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八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pdf





《2022年人教版八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八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丰县 2014-2015 学年度八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二(第二单元)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凛冽(l n)璀璨(c n) 酷肖(xi o) 目光灼灼(zhu)B、伫立(zh) 胆怯(qi ) 心扉(f i)长吁短叹(x ) C、执拗(ni )炽热(ch ) 稽首(q ) 脂粉奁(1i n)D、驰骋(p n) 睥睨(b ) 污秽(hu ) 千山万壑(h)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含义与所给的义项完全一致的一组是() A. 机会:日理万机随机应变 B.更加:精益求精老当益壮 C. 名声:莫名其妙名不副实 D.渡口:无人问津津津有味3下面语句中加点词
2、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近来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小动作不断,其手段之卑劣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B 、他读起书来不求甚解,每当碰到不认识的字都要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弄明白。C 、他虽算得上是当地的名人,但一点也不盛气凌人。D 、老师对我立下海誓山盟:期中考试中,我能进入前五名就送一本书给我。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A、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使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吗?B、我不但支持他,而且连反对过他的人也支持他了。C、这种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定。D、一些发达国家的建筑业,新技术应用之迅速,见效之广泛,都是我们所不及的。 5 下面语段,已打乱顺序
3、,最佳排列顺序是( ) (1) 当爬上山顶,发现自己是孤独的。(2) 如果问我是否后悔,我会肯定地回答,不后悔。(3) 山顶,除了梦想,也是荒芜的。(4) 可是,当我们努力向上的时候,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5) 人生,如同爬山,我们有无数的同伴,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6) 就像智者所言,自己不断地往上爬,追求着自己的梦想。A.(5)(6)(4)(1)(3)(2) B.(5)(1)(3)(6)(4)(2) C.(1)(3)(2)(5)(4)(6) D.(3)(2)(5)(1)(4)(6) 6下列各项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鲁迅的雪是朝花夕拾中最明朗的一篇,通过对江南雪和北方雪的细
4、致描绘,赞美了在孤独的境遇中独自抗争的北方雪的不屈的战斗精神。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 - B . 高尔基的海燕通过对暴风雨来临前大海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海燕战斗英姿的刻画,热情洋溢的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给人以极大的鼓舞。C . 巴金的短文两篇写于解放战争时期,在文中作者歌颂光明,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 D. 郭沫若的雷电颂 是一篇慷慨悲壮的抒情独白,通过屈原对风暴雷电的召唤,表达了
5、对大自然的热爱。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 题。 (4 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春,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8、下面对本诗赏析有误的是()A.“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 “五津”采用借代手法,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
6、B. 在长安而望“五津”,可“望”并不是实写,这是诗人的想像,使人感到气象宏伟,开头就展开壮阔的境界。 C. 颔联写为求官飘流在外的人, 离乡背井, 已有一重别绪, 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其中真有无限凄恻。 D.颈联境界从宏大转为狭小,情调从豪迈转为凄恻,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 -13 题。 (10分)晏子谏因鸟杀人晏子春秋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之罪有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日:“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 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
7、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已毕,请杀之。公日:“勿杀! 寡人闻命矣。”【注释】谏: 旧时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弋:古时用绳栓箭而射数( sh) : 动词,列举罪状加以责备闻命:听命。这是客气的说法,即听到你的指教了。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于是/ 召而数之公前 B. 于是召 / 而数之公前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 - C. 于是召而 / 数之公前 D.于是召而数之公 / 前10.
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 分)( 1)使( ) (2)亡()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 分)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译:12.请简单谈谈景公听了晏子的话后不杀烛邹的原因。(2 分)13.结合文意,说说景公是个怎样的人。 (2 分)(三)古诗文积累。(6 分)14.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 分)(1) 渭城朝雨浥轻尘,。,西出阳关无故人。(2)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极度忧愁的诗句是:_ ,_ 。(3)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体现诗人观察景物之精细,令人赞叹的两诗句是:,。三、现代文阅读( 30分)(一)日( 14 分)为着追求光和热
9、,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倘使有一双翅膀, 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 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 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做一阵烟,一撮灰。7 月 21 日15“飞蛾”的故事演化为一个成语,叫做“”,比喻。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6 分)16、“生命是可爱的。寒冷、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联
10、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4 分)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 - - - - - - - - - - 17、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4 分)(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20-25 题(16 分)列车上前两天我坐火车出差,一路看着窗外荒凉的冬日风景,听着咣当咣当的车轮声,实在是无聊透顶。我想找个同行的旅客,聊聊天,打发时间。首先把目光落在了对面的小伙子身上,年龄相仿,应该有共同语言。我正在考虑用什么话来开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人教版八级 下册 语文 第二 单元测试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