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三地理第一次考试试题实验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三地理第一次考试试题实验班.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高三地理第一次考试试题实验班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每出生100个女孩所对应的男孩数,正常情况下保持在103107之间。下图为我国城乡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影响我国城乡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差异因素是教育程度自然环境人口政策经济水平A、B、C、D、2、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对未来发展影响较小的是A、国防B、城市化C、人口再生产D、社会稳定人口倒挂是指流动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的现象。近年来,上海市流动人口年龄结构明显年轻化,以从事制造为主。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3、上海市人口倒佳区A、第二产业发展迅速B、为高档住宅集中区C、交
2、通运输以水运为主D、劳动力成本比城区高4、上海市人口倒挂现象表明该市A、环境承载力开始提高B、城市化水平开始提高C、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D、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19782008年中国人口重心演变轨迹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5、关于我国人口重心移动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移动不规则,向东移动频率最高B、移动距离:东西方向大于南北方向C、移动速度:南北方向稍快于东西方向D、2000年后主要向西南方向移动6、关于我国人口重心移动原因,合理的是A、19961997年,人口重心西移与自然灾害有关B、20072008年,人口重心北移与生态移民有关C、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导致人口重心移动的主导因素D、人口重心移动与国
3、家政策密切相关下图为某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014岁人口比例1953年至1964年递减B、014岁人口比例1964年至1982年增加较快C、1564岁人口比例1964年至1982年增加较快D、65岁以上人口比例2000年至2010年增加最快8、该市1564岁人口增加最多的时期是A、19531964年B、19641982年C、19902000年D、20002010年成都作为四川省会、西部中心城市,对外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下图为成都市20012008年人口增长统计图,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总人口数、户籍
4、人口数、迁入率、机械增长率。读图完成下列各题。9、图中表示迁入率的曲线是A、B、C、D、10、人口变化给成都市带来的影响是A、老龄化趋势加剧B、社会公共资源相对不足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产业结构升级读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1、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A、B、C、D、12、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转移B、生态环境恶化C、技术人才外流D、本地人口大量外迁“钟摆族”指工作在城里,生活在郊县或其他城市,两处奔波的职场人士,“潮汐车道”是指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通过交通指示标识,对其行驶方向
5、进行适时高速的车道。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3、关于“钟摆族”的说法,最可信的是A、“钟摆族”多居住在高级住宅区B、“钟摆族”购房主要考虑环境质量C、“钟摆族”大多自己驾车上下班D、“钟摆族”的形成与城市化有关14、设置“潮汐车道”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城市交通管理B、美化城市道路景观C、优化配置道路资源D、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天际线反映城市建筑的融化结构和布局,又称为城市轮廓或全景。读南京市主城区天际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5、2000年2012年间,南京市最主要扩张方向是A、东南B、东北C、西南D、西北16、20002012年,城市重心变化对南京市发展带来的影响可能是A、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缓解
6、市中心用地压力C、减轻市区通勤压力D、增大中心区人口密度读“某地农业活动的发展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7、该地最可能位于A、阿根廷B、澳大利亚C、丹麦D、蒙古18、影响该地农业活动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B、市场C、政策D、科技下图为全国部分城市1月平均气温及三类谷物发芽适宜温度图,据此回答下列题。19、根据图示气温数据特征能够推测A、我国1月气温自北向南逐渐升高B、我国1月南北最大温差为41.4C、西安所在的平原以种植冬小麦为主D、三种谷物在海南岛各地可以随时播种下图为欧洲某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中的土地利用示意图,夏季上山放牧、农田两年轮种和种植橄榄是图示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特点。据此完成下
7、列各题。21、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A、水稻种植业B、混合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D、商品谷物农业22、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水源不足B、土壤贫瘠C、洪涝频繁D、气温较低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下图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3、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C、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D、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24、2003年以后影响
8、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下表示意山东省与青海省人口与面积数据统计,读表完成下列各题。25、19902012年两省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东省年人口增长速度大于青海省B、青海省人口密度变化大于山东省C、青海省年人口增长量大于山东省D、山东省人口密度小于青海省26、青海省人口承载力远低于山东省,其最主要原因是该省A、交通不便B、人口消费水平低C、自然环境脆弱D、资源贫乏下图为2005-2012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7、该省常住人口变化的原因主要包括生活和医疗水平下降计划生育的有
9、效实施本地青壮年的大量迁出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A、B、C、D、28、该省最可能是A、海南B、四川C、广东D、浙江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29、若X、Y分别表示2010年某城市人口迁出量、迁入量,P1P4代表该年份的四个季度,则该地人口机械增长量最多的季度是A、P1B、P2C、P3D、P430、若Y表示某流域不同阶段平均降水量的相对数值,P1P4依次代表该流域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则X、Y分别表示城市的A、平均蒸发量、平均下渗量B、平均下渗量、平均地下径流量C、平均蒸发量、平均地表径流量D、平均蒸发量、平均径流量下图是宁夏沿黄城市带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1、沿黄城市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A、水源
10、B、交通C、地形D、能源32、提升沿黄城市带折辐射带动能力,应优先发展A、高新技术产业B、重化工业C、旅游休闲业D、交通等基础设施下图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全局趋势三维透视图,该图揭示中国县城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人口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正相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3、2000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变化的趋势是A、整体升高,东西差异扩大B、西北升高,东部降辐小C、西北升高,东西差异缩小D、整体升高,东部升辐小34、20002010年,东北地区老龄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迁入B、放开二胎C、出生率持续较低D、城市化水平提高35、20002010
11、年,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会A、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B、增加青壮年的社会负担C、促进社会养老体系完善D、使劳动力成本增幅降低201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城市主导用地布局模式要由“大院式”向“街区式”转变。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6、采用“大院式”城市主导用地布局主要考虑的是A、便于管理B、人口密度大C、地价低廉D、地形平坦37、以下城市功能区中最适宜采用“街区式”布局模式的是A、社区B、仓储区C、工厂D、学校38、我国城市主导用地布局从“大院式”向“街区式”的转变,将会A、增加居住小区的公用空间B、降低城市商业网
12、点密度C、分散城市功能区空间布局D、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39、由图中信息判断,为保障种植业生产而改善的自然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水源D、土壤40、图中地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意义在于A、防洪B、发电C、养殖D、防治水土流失二、综合题(共40分)41、(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优良品种称“奇异果”(如图)。奇异果生长怕旱、怕风。宜栽植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新西兰的奇异果高度集中分布在北岛普伦蒂湾沿岸地区,鲜果主要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地,出口量居世界第一。我国已引种奇异果,并建立了加工企业。材料二新西兰北岛(1)分析新
13、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栽植奇异果的有利自然条件。(2)与新西兰相比,评价我国生产的奇异果产品的市场优势。42、(22分)20世纪90年代中国家具制造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产业规模、总产值、消费量、出口量逐年递增,然而在产销两旺的背景下,国内家具行业长期无法摆脱早期“三来一”模式的影响,家具的设计、技术、甚至是原材料多由外方提供,未孕育出强势品牌,中小型企业居多,行业出现“大而不强”的特征。在全球分工合作的背景下,发达国家形成了“哑铃型”的经营模式,而我国目前仍延续着“纺锤型”的经营模式。目前,我国家具产业正由自然集聚向有效集聚过渡,并且东部沿海企业正向中西部有序转移。下图为“我国五大家具基地分布图”和
14、“家具企业经营模式示意图”。(1)概括我国家具制造业分布特点并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2)与“纺锤型”模式相比,分析“哑铃型”模式的优势。(3)结合目前我国的国情,就如何改变我国家具制造业“大而不强”现状,提出你的见解。高三实验班第一次考试地理参考答案1-5 CAADC 6-10 DCDAB 11-15 AADCC 16-20 BCBDC21-25 BADCB 26-30CCBDD 31-35 ADACD 36-40 AADCD41(1)(10分)中纬偏低地区,热量条件好(2分);沿岸有暖流流经,气候湿润(2分);西风受地形阻挡,风较小(2分);沿岸平原,地势低平(2分);河流泥沙淤积,土层疏松
15、、深厚(2分)。(2)(8分)我国人口多,果品消费市场大(2分);我国劳动力价格相对低,果品生产成本低(2分);距欧洲、日本市场较近(2分);与南半球季节相反,鲜果上市时间不同,利于销售(2分)。42.(1)(8分)分布特点:空间分布不均(2分),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东北、西部五个地区(或东北、西南和东部沿海地区)。(2分)原因:东北、西南森林资源丰富(或靠近原料产地)。(2分)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靠近消费市场(或交通发达,便于出口)。(2分)(2)(6分)设计环节比重大,产品更新快,面向高端市场,附加值高。(2分)生产环节比重小,将劳动力、资源密集型的生产,转移到欠发达地区,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2分)销售环节比重大,注重技术和产品推广,市场占有率高(品牌效应显著),利润高。(2分)(3)(8分)家具制造业在国内实现分工合作,促进产业的有效集聚。(2分)加大在技术设计环节的投入,加强创新设计力量,促进产业升级。(2分) 加强对市场需求变化的研究,加大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力度。(2分)加大销售环节的投入,做大、做强自主家具品牌。(2分)(答出4点可得8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