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一、自主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结构,理解散文特点。归纳文章的主旨。 2感知内容,体会云南少数民族歌会习俗,感受作者笔下美好生活,感悟作者情感。3理解、掌握本文的词语,品读、赏析文中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的精彩语言。【资料补充】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作者浓厚的兴趣与由衷的赞赏。4、具体探究解决下列问题:(1)第一遍阅读:在文中给不认识的字注音,重点掌握“读一读,写一写”的字词。了解下面的
2、词语并掌握:引经据典 譬喻 忌讳 扶摇而上 别开生面 酬和 悠游自在 若无其事 熹微 淳朴 查阅相关资料,认识作者。(2)第二遍阅读:想一想:与你听过、看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云南的歌会有什么特点? 你认为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 (提示:从作者的情感角度思考)作者描写了云南歌会哪三个场面?请概括它们的内容、特点及作用。 (3)第三遍阅读: 对于三个唱歌场面,作者描写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对此,我能作点分析: 思考:第三自然段从哪几方面侧重描写了云南女歌手?第四段所用的写作方法有哪些?描写角度有哪些?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极力描写环境的优美是为了说们什么问题? 第五段描写“金满斗会”的场
3、面,是为了突出什么?(在本段空白处旁批)二、合作探究目标:1、小组内两人结对口头复述三个场面;交流自主学习的情况(收获、困惑)2、小组合力探究解决下列问题:课文第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在相应处旁批) 第二段中“唱的多是情歌酬和”中的“多”能去掉吗?为什么? 本段中哪句话描写出哪位“一连唱败三个对手”的年轻妇女聪明、开朗、勤快、能干、友善、自信特点的。第三段中的括号有什么作用? 第四段中哪些动词栩栩如生地描写出云雀轻捷的身姿、悦耳的鸣声?本段用许多笔墨描写由呈贡进城时一路的景色,写“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唤侣”,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这些内容和“赶马女
4、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你觉得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第五段所描写的金满斗会有哪些特点?在场的老人为什么会格外兴奋呢?文默写自己听老太婆的口头语,是为了突出什么?咱们的家乡,美丽的恩施,也有着自己的美丽浓郁的民俗文化,有哪些?你能列举几种吗?要怎样才能像作者一样感受民俗文化的美?(自然交流,畅所欲言)三、交流展示成果要求:各小组不少于两人代表,交流展示的问题不少于两个,至少要提出一个本组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交流展示力争形式多样化,内容广泛化,切忌雷同(问题可以相同,角度、方法、见解必须不同);提倡并鼓励交流自主发现的问题。四、检测反馈评价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迤西y 滇池z
5、hn 晨光熹微x B、酬和chu 蹲踞j 龙吟凤哕suC、忌讳wi 譬喻p 哑口无言y D、阉鸡yn 糯米nu 即物起兴xng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班长李晓能经常引用校长和老师的话教育同学,这种引经据典的能力让人佩服。B、连续的阴雨天气,甘蔗明显减产,而糖价则扶摇直上,创造出价格新高。C、在词的发展史上,宋代的苏轼、和辛弃疾都是别开生面的大家。D、警察与歹徒搏斗,并向群众求助,但百余名围观者竟若无其事地看热闹,真令人费解。3、考考你的记忆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本文是一片极富情趣的 ,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下唱歌的情景,依次是 、 、 ,三个场合各有侧重,
6、依次为 、 、 ,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位与赞赏。4、下面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云雀向碧蓝天空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B、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的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C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瞪着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D、我以一个客人的身份挨桌看去,很多人都像面善,可叫不出名字。5、读句子,完成后面问题: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从修辞角度对这个句子作点赏析: 仿写一个描写轻柔声音的句子: 6、下面两首民歌,分别属于文中提到的哪种方式? 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个英英采,生下一个蓝花
7、花,实实地爱死人。 小乖乖来小乖乖,我们说给你们猜,什么长长上天?哪样长海中间? 7、判断下面的诗句各说的是什么节气?有什么民俗?王 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 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杜 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王安石: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课题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452 一、自主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作者的感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2、品味、体会文章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语言上特色,欣赏其中韵味和情致。3、理解文章于自然而
8、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激活自身生活体验,感受日常生活蕴涵的无穷乐趣。4、具体探究解决下列问题:第一遍阅读:熟读,整体把握内容。作者故乡在端午节时有哪些风俗?(在文中标出)文章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故乡高邮鸭蛋的? 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端午节的鸭蛋”的? 本文有六个自然段,其思路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请你简要归纳: 第二遍阅读:透读,感悟主旨,触文启示。 你从文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你自己有这种情怀吗?何物为证? 当你熟读本文后,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先写下来,稍后与同学交流一下。 读了本文,你有兴趣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吗?(积累)你知道哪些描写端午节的诗歌?(在下面横线上举几例)你清
9、楚自己故乡过端午的风俗特点吗?(列出几点) 第三遍阅读:精读,品味语言特色,感受平淡中的盎然趣味。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融口语、书面语、文言、方言于一炉,既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以自然亲切之感,又不乏典雅之美和艺术韵味。请你在文中标记出与之相关的语言,体会这些语言的表达效果。鸭蛋,实在是极平常的东西,可是作者却对家乡的鸭蛋久久不能忘怀,并且津津乐道“鸭蛋”,写得趣味趣盎然,使人感受到在平淡中充满了生活情趣。请你认真体会这一点,并想一想自己作文时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二、合作探究目标1、小组内集体交流端午节的起源和关于描写端午节的诗歌。2、组内两两结对交流探究自主学习的情况和相关问题。3、小组成员合
10、力探究解决下列问题:第一段交代了家乡端午风俗的7个特点,其中36风俗反映人们怎样的观念?吃“十二月红”体现了人们怎样的愿望? 第二、三段介绍家乡鸭蛋的名声和特色,语言有何特点?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请品味“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一句。 “鸭蛋有什么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请体会这个句子所包含的道理。 文章结尾联想到“囊萤映雪”的故事,你们认为与文题或文章主体内容相关吗?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按下面的归纳举出相关的例子:A、
11、口语色彩浓厚,质朴中充盈着浓浓的生活气息,给人以自然亲切之感。B、文言语言点缀,使平淡之中有了书卷之气,荡漾着典雅之美。C、善用语言“造型”,绘声绘色,既有画面动感,又有享受时的快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D、方言用得自然,既突出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又强化了家乡情感。第四段着重写的是“鸭蛋络子”,这是文章的主体,之所以是文章主体的原因你知道吗? 三、交流展示成果四、检测反馈评价1、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忽视母语修养会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底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渐逐步消退。B、为提高市民行车的舒适度,有关部门对多出路井部位进行了整修,解决了颠簸现象。C、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2020 学年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四 单元 导学案 新课 do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