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总复习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管理会计总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总复习题.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总论一、 判断题1. 预测决策会计、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组成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2. 管理会计工作应以整个企业为工作主体,向管理当局提供经营决策等各方面的信息。()3.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目标一致,但基本信息来源不一致。()4. 管理会计是一种侧重于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中发挥作用的会计。()5. 管理会计的工作重点是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未来和控制现在,因而管理会计信息的形成不以过去的资料为基础。()6. 相对于财务会计工作,管理会计工作的程序缺乏固定性。()7. 管理会计工作可以不受公认的会计准则的约束。()8.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一样,在核算过程中力求数据的准确性,不可求近似值。
2、()9. 管理会计人员只关注财务会计信息,而对非财务会计信息不感兴趣。()10.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一样,应定期编制有关报告。()11. 预测、决策是现代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 ()12. 财务会计只能服务于企业外部,管理会计只能服务于企业。 ()13. 管理会计在计算结果的精确程度上,要力求准确并要求保留到小数点后二位。()14. 管理会计从传统的、单一的会计体系中分离出来成为与财务会汁并列的独立领域,二者既存在显著的区别,又存在一定的联系。 ()15. 财务会计侧重于反映企业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而管理会计主要面向未来跟过去的历史资料无关。 () 二、 单项选择1.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侧重
3、面有所不同,其差别在于(A)。A. 财务会计服务于企业外部有经济利益关系的组织或个人的,管理会计服务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B. 财务会计为企业债权人服务,管理会计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C. 财务会计的服务对象与企业无关,管理会计则有关D. 财务会计只是简单、被动地记录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管理会计则主动地反映2. 处于管理会计核心地位的是(C)A责任会计B.规划控制会计 C.预测决策会计D.成本预算会计3. 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侧重于(C)。A.投资人B.债权人 C.内部经营管理人员D.政府机关4. 财务会计的服务对象侧重于(B)。A.内部经营管理人员B.外部信息使用者 C.企业董事会D.企业总经理5.
4、 财务会计主要是通过(D)为企业外部的各种社会集团服务。A.原始凭证 B.记账凭证 C.会计凭证D.定期编制财务会计报表6. 管理会计工作所具有的特点是(B)。A具有强制性 B.报表形式与内容灵活多样C.所用方法单一 D.必须严格遵守公认的会计原则 7. 预测决策会计是以(A)为基础形成的会计信息系统。A.现代管理科学B.现代经营学 C.运筹学D.组织行为学8. 现代管理科学的两大支柱是(C)。A.泰罗管理科学、决策学B.决策与计划管理、责任管理C.运筹学、组织行为学D.管理学与数学9. 现代管理会计把预测决策会计放在首位,其主要原因是(B)。A. 任何经营行为都是决策在前,执行在后B. 管理
5、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C. 决策包含了预测、计划、组织、评价等各个方面D. 决策体现在企业生产过程的各个方面10. 管理会计为了有效地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必须(D)。A.反映过去B.反映现在 C.历史描述D.面向未来11. 现代管理会计是一门以(B)为基础的综合性交叉学科。A财务会计学 B现代管理科学 c经济学 D统计学12. 管理会计的体系正式形成于20世纪(B)。A30年代 B50年代 C60年代 D80年代13. (D)上体现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关联的一面。A工作具体目标 B工作程序C信息特征及载体 D资料来源14. 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侧重于(D)。A政府 B投资人 C债权
6、人 D企业管理人员15. 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管理会计主要内容的有(A)。A对外提供财务报表 B经营决策 C本量利分析 D全面预算三、 多项选择1. 管理会计的作用有(ABCD)。A. 有效地为企业管理部门科学地筹划未来B. 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为实现决策预定的目标进行服务C. 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服务D. 为企业内部管理决策提供信息 2. 管理会计的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二个阶段,分别是(AC)。A.现代管理会计阶段 B.战略管理会计阶段 C.传统管理会计阶段 D.预算管理会计阶段3.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BCD)。A服务对象完全不同 B.时间导向不同C.都以为企业创造价值为导向 D.基本信
7、息来源相同4. 财务会计的主要服务对象(ABC)。A.投资者 B.债权人 C.国家 D.企业内部人员5. 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包括(ABC)。A利用各种信息进行决策 B.进行业绩评价 C.规划与控制 D.编制对外财务报告6. 传统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包括(BCD)。A.预测决策 B.标准成本 C.预算控制 D.差异分析7. 下列关于现代管理会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CD)。A.以预测决策会计为核心B.按会计制度要求核算成本C.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D.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8. 管理会计的特点(BCD)。A.侧重于为企业的投资者服务B.方式方法更为灵活多样C.规划未来 D.数学方法的广泛应用9. 战
8、略管理会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ABCD)。A.企业资源在内部的分配与利用B.如何使企业取得长期、持续的发展战略效果C.如何使企业适应变化中的内外部条件D.如何使企业内部之间协调行动10. 管理会计师职业道德标准主要包括(ABCD).A.专业能力B.诚实正直 C.客观性D.保密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一、 判断题1. 由于相关范围的存在,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具有暂时性、相对性和可转化性。()2. 管理会计将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这种分类的目的是进行成本核算,揭示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内在联系()3. 变动成本的特点是随产销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其单位变
9、动成本不变。()4. 成本性态分析以成本性态分类为基础,成本性态分类是成本性态分析的结果。()5. 完全成本法应用的前提是成本按其经济用途的分类,变动成本法应用的前提是进行成本性态分析。()6.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差异,可按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固定制造费用一期初存货固定制造费用”或“本期生产存货固定制造费用一本期销售存货固定制造费用”关系验证。()7. 如果某期间生产量大于销售量,则该期间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一定大于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8. 某企业本期期末存货量大于期初存货量(即产大于销),该期发生的固定生产成本的水平与前期相同,但两期产量不同,则本期用完全成本法与
10、交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净利润差额可能大于等于零,也可能小于零。()9. 若企业有剩余生产能力生产零部件,则固定成本属于非相关成本。()10. 高低点法适用于各期成本变动趋势较为稳定的企业。()11. 变动成本法下,全部制造费用均计入当期损益。 ()12. 完全成本法下,如果各期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不变,只要各期的销售量相同,各期的净收益就相同。()13. 一般情况下,变动成本大多是可控成本,固定成本大多是不可控成本。 ()二、 单项选择1. 下列关于变动成本的说法正确的是(B)。A.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而变动 B.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变动成本不变C.一般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 D.分为半变动成本和延
11、期变动成本2.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中的高低点法,其“高点”一般是指(C)。A.成本总额最大的点 B.成本和业务量都最大的点C.业务量总额最大的点 D.单位成本最大的点3. 甲企业每月生产某种零件数量在1000件以内时,需要化验员2名;在此基础上,每增加产量400件,需要增加1名化验员。在此种情况下,化验员的工资成本属于(A)。A阶梯式混合成本 B.标准式混合成本 C.低坡式混合成本 D.曲线式混合成本4. 适用于新建行业或新产品的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是(D)。A.散布图法 B.回归直线法 C.高低点法 D.工程研究法5. 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6 000元,该期产量为3 000件,
12、销售量为2 000件,期初存货为零,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3 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D)元。产销 完全营利变动营利A.1 000 B.5 000 C.6 000 D.7 0006. 在成本水平不变动的情况下,某年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大于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其原因是(A)。A.生产量大于销售量 B.销售量大于生产量C.对固定制造费用处理不同 D.期间费用金额不同7.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 只要期末存货量等于期初存货量,任何条件下两种方法利润都相等B. 如果期初、期末存货均为0,任何条件下两种方法利润都相等C. 期初、期末存货固定制
13、造费用不相等,任何条件下两种方法利润都不同D. 前后各期成本水平不同,任何条件下两种方法利润都不同8. 营业净利润在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下的计算正确的是(D)。A.营业收入变动生产成本固定成本 B.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C.营业收入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D.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三、 多项选择1. 固定成本的主要特点有(AC)。A.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不变 B.在一定时期内成本总额不变C.在一定条件下单位固定成本反比例变动 D.固定成本一般属于期间成本2. 下列成本项目中属于酌量性变动成本的有(ACD)。A.销售佣金 B.直接材料的采购成本 C.产品技术转让费 D.生产工人计件工资3. 企业固定
14、成本可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企业降低固定成本的途径有(AD)。A. 通过增加产量相对降低约束性固定成本B. .通过增加产量相对降低酌量性固定成本C. 通过财务决策绝对降低约束性固定成本D. 通过财务决策绝对降低酌量性固定成本4. 半变动成本和半固定成本两者的共同点是(BD)。A. 成本通常有一个基数,与业务量的变化无关B. 兼有固定成本性质和变动成本性质C. 可建立连续性的成本业务量关系模型D. 成本性态分析中需运用一定方法进行分解5. 下列关于变动成本法,说法正确的是(AB)。A. 理论依据是产品生产成本应随生产量的变动而变动B. 揭示了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联系C. 为
15、成本控制、业绩考核、长期和短期决策提供了依据D. 比完全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更准确、可靠6. 变动成本法下产品生产成本一般包括(AC)。A.直接材料 B.变动销售管理费用 C.变动制造费用 D.固定制造费用7. 下列项目中不会导致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所确定的分期营业利润不同的有(ABCD)。A.营业收入 B.变动生产成本 C.变动销售费用和变动管理费用 D.固定销售费用和固定管理费用8.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区别有(ABC)。A.产品成本构成内容不同 B.营业利润计算程序不同C.提供成本信息的用途不同 D.各期间营业利润结果不同9. 某公司有3000件积压的在产品,总制造
16、成本为60000元,如果花40000元进一步加工,该批商品出售可得销售收入80000元,该批在产品也可直接卖给某批发公司,可得销售收入50000元,在分析这两个被选方案时,沉没成本是(D)元。A10000 B40000 C50000 D6000010. 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一旦形成,在短期内难以作重大改变,属于这种经营能力成本的是(A)。A约束性固定成本 B酌量性固定成本 C重置成本 D沉没成本11. 在相关范围内,其单位成本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是(B)。A固定成本 B变动成本 C混合成本 D总成本12. 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2011年期初存货是30000元,期末存货为0元,在这种情况
17、下,按完全成本计算法确定营业利润比按变动成本计算法确定营业利润(B)。A大 B小 C相等 D不确定13. 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是(B)。A 不将其作为费用 B 将其作为期间费用,全额列入利润C 将其作为期间费用,部分列入利润表D 在每单位产品间进行分摊四、 业务题1. 资料:东方公司只生产销售甲产品,企业的历史资料表明,最高年产量为2005年的140 000件,生产成本400 000元,最低年产量为2010年的80 000件,2010年的相关成本为:变动成本120 000元,固定成本80 000元,混合成本80 000元。要求:(1) 用高低点法进行混合成本分解,
18、并建立成本与业务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单位变动成本b=高点成本-低点成本高点业务量-低点业务量=400,000-(120,000+80,000+80,000)140,000-80,000=2(元/件)固定成本总额a=总成本高点-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高点=总成本低点-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低点=400,000-2140,000=280,000-280,000=120,000(元) y=2x+120,000(2) 预计年生产量为126 000件时企业的成本总额。成本总额=126,000+120,000=372,000(元)2. 资料:ABC公司2011年16月份有关产量和成本资料见表2-12。表2-12产量
19、和成本资料表月 份123456合计产量(件)4002003005004006002 400成本(元)30 00020 00028 00040 00032 00044 000194 000要求:说明该企业成本与业务量相关性,按回归直线法建立成本形态数学模型。回归直线计算表月份(n)x(小时)y(元)xyxy12345640020030050040060030 00020 00028 00040 00032 00044 000120000004000000840000020000000128000002640000016000040000900002500001600003600009000000
20、00400000000784000000160000000010240000001936000000合计()24001940008360000010600006644000000单位变动成本b=各期总成本之和-各期固定成本之和各期产量之和=683,600,000-2,400194,00061,060,000-2,4002=60(元)固定成本总额a=194,000-602,4006=8,333.33(元)y=8,333.33+60xr=683,600,000-2,400194,000(61,060,000-2,4002)(6664,000,000-194,0002)=0.98463. 某企业生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 会计 复习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