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苏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 苏教版【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结构。3认识作者,了解其笔下多彩的童年生活。【学法指导】一、知识链接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鲁迅是他的笔名。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 、 、 。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他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里。朝花夕拾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2、(“朝”早晨,童年)(“夕” 晚上,成年或老年)(原名旧事重提)。我知道的鲁迅还有:小说集_, , 。散文集 。散文诗集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二、知识预习 速读课文,找出以下生词,读后,试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读不准的多读几遍。确凿( ) 菜畦( ) 桑椹( ) 油蛉( ) 斑蝥( ) 缠络( ) 攒 ( ) 珊瑚( )( )豁 ( )敛 ( ) 脑髓( ) 陌生( ) 人迹罕至( ) 觅食( ) 竹筛( )秕谷( ) 系( ) 书塾( )三、整体感知,按要求学习。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
3、中可以看出这篇文章按照 顺序写了_ _个部分内容,先写_ _,后写_ 。2、速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划上记号。3、再读课文,写出自己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总体上的感受填空:( )的百草园( )的三味书屋4、默读百草园部分,把这部分分为三层,写出各层的层意:_ _ _【复习检测】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确zo( )菜q( )桑shn( ) 斑mo( )Cun ( )成 脑su ( ) 蝉tu( )倜tng(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班蝥消释绅士盔甲B.渊博签赏秕谷罕见C.书塾臃肿觅食恭敬D.质朴缠络绣象和蔼3.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确凿(
4、zo)斑蝥(mo)菜畦(q)B.皂荚(ji) 桑葚(sn) 油蛉(lng)C.珊(shn)瑚秕(b )谷蝉蜕(du)D.盔(ku)甲 骨髓(shu) 倜(t)傥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 ,写了_ _的生活和_ 的生活,作者是鲁迅,他是我国伟大的_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品读课文,体会作者在百草园中的快乐生活。2、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景方法,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3、以雪地捕鸟为例,学习怎样用恰当的动词表现一系列动作的活动。【学法指导】一、情境引入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
5、有童真,无味的冬天里也有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吧。二、研读赏析第一部分“百草园”1、默读第一段,选文中的词语,用一句话概括此段的内容。2、百草园为什么是我的乐园?【合作探究】1.齐声朗读第二段。读后讨论下列问题。 A、作者描写了百草园这么多景物,用了一个怎样的句式把它们连缀起来? B、“不必说”之后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它们的共性是什么? C、“也不必说”之后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行为,它们的共性是什么? D、请同学速读此段下面的内容,然后把课本扣在桌上,凭记忆说一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有哪些趣味。(要求用形象化的语
6、言复述这部分内容。) 2作者先描写的是什么,后描写的又是什么?以你个人的经验、体会,说一说为什么会有无限趣味。3写百草园插入一段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4.请一位同学朗读描写冬天百草园的内容。读后,请另一位同学到台前表演捕鸟的动作,看他是否体现出一系列的动词。【复习检测】1、给加点的字注音:菜畦( ) 桑葚( ) 斑蝥( )秕谷( ) 人迹罕至( )2、第二段可谓形声色味全,春夏秋齐备,请举例说明。形:声:色:味:春:夏:秋:3、 仿写: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_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品读课文,体会作者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2、通过对比理解作者蕴涵于文中的思想感情。【学法指导
7、】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百草园的内容,作者用优美的笔触将我们带入儿童乐园百草园。作者在三味书屋里的学习生活是否也像百草园那样有情趣呢?让我们研读一下。研读与赏析:一、齐声朗读过渡段。读后,讨论下面问题。1家里人将少年鲁迅送进书塾里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他那时却是怎么想的?2这段文字表达了“我”当时怎样的情感?【合作探究】 默读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两人一组,结合课文内容,讨论下列问题,然后全班讨论。1.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启蒙的地方,作者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2少年鲁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哪些地方不满意?3.作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选取了几个片断,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述。4你怎样看待寿镜吾老师?(可以
8、有不同的答案)5.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只要有所理解,也就达到了目的。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复习检测】 阅读课文“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拗过去”这几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1.“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这个园虽然没有百草园那么大,但也是一个“乐园”。这里有哪些“乐事”?“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同“百草园”相比有何同异之处?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10、 通读全文,好好体会“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探究作者在这段文字中包含了怎样的情感?请分条列举。从百草园到三味
9、书屋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结构。3认识作者,了解其笔下多彩的童年生活。【学法指导】一、知识链接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他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阿Q正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里。朝花夕拾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朝”早晨,童年)(“夕” 晚上,成年或老年)(原名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2020 学年 年级 语文 下册 百草 园到三味 书屋 苏教版 do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