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2.3原子结构的模型教案5新版浙教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2.3原子结构的模型教案5新版浙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2.3原子结构的模型教案5新版浙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2.3原子结构的模型教案5新版浙教版 课程标准:本课属于“物质科学”领域内、主题2 “物质的结构”下的“构成物质的微粒”中内容。中考考试内容有:知道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和方法。考试要求为a级。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特别是了解a粒子散射实验和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2.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认识到建立模型需要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理解模型方法对人们认识自然和发展科
2、学的作用。教学重点:a粒子散射实验原理及原子核式结构的建立教学难点:a粒子散射实验原理及原子核式结构的建立主备内容二次备课一、新课引入设问:假如你以前从来没有吃过鸡蛋,甚至没有见过鸡蛋,你想知道蛋壳里面是什么,有什么办法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把它打碎!又问:如果你不想打破它但又想知道这里面是什么,有什么办法呢?学生议论,提出实验方案:透视、摇晃、称量等等指出: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时常用的思维方法:即观察物理现象建立理想模型理论实验验证。二、新课教学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原子又是由什么构成?从道尔顿提出原子论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原子一直被认为是坚硬的、实心的球,是不可分割的. 但是到18
3、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后,就扣开了原子的大门,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原子也有它本身的结构。(一)科学家是怎样揭开原子结构的秘密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43页,说一说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过程.1、 道尔顿:实心原子结构模型近代科学原子论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能再分的粒子原子构成。原子模型: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2、 汤姆生:原子结构的“西瓜模型”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897年)原子是一个球体, 正电荷均匀分布在球体内,带负电的电子嵌在中间。3、卢瑟福:(1911)“卢瑟福模型”、“核式模型”实验过程用带正电荷的粒子轰击金属箔,发现:大部分沿直线运动、极少
4、发生偏转、有的被反弹.说明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荷的电子在核外运动,像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4、玻尔:“分层模型” 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分层运动5、“电子云模型”电子绕核作高速运动,因此不能确定某一时刻电子在核外的确切位置,电子像云雾一样笼罩在核的周围,有的区域多,有的区域少回顾:1808年,道尔顿提出了原子结构的“实心球模型”;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西瓜模型”;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1913年,丹麦科学家波尔提出了原子结构的“分层模型”;20世纪20年代以来,现代科学家又提出
5、了新的“电子云模型”。说明建立模型往往需要一个不断完善和不断修正的过程, 以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讨论:氦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你能建立一个氦原子的模型?(用图表示)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两者所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呈电中性。讨论:人们如何描述原子与原子核的体积大小关系?原子核与原子比较,前者体积极小,犹如一粒米对一个万人体育场的大小比例。巩固练习: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B、D)A构成一切物质粒子B.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的粒子C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2、提出近代原子学说的科学家是道尔顿,发现原子里有电子的科学家是汤姆生。3、化
6、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A ),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微粒是( B )。A原子 B.分子 C.电子 D.原子核4、1999年,艾哈曼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化学(10-15秒)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D)A、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B、反应中原子的运动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D、原子核内部结构。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2-3:原子结构的模型(2) 课程标准:本课属于“物质科学”领域内、主题2 “物质的结构”下的“构成物质的微粒”中内容。中考考试内容有:知道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知道分子、原子、离子微粒大小的数量级;
7、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知道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知道质子和中子由夸克构成。考试要求都为a级。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核内各种微粒的电性,了解原子核内各种微粒之间的数量关系,知道物质也可以由离子构成,认识离子微粒大小的数量级。2.过程与方法用敲碎桃核的比喻让学生了解研究原子核秘密的方法,通过对一杯水的微观层次分析,将物质结构的系统性和层次性直观地表达出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教学重点:了解原子核的结构,知道物质也可以由离子构成教学难点:了解原子核内各种微粒之间的数量关系,认识离子主备内容二次备课带着问题
8、自学:揭开原子核的秘密(1)研究原子核的方法是什么?(2)原子是由什么粒子构成? 粒子带电情况如何?(3)原子核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粒子带电情况如何?(4)什么是核电荷数?(5)说一说质子、中子、电子的质量。揭开原子核的秘密 通过用高能量的粒子撞击核的方法结论: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在整个原子质量中所占比重极小(1/1840),可忽略不计,因而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指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但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的体积却很小。若把电子运动的范围比作一个大型运动场的话,原子核就像运动场里的一粒米。几个重要概念:1. 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2020 学年 年级 科学 下册 2.3 原子结构 模型 教案 新版 浙教版 doc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