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设计.doc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设计.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一章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在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是确保火灾中建筑疏散楼梯间及前室合用前室平安的主要措施。 一、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组成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主要由送风口、送风管道、送风机和吸风口组成。 二、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工作原理 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是通过送风机所产生的气体流动和压力差来控制烟气的流动,即在建筑内发生火灾时,对着火区以外的有关区域进展送风加压,使其保持一定正压,以防止烟气侵入的防烟方式,如图3-10-7所示。 为保证疏散通道不受烟气侵害使人员平安疏散,发生火灾时,从平安性的角度出发,高层建筑内可分为四个平安区:第一类平安区为防烟楼梯间、避难层;第二类平安区为防
2、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第三类平安区为走道;第四类平安区为房间。依据上述原那么,加压送风时应使防烟楼梯间压力前室压力走道压力房间压力,同时还要保证各局部之间的压差不要过大,以免造成开门困难,从而影响疏散。当火灾发生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能够及时开启,防止烟气侵入作为疏散通道的走廊、楼梯间及其前室,以确保有一个平安可靠、畅通无阻的疏散通道和环境,为平安疏散提供足够的时间。 三、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选择 1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当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且其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上时,楼梯间
3、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当前室的加压送风口的设置不符合上述规定时,防烟楼梯间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将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其目的是为了形成有效阻隔烟气的风幕;而将送风口设在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上,是为了形成正面阻挡烟气侵入前室的效果。 2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防烟系统。 3当防烟楼梯间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防烟系统时,楼梯间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设施,独立前室可不设机械加压送风设施,但合用前室应设机械加压送风设施。防烟楼梯间的楼梯间与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剪刀楼梯的两
4、个楼梯间、独立前室、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 4带裙房的高层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当裙房高度以上局部利用可开启外窗进展自然通风、裙房等高X围内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时,该高层建筑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其送风口也应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上。 5当地下室、半地下室楼梯间与地上局部楼梯间均需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时,宜分别独立设置。当受建筑条件限制时且地下局部分为汽车库或设备用房时,可与地上局部的楼梯间共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但应分别计算地上、地下的加压送风量,相加后作为共用加压送风系统风量,且应采
5、取有效措施满足地上、地下的送风量的要求。这是因为当地下、半地下与地上的楼梯间在一个位置布置时,由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X?GB50016-2021要求在首层必须采取防火分隔措施,因此实际上就是两个楼梯间。当这两个楼梯间合用加压送风系统时,应分别计算地下、地上楼梯间加压送风量,合用加压送风系统风量应为地下、地上楼梯间加压送风量之和。通常地下楼梯间层数少,因此在计算地下楼梯间加压送风量时,开启门的数量取1。为满足地上、地下的送风量的要求且不造成超压,在设计时必须注意在送风系统中设置余压阀等相应的有效措施。 6当地上局部楼梯间利用可开启外窗进展自然通风时,地下局部不能采用自然通风的防烟楼梯间
6、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地下室层数为3层及以上,或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时,按规定应设置防烟楼梯间,并设有机械加压送风,其前室为独立前室时,前室可不设置防烟系统,否那么前室也应按要求采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防烟措施。 7自然通风条件不能满足每5层内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的有效面积不应小于2.00,且在该楼梯间的最高部位应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1.00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的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封闭楼梯间位于地下且不与地上楼梯间共用时,可不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但应在首层设置不小于1.20的可开启外窗或直通室外的门。 8避难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
7、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或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C类防火窗。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避难层间,应在外墙设置固定窗,且面积不应小于该层间面积的1%,每个窗的面积不应小于2.00。除长度小于60m两端直通室外的避难走道外,避难走道的前室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9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建筑,其送风系统应竖向分段设计,且每段高度不应超过100m。 10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m的建筑,当楼梯间设置加压送风井管道确有困难时,楼梯间可采用直灌式加压送风系统,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建筑高度大于32m的高层建筑,应采用楼梯间多点部位送风的方式,送风口之间距离不宜小于建筑高度的1/2。 直灌式加压送风
8、系统的送风量应按计算值或按表3-10-1中的送风量增加20%取值。 加压送风口不宜设在影响人员疏散的部位。 11人防工程的以下位置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的前室。 12建筑高度大于32m的高层汽车库、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大于10m的地下汽车库,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四、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主要设计参数 一加压送风量的计算 1.楼梯间或前室、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按以下公式计算: 根据气体流动规律,如果正压送风系统缺少必要的风量,送风口没有足够的风速,就难以形成满足阻挡烟气进入平安区域的能量。烟气一旦进入设计平安区域,将严重影响人员平安疏散。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 加压 送风 系统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