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高中体育提升工程2.0培训个人研修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划】高中体育提升工程2.0培训个人研修计划.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能力提升工程2.0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计划规划年份(202 1 年)(202 2 年)教师姓名个人信息性别女教龄年龄职称中学一级职务教研组长政治面貌群众学科体育学段高中最高学历大学本科荣誉称号学校名称学校信息学段高中特色多媒体教学环境良好所在区域城市 城镇 乡村 其他 学校发展愿景通过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学手段,以应用促发展,建立以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以信息化作为我校教育质量提高的突破口和重要手段,以智慧校园建设为核心,紧密围绕提高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这一主题,培养造就一支信息素养高的师资队伍,努力实现加快我校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1、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规范管理制度 学校成立了
2、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人员职责。2、完善技术装备 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并在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下,把有限 的资金用于完善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与配备上。充分利用我校校园网实 现我校网络信息化全面覆盖。3、开展教师培训,着力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学实践能力和信息 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发展,鼓励教师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提高教学效率,培养教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资源开发。4、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加强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5、努力实现教科研活动的信息化,提高教科研活动的水 平和层次,利用网络建立起信息化的
3、校本培训机制。学校能力提升工程绩效目标以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课程学习为载体,提高教师全员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能力;探索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分批推进、注重实效的整校推进新路径;建立校有规划、组有计划、师有清单的整校推进新模式;打造学校信息化教学应用管理团队;通过集中培训、混合式研修和校本应用考核,实现“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发展”的总体目标。 1. 提升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能力 指导管理团队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目标,形成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教师培训计划,有效提升管理团队
4、领导全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创新的能力。 2. 提升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 围绕提升信息化指导能力开展引领性培训,打造学校信息化骨干团队。推动培训团队开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育教学的研究,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教研组织形式,提高指导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培训设计、管理、 评价等的能力。 3. 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以学科教学为重点,以课堂问题为导向,以专题研修为抓手,开展网络专题学习、教学问题研究、校本创新实践,打造“技术创新课堂”,努力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教学能力,助力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 4. 打造高质量的技术应用
5、创新课例 围绕研修主题,结合学校实际,由学校组织参训教师自主设计完成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课例,开展技术应用创新优秀成果评选活动。鼓励学科教研组合作研磨,打造高质量的技术应用创新课例。 5. 提高全体教师信息化素养 促进我校教师由技术应用向素质能力拓展,促进我校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教研组校本研修绩效目标以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课程学习为载体,提高教师全员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能力;1.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以体育学科教学为重点,以课堂问题为导向,以专题研修为主题,开展网络专题学习、教学问题研究、校本
6、创新实践,打造“技术创新课堂”,努力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教学能力,助力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2.打造高质量的技术应用创新课例围绕研修主题,结合学校实际,组织组员参训教师自主设计完成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课例,开展技术应用创新优秀成果评选活动。3.提高全组教师信息化素养促进我组教师由技术应用向素质能力拓展,促进我校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个人情况分析请依据微能力自我诊断表(见附表),结合日常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对本人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学校规划与教研组研修目标,明确个人的优势与不足。
7、1.通过培训,能够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合理利用软件和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 2.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能力和操作能力.3.结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体育教学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能力.个人规划1.个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目标请结合学校发展规划与教研组目标,制订个人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1) 了解信息技术对教育变革的作用; 理解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标准及相关要求;(2)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及所任教学科,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3)利用信息技术与专家和同行并保持联系,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4)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学习教育
8、教学方面的新思想,掌握新方式,运用新理论,提高教学效果;(5)熟练掌握特定教学环境中设备的使用和媒体的应用方法。2微能力选择请在明确学校与教研组微能力选择要求之后,确认个人微能力选择范围。学校指定的微能力范围教研组指定的微能力范围个人选择A1 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B1 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 A3 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C1 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 C2 创造真实的学习情境 A5 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A6 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B6 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 C5 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 A13 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 B10 档案袋评价 A1 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B1
9、 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 B6 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 C2 创造真实的学习情境 A5 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A6 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C1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 C1 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 A5 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B1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3个人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绩效目标 树立与教育信息化相适应的信息意识;能够对各类信息化教育资源进行价值判断,选择与任教学科相适应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改进的理论、方法及案例作为继续学习的重要内容。根据在学习到的能力应用于教学中,熟练的使用所学知识在教学活动中展开。参与网络的继续学习,研修,培训。参与网络优秀教学
10、视频的学习,参与科组、兄弟学校间的教学互评与学习,丰富本身教学实践的能力学习,继续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4研修活动任务清单研修主题研修内容研修形式组织者预期结果提升工程 2.0校本应用考核方 案 校本应用考核规 范 学校校本应用考 核集中学习教研室理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目标、内涵、内容、考核网络平台学习微能力点的学习网络学习长乐区教师进修学 校学会微能力点的内容智慧学习环境下 微能力点智慧学习环境下 微能力点融合案 例集中学习教研室学会智慧学习环境下微能力点融合微课的制作与 录制剪辑微课的制作 与 录制剪辑集中学习教研室学会微课的制作与录制剪辑问卷星使用 视频下载问卷星使用 视频
11、下载集中学习教研室学会问卷星使用和视频下载提交相应能力点 对应的成果组内成果交组内交流教研组提交相应能力点对应的成果5阶段性成果时间内容绩效指标2022 年 9 月A5 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设计一个教学课堂导入2022 年 10 月C1 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写一份研学活动案例2022 年 11 月B1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利用数字化进行教学测验与练习附表:微能力自我诊断表微能力自我诊断表编 号维 度微能力所属环境微能力掌握情况判断A1学情分析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A2教学设计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A3教学设计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多媒体教学
12、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A4教学设计数字教育资源管理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A5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A6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A7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A8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A9学法指导学生信息道德培养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A10学法指导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A11学业评价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A12学业评价评价数据的伴随性采集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13、不确定A13学业评价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B1学情分析技术支持的测验和练习混合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B2教学设计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混合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B3教学设计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混合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B4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发现与解决问题混合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B5学法指导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混合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B6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混合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B7学法指导家校交流与合作混合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B8学法指导公平管理技术资源混合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B9学业评价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混合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B10学业评价档案袋评价混合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C1教学设计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智慧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C2教学设计创造真实的学习情境智慧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C3学法指导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智慧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C4学法指导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与表达智慧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C5学法指导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智慧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C6学业评价应用数据分析模型智慧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C7学业评价创建数据分析微模型智慧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