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经济区总规A3文本.docx
《九华经济区总规A3文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华经济区总规A3文本.docx(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则第1.0.1条 九华经济区自成立以来,引进的项目呈现出总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入园启动快等特点。目前经济区正处于由起步阶段向腾飞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为保持经济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适应国家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和长株潭城市群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紧紧抓住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战略发展机遇,必须要有注重科学性、前瞻性与指导性的总体规划,引导经济区规范、持续、蓬勃的发展。为九华经济区发展的需要,加强规划建设管理,促进各项建设合理有序,特编制九华经济区总体规划(2008年203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第1.0.2条 规划区范围
2、本次总体规划规划区范围为湘潭县响水乡所辖范围,总面积为138.18km2。第1.0.3条 本规划为湘潭县响水乡所辖范围城乡建设发展和规划区土地使用及各项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规划区内各项规划的制定,须遵循本规划。 第1.0.4条 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082030年,其中近期为2008年2015年,远期为20162030年,远景为2030年以后。第1.0.5条 规划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落实“五个统筹”,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按照转变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要求,注重长
3、株潭一体化,统筹协调发展,注重各类脆弱资源的有效保护利用和空间管制的要求;注重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以集约型经济区发展模式为导向,实现经济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1.0.6条 规划原则1区域协调发展原则。从区域、多角度俯视经济区规划建设问题,明确经济区规划建设的重要作用与关键问题,强化人口、资源、空间布局结构、促进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2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原则。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坚持生态优先,提升区域经济、产业、环境的总体水平。构建物质循环模式,拉长资源、能源利用链条,与相关联的产业共生耦合,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3规模集
4、聚原则。科学预测产业发展与人口增长引导的土地需求增量与基础设施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资源的规模经济效益及综合资源的集聚经济效益。4与相关规划协调一致的原则。经济区总体规划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长株潭区域规划、长株潭空间管制规划等相关规划保持衔接和协调。5适度超前的原则。规划建设目标确定要具有前瞻性,基础设施配套与建设适度超前当前水平与发展需求。6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原则。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全面推进土地、水、能源的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发展模式,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0.7条 规划的基本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5、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其它有关国家规范标准;3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及其它相关规划;4湖南省、湘潭市、长株潭城市群“十一五”规划纲要;5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及其它国家、湖南省、湘潭市以及各行业的相关文件。第二章 规划目标与发展策略第2.0.1条 规划目标充分把握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战略发展机遇,发挥区位、交通、人才等综合优势,打造湖南省最具优势的产业集群高地,建成“两型”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化基地;打造最具活力的创新体系,建成“长潭硅谷”科技创新基地;打造最佳的人居创业环境,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示范区;形成能够支撑湘潭市经济腾飞、承托长株潭未
6、来希望的区域发展水平最高、竟争力最强的现代和谐的新城区。第2.0.2条 经济发展策略1以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从实际出发,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立足长株潭和九华现有发展基础和优势产业,引进资金、科技、项目、技术和人才,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2园区开发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龙头发展战略,坚持以汽车和IT特色产业为主导,致力打造湖南新型工业化特色产业基地,以长潭西线为主轴的科技硅谷,湘台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3营造一个重商、亲商、富商的环境,壮大服务产业规模,积极培育科技培训、信息咨询、
7、广告、法律、会展、旅游服务等专业性服务业,提升服务产业档次,打造带动区域发展的综合服务中心。第2.0.3条 社会发展策略1加强人居环境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建设和创建法治园区、平安园区、文化园区、诚信园区、绿色园区,争当城乡统筹和谐社会构建的示范区。2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关注弱势群体,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社会化,创造创业环境,建设完善的社会事业体系,推动社会均衡发展。4加快建设信息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建设“数字九华”,社会
8、信息化各项指标达到与现代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相适应的水平。5切实保障城市安全。构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完善的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的设施系统,建立有效应对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防范机制。第2.0.4条 生态环境发展策略1推进区域生态网络建设。以建立稳定、持续和高质量的生态网络体系为核心,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流域的综合治理,特别是长株潭中心绿地(绿心)的建设以及湘江的保护和治理,确保园区与区域的生态安全。2强化重点地区的生态建设。以积极的规划理念和财政政策,关注地区生态要素构成,划定禁建区和限建区域,保护河湖水系、山体林地、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加大生态廊道、区域绿地、环城绿地、城市公共绿地等生态
9、环境建设。3. 提升发展环节的生态保护行动。贯彻科学发展观,实行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城市空间规划布局的协调发展,坚持建设和预防并重,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4. 营造健康的城区环境。以区域生态控制与基准,合理划分生态分区,确定重点保护区,合理保护利用周边的丘陵山体,构筑山水相融于城的生态廊道和城区绿环,营造“蓝天、碧水、青山”的生态城区。第2.0.5条 空间发展策略1. 区域协调发展。加强九华与长株潭城市群的建设,积极促进长株潭区域城市功能、产业互动,基础设施连接与共享,构筑开放、统筹与协调发展的,面向长株潭区域、整体提升的城市空间结构。2. 构建
10、城市特色。积极关注九华位于三市中央和山水生态城市要素构成特色,建立可持续发展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利用,处理好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关系,确定规划期内生态保护的内容、范围和管制要求,建立持续的山水城市形象。3. 城区有序拓展。构建合理的空间格局,以现状建设的基础为核心向周边拓展,发展九华大道以西的工业园区和高校区,以及以东的园区商务中心区、商居配套服务区、物流区、长株潭休闲娱乐区和湘江风光带。加强与湘潭市河西新区、鹤岭区、昭山区以及长沙市坪塘区,暮跳区的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城市用地布局,构筑分工明确、有序推进的空间结构。4. 村庄重新整合。结合城区的空间布局,整合村庄布局,建设现代化的居住小区、
11、迁村进居,使90%以上农户能迁入居住,避免第二次拆迁,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构筑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第2.0.6条 两型社会构建策略资源节约策略:1建立湿地系统,提高节水技术,大力推广中水回用技术和雨水综合利用技术,大力发展中水利用。2轨道交通尚线高强度开发,实行节地建设模式。3发展循环经济,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与资源使用效率,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此例。环境友好策略1保护多样化的生境系统,包括地形、地貌、河流水系、湿地、林地等2保护原生态自然景观环境(1)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2)保护水系的自然形态(3)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4)保护成片农田3加速环保产业与环保设施建设,促进废弃物
12、的无害化处理第三章 九华经济区定位第3.0.1条 产业定位打造长株潭城市群产业集群新高地,形成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机电一体化和精密仪器加工、机械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四大产业集群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研发转化基地,逐步强化现代物流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地位,配套传统的生活性服务业,不断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最终形成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第3.0.2条 功能定位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长株潭新的经济增长中心,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教育科技转化基地和创新中心、高品质的服务和休闲中心,具备综合功能的宜居现代化城市新区。第3.0.3条 形象定位三市中央,创业新区、滨江乐园。第3.0.
13、4条 综合定位立足长株潭,依托中部崛起,把九华经济区建设成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和新型工业化特色产业区,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基地,长株潭新的经济增长中心,高品质的滨江休闲乐园,宜居的生态家园,逐步形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友好的长株潭城市群的新城区。综合定位概括为“一心三区”。一心:长株潭新的经济增长中心; 三区:“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新型工业化特色产业区、适宜人居的新城区;第四章 经济区规模第4.0.1条 人口规模2015年九华经济区人口为32万人左右(其中经济区文化娱乐主题公园用地区、战略发展用地区2万人,产业及配套建设建设用地区人口30万人),2030年经济区人口为78万
14、人左右(其中经济区文化娱乐主题公园用地、战略发展用地区13万人,产业及配套建设建设用地区人口65万人),远景达到100万人左右。第4.0.2条 建设用地规模九华经济区的城市总建设用地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满足长株潭区域功能需要的战略发展用地,一部分是湘江经济带建设的休闲娱乐用地,一部分是九华经济区产业及配套的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等用地。规划见下表:表4-1年份战略发展用地(km2)湘江经济带建设的都市公园、区域性休闲娱乐中心区用地(km2)经济区产业及配套建设建设用地(km2)小计(km2)20152340452030886480第4.0.3条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1产业及配套建设建设
15、用地区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表4-2年份九华经济区城市建设用地(万人)九华经济区城市建设用地(km2)人均建设用地指标(m2/人)20153040133.32030656498.52经济区规划总建设建设用地区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表4-3年份九华经济区城市建设用地(万人)九华经济区城市建设用地(km2)人均建设用地指标(m2/人)20153245140.620307880102.6第4.0.4条 建设用地控制1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
16、展的保障能力。 2建立城市发展的动态监控机制,依据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变化,调控城市建设用地投放总量和建设时序,并适时调整规划应对方案。3城市建设用地的投放与城市发展重点紧密结合,积极推动新城建设,实现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第4.0.5条 城区空间增长边界北侧增长边界:科大路以东区域的边界为蝴蝶山、上坪塘、香铺里、蚌冲、大塘坳;科大路以东长潭西线以西区域的边界为响水乡行政界线;长潭西线以东湘江路以西区域的边界为长株潭中横线;湘江路以东区域的边界为响水乡行政界线。东侧增长边界:湘江岸线以西100米。南侧增长边界:响水乡行政界线。西侧增长边界:奔驰路以南区域以潭锰铁路为界;奔驰路以北区域长株潭
17、中横线以南区域的边界为丁家塘、坳子塘、摇钱坳、五寸田、映山红、杨霞塘、易洋塘;长株潭中横线以北区域的边界为响水乡行政界线。第五章 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与村庄建设第5.0.1条 区域协调发展1与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的协调建设岳华新区建设岳华新区,充分依托省会长沙的产业、科研、交通等各种优势来提升九华经济区的发展品质,在产业发展、城际交通、城市总体布局、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与长沙协调,将九华建设成建有科技创新和发展新型产业的“两型”新城示范区。产业发展方面,九华经济区与长沙麓谷、大学城等整体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重点发展高新技术、文化、教育,引领两型技术发展潮流,建设科教文一体的样板,打造具有
18、国际影响的“长潭硅谷”。城际交通方面,加强在城际轨道交通线路和城际快速路的对接。城市总体布局方面,充分考虑九华组团与坪塘组团对接,用地布局体现城市结构的开敞性,灵活性和城市道路的通达性。在城市主要路网方面,主要加强九华大道与坪塘大道、九华经济区滨江路与长沙河西潇湘大道的对接。2与昭山易家湾组团的协调建设昭华新区建设昭华新区九华经济区重点在产业发展、交通等方面加强与昭山易家湾组团的协调。在产业发展方面,九华以汽车制造、IT产业为主体,集生活、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余一体的新型城区,昭山则与长沙暮云、株洲跳马共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以生态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两大主题。在交通方面:九华要在长株潭
19、中横线、跨江隧道、奔驰路跨江大桥、上瑞高速公路、湘潭城市北二环等方面加强与昭山、仰天湖区域的衔接。保持区域的交通畅通。3与湘潭万楼新城的协调(1)功能的有机互补万楼新城总体定位为:以万楼为依托的文化产业中心、现代生产性服务中心、宜居生态家园。九华经济区产业定位为:长株潭新的经济增长中心; “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新型工业化特色产业区、适宜人居的新城区;(2)基础设施的统筹考虑九华经济区与万楼新城的协调还体现在基础设施的统筹考虑上,由于两者事实上连为一体,规划对相关的基础设施如城市道路、给水、排水、对外交通、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都进行统筹考虑。在城市主要路网方面,加强科大路与泗洲路、江南大道
20、、富洲路、乐塘路与次四路、九华大道与熙春路、滨江路与沿江路的对接。在给水工程方面,近期九华经济区主要以湘潭市一水厂为给水水源,从一水厂敷设给水管道进入九华经济区。远期在经济区内新建九华水厂,经济区将由湘潭市一水厂和九华水厂联合供水。在城市排水工程方面,根据湘潭城市的污水处理厂规划建设和九华经济区的地形地势情况,吉利路以南的污水进入湘潭河西污水处理厂,另外在九华北部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处理吉利大道以北的污水。近期九华经济区污水全部进入河西污水处理厂。第5.0.2条 基础设施规划1道路交通规划布局将九华经济区(响水乡域)道路网络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乡域对外交通主干道,包括上瑞高速公路,潭衡高速,长
21、潭高速。第二层次乡域内联系各行政村与九华经济区、响水乡集镇的主干线(以三级公路为主体)。第三层次村组公路,各行政村中心村庄与其它基层村及宅间联系道路,路面宽为3.55米。这三个层次的公路将确保九华经济区对外交通通畅,内部交通通达。2燃气工程规划积极利用天然气作为供气气源,工业区及周边农村地区以天然气为主,其余农村以发展沼气为主,辅以罐装石油液化气作为气源。3环卫工程规划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 垃圾收集采用“每户分类村集中、中转城市处理”的模式。村庄内设置垃圾收集点和转运站,垃圾分类密闭集存、密闭贮运至市垃圾处理场,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生产、养殖及卫生站等可设置独立垃圾收集点。医疗废弃物应
22、另行处理,以杜绝流行性传染疾病的传播。农村各村庄(特别是引导发展村庄)均设独立式水冲式卫生公厕,公厕设置应按一、二类标准设置,建筑面积3060平方米,推广节水型公厕。结合农村改水改厕,逐步提高无害化卫生厕所的覆盖率。4给水、排水规划规划区内的农村供水采用村镇集中供水,离城市较近的村庄直接延伸城市给水管网进行供水,远离城市的村庄以建立小型供水站方式进行供水,供水站供水的水质要求至少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85)。农村污水量不大,生活污水(污染物)和养殖污水(污染物)进入沼气池处理后,变成有机肥重复利用。5电力电信规划(1)电力工程规划村庄生产和生活用电电源就近接入城市110kV变电
23、站,在负荷中心设置10kV变配电所。中低压线路在居民小区、学校等要求采用埋地敷设的方式,其余要求采用绝缘架空线,对现有的严重老化等存在安全隐患的中低压线路要求予以整改,保证电网安全可靠。架空电缆采用全塑自承式电缆或实心绝缘非填充型电缆,也可采用钢绞线吊挂全塑电缆。与地面最小间距4.5m,与路面最小间距5.5m。(2)电信工程规划通信用户按电话1线/户、有线电视1线/户、网络1线/户考虑。电话:一路主干电话电缆进村,经电话交接箱(可以设在村办公楼)和若干个分线盒各个用户。有线电视:一路主干同轴电缆进村,经光节点(可以设在村办公楼)和若干个放大器、若干分配器、分支器到各个用户。第5.0.3条 村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区 A3 文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