个原生质层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别离复原。【详解】A、根尖分生区无成熟的大液泡,不能用于观察细胞的质壁别离与复原,A符合题意;B、蝗虫的精巢细胞可以发生减数分裂,可以用于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B不符合题意;C、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吸水会膨胀,失水会皱缩,故可以用于观察细胞的吸水和失水,C不符合题意;D、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无色,且含有DN
23、A和RNA,可以用于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D不符合题意。应选A。16. 图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G的示意图。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通过载体和转运葡萄糖的方式相同B. 通过载体和转运Na+都需要消耗能量C. 通过载体和的转运速率都只与其浓度有关D. 吸收溶质发生障碍时,可导致该细胞吸水减少【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分析: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利用Na+的浓度差形成的电子势能,属于主动运输;而运出细胞时,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属于协助扩散。钠离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属于协助扩散。钠离子运出细胞时,是通过N
24、a+-K+泵的转运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详解】A、由题图分析可知,通过载体和转运葡萄糖的方式分别是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A错误;B、通过载体转运Na+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C、根据图示分析,载体的转运速率除了和物质浓度有关外,还与能量有关,C错误;D、吸收溶质发生障碍时,使细胞内液浓度降低,可导致该细胞吸水减少,D正确。应选D。【点睛】17. 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别离和复原的实验过程中,细胞液浓度的变化情况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植物细胞质壁别离过程中,细胞失水,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升高,颜色加深,液泡逐渐变小,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逐渐别离;
25、质壁别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细胞液的浓度逐渐降低,颜色加深,液泡逐渐变大,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位置逐渐复原。【详解】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引起质壁别离,所以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大;而质壁别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小,因此植物细胞质壁别离和复原的实验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先变大后变小,B正确。应选B。18.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在腌制果脯过程中,果脯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B. 甘油、乙醇、苯等物质可以通过协助扩散进出细胞C. 低温会影响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运输速率D. 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消耗的是无氧呼吸产生的ATP【答案】C【解析】【分析】【
26、详解】A、在腌制果脯过程中,果脯变甜是细胞在高渗溶液中失水过多而死亡,导致糖分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死细胞内,A错误;B、甘油、乙醇、苯等物质可以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B错误;C、低温能影响细胞膜和细胞质的流动性,因此会影响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运输速率,C正确;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但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消耗ATP,D错误。应选C。19. 为研究甲地某植物能不能移植到乙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测定该植物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下表:浓度mol/L0150202503质壁别离状况不别离刚别离显著显著他们又测
27、定了乙地土壤溶液浓度,发现乙地土壤溶液的浓度适合该植物生长,那么乙地土壤溶液的浓度最可能的是 A. 02B. 015土壤溶液02C. 02D. 02土壤溶液03【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略有膨胀;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质壁别离。【详解】据表格可推知,细胞液浓度介于0.15-0.2mol/L,乙地土壤溶液的浓度适合该植物生长,那么其浓度最可能是h2,此时,a、b、c中蔗糖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为 A. a=b=cB. abcC. acbD. 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分析】1、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具有半透膜,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渗
28、透平衡时液面差h与浓度差的大小有关,浓度差越大,h越大;图中由于漏斗内的溶液浓度高,因此烧杯中的水分子或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漏斗,使漏斗内液面升高,渗透平衡时h会产生压力与漏斗内因溶液浓度差产生的压力的大小相等,因此漏斗内的浓度仍然大于漏斗外;2、当溶质分子可以穿过半透膜时,水和溶质都自由穿过半透膜,到达渗透平衡后,液面相平。【详解】要使装置a端内液面升高,渗透平衡时h1会产生压力与ab两端因溶液浓度差产生的压力的大小相等,渗透平衡时,两种溶液的浓度是a浓度b浓度。同样道理c浓度b浓度。又因为h1h2可推断出a浓度c浓度,综上acb,C正确。应选C。24. 如图 1-4 表示物质浓度或氧气浓度与物
29、质跨膜运输速度间关系的曲线图。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 假设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 1 与 3 表示,那么该物质可为葡萄糖B. 假设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 2 与 3 表示,那么该跨膜运输方式可能为协助扩散C. 限制图中 A、C 两点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不相同D. 假设将图 2 与 4 的曲线补充完整,其中图 4 曲线的起点不应从坐标的原点开始【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1表示影响因素为物质浓度,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图2表示影响因素为物质浓度和载体蛋白数量,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图3说明该物质运输不消耗能量,运输方式为被动运输;图4表示影响因素为能量和载体蛋白数量,该
30、物质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详解】A、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1与3表示,说明该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那么该物质不应为葡萄糖,A错误;B、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2与3表示,说明该物质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B正确;C、限制图中A、C两点的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分别是物质浓度和氧气浓度不同氧气浓度下提供的能量不同,即限制图中 A、C 两点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不相同,C正确;D、物质浓度为0,运输速度为0,但氧气浓度为0,运输速度不一定是0,因为无氧呼吸也能提供能量,所以图4曲线的起点不能从坐标系的原点开始,D正确。应选A【点睛】此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
31、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识图能力。25. 以下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表达,正确的有几项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稳定不变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细胞癌变,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 兴奋的传导过程不能表达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蛋白质和D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 细胞膜上附着有ATP水解酶有利于细胞主动吸收某些营养物质 矿工容易患硅肺的原因是肺泡细胞的溶酶体中缺少分解硅尘的酶 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的细胞骨架与细胞的运动有关没有液泡的细胞也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A. 项B. 两项C. 三项D. 四项【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细胞分化等相关知识,结合所
32、学的课本知识即可分析判断。【详解】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因此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发生改变,错误;细胞癌变引起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错误;兴奋的传导过程离不开离子的跨膜运输如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能表达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错误;核孔是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选择性地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NA不能进出核孔,错误;主动运输需要ATP提供能量,细胞膜上附着有ATP水解酶有利于细胞主动吸收某些营养物质,正确;“硅肺是肺部吸入硅尘后,硅尘被吞噬细胞吞噬,由于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
33、的酶而不能将硅尘分解,但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最终导致肺功能受损引起,错误;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正确;动物细胞没有液泡,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其细胞质浓度时,该动物细胞就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正确。综上分析,正确选项有3项。应选C。【点睛】此题的易错点在于对核孔的功能理解不到位:误认为核孔是随时敞开,大小分子都能进出的通道。核孔并非是一个简单的通道,而是由多种蛋白质组成的一个复杂而精细的结构,对进出核孔的物质具有严风格控作用,表现出明显的选择
34、性,如细胞核中的DNA就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其次是忽略了能够吞噬硅尘的是吞噬细胞、不是肺泡细胞而误认为正确。26. 以下关于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植物只有在光下才可以更新空气B. 恩格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做材料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C. 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通过曝光和遮光形成对照D. 鲁宾、卡门、卡尔文等科学家在研究中均使用了同位素标记法【答案】A【解析】【分析】依题文可知,需要利用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的相关实验内容做出判断。【详解】A、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植物可以更新空气,没有证实光的作用,A错误;B、恩格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
35、做材料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B正确;C、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通过曝光和遮光形成对照,C正确;D、鲁宾、卡门、卡尔文等科学家在研究中均使用了同位素标记法,D正确。应选A。27. 如图为细胞中ATP及其相关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示意图(M表示酶,Q表示能量),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Q1可以来源于光能,Q2不能转化为光能,M1和M2不是同一种酶B. 吸能反响伴随着甲的形成,能量由Q2提供C. 物质乙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是构成RNA的根本单位之一D. 葡萄糖与果糖生成蔗糖的过程中,细胞中物质甲的量减少【答案】B【解析】【分析】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代表三个
36、,P代表磷酸,又叫三磷酸腺苷,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很少,但是细胞对于ATP的需要量很大,ATP与ADP在细胞内不停地转化,保证了细胞对于ATP的大量需求,ATP合成的生理过程由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合成ATP需要的能量来自光能,呼吸作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化学能。据图分析:甲为ADP、乙为AMP、酶M2为水解酶、M1为合成酶。能量Q1的来源可能来自与光合作用的光能,也可来自呼吸作用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化学能。【详解】A、Q1可以来源于光能,Q2可以转化为光能如萤火虫的发光,酶具有特异性,M1和M2不是同一种酶,A错误;B、吸能反响伴随着ATP的水解,故伴随着甲ADP的形成,能量由Q2提供
37、,B正确;C、物质乙为AMP,由腺嘌呤、核糖和磷酸组成,是构成RNA的根本单位之一,C错误;D、葡萄糖与果糖生成蔗糖的过程中要消耗能量,一般与ATP水解反响相联系,故细胞中物质甲的量会增加,D错误。应选B。【点睛】28. GTP也是细胞中的一种直接能源物质,类似于ATP,那么有关GTP的推理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GTP的中文名为三磷酸鸟苷B. GTP中应该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C. GTP中的G是由一个碱基和一个脱氧核糖组成D. GTP在人体内的含量很低【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考查GTP的相关知识,学生可以用熟知的ATP的知识来推测GTP的相关特点。【详解】A、碱基G是鸟嘌呤,故GTP的
38、中文名为三磷酸鸟苷,A正确;B、GTP有三个磷酸基团,但只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B正确;C、GTP中的G是由一个碱基和一个核糖组成,C错误;D、GTP和ATP一样,在人体内的含量很低,D正确。应选C。29. 以下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 人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只来自于有氧呼吸B. 破伤风芽胞杆菌在有氧的条件下容易大量繁殖C. 温度会影响醋酸杆菌生产食醋的速度D. 水果的保鲜应选择零上低温【答案】B【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
39、是丙酮酸和水反响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响生成水,合成大量ATP。2、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由于不同生物体中相关的酶不同,在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生乳酸。【详解】A、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只能产生乳酸,不产生CO2,所以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只来自于有氧呼吸,A正确;B、破伤风杆菌是厌氧型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生长受到抑制,不会大量繁殖,B错误;C、温度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醋酸杆菌生产食醋的速度,C正确;D、水果的保鲜应选择零上低温,抑制其呼吸作用,D正确。应选B,30. 种子贮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假设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以下关于种子呼吸作用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 假设产生的CO2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那么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 假设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那么吸收O2的分子数与释放CO2的相等C. 假设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那么无O2吸收也无CO2释放D. 假设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那么吸收O2的分子数比释放CO2的多【答案】D【解析】【分析】呼吸底物是葡萄糖时,假设只进行有氧呼吸,那么消耗的氧气=生成的二氧化碳量;假设只进行无氧呼吸,当呼吸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