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报告.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报告.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一、设计题目:设计一多层工业厂房中间层楼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面。二、设计容:构造平面布置: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板的强度计算:力按考虑塑性变形力重分布的法计算;次梁强度计算:力按考虑塑性变形力重分布的法计算;主梁的强度计算:力按弹性理论计算,考虑荷载不利组合;绘制施工图:构造平面布置图;板的配筋图;次梁配筋图;主梁配筋图及M、V图;主梁钢筋表及必要说明。三、设计资料:建筑平面尺寸:如图 主梁下附墙垛尺寸为370490mm,下设柔垫200mm厚,中间混凝土柱尺寸为350350mm。荷载:、使用荷载即可变荷载:qk=5KNm2;、楼面面层:20mm厚水泥砂浆,20 KNm
2、3、钢筋混凝土楼盖自重25KNm3、平顶及梁粉刷:15mm厚M5混合砂浆粉刷17 KNm3,包括白膏、喷白二度。材料:、混凝土:C20、钢筋:主、次梁的主筋采用II级钢筋,其它部位采用I级钢筋。四、构造布置:墙、柱、梁位置要求按建筑物使用要求来决定。本设计在使用上无特殊要求,故构造布置要按照实用经济的原那么进展,并符合以下要求:柱网可布置成长形或正形;板的跨度:一般在1.7-2.7m,由于实际上不易得到完全一样的计算跨度,故一般将边跨布置的小些,但跨差不宜超过10;次梁的跨度:一般在4.0-6.0m,较为合理是五跨,中间各跨可布置成等跨,假设边跨不能与中间各跨相等,可布置略小些,但跨差不宜超过
3、10;主梁的跨度:一般在5.0-8.0m,同时宜为板跨的23倍,各跨度值的设计与次梁一样。五、设计容及步骤:一板的设计按塑性力重分布计算板、次梁、主梁截面的假定:板厚:t60mm,一般取7080mm次梁截面尺寸:h=1/121/18L次梁,b1/21/3h主梁截面尺寸:h=1/81/14L主梁,b1/21/3h主、次梁的截面高度和宽度以50mm为模数。 板的计算简图:板为多跨连续板,凡大于五跨的连续板,可按五跨连续板考虑,除边跨及第二支座处,其余按中间跨及中间支座考虑。当考虑塑性力重分时:中跨:L计L0边跨:L计L0h/2且L0a/2荷载计算:取1m宽板带计算恒载:板自重:板厚钢筋混凝土容重1
4、m板带面层:面层厚水泥砂浆容重1m板带板底粉刷:粉刷厚混合砂浆容重1m板带恒载标准值:gk=恒载设计值:g=分项系数gk 可变荷载:标准值:qk=可变荷载1m板带设计值:q=分项系数qk 力计算:考虑力重分布后各跨中及支座弯矩系数如下: M=(q+g)L2,据此式求各跨中及支座处弯矩配筋计算:位于次梁各跨上的板带,其区格四与梁整体连接故其中间跨截面M2、M3和中间支座MC计算弯矩可减少20。有效数字取3位,力的单位为KN,M的单位为KNm。为便于施工,同一板中钢筋直径的种类不宜超过两种,同一板带的相邻跨中及支座的钢筋宜取一样间距或整数倍。截面1B2C弯矩MKNmSM1fCbh02=1-(1-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钢筋混凝土 结构 课程设计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