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护理学.doc





《急危重症护理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危重症护理学.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急危重症护理学一、 名词解释1、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及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的一门重要学科,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局部。2、 急诊医疗效劳体系EMSS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ICU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即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急诊科和ICU负责院内急救,它既适合于平时的急诊医疗工作,也适用于意外事故的急救。3、 院前急救也称院外急救,是指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患者在到达医院之前进展的紧急医疗救护。4、 院前院内急救链急救一体化是指急救中心收到急危重症患者发出的呼救时,将医疗急诊措施及时送到患
2、者身边,立即进展迅速有效的处理,然后送到适宜的急救中心或医院急诊科进一步诊治。这个过程是由不同部门或单位组成的EMSS协同完成,并且按顺序接替,环环衔接良好,称为之。5、 急诊绿色通道是指医院内专门为急危重患者提供的快速高效的效劳系统,包括急诊预诊、抢救室、手术室、急诊重症监护室等。绿色通道的救治X围为各种急危重症、需立即抢救患者、110和120所送的病情较严重患者、“五无人员无XX、无单位、无地址、无家属、无经费保证。6、 急诊分诊是根据就诊患者的主诉、主要病症和体征进展初步判断,分清疾病的轻重缓急及隶属专科,及时安排救治程序及指导专科就诊,使就诊患者尽快得到诊治。7、 重症监护病房简称IC
3、U,是集中由高素质及专业经历的医护人员,用先进的监护设备和治疗、护理手段,对危重症患者进展生理功能的监测、生命支持、防治并发症,促进和加快患者康复过程的就治单位。ICU病房成为医院中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心。ICU的监护救治水平、设备先进化的程度,成为表达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我国卫生部已规定将ICU的建立情况作为医院等级评定的重要标志之一。8、 自动连续测压法又称自动无创伤性测压法ANIBPK或NIBP主要采用振荡技术测定血压,充气泵可定时地使袖套自动充气和排气,能够自动定时显示收缩压、舒X压、平均动脉压和脉率。9、 心排出量CO是指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总量,正常人左右心室的排出量根本相等
4、。CO是反映心脏泵功能的重要指标,对评价心功能、补液与药物治疗均具有重要的意义。10、 中心静脉压CVP是指胸腔内上、下静脉的压力。严格地说是指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压力,是反映右心前负荷的指标。主要适用于各种严重的创伤、休克、急性循环衰竭等危重患者。11、 心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射血功能突然中止。12、 根底生命支持BLS又称初期复苏处理或现场心肺复苏术,指在患者发生心搏骤停的现场,如办公室、家中、工厂等场所,首先由最初目击者为心搏骤停患者施行的心肺复苏术。是心肺复苏术三阶段ABCD四步法中的最初处置第一个ABCD。13、 进一步生命支持ACLS又称高级生命支持,主要是在BLS的根底
5、上应用辅助设备特殊技术,建立俄维持有效的通气和血液循环,识别和治疗心律失常,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改善并保持心肺功能及治疗原发病。14、 休克shock是机体在各种有害因素侵袭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环血量骤减,导致组织灌注缺乏,细胞代谢紊乱、受损,微循环障碍为特点的病理过程。休克的典型的表现时神志障碍、皮肤苍白、湿冷、血压下降、脉压减小、脉搏细速、发绀及尿少等。有效循环血量明显下降和组织器官低灌注的血流动力学特征。15、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机体遭受严重的创伤、休克、感染、手术灯急性损害24小时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或系统同时或序贯发生功能障碍或衰竭,不能维持自身的生理功能,从而影响全身内
6、环境稳定的临床综合征群。16、 全身炎性反响综合征SIRS炎症反响学说是MODS最根本的发病机制。MODS发病过程中除感染或创伤引起的毒素释放和组织损伤外,主要通过内源性介质的释放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响,目前把这些统称为SIRS。ACCP/SCCM将SIRS定义为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的打击所致的持续高代谢、高动力循环状态以及过度炎症反响的综合征。17、急性中毒是由于机体在短时间内吸收大量毒物,而迅速出现严重的中毒病症,其变化迅速,如不积极治疗,可危机生命。18、 中暑是指人体处于热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突然发生高热、皮肤枯燥、无汗及意识丧失或晕厥等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疾病,又称急性致热疾患。1
7、9、 高血压危象是发生在高血压或病症性高血压过程中的一种特殊临床危象。是指在高血压过程中,由于某种诱因,外周小动脉发生暂时性的强烈收缩,血压急剧升高,舒X压可130mmHg,收缩压230mmHg,常伴有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或不可逆的损害。2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由于胰岛素缺乏及升血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以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以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21、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简称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另一临床类型。高深昏迷特点主要有血糖高,血渗透压高,没有明显酮症酸中毒,因高血糖引起血浆引起血浆高渗性脱水和进展性意识障碍
8、的临床综合征。二、 填空&选择1、 院外急救包括患者发生伤病现场对医疗救护的呼救、现场救护、途中监护和运送等环节。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于维持患者的生命、防止再损伤、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 危重病救护是指受过专门培训的医务人员在备有先进监护设备和救治设备的重症监护病房ICU,接收由急诊室和院内有关科室转来的危重患者,对多种严重疾病或创伤以及继发于各种严重疾病或创伤的复杂并发症患者进展全面监护及治疗。3、 现代急救护理学起源于19世纪南丁格尔的年代,是现代急诊医疗效劳体系EMSS中的院前急救的初步阶段。4、 19551956年北欧爆发流行性脊髓灰质炎。
9、M Cara教授组建了一个急救系统,把患者送到医院进展集中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此举堪称是世界上最早的用于监护呼吸衰竭患者的“监护病房。5、 196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倡导建立EMSS。EMSS是由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室急救、ICU急救三局部组成。6、 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学科特点:素质要求高、涉及知识X围广、技术技能要求高。7、 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学习要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理论联系实际、苦练急救技术和培养管理、沟通能力。8、 急诊医疗体系的主要参与人员:最初目击者、急救医护人员、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9、 院前急救的工作X围:院前急救是在现场和途中进展,目的在于挽救和维持根本生命,减轻伤员在
10、运送途中的痛苦和并发症。现场医疗和抢救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搬运和运输时院前急救的重要内容。10、 院前急救的疾病X围:春季以心血管和脑血管病居多、夏秋季以洪水灾害及各种传染病为主、冬季呼吸道疾病增多。四季中,如遇阴、雨、雾、雪天那么创伤 和骨折患者明显增多。11、 院前急救的工作特点:时间紧迫、应急性强、病种复杂、现场急救条件差。12、 一般1辆急救车编制5人,即驾驶员、医师、护士、担架员等。驾驶员数量与急救车辆数配比为5:1,即每辆急救车配5名驾驶员为宜。13、 院前急救护理工作内容包括现场评估、现场救护、转运与途中监护三个方面。14、 现场评估是指当患者突患急危重病或遭到意外伤害时,护理人
11、员赶赴现场,进展全面体格检查的过程。现场评估内容:意识、瞳孔、气道现场急救对危重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最正确体位时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生命体征脉搏、呼吸、血压【常用肱动脉处】、体温一般状况观察。15、 医院急诊收治的多是突发性急、危、重症患者,所以布局要从应急出发。急诊科位置的选择首先要以方便患者就诊为原那么。急诊科标志必须醒目、突出。有单独的出入口,门口有宽阔的停车场,运送患者的车辆可直接到达急诊科或抢救室门前。具体设置如下:分诊台、急诊诊室、抢救室、治疗室、急诊输液室、急诊监护室EICU、观察室、急诊手术室和隔离室。16、 凡符合绿色通道救治X围患者,医院应不受地域、经济状况、身份地位的限
12、制,均予紧急抢救,实行“三先后一的原那么,即先抢救、先检查、先住院、后补交费用的原那么。17、 急诊护理工作的特点:急、忙、多学科性、易感染性。18、 急诊护理工作是急诊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急诊接诊、分诊、急诊处理三个方面。19、 急诊分诊目的:运用分诊技术,进展病情的分级。并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安排患者的就诊顺序,尽快提供初步的急救程序和护理措施。有效控制急诊科内的就诊人数,维护急诊科内的秩序。病情分级:级一类即急危症;级二类即急重症;级三类即紧急;级四类即亚紧急;级五类即非急诊。20、 急诊室的一切用品实行“四固定制度定数量、定位置、定人管理、定人检查、消毒和维修。21、 XZI
13、CU病房设置:ICU房间的布局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中心型的环形或扇形构造,中心监护台位于病房的中央,方便医护人员监护和救治;一种是长方形构造,中心监护台位于病房中间的一侧,节省空间。可设置一间能容纳35个病床的房间,收治病情相对稳定又不宜转出ICU的患者,同时设有隔离病房,为保护性隔离患者和病情危重需多种仪器监测和治疗的患者应用。医护人员应有专门的出入通道,会诊通道;患者有专门入、出科通道。设有家属探视系统,并设家属接待室、家属休息室。22、 XZICU床位设置:综合性医院的综合ICU病房床位数应占全院床位数的1%2%,发到国家或地区占总床数的2.6%4.1%。ICU每X床占地面积不小于15,
14、以20为宜。每X床头处应留有至少60cm的空隙,便于医护人员操作、检查和抢救。两床之间的距离应在2m以上;室温保持在2022,湿度以50%60%为宜。23、 XZICU人员设置:一般综合性ICU,医师与床位的比例要求应为1.52:1;护士与床位要求应为2.54:1;专科护士与床位的比例要求应为1.52:1。24、 ICU收容的对象原那么:各种危象急性可逆性的疾病。参照P61。不应收入ICU病房的有精神患者、肿瘤晚期患者、明确脑死亡和急性传染病所致的多器官衰竭的患者。25、 常用的监护内容有:循环功能的监护、呼吸功能的监护、肾功能的监护、脑功能的监护。26、 血流动力学监测一般分为无创性血流动力
15、学监测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27、 心率监测临床意义:(1) 判断心输出量CO:心输出量CO每分搏出量SU心率HR;即留神率太快160次/分时,心输出量反而减少;留神率减慢50次/分时,由于心搏次数减少而使心输出量减少。进展性心率减慢常常是心脏停搏的前兆。(2) 计算休克指数:休克指数HR/SBp。血容量正常时,休克指数应在0.5左右;休克指数等于1时,提示失血量占血容量的20%30%;休克指数大于1时,提示失血量占血容量的30%50%。心率HR,SBp收缩压90120mmHg,DBp舒X压6090mmHg(3) 估计心肌耗氧:心肌耗氧MVO2与心率关系极为密切。心率快慢与心肌耗氧大小呈正相关
16、。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Rpp反映了心肌耗氧情况。RppSBpHR。正常值小于12000,假设12000常提示心肌负荷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28、 有创动脉压监测:(1) 途径:桡动脉为首选,其次还有肱动脉、尺动脉、足背动脉或股动脉途径。(2) 并发症:血栓形成或栓塞,严重时引起肢体缺血、坏死。还可能发生出血、感染和动静脉瘘等。29、 中心静脉压CVP正常值及临床意义:(1) 正常值:512cm0.491.0kPa(2) 临床意义:小于25cmH2O表示右心房充盈不良或血容量缺乏;大于1520cmH2O表示右心房不良。(3) 测压途径:常用的有右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和股静脉等。(4) 考
17、前须知:换能器或简易测压装置的零点应置于第四肋间腋中线水平。确保测压管道通畅、无空气。严格无菌操作。(5) 并发症的防治:感染 出血和血肿 其他:可出现气栓、血栓、气胸、血胸、神经损伤等。30、 心电图ECG的意义:可以持续观察心电活动;监测心率、心律变化,监测有无心律失常;观察T波、ST段和U波变化,诊断心肌损伤、心肌缺血及电解质紊乱;监测药物对心脏的影响作为指导用药的依据及判断起搏器的功能。31、 心电导联电极的放置:(1) 标准肢体导联:导联连接为左上肢,右上肢;导联为左下肢,右上肢;导联为左下肢,左上肢。(2) 综合导联:综合导联连接为左锁骨中点下缘,右锁骨中点下缘,无关电极置于剑突右
18、侧,其心电图波形类似导联。(3) 综合导联:综合导联为左腋前线第四肋间,右锁骨中点下缘,无关电极置于剑下偏右,其优点心电图振幅较大,心电图波形近似V5导联。(4) CM导联,是临床监护中常用的连接方法。标准肢体导联正极负极无关电极左上肢右上肢左下肢左下肢右上肢左上肢左下肢左上肢右上肢32、 呼吸监测的主要目的是对患者的呼吸运动、呼吸功能状态、呼吸障碍的类型与严重程度作出判断,了解危重患者呼吸功能的状态变化,便于病情观察和调整治疗方案及对呼吸治疗的有效性作出合理评价。监测工程:呼吸频率RR是呼吸功能监测的最简单的根本监测工程。呼吸幅度、节律和呼吸周期。33、 肺容量监测:(1) 潮气量VT:正常
19、值为812ml/kg,男性略大于女性。它反映人体静息下的通气功能。(2) 肺活量VC:正常成年男性为3.5L,女性为2.4L。它反映肺每次通气的最大能力。(3) 补吸气量IRV:正常成年男性为2100ml,女性为1400ml。它反映胸廓的弹性和吸气肌的力量。(4) 补呼气量ERV:正常成年男性为900ml,女性为560ml。它反映胸廓的弹性和呼气肌的力量。(5) 残气量RV与功能残气量FRC:残气量正常值为1.52L。功能残气量即为ERVRV,男性为2300ml, 女性为1600ml。RV与FRC均起着缓冲肺泡气体分压的变化,防止呼吸过程中小气道闭塞或肺泡塌陷。35、 肺通气功能监测:(1)
20、分钟通气量V或VE:在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呼出或吸入的气量称为分钟通气量。VE=VT RR。正常值为68L/min,是肺通气功能最常用的测定指标之一,成人VE1012L/min常提示通气量过度,VE小于34L/min,那么提示通气量缺乏。(2) 生理无效腔VD:VD/VT比值反映通气的效率,正常值为0.20.35,用于评价无效腔对患者通气功能的影响,可帮助寻找无效腔增加的原因。(3) 分钟肺泡通气量VA:在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吸入量中能到达肺泡进展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称为分钟肺泡通气量。VA=VT一VDRR。正常值为4.2L/min,它反映真正的气体交换量。(4) 最大通气量MVV:正常男性为104L
21、/min,女性为82.5L/min,是通气功能测定中较有价值的测定工程,可现实呼吸肌的疲劳程度。(5) 用力肺活量FVC:为深吸气后用最快速度、最大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全部气量,也称谓用力呼气量FEV。可用肺量仪测定1、2、3秒的呼气绝对值,分别表示为FEV1.0、FEV2.0和FEV3.0。临床常用FEV占FVC的百分比表示,正常FEV1.0%为83%、FEV2.0%为96%、FEV3.0%为99%。主要用来判断较大气道的阻塞性病变,其中以FEV1.0和FEV1.0%意义最大。36、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SpO2:SpO2是用脉搏血氧饱和度仪经皮测得的患者血氧饱和程度,从而间接了解患者氧分压PO
22、2的上下,判断患者的氧供的情况,无创性监测方法,可以持续经皮测得血氧饱和度,临床上SpO2与SaO2有显著的相关性,故广泛用于各种重症监护。正常值为96%100%,90%时常提示有低氧血症。37、 体温升高分级:低热:37.5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41;超高热:41电子温度计正常温差应小于2,连续检测中心温度与体表温度,是了解外周循环灌注情况的重要指标。测温部位:口腔测温、腋窝测温、直肠测温、鼓膜测温、鼻咽或深部鼻咽测温、食管测温38、颅内压ICP监测:(1) 监测方法: 1脑室内测压:一般置管不超过一周 主要优点是:测压准确可靠可经导管放出适量脑脊液以降低颅内压可经导管去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重 护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