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第六章学习笔记.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财务管理第六章学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第六章学习笔记.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收益与分配管理http:/bbs.xuekuaiji,com学会计论坛一、收益与分配管理的原则: 1.依法分配;2.分配与积累并重;3.兼顾各方利益;4.投资与收益对等二、广义的收益分配的内容: 1.收入管理;2.成本费用管理;利润分配管理三、销售预测分为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 1.定性分析法: 推销员判断法,又称意见汇集法专家判断法 个别专家意见汇集法 专家小组法 德尔菲法,又称函询调查法 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 2.定量分析法: 趋势预测分析法: 算术平均法,若干历史时期的实际销售量相加的代数和除以期数N 加权平均法:若干历史时期销售量乘以权数相加的代数和 移动平均法 指数平滑法 因果
2、预测分析法。也叫回归直线法四、移动平均法,适用于销售量略有波动的销售预测举例:某公司2001-2009年的产品销售量资料如下年度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销售量195019801890201020702100204022602110权数0.030.050.070.080.10.0130.150.180.21要求:用移动平均法和修正的移动平均法预测公司2010年的销售量(假设样本期为4期) 解:移动平均法下:公司2010年预测销售量为 y2010=(2100+2040+2260+2110)/4=2127.5吨修正的移动平均法下,公司2010年预测销售
3、量为(备注,修正的移动平均法下,需要计算2009年和2010年的两期预测值)y2009=(2070+2100+2040+2260)/4=2117.5吨假定2010年预测销售量为yn+1yn+1+(yn+1- yn)= y2010+( y2010- y2009)=2127.5+(2127.5-2117.5)=2137.5吨五、指数平滑法: 假定预测期的预测量为yn+1 Xn预测期上年的实际销售量yn按移动平均法计算的预测期上年预测销售量yn+1=Xn+(1-)Xn接上面例题,若平滑指数=0.6y2010=0.6*2110+(1-0.6)*2117.5=2113吨六、因果预测分析法(回归直线法)b
4、=(nxy-xy)/nx2-(x)2 a=(y-bx)/n y=a+bx七、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1.价值因素;2.成本因素;3.市场供求因素;4.竞争因素;5.政策法规因素八、产品定价方法: 1.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 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 成本利润率定价=单位成本*(1+成本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定价=单位价格*销售利润率 保本点定价法=单位成本/(1-税率) 目标利润定价法=(单位成本+单位目标利润)/(1-适用税率) 变动成本定价法(生产能力有剩余的情况下如果额外订单) =单位变动成本*(1+成本利润率)/(1-税率) 2.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定价方法: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定价法 边际分
5、析定价法 【边际利润=边际收入-边际成本=0】九、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定价法举例: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Q/Q0/P/P0, 运用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确定产品销售价格时,P= P0 Q0(1/E)/Q(1/E)Q0基期销售数量 E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P单位产品价格 Q预计销售数量 举例:某企业生产销售某产品,2009年前三个季度中,实际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如表所示:项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销售价格(元)450520507销售数量(元)485043504713要求;确定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1=Q/Q0/P/P0,=(4350-4850)/4850/(520-450)/
6、450=-0.66 确定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2=Q/Q0/P/P0,=(4713-4350)/4350/(507-520)/520=-3.34 E= (E1 +E2)/2=-2 E=2 P= P0 Q0(1/E)/Q(1/E)=507*47131/2/50001/2=492.23元十、成本性态分析:按照成本性态,可以把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1.固定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降低途径:合理利用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不能改变其数额酌量性固定成本: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研究开发费(降低途径:精打细算) 2.变动成本:技术变动成本:与产量有明确的技术或实物
7、关系的变动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酌量性变动成本:如销售佣金 3.混合成本: 半变动成本;半固定成本;延期变动成本;曲线变动成本十一、混合成本分解(备注:高低点法的高点和低点是根据业务量Y的资料决定) 高低点法: 单位变动成本b=(最高点业务量成本-最低点业务量成本)/(最高点业务量-最低点业务量) 固定成本a=最高(低)点成本-最高(低)点业务量*单位变动成本 举例:某企业采用高低点法分解混合成本,其产销量和产品成本情况如下表: 年度产销量Y产销成本X(万元)20052902502006275230200725024020083002752009325270若2010年产销量为400万件,则
8、2010年产品成本为多少? b=(270-240)/(320-250)=0.4 a=270-0.4*325=140 Y=140+0.4X=140+0.4X400=300十二、标准成本管理:也称标准成本控制,是以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分为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十三、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有两个标准公式(通用公式)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用量差异=(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效率用量耗费价格即效率差异相当于用量差异;耗费差异相当于价格差异十四、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五个公式四个量: 实际数预算数实实(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实标(实际产量标
9、准工时*标准分配率)两差异法:(耗能) 耗费差异=- 能量差异=-三差异法(耗产效) 因为能量=产量+效率 所以耗能=耗产效 耗费差异=- 产量差异=- 效率差异=-十五、作业成本管理:是一种成本控制的方法,以作业为基础计算成本。 成本动因分为:1. 作业动因:反映产品产量与作业成本之间的因果关系。(作产)2. 资源动因:反映作业量与耗费之间的因果关系。耗子(资) 十六、作业成本计算的特点:1. 对于直接费用的确认和分配,作业成本法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法一样,但对于间接费用的分配,则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不同,因为间接费用的分配对象不再是产品,而是作业。2. 在作业成本法下,对于不同的作业中心,间接
10、费用的分配标准不同3. 在作业成本法下,成本分配是从资源到作业,再从作业到成本对象4. 作业成本管理包括成本分配观和流程观 十七、作业分析:1. 增值作业 高效作业增值成本低效作业2. 非增值作业:不必要或可消除的作业,如检验工作低效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形成的均为非增值成本。 十八、增值作业是指那些顾客认为可以增加其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有用性,有必要保留在企业的作业,必须满足三个标准:1. 该作业导致了状态的改变2. 该状态的改变不能由其它作业来完成3. 该作业使其它作业得以进行 举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 C)A 对一项增值作业来讲,它所发生的成本都是增值成本(低效作业时是非增值成本)B 对一项非
11、增值作业来讲,它所发生的成本都是非增值成本C 增值成本不是实际发生的而是一种目标成本D 增值成本是企业执行增值作业时发生的成本(解析:增值作业分为高效和低效作业,高效作业才是增值成本) 十九、作业成本管理中各种成本节约途径:1. 作业减少:是指以不断改进的方式降低作业消耗的资源或时间2. 作业消除:是指消除非增值作业或不必要的作业,降低非增值成本3. 作业选择:是指对所有能够达到同样的目的的不同作业,选取其中最佳的方案4. 作业共享:是指利用规模经济来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 二十、作业业绩考核:1. 财务指标: 主要集中在增值成本和非增值成本上,可以提供增值与非增值报告以及作业成本趋势报告。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务管理 第六 学习 笔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