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库危险源辨识及安全管理对策研究.doc
《成品油库危险源辨识及安全管理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品油库危险源辨识及安全管理对策研究.doc(1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成品油库危险源辨识及安全管理对策研究1 绪论1.1前言 目前,尽管我国安全工作己经取得了重大进步,但伤亡人数仍居高不下,特别是重大火灾、爆炸和有毒物质泄漏事故死伤人数。由于我国现代工业生产的规模集中、设备庞大、单位时间的能量消耗大,工业基础薄弱,生产设备老化日益严重,超期服役、超负荷运行的设备大量存在,特别是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危险物质,这些物质一旦意外释放,可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是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来预防工业重大事故的具体体现。实践表明通过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可以掌握安全生产状况,明确安全整顿目标,提高设施、设备的本
2、质安全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和生产的同步发展,使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转移到以预防为主的轨道上来,真正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因此,对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特性的危险物质一旦超量就会构成重大危险源。如果控制不当,容易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例如1984年的印度博帕尔毒气泄露事故,1993年深圳发生的危险品爆炸事故等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些事故尽管起因和结果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特点,即事故发生的根源是设施或系统中储存或使用了大量的易燃、易爆或有毒的危险物质。沉痛的教训告诫人们为了
3、杜绝和减少重大事故的发生,尽量降低事故对人们造成的伤害以及由此带来的重大损失,必须对重大危险源实行有效的控制。石油类产品大部分是易燃、易爆物品,特别是轻质油品,如汽油、柴油、煤油等,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将严重威胁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油库是专门从事接卸、储存、供应石油成品的单位,是国家的重要能源存储基地,它所储存的石油产品是对国家和人民生活都非常重要的能源物资。因此,保证油库的安全十分重要。随着石油工业的蓬勃发展,为保证石油企业正常的生产需要,油气储罐的数量与日俱增,油气储罐的规模有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近十多年来,火灾爆炸事故屡有发生,油库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就可能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4、,同时也将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只有对油库主要涉及的易燃、易爆、有毒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处理和贮存等工艺处理全过程加以严格有效的控制,加强各环节的管理,才能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因此,对油库进行危险源辨识并研究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中所研究的油库储存有大量的汽油、柴油、润滑油等成品油,库中储罐林立,又很集中,作为城镇居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危险性不容忽视,储罐中油品泄漏、遇明火或雷电引发火灾爆炸是潜在的最大危险,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可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大量的财产损失。所以,在论文中我以该油库为研究对象,进行危险危害因素辨识,找出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源, 进行科学与客观的分析后
5、提出安全管理对策。对油库危险危害因素充分的辨识和全面的掌握,是确保危险、危害辨识充分性和全面性的重要一环,进而有效的实施危险控制措施。对该油库进行危险源辨识,可为油库的日常安全检查提供客观依据,制定出的措施可为油库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有助于油库管理层及时发现隐患,找出不足,预防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对油库等同类行业有一定的参考作用。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英国是最早系统地研究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的国家。英国成立了重大危险源咨询委员会(ACMH),负责研究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技术和控制措施。为实施塞韦索法令英国、荷兰、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欧共体成员国,都颁布了有关
6、重大危险源控制规程。1993年,国际劳工大会通过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和建议书,该公约和建议书为建立国家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奠定了基础;为促进亚太地区的国家建立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国际劳工组织(ILO)于 1991年 1月在曼谷召开了重大危险源控制区域性研讨会;1992年10月,在ILO支持下,韩国召开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研讨会;在ILO支持下,印度、印尼、泰国、马未西亚和巴基斯坦等国,建立了国家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建立国家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第一步是在确定的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表的基础上,辨识重大危险设施和装置,然后逐渐实施企业危险评价、整改措施和应急计划。ILO将与其它国际组织一起共同促进预防重
7、大工业事故公约的实施,提出技术援助,帮助有关国家对辨识的危险源进行监察。1996年9月,澳大利亚国家职业安全卫生委员会颁布了重大危险源控制国家标准和实施重大危险源控制规定。澳大利亚各州将使用该标准作为控制重大危险源的立法依据。1.2.2 国内研究现状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重视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和控制,“重大危险源评价和宏观控制技术研究”列入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该课题提出了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思想和评价方法,为我国开展重大危险源的普查、评价、分级监控和管理提供了良好的依托。为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提高我国重大工业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技术水平,1997年,原劳动部选择北京上海、大津、青岛、
8、深圳和成都等6个城开展了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在重大危险源控制领域,我国取得了一些进展,发展了一些实用新技术,对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减少和防止伤亡事故起到了良好作用,2001年4 月1日起实施的、由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提出的国家标准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为我国有效地控制重大危险源辨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生产设备老化日益严重,超期服役、超负荷运行的设备大量存在,形成了我国工业生产中众多的事故隐患,而我国重大危险源控制的有关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同欧洲以及美、日等国家的差距较大。1.3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方法1.3.1 主
9、要研究内容(1) 分析油库系统危险有害物质,列举出油品的多种危险性;叙述油库行业中事故类型及特点,主要介绍两类危害性最大的事故,即漏油事故和火灾爆炸事故。(2) 针对具体成品油库的储罐区、装卸区、辅助生产区,应用预先危险分析方法全面辨识各区危害危害因素,找出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源。(3) 用事故树分析火灾爆炸事故,找出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根本途径。(3) 为油库制定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安全管理对策,提高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1.3.2研究思路及工作方法油库中各区的危险源辨识、分析及控制的方法与过程,应作为预防性的工作程序来实施,并使控制计划措施到位,以使危害因素降低,达到能够预防事故目的。
10、研究思路如图1.1所示。划分辨识单元全面辨识危险源确定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源分析火灾爆炸事故机理制定安全管理对策 图1.1 论文研究思路图(1) 根据油库平面图划分辨识单元。(2) 用预先危险分析方法对各辨识单元进行危险危害因素全面辨识,确认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源。(3) 事故树分析火灾爆炸事故。(4) 制定火灾爆炸事故控制措施和安全管理对策。2 危险源辨识原理与方法2.1 定义2.1.1 危险源广义的危险源是指危险的根源,包括危险载体和事故隐患。狭义的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和状态。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若从能量释放的角度
11、分析,危险源可理解为系统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能量释放的危险物质。2.1.2 危险危害因素危险因素是指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强调社会性和瞬间作用)。危害因素又称有害因素,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内的积累作用)。有时为了区别客体对人体不利作用的特点和效果,分为危险因素和危害因素。在通常情况下,并不把两者加以区分,通称为危险危害因素,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量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危险危害因素有如下特性:(1)危险危害因素是构成事故的物质基础。它表示物质自身固有的潜在危险性和破坏力,如油料易燃、易爆的特性。(2)危险
12、危害因素固有的危险性质决定了它受管理缺陷和外界条件激发转化为事故的难易程度,这种难易程度称为危险危害因素的感度。感度愈高,危险危害因素易转化事故。如汽油和润滑油虽然都是可燃的,但两者能量转化的条件不一样,汽油比润滑油容易燃烧,汽油的危险危害因素感度高于润滑油。(3)有危险危害因素存在就有发生事故的可能,事故的严重程度与危险因素的能量成正比。(4)危险危害因素随着物质条件的存在而存在,也随着物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油料是危险危害因素,但它若不与空气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气,爆炸的危险性就小。(5)危险转化为事是有条件的,只要控制住危险危害因素转化为事故的条件,事故就可以避免。如有弥漫的油蒸汽但周围无火
13、源就可避免事故发生。2.1.3 重大危险源1993年第80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中,重大危险源定义为不论长期地或临时地加工、生产、处理、搬运、使用或储存数量超过临界量的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或多类危险物质的设施外(不包括核设施、军事设施以及设施现场之外的非管道的运输)。我国在GB18218-2000标准中将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危险物质是指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危险的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如:易燃易爆物质、有毒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质。单元指一个(套)
14、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属与同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临界量是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单物质的临界量可直接查表(GB18218-2000);多种物质用加权值计算。 2.1.4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生产场所是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储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储存区是指专门用于储存危险物质的储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区。根据物质的不同特性,重大危险源按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活性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等4
15、类物质(品名引用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及其临界量加以确定。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其中,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处理物质种类的多少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GB18218-2000标准中规定的临界量即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按下式计算,若满足该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式中 、各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与各种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储存区的临界量,t。2.2 危险源分类 从目前情况来看,危险源通常分为根源危险源和状态危险源、物质性危险源和非物质性危险源、第一类危
16、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固有型危险源和触发型危险源以及固有危险源和变动危险源等类别。2.2.1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根据事故致因的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事故是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作用于人体的过量的能量或干扰人体与外界能量交换的危险物质是造成人员伤害的直接原因。于是,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被称作第一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是事故发生过程中能量与危险物质释放的主体。其中,能量被解释为物体做功的本领。做功的本领是无形的,只有在做功时才显现出来。实际工作中往往把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作为第一类危险源来处理,如带电的导体、行驶中的车辆等。第一类危
17、险源涉及3个要素: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在生产、生活中,为了利用能量,让能量按照人们的意图在生产过程中流动、转换和做功,就必须采取屏蔽措施约束、限制能量,即必须控制第一类危险源。但是在许多因素的复杂作用下,约束、限制能量的屏蔽措施可能失效,甚至可能被破坏,进而发生事故或未遂事件(生产系统中危险物质的利用和约束也是如此)。导致屏蔽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它包括人、物、环境三方面的问题,环境是指开放的人-机(物)工作系统的外部环境。人的失误( Hunan Error)、物的故障或失效(Failure)、人和物的可靠性(Reliability)问题,以及研究人-机
18、(物)关系的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是人们解决安全问题的重要研究方向。第二类危险源是导致伤害、损失或破坏发生的间接原因而非其根本原因,因此,人们在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认识第二类危险源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形式,以便加以消除或控制,防止事故的发生。根据上述定义,第一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与事故的关联性可用图2.1所示的事件链来表示,图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可以是多种,其各自的屏蔽措施失效后相互之间发生作用,进而产生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第一类危险源能量或危险物质释放伤亡/损坏事故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工程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等第二类危险源环境不良屏蔽能量或危险物质或者Near-miss
19、(未遂/险兆事件)人的失误物的故障失效图2.1 第一类和第二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发生的事件链2.2.2 固有型危险源和触发型危险源白勤虎等人从另外的角度将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随着生产系统的存在而必然存在的各种能量(通常是从能量的各种载体来判定能量是否存在及其性质和数量)和危险物质,它是造成系统危险或系统事故的物理本质,称之为固有型危险源;另一类是在生产活动进行过程中出现的,能使固有型危险源的安全存在条件遭到破坏的各种硬件或软件保障体系故障,它们是系统从安全状态向危险状态转化的条件,是使系统能量意外释放,即造成系统事故的触发原因。这些故障围绕固有型危险源而存在。它们的危险性主要由固有型危险源的
20、性质决定,可称为触发型危险源。固有型危险源及由其性质决定的触发型危险源,构成了生产系统的危险源结构。2.2.3 固有危险(源)和变动危险(源) 马国忠等人将运输系统中的危险(源)分为固有危险(源)和变动危险(源)两类。固有危险(源)是指由系统自身性质与结构所决定的,与系统共生的,对系统的安全始终构成潜在威胁的,在某种条件下将会对系统的运作可靠性造成重大影响的一种客观存在;变动危险(源)是指在系统运动过程中,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作用,在各种内外部条件影响下,可能导致系统状态恶化的一种变化着的客观存在。2.4 危险源辨识方法 2.4.1 直观经验法 该种方法适用于有可供参考的先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
21、危险危害因素辨识过程,不能应用在没有参考先例的新系统中。(1) 对照分析法 对照分析法是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工观察能力,借助起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的对分析对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缺点是容易受到分析人员的经验、知识和占有资料局限等方面的限制。(2) 类比推断法 类比推断方法是利用相同或类似的工程,作业条件的经验以及安全的统计来类比推断评价对象的危险因素。它也是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对那些相同的企业,它们在事故类别、伤害方式、伤害部位、事故概率等方面极相近,作业环境的检测数据、尘毒浓度等方面也具有相似性, 它们遵守相同的规律,这就说明其危险危害因素和
22、导致的后果是完全可以类推的。因此新建的工程项目可以考虑借鉴有相同规模和装备水平的同类企业,依此辨识危险危害因素,具有较高的置信度。(3) 专家评议法专家评议法是一种吸收专家参加,根据事物的过去、现在、未来及发展趋势,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对事物的未来进行分析、预测的方法。实质是集合了专家的经验、知识和分析、推理能力,特别是对同类装置进行类比分析、辨识危险危害因素的方法。此种方法对专家的素质要求较高,一般应有专业、安全、评价、逻辑、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小组共同进行。2.4.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安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项根本性需要,人在客观实践中对危险情况本能地作出防卫的反应和自我保护。为了
23、安全的需要,人们对防卫和自我保护的认识在不断地提高和深化。开始是对外界环境的本能的适应,而后,逐步能动地发现和研究这些危险因素,并不断地总结和提出了更加系统的防范危险的措施。因此,如何防止危险,如何防患于未然,一直是人类不断探讨的问题。要做到控制危险,首先就必须对危险进行判定,也就是危险辨识。危险判定过程需要用一种科学的方法来对产品或系统进行分析,既强调系统安全的分析方法。对系统进行危险性分析与事故预测的方法很多,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危险指数法、如果怎么办分析法、如果怎么办/检查表分析法、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预先危险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等。(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品 油库 危险源 辨识 安全管理 对策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