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三级问答题总结.docx
《心理咨询师三级问答题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三级问答题总结.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对一般心理问题的鉴别诊断(及依据)1、与躯体疾病鉴别:该求助者有* 症状,(但历年体检正常)可以排除器质性病变基础。2、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依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反常的三原就,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心理活动和谐一样,人格相对稳固,自制力完整,没有幻觉、妄图等精神病性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3、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与* 相关,由现实性刺激引发,与现实境况有关,没有变形的心理冲突,可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4、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仅局限在* 上,没有显现泛化,且连续时间为* ,可排除严峻心理问题。(5、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特点是:由现实刺激引发,连续时间* ,痛楚程
2、度和社会功能受损程度稍微,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要点。据此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但是,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刺激比较剧烈,应当引起留意,防止快速泛化,演化成严峻心理问题)对严峻心理问题的鉴别诊断(及依据)1、与躯体疾病鉴别:该求助者有* 症状,(但历年体检正常)可以排除器质性病变基础。2、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依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反常的三原就,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心理活动和谐一样,人格相对稳固,自制力完整,没有幻觉、妄图等精神病性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3、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与* 相关,由现实性刺激引发,与现实境况有关,没有变形的心理冲突,可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3、。4、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仅局限在* 上,但已显现泛化,详细表现为* ,且连续时间为 * ,因此无法排除严峻心理问题5 、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特点是:由现实刺激引发,连续时间* ,有肯定程度的痛楚,社会功能轻度受损,但是负性心情的反应对象已经泛化。据此初步诊断为严峻心理问题 。对该求助者做出的诊断程序是什么?1、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基础。2、依据区分正常与心理反常的心理学原就和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鉴别。3、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4、分析求助者的心情是否泛化5、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的连续时间、心理、生理、社会功能影响程度。对求助者应当做哪些鉴别诊断?1、器质性 2
4、 、精神病性 3 、神经病性 (4、严峻心理问题) 5 、与各类心情症状相鉴别,虽有* 症状,但非主导症状,程度较轻可排除 * 问题。与症状相像的相比较:1、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长久的痛楚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峻的影响,显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也与初始大事本身不相关,连续时间长,大于3 个月或半年。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峻影响社会功能和规律思维,没有泛化和回避,而且连续时间只有1 个多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2与抑郁症相鉴别:该求助者存在明显抑郁心情,心情低落,意向下降,爱好下降,但皆因内心冲突引起,且程度不严峻,也无自杀倾向和行
5、为等症状,未严峻影响社会功能和规律思维,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3、与神经症相鉴别:求助者虽然存在抑郁、焦虑、猜疑等症状, 但时间连续短,内容未充分泛化,未严峻影响社会功能和规律思维,且求助者的心理冲突带有明显的道德颜色,与神经症的心理冲突的变形不同,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显现上述问题的的缘由是:1、生物缘由:性别、年龄2、社会缘由:( 1)存在负性生活大事。(2)人际关系。( 3) 家庭训练。( 4)缺少社会支持系统。3、心理缘由:( 1)存在明显认知错误。(2)被心情所捆饶:焦虑、抑郁等。( 3)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4)个性特点:性格较内向,追求完善,争强好胜。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
6、时,要留意些什么.态度必需保持中性。 2. 提问中防止失误。 3. 在摄入性谈话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4. 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挡或转移该求助者的谈话内容。5. 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肯定性的结论。 6. 终止语要恳切、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终止话,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会。在本案例中,询问双方的责任、权益与义务主要包括:1. 求助者的责任: 1 向询问师供应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 积极主动的与询问师一起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3 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2. 求助者的权益: 1 有权益明白询问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2 有权益明白询问的详细方法、过程和原理。3 有权
7、益选择或更换合适的询问师。4 有权益提出转介或中止询问。5 对询问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挑选权。3. 求助者的义务: 1 遵守询问机构的相关规定。2 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询问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 敬重询问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别情形提前告知询问师。4. 询问师的责任: 1 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 帮忙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 严格遵守保密原就,并说明保密例外。5. 询问师的权益: 1 有权益明白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 有权益挑选合适的求助者。3 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益提出转介或中止询问。6询问师的义务: 1 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
8、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2 遵守询问机构的相关规定。3 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询问方案各方面的内容。4 敬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别情形提前告知求助者。心理询问师怎样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询问关系?1、建立良好的询问关系是心理询问的核心内容。2、正确的询问态度是建立良好询问关系的重要基础。3、建立良好关系的途径与方法是:( 1)敬重,敬重就是对求助者的现状、价值观、人格和权益的接纳、关注和爱惜。( 2)热忱,热忱要表达询问的全过程,对求助者初次来访要表达关心,适当的询问,留意倾听求助者的表达。(3)真诚,询问师以真正的自我显现,要表里如一,真实可信的置身于求助者的关系之中,实事求是的表达真诚要对
9、求助者负责,不厌其烦,询问终止时要让求助者感到暖和。(4)共情,询问时要设身处的的懂得求助者,使求助者感到自己被懂得接纳,从而促进双方的深化沟通。( 5)积极关注,对求助者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要赐予积极的关注。与该求助者进行谈话时,对会谈内容的挑选应把握什么原就.1. 适合求助者的接受才能,符合求助者的爱好。2. 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3. 对求助者的个性进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 4. 对深化探究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5. 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 6. 对转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对帮忙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懂得问题有帮忙。在挑选谈话内容时有一大禁忌,即不行把精神分裂症的
10、症状作为谈话和争论的内容。7.会谈法的有效性,会谈法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询问师是否能正确把握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怎样和该求助者商定询问目标. 1第一向该求助者介绍询问目标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就。2依据询问目标的有效特点,依据属于心理学范畴的、积极的、详细 量化 的、可行的、可评估的、双方接受的及多层次统一的等项内容逐一商定。 3询问目标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询问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 4当求助者与询问师的看法不一样时,以求助者的看法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为主。 5询问师应对询问目标进行整合。6最终制定的询问目标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7询问目标制定后,经双方认 可,可
11、以进行修改。心理询问师怎样就询问目标的有效特点与求助者商定询问目不恰当提问的消极作用。1. 造成依靠 2. 责任转移。 3. 削减求助者的自我探究。4. 产生不精确的信息 5. 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 6. 提问过多可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在询问中应防止显现的不恰当的提问方式是什么?1、防止提问“为什么”的问题。2、防止多重挑选性问题。3、防止多重问题。 4 、防止修饰性反问。5 、防止批评性问题。 6 、防止说明性问题。如何做到恰当的表达敬重?(1)敬重意味着完整接纳。(2)敬重意味着一视同仁。( 3) 敬重意味着以礼相待。( 4)敬重意味着信任对方。(5)敬重意味着爱护隐私。( 6)敬
12、重应以真诚为基础。热忱表达在哪几个方面?(1)求助者初次来访时恰当询问,表达关心。(2)留意倾听求助者的表达( 3)询问时耐心,仔细,不厌其烦(4)询问终止时,使求助者感受到暖和。表达真诚时需留意什么?标?询问目标由心理询问师与求助者共同商定1.详细 2.可行 3.积极 4双方可以接受 5属于心理学性质 6可以评估7.多层次统一询问目标可以进行修改,但需双方重新商定。程。( 3)测量结果假如与临床观看、会谈法的结论相左,不行轻信任何一方。必需重新进行会谈,而后再进行测评。留意事项:( 1)不得乱专心理测验。( 2)不得使用“的毯式轰炸”方式实施心理测验。乱专心理测验的形式有几种?( 1)目的不
13、明确、依据不充分的随便使用。( 2)单纯依靠心理测验结果,不对比临床表现,片面给出诊断和制定措施。( 3)未查明某种心理测验自身牢靠性以及常模的时限便使用。( 4)在诊断目的以外使专心理测验。(5)不按心理测验的程序要求和操作规定实施心理测验。(6)超出某种心理测验自身功能,主观的对数据和结果进行说明。(7)使用盗版软件实施心理测验。(8)将直接翻译而未经修订的测验工具用 于临床。假如挑选恰当的心理测验量表?( 1)挑选测评量表,应有指向性。(如求助者有明显焦虑心情, 可选用与心情有关的量表。(2)为了确定非情形性症状的性质,应启用人格问卷,以便探究症状的人格因素。(3)为查找早期缘由,可选用
14、病因探干脆量表(如SCL-90)。( 4)为排除疾病而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1)真诚不等于说实话。(2)真诚不是自我发泄。( 3)真诚应使用量表。(怀疑有精神疾病,可用MMP。I觉得智力有问题,可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实事求是。 ( 4)真诚应适度。使用共情时应留意什么?(1) 询问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2) 询问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 3)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 4)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 6)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使用积极关注时应留意什么? ( 1)防止
15、盲目乐观。( 2)反对过分消极。( 3)立足实事求是。请说出面质技术的定义和求助者的常见冲突。1、面质,又称质疑、对质、相持、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询问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冲突。2、常见冲突有:( 1)言行不一(2) 抱负与现实不一样( 3)前后言语不一样( 4)咨访看法不一样请说出面质技术的留意事项。1、要有事实依据。 2、防止个人发泄。 3、防止无情攻击。 4、以良好询问关系为基础。5、可用尝试性面质。在本案例中,应用面质技术的目的是什么. 1促进该求助者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等深化的明白。2勉励该求助者解除防 卫、掩饰心理,面对现实,并由此产生富有建设性的活动。 3促进该求助者抱负自
16、我与现实自我、言语与行动的统一。4促进该求助者明确自己的资源,并善加利用。5给该求助者树立学习、仿照面质的榜样,将来有才能对他人或自己做面质。询问师应收集求助者哪些方面的资料?过去: 1该求助者是否做过心理测验,施测的工程及测验结果。2、家族病史、精神病史、遗传病史。3、心理询问史。 4、该求助者的早年回忆,有无负性心情记忆。5、该求助者性欲的进展及性 生活的相关情形。 6、该求助者以往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现在: 1、该求助者个性特点的特点。2、该求助者婚姻家庭的资料,3、该求助者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4、个人价值观 将来: 该求助者对将来的期望。临床资料整理归纳包括哪些方面。一般资料:(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咨询师三级问答题总结 心理咨询 三级 问答题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