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认知语言学中的三大特性.docx
《论认知语言学中的三大特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认知语言学中的三大特性.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认知语言学中的三大特性论认知语言学中的三大特性 摘要:认知语言学的三大特性分别是:语言的体验性、语言的隐喻性,语言的理据性。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来讨论这三大特性。 关键词:体验性;隐喻性;理据性 一、语言的体验性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对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和人际世界的感知和体验,是基于感知和体验基础上的高级认知活动。身体的感知和体验是高级认知活动必要的基础。语言的体验性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音義体验性。音义体验性来源于生活。例如:字母A源于牛头符号,牛在当时的日常生活中给人类带来了很多好处,可以耕地,提供牛肉供人食用,牛皮还可以做很多皮制物。 2.词汇体验性。词语的形成基于我们的
2、身体体验和认知加工之上,大多与身体经验和空间直接相关。例如:(1)同是“地瓜”,在中国不同的地区有不同名称,反映着不同的概念化和词汇化的方式。从外表的颜色来命名:红薯、白薯;从出处和产地来命名:地瓜、番薯。(2)英语单词“go”和“enter”,“go”概念化的是路径,“enter”概念化的是路径和目的地。 3.词法体验性。词法是人们体验和认知后的语言外化表现。例如:(1)名词的性是基于人们对自然生物体性别的认识;名次的数是基于人们对事物计数这一生活需要上的认识。(2)指示代词“this”,“that”等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空间距离的认识。 4,句法体验性。Talmy在分析各种类型的身体体验的基础
3、上建立起抽象的意象图式,然后建立了基本的句法结构。例如:生活中,人们为了生存需要做出大量的动作,如仅凸显动作本身,而不涉及具体的动作对象就出现了不及物动词和主谓构式;如果凸显动作对象,就出现了及物动词和主谓宾构式。 5.语篇体验性。人们通过自身对客观世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例如:有人问:“你住在哪里?”回答者就不能回答:“我姓王”。 二、语言的隐喻性 语言中的隐喻是人类进行高层次思维和处理抽象概念的一个手段。隐喻形成的基础是相似和联想。我们首先在概念上把两个事物在概念上联系起来,找到它们的相似性,然后用一事物概念隐喻另一事物。语言的隐喻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即词语产生的隐喻性、词义发展的隐喻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知 语言学 中的 特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