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第七节-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同步教案-浙教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第七节-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同步教案-浙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第七节-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同步教案-浙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第七节 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同步教案 浙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从而认识自然界中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2、了解大气压中臭气层的作用及其保护。3、了解温室效应的成因和温室效应的利弊。教学重难点自然界的氧、碳循环作业布置:作业本教学过程: 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在不停运动着,而且是在不断地循环演变中运动着。如已经学过的地球上水的循环,大气环流,洋流以及植物的生长循环等。这节课主要学习的是自然界中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一、自然界中氧元素的循环:氧是构成生命的物质(蛋白质和核酸)的元素之一。氧也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占地壳
2、总质量近一半。在江河湖泊中,氧元素占水体总质量的90。据化学家估计,在每平方米地球上空约有2吨氧气。【讨论】有什么办法能使鱼缸内水中溶解的氧气含量增加?换水、使用增氧气泵、养水草等。【问题】为什么在鱼缸里养一些水草,可以增加溶解氧呢?【实验】证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介绍普里斯特利实验的原理)实验现象:钟罩内蜡烛熄灭的时间是放有绿色植物的时间长。实验结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氧的产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糖类等有机物供人类和动物需要,并向大气释放氧气。氧的消耗: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吸入氧气,放出二氧化碳重返大气动植物死后的尸体被微生物分解破坏,最后被氧气氧化变成水和
3、二氧化碳;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燃烧时也需要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和水汽。氧气不断地被消耗,又不断地产生,使大气中氧元素的含量保持恒定。科学家自1910年开始测定大气中氧的含量以来,至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这个事实告诉我们:自然界存在一个重要的物质循环氧循环:自然界中氧气的含量会随着生物的呼吸和物质的燃烧等而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使物质转化、循环和平衡)【思考】根据氧循环的原理,在屋内可以用什么方法来使空气保持清新?开窗通风,使用清新剂、白天放置绿色植物。在塑料大棚里可以用什么方法使农作物增产?人工补充二氧化碳,肥水管理,增强光照,夜间适当降温等。二、保护臭氧
4、层1、关于臭氧:氧气不是空气中唯一的氧化剂,空气成分中含臭氧,它的氧化性更强。臭氧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是一种具有天蓝色和刺激性腥臭味的气体。臭氧不溶于水,常温下不稳定,20分钟便自行分解:O3O2+O,产生氧分子和氧原子。这个原子氧的能量很高,能杀死细菌和病毒。氧气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也能转变成臭氧。3O22O3。大气中的臭氧90聚集在距地面2035千米处的大气平流层里,即臭氧层。在臭氧层约有3亿吨臭氧,臭氧可以把太阳射来的致命的紫外线转化为热,从而阻止了高能紫外线直接射到地面上危害生命。2、【讨论】臭氧层对人和生物的影响? 高能紫外线对人的皮肤、眼睛,甚至免疫系统都会造成伤害;会影响水生生物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2020 学年 年级 科学 下册 第三 第七 自然界 循环 同步 教案 浙教版 doc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13030621.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