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中国能源供给侧改革的路径探析——基于产能、结构和消费模式的视角-岳立.pdf
《新常态下中国能源供给侧改革的路径探析——基于产能、结构和消费模式的视角-岳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常态下中国能源供给侧改革的路径探析——基于产能、结构和消费模式的视角-岳立.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街涛向趣2016年第10-,期新常态下中国能源供给侧改革的路径探析基于产能、结构和消费模式的视角岳 立8r,杨 帆b(兰州大学&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究中心;b经济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摘要:认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主题。新常态下能源行业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就在于如何变革,也就是如何深入推进能源革命以解决能源供给侧结构性失衡的问题。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角度,介绍了供给侧改革的深刻内涵,从产能过剩的现状、不合理的能源结构和高能耗的能源消费模式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中国推进能源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改革的突破口,最后从培育新兴需求、建设能源互联网、创新能
2、源体制机制、加强政府规划引导创新能源科技和完善能源行业法律法规五个方面对新常态下中国能源供给侧的改革路径提出政策建议。关键词:新常态;能源革命;供给侧改革;能源供给侧改革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72X2016)10000106一、引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顺应和引领中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伟大创举,是全面改革中的“精准改革”。2016年3月2日至16日的两会期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仁不让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点,其中能源体系供给侧成为两会期间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从2015年11月习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供给侧改革到两会期间能源供给侧改革成为频繁提出的热门词汇,种种迹象
3、表明,能源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因此,在中国处于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常态时期,针对能源供给侧的各种弊端,提出具体的改革路径,对“十三五”期间完成“精准改革”,实现能源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故本文以新常态为视角,以供给侧改革的五大重点任务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中国在“十三五”期间能源供给侧的改革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并给出具体的政策建议。二、能源供给侧改革的深刻内涵_直以来,出口、投资、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而作为“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需求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块“短板”。传统上,经济增长下行被中国经济学界认为是
4、总需求不足的结果,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都是基于凯恩斯主义的政策理念,从需求侧方面进行管理,即采取一系列政策刺激消费、出口和投资,扩大总需求,包括2008年中国经历全球金融危机后出台的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方案。但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关系出现调整,世界经济复苏曲折、缓慢、复杂,人口、资源等红利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效果正逐渐消退,依赖传统红利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中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很大,经济发展步人“新常态”。为了积极应对国内外需求持续疲软的状况,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需求刺激方案,但收获甚微。典型的凯恩斯主义需求侧管理虽能刺激总需求,但无助于结构转型与
5、结构优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失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反而提高了需求刺激方案的潜在风险,当前“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已经无以为继。目前,“供需错位”已然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收稿日期:20160630基金项目: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5LZUJBWZX013;14LZUJBWZB001)作者简介:岳立(1969一),女,新疆哈密人,博士,兰州大学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中心、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循环经济。 1万方数据岳立,杨帆:新常态下中国能源供给侧改革的路径探析的最大障碍,主要体现在住房、医疗、教育、能源方面的有效需求不足旧J。从能
6、源领域来说,一方面,传统能源如煤炭、炼油、火电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非化石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的能源消费结构占比不合理,利用率比较低。体现在供给体系上,就是生产要素低效率、低质量的“错配”【3j。因此中国经济增长放缓面临的不仅有短期的周期性压力,还有长期的结构性压力,此时,要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仅靠需求侧管理来拉动经济增长是不够的,必须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来提高潜在的经济增长率,也就是在供给侧发力,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4|。能源行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其要素能源不仅是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生活要素,也是满足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的中间要素。不论作为居民消费生活要素还是作为行业发展
7、生产要素都是供给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能源供给侧结构不合理导致在“三期叠加”的新常态下,需要破解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常规能源产能严重过剩、不可持续的能源结构瓶颈制约、能源系统整体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因此,创新能源体制机制,大力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刻不容缓。三、从能源角度探讨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能源供给侧改革不仅包括对能源体系自身供给结构的改革,也包括对整个国民经济能源结构、能源消费模式的改革。中国能源研究会发布的中国能源展望2030)认为,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及能源利用效率水平提高,这三种力量影响决定了中国能源需求进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由此可见,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故本文
8、从能源体系、能源结构和能源消费模式三个方面对能源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进行深度分析。(一)能源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阻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由于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投资持续过快增长,一些行业如煤炭、钢铁、有色金属和水泥投资明显过热,导致产能扩张的速度明显高于需求扩张的速度”。根据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企业整体利润下滑主要是由于钢铁、煤炭、油气等上游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所引起,2015年,矿产行业产业利润就同比下降565左右。细分到能源行业来说,煤炭、炼油等行业同样存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截至2015年底,中国煤炭行业的产能已经接近50亿吨年,批准在建的项目规模也逼近10亿屯年,而行业2年产量仅维持在37亿吨左
9、右,亏损面已经达到80以上。而火电行业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14亿千瓦,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由2014年的4706小时降至2015年的4200小时左右,创1978年以来的新低。从炼油行业来说,以行业合理开工率为基准,目前全国炼油行业仍然面临产能过剩1亿吨年的窘境。2015年原油一次加工量超过7亿吨,全国炼油厂平均开工率仅为754,虽然较2014年稍有反弹,但仍然低于全球84的平均水平。同时,由于受需求和调峰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一直存在,2015年全年弃光、弃风率分别为10和15左右,严重制约了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大规模闲置的生产力造成能源资源的极大浪费,降低了
10、整个能源行业运行效率,提高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本,阻碍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程。(二)能源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中国能源供给侧主要依赖化石能源,时至今日,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曾经支撑中国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能源体系,已然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阻力和环境污染的始作俑者。到2016年初,中国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高达644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仅占到1 12,碳排放总量超过欧美之和,成为碳排放总量全球第一的国家。能源结构不合理,地区性产能过剩i是导致目前经济转型困难力不从心的主要原因。而根据2014年BP能源统计年鉴资料显示,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非化石能源只占到一
11、次能源消费比例的112,低于世界137的平均水平,将近是法国的15和加拿大的13。其中,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为19,低于世界25的平均水平,比绝大多数高能耗国家都要低,只相当于德国的15。而同时期美国的煤炭消耗量、天然气消耗量和非化石能源消耗量分别占到一次能源消耗总量的197、302和137,法国和加拿大的非化石能源消耗量更是占到一次能源消耗量的502和344(见表1)。与此同时,过度依赖黑色能源体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El益突出。二氧化碳的超额排放导致以PM25为主要污染物的雾霾席卷我国的大部分区域,不仅危害居民身体健康,也阻碍了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从2000年到2014年
12、,中国的碳排放总量呈现递增的态势,并且维持在很高的水平,而主要发达国家的碳排放总量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万方数据铅埽向艇2016年第,o期的幅度,甚至呈现略微下降的趋势(见图1)。因此,为了推动经济转型、改善生态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务之急就是要调整能源结构,降低高能耗高污染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例,建立以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体系。表l 2014年全球高能耗国家l组织)一次能源消耗结构煤炭 石油天然气3嚣核能 水电猎美国 197 364 302 137 83 26 28中国 66 171 57 112 1 83 19印度 565 283 71 81 12 46 22日本 277 4
13、32 222 69 0 43 26德国 249 359 205 187 71 15 102法国 38 434 136 502 415 6 27英国 157 369 319 155 77 O7 7俄罗斯 125 217 54 llI 8 6 58 O加拿大 64 31 282 344 72 258 15意大利 9 38 343 187 0 87 10西班牙 9 447 178 285 97 67 121韩国 3l 395 157 138 13 03 04南非 7056 2296 294 354 284 02 05伊朗05 37 608 17 04 14 0沙特0 593 加7 0 0 0 0印尼
14、 348 423 198 31 0 19 13澳大利亚3563 37 2139 598 0 268 33墨西哥 752 445l 4033 764 45 12 194巴西 52 482 121 345 12 281 52土耳其2865 2697 3487 951 0 726 225欧盟 167 368 216 249 123 52 74 OECD国家191 37 261 178 82 57 39非OECD国家381 293 22 106 17 76 14世界 30 326 237 137 44 68 2512r-一誊:。i 一。f自睦圭耋旦釜奎蛰旦璃爷爷p爷审守蒂擎妒妒爷爷爷图1 中国与典型发
15、达国家碳排放量趋势(三)高能耗的能源消费模式使能源效率低下随着中国经济近几十年的高速腾飞,重工业和化工工业飞速发展,在创造中国奇迹的同时也伴随着越来越难以为继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根据国家能源局和BP能源统计年鉴最新统计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达到43亿吨标准煤,相较于2012年增长了69,年均增幅为23,能源消耗总量相当于2000年的3倍。而美国,1965年的能源消费总量是我国的98倍(1838亿吨标准煤),1979年的能源消费总量是我国的46倍(2684亿吨标准煤),2000年的能源消费总量是中国的23l倍(3305亿吨标准煤),2008年与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持平(3314亿
16、吨标准煤),2009年中国便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国(3303亿吨标准煤),2014年中国的能源消耗已经达到了惊人的4245亿吨标准煤。目前,在世界上的主要能源消耗国中,中国的能源消耗量是同为人口大国印度的466倍,邻国日本的652倍,传统强国俄罗斯的436倍,并且超出曾经的第一大能源消费国美国近962亿吨标准煤当量的能源消耗量(见图2)。在能源消耗量疯狂增长的背后,不仅仅有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高能耗的能源消费模式和能源产业体系制约着中国的经济增长。、P蕞厂_-一一一_:伞醇二k一 一生妻妻:! _-b:套鼍葶葶葶p守荸爷爷擎荸事审p图2 中国与典型发达国家能源消耗趋势高能耗能源消
17、费模式的另一种表现就是能源效率低下。能源消费强度是衡量一个国家能源利用效率、能源消费水平和节能降耗状况的重要指标,该指标表示生产一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说明国家在经济生产活动中对能源资源的利用程度,反映了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M J。从能耗强度看,中国每万美元GDP的能源消费强度为41吨标准煤,虽然比印度、俄罗斯、南非、沙特等国家能源利用状况要好,但是比主要高能耗国家普遍要高出2倍以上,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7倍(见图3)。高能耗、低效率的能源消费模式在能源安全形势严峻的国情下,严重削弱了中国的产业竞争力,束缚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难以满足中国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要求。4;姓il i
18、Ij i珏ij毋蕊毋毋毋毋掌蓼移薅蛰荸毋梦气参穸四、我国能源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由分析中可以看出,针对目前在能源领域愈演愈烈的结构性失衡现象,调整能源供给规划,实现能惦拈:。坫;o簟拦雎f畦。捌v攀暮麓麓万方数据岳立,杨帆: 新常态下中国能源供给侧改革的路径探析源互补和能源系统健康发展,都需要运用前瞻性视角和系统性思维来研究能源行业存在的供需失衡问题,明确供给侧结构性能源改革的着力方向。因此,本文以产能过剩、能源结构、能源消费模式三个角度作为着力点,探索能源供给侧的改革路径。(一)构建适应新常态的能源投资体系,化解产能危机“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在煤炭行业和火电行业重点淘汰年产量不足9万吨的小
19、煤矿,以及年发电量不足10万千瓦的火电机组;争取在三到五年时间内,化解煤炭行业产能五亿吨,同时重组产能五亿吨;对煤炭领域新增产能进行严格限制,在未来三年暂停审批新增煤矿,控制煤矿数量;JJu快淘汰落后产能,力争在2016年淘汰落后煤矿1000处左右,合计淘汰产能接近6000万吨。基于现实情况,将进一步压缩煤电领域新建项目规模,针对存在电力过剩的区域,严格审批新上线的电力项目,暂缓一部分已核准项目的施工建设。利用市场倒逼机制,着力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并且加快解决目前中国电力行业弃光、弃风、弃水的电力“三弃”痼疾。然而在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我们不应该仅仅着眼于政府制定的硬性指标,同时得看清现状:即
20、中国的能源体系供给侧改革注定不会一帆风顺。这其中既有能源体系在转型期间保证供能稳定的技术性问题,也有产能淘汰后职工如何安置的社会性问题。为推进化解产能过剩,当务之急,是出台一系列政策加速建立和完善能源行业产能过剩退出通道,包括国家财政划拨专项资金,妥善解决符合相关政策的产能过剩企业退出后的人员安置问题,以及地方化解过剩产能中的人员分流安置奖补问题,竭力帮助企业分担退出后引起的人员安置补偿负担。在推进产能过剩行业市场化退出的过程中,优化能源产业结构,实现产能转型升级,鼓励金融系统为退出企业做好处置抵债资产和核销呆账的工作,同时推动不良资产批量转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企业并购重组,为企业注入新鲜活力
21、。(二)构建环境友好、安全高效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能源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就是推动能源领域的产业结构由“黑色体系”向“清洁体系”转型,引导我国能源发展的主体由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进行转变。从我国能源结构的发展现状来看,只有化石能源产业供给侧出现明显的收缩信号时,才能保证从化石能源行业分离出充分的资源流向新能源行业,同时4也因为供给端收缩从而使化石能源行业的供需结构趋向合理。从终端能源消费结构方面来看。2000年到2013年,石油和生物能在终端能源消费总量所占比重逐年递减,石油产品、煤炭、地热能和热能在终端能源消费总量所占比重基本恒定,而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潮汐能和风能)和电力在终端能源消
22、费总量所占比重逐年上升(见表2)。虽然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不足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1,但是一直呈现上升趋势。说明在中国可再生能源法的推动下,能源消费结构在不断改善,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有了长足的进步,已成为世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大国。表2中国终端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年份石油耍普煤炭弩訾冀齑男影电能热能 : : !堂垦堂2000 024 2230 3685 158 2448 024 012 1115 3032001 O24 2237 3600 179 2404 024 012 1196 3232002 O23 2332 3457 186 2332 023 012 1288 3482003 O32 2321
23、 3565 200 2120 O21 021 1371 3482004 O37 2379 3727 223 1859 019 019 1403 3352005 O34 2308 3795 239 1718 017 026 1496 3682006 O32 2318 3709 280 1607 024 024 1623 3842007 030 2341 3608 315 1508 0 23 030 1755 3902008 036 2304 3605 356 1453 022 036 1802 3852009 028 2303 3587 356 1410 021 049 1863 384201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态 中国能源 供给 改革 路径 探析 基于 产能 结构 消费 模式 视角 岳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