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单元辅导1.docx
《西方经济学单元辅导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单元辅导1.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西方经济学单元辅导(1)第一章 导言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稀缺性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经济学正产生于稀缺性的存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正是由这种稀缺性所决定的。二、生产可能性曲线、机会成本和选择选择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什么欲望的决策。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东西就是作出决策的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了稀缺性、选择和机会成本这三个重要概念。 经济学家把选择概括
2、为三个相关的问题: 第一,生产什么物品与生产多少。第二,如何生产。 第三,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分配。“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也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三、经济学与资源利用 资源利用。所谓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在理解微观经济学的定义时,要注意这样几点: 第一,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第二,解决
3、的问题是资源配置。第三,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第四,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二、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在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定义时,要注意这样几点:第一,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第三,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四,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都是实证分析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 实证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时超脱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
4、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时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二、实证分析方法 一个完整的理论包括定义、假设、假说和预测。定义是对经济学所研究的各种变量所规定的明确的含义。变量是一些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在经济分析中常用的变量有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存量与流量。内生变量是“一种理论内所要解释的变量。”外生变量是“一种理论内影响其他变量,但本身由该理论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变量”。内生变量又称因变量,外生变量又称自变量。存量是指一定时点上存
5、在的变量的数值。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无关。流量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的数值。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相关。假设是某一理论所适用的条件。假说是对两个或更多的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阐述,也就是未经证明的理论。预测是根据假说对未来进行预期。第二章 需求、供给、价格第一节 需求理论一、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 1.需求 需求是指消费者(家庭)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在理解需求这个概念时,应该注意的是,需求是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成为需求。2.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就是需求表。3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画出的,是表示某种商
6、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二、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是购买愿望与购买能力的统一,所以,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影响购买愿望与购买能力的各种经济与社会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是:价格、收入、消费者嗜好与预期。价格既影响购买能力,又影响购买愿望。收入更多地影响购买能力。消费者嗜好与预期更多地影响购买愿望。互补品是指共同满足一种欲望的两种商品,它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的。例如,录音机和磁带就是互补品。这种有互补关系的商品,当一种商品(例如录音机)的价格上升时,对另一种商品(例如磁带)的需求就减少,因为录音机价格上升,需求减少,对磁带的需求也会减少。反之,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时,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就增加。两
7、种互补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替代品是指可以互相代替来满足同一种欲望的两种商品,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例如,羊肉与牛肉就是这种替代关系。这种有替代关系的商品,当一种商品(例如羊肉)价格上升时,对另一种商品(例如牛肉)的需求就增加。因为羊肉价格上升,人们少吃羊肉,必然多吃牛肉。反之,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时,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就减少。两种替代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三、需求定理需求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本身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四、需求量
8、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在经济分析中特别要注意区分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第一,影响两者变动的因素不同。影响需求量变动的因素是商品本身的价格;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是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第二,在曲线上的变动不同。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移动;需求变动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见下图) P DP1AP2B0Q1Q2需求量的变动。P1Q1QPQP00Q1Q2D1D2需求的变动。第二节 供给理论一、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 1.供给 供给是指生产者(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某种商品量。 供给也是供给欲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2.供给表表示某种商品(鸡蛋)
9、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就是供给表。3供给曲线供给曲线是根据供给表画出的,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三、供给定理供给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供给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四、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在分析供给问题时,同样要注意区分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第一,影响两者变动的因素不 同。影响供给量变动的因素是商品本身的价格;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是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第二,在曲线上的变动不同。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供给曲线
10、上的点的移动;供给变动表现为整个供给曲线的移动。(见下图)第三节 价格的决定一、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这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称为均衡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称为均衡数量。对均衡价格的理解应注意这样三点:第一,均衡价格就是由于需求与供给这两种力量的作用使价格处于一种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状态。第二,决定均衡价格的是需求与供给。第三,市场上各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最后的结果,其形成过程是在市场的背后进行的。二、均衡价格的形成如前所述,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上供求双方的竞争过程中自发地形成的。均衡价格的形成也就是价格决定的过程。因此,价格也就是由市场供求双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经济学 单元 辅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