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五级语文第一单元备课.pdf
《2022年人教版五级语文第一单元备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五级语文第一单元备课.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1.草原第1 课时总第1 课时学材分析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学情分析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学习目标1学会 14 个生字,会认4 个字,能正确读写“勾勒、骏马、襟飘带舞”等词语。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导学策略自读感悟、整体感知、分层朗读、品味教学准备预习课文。导学流程设计教师预设学 生 活 动一、音乐铺垫、孕育情
2、感1听着歌曲,在你头脑中呈现了怎样的景象?出示课题。2引导学生与实践阅历相结合,缩短文本与生活的距离,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今天我们将在老舍先生优美文字的引导下走进那美丽的草原。二、自读感悟、整体感知1. 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 内容归纳,整体感知3. 引导学生说说作者老舍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草原?分别根据学生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得出介绍了草原的自然景色和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及民族间的团结友爱。三、分层朗读,感悟美景“既使人惊叹, 又叫人舒服, 既愿久立四望, 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1. 是怎样的一种景象让作者有了如此的感慨呢?以此2. 在这样的天空下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3、3.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羊群和小丘的句子,说说给自己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读中评价,体味美感。4. 在这样的境界里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自然段。四、品味练笔通过老舍先生优美的语言描写,让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两句描绘草原美景的句子或小诗。也可以用你手中神奇的画笔画出草原的美景。交流展示。五、巩固练习1. 听歌曲,想象画面。2. 联系生活实际及见闻说说草原的美丽景象。3. 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4. 找出生字、词语,注意读准字音。5. 汇报交流,共同感悟。6. 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勾画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你有怎样的感
4、受?请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7. 引导学生明确课文内容。8. 找出描写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段落,自己有感情地朗读,把你喜欢的词句勾画下来,细细品读。9. 引导学生说说草原的自然风光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慨?10. 引导学生说说草原的天、地的景色各有什么样的特点?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11. 找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天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说说天的特点。12.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读出作者的感受。13. 齐读感悟、练习背诵。14. 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板书设计: 1.草原景:天、小丘、羊群教后记 : 第一节课学生还是不太适应, 上课气氛有待进一步调节。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
5、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课题1.草原第2 课时总第2 课时学材分析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学情分析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体会句中所含的意思。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及表达上的作用。学习目标1.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2. 在
6、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初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导学策略回顾理解、读中体会、总结感悟教学准备学唱爱我中华 。导学流程设计教师预设学 生 活 动一、回顾美景、导入新课引导,今天让我们接着走进草原,继续我们的草原之旅。二、朗读理解1行车在草原上所见到的景象、蒙古人民骑马几十里欢迎远到而来的我们的情景。2看到这样的场面你有何感想呢?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三、读中体会1. 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用-线标出、交流。引导学生从词句中体会。2. 把你体会最深的一点讲给同学们听。找学生朗读, 同学们边听边想象画面。 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有什么话要说,你
7、又会做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验。3. 学习第五段。四、总结感悟总结全文谈谈你的感受。本文通过写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民族团结的精神。五、练笔拓展同学们, 草原真的是美极了。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本文描写的是老舍先生几十年前去访问内蒙大草原所看到的景象,今天的草原又是什么样的呢?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用精彩的文字描述草原新景象。1. 学生回忆草原自然风光。2. 自读课文第2 自然段,说说你又看到了什么?3. 同学找出几十里远迎的情景,有感情地读一读,读中评议。4. 交流感受,齐读第二自然段。5. 自读课文345 自然段,在感受最深的地
8、方做上记号。6. 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抓住课文片段进行理解体会。7. 自由读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 ? 8. 齐读最后一段,说说你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理解。9. 齐唱爱我中华。板书设计:1.草原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教后记 :这节课主要是通过文中句子的阅读,让学生了解草原的美丽景色, 主人远迎的热情和主客联欢时的那份和谐与表现出的民族之间的团结。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课题2
9、*.丝绸之路第1 课时总第3 课时学材分析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及思想感情,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学情分析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学习目标1认识“矗凹”等九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理解丝绸之路的伟大意义,激发民族自豪感,从而产生为祖国腾飞而努力奋斗的信念。导学策略检查预习、交流体会教学准备古丝绸之路的路线图、表现当年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的图画或影像、学生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导学流程设计教师预设学 生 活 动一、谈话引入导语: 有一条路, 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
10、,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 这条路, 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今天, 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二、检查预习情况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师:古代的丝绸贸易,骆驼与商旅的情形,我们没有机会再看到。而现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给我们讲述着丝绸之路上那古老而美丽的故事。(出示挂图) 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一幕古老的风景,重温那动人的一幕幕。1. 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重点抓住“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11、这句话。2. 体会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安息国与中国进行交流的时候,两国人民都是怎样的心情呢?3. 交流资料,深入理解。4. 相机介绍:张骞、班超、玄奘与丝绸之路。5. 自由读 13 自然段,讨论:(1)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2)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1. 出示“丝绸之路”路线图,大致了解“丝绸之路”的地理位置。2. 同桌检查生字词。3. 和同学交流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最好能说说理由。4. 观看“丝绸之路”繁荣景象的图画或影像。5. 联系 210 自然段,或联系生活中的影视作品、课外阅读中所获得的信息进一步理解、体会丝绸之路为促进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所作出的贡献
12、。6. 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朗读,注意模仿一些动作与表情,体会一下两国人民的心情。7. 交流小组内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8. 再读全文,谈感受。板书设计:2.丝绸之路巨型石雕古国交流文化意义教后记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重点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 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法。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课题3.白杨第1 课时总第4 课时学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
13、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学情分析作家文笔清新流畅,人物描写生动。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学习目标1. 初读课文,了解白杨的特点。 2.理清课文脉络,分段、概括段意。3.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导学策略自学生字词、理清课文脉络教学准备预习课文。导学流程设计教师预设学 生 活 动一、揭示课题。“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又叫大叶杨, 哪位同学见过, 你能介绍一下吗?二、学习本课生字词,扫除文字障碍。1. 指导注意指导学生读准本课中生字以外的字音。2. 区别形近字,然后组词。三、理清脉络
14、,了解课文内容,分段,概括段意。这篇课文以白杨为线索,用自然段合并法,把课文分为四段。第一段(第一至三自然段)主要写大戈壁的铁路线上长着高大挺秀的白杨。第二段(第四至十五自然段)讲的是“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特点,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意。第三段(第十六至十七自然段)讲的是“孩子们”不理解爸爸的心意,但他们知道在通往新疆的路上,有很多白杨树。第四段(第十八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他们看到火车前进方向的右边,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四、朗读课文, 了解白杨树的特点,为理解边疆建设者的高贵品质做准备。五、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读熟课文。1. 介绍白杨树。2. 填写生字表
15、格。(音序、音节、部首、再查几画、结构、字义、组词。)3. 学生读准字音,分辨字形。4. 在课文中找出容易写错的字,想一想它与哪个字相近及怎么区别,以促使学生记准字形。5. 辨析词语,理解词义。6. 区别近义词、反义词,进一步理解词义。7. 理清脉络,了解课文内容,分段,概括段意。8. 朗读课文,了解白杨树的特点,为理解边疆建设者的高贵品质做准备。9. 抄写生字、新词。10. 读熟课文。板书设计:3.白杨白杨:高大挺秀、适应能力强、坚强教后记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通过逐句逐层让学生了解白杨外在的特点及内在的精神。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16、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课题3.白杨第2 课时总第5 课时学材分析作者的人物描写非常传神,对父子三人进行了语言描写和神态刻画,在心理描写上则非常含蓄,没有过多直接的叙述,通过神态的变化来体现感情的波澜。学情分析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继续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二是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赞颂边疆建设者的。学习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边疆建设者建设边疆的高贵品质。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导学策略理解难点、讨论交流教学准备了解西部,了解边疆
17、。导学流程设计教师预设学 生 活 动一、导入新课。出示幻灯片,请同学齐读题目,白杨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二、理解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突破课文难点。1. 同学们,请你想一想, 爸爸的话只是在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请你用书上的话来谈一谈。2. “表白”是什么意思?3. 可是,此时此刻孩子们还不能理解爸爸的“表白”,他们“只知道”什么呢?4. 课文连续用了三个“只知道”告诉我们孩子们知道的全部内容。他们不知道的是什么?我们同学能不能替他们想一想呀?5. 教师巡视指导各小组的讨论。6. 除了孩子们知道的, 他们不知道的是什么?请各组派代表谈谈你们的讨论结果。7. 同学们讲得很有深度,他们还不知道什
18、么?8. 同学们讨论得很好,如果继续讨论下去,可能还会有众多的不知道。现在我们一起来归纳小结一下。9. 师:同学们, 孩子们不知道的这些内容,都是爸爸想让他们知道的。那么,爸爸到底想让他们知道什么呢?1. 每人朗读一段课文,其他同学思考问题。2. 谈一谈自己的理解。3. 在书上画出爸爸介绍白杨树特点的话,并说一说每句话都讲了白杨树的什么特点。4. 集体朗读这两句话,再一次体会白杨树的特点。5. 谈一谈哪些地方表现了白杨树直和适应性强的特点。6. 看看书上的图画,听配乐朗读第一段的录音,想象一下大戈壁的样子,谈谈你的感觉。7. 读一读爸爸的第二句话,体会白杨树的这一特点。8. 以赞美的语气朗读这
19、段话。9. 四个人一组讨论、研究一下,他们不知道的内容是什么?10. 小组选出代表发表意见。11. 再一次分小组议论议论,替孩子们找到答案。12. 再一次朗读爸爸赞扬白杨树的几句话。板书设计:3.白杨白杨爸爸边疆的建设者教后记 :本节课中,由白杨引出爸爸,再由爸爸引出边疆的建设者, 让学生了解借物喻人的表达方式,从而更好的体会主题。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课题3.白杨第3 课时总第6 课时学材分析在作者的描写和叙述中,没
20、有直接歌颂这些无私奉献的建设者,而是将戈壁上高大挺秀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难点是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学习目标1.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 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导学策略默读理解、总结全文、交流教学准备了解西部大开发的情况。导学流程设计教师预设学 生 活 动一、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爸爸“又陷入了沉思。”可现在爸爸“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 他又沉思什么?从哪儿看出来的?爸爸的“微笑”已经说明,他不必担心了。二、理解白杨的中心思想。教师出示投影:选择你认为概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人教版五级 语文 第一 单元 备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