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最后一课-阅读练习-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最后一课-阅读练习-苏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最后一课 阅读练习 苏教版阅读最后一课,回答文后题目。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回来之后,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另一个弟子说:
2、“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哲学家微笑一下,示意下一位。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等弟子们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之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除一片杂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来相聚。”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不受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
3、美德去占据它。1.哲学家给予学生上的最后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一年后的相聚,哲学家未到,是否言而无信?3.想象四个弟子再来原地相聚的情形,他们的心理活动会有哪些变化?4.哲学家为什么在带着学生“游历了所有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后,给学生上这最后一课?请谈谈你的看法。5.最后一句话含蓄、意味深长,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6.作为学生,既要学知识,又要学做人,你认为知识与美德,哪一个更重要?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1.如何铲除旷野里的杂草。2.不是,哲学家人虽未到,却已经用事实“宣布”了最正确最理想的答案。3.震惊疑惑顿悟。4.美德太重要了。(答案不强求一致)5.点题,美德是一个人灵魂中
4、最重要的一部分6.略阅读2人为何而生?每一个人,既生于世,必有他独特的用处。这是一位老太太教我的。她晚年因战祸而家破人亡,卖掉了大房子,只留下偏处旧地产一隅的小茶室自住。这件事发生时,老太太正带着家人,在伊豆山温泉旅行。有个4岁男孩在伊豆山投海自杀,被警察救起。他是个美国黑人与日本人的混血儿,愤世嫉俗,末路穷途。老太太到警察局要求和青年见面。警察知道老太太的来历,同意她和青年谈谈。“孩子。”她说时,青年扭过头去,像块石头,全不睬她。老太太用安祥而柔和的语调说下去,“孩子,你可知道,你生来要为这个世界做些除你没人办到的事吗?”为了让他培植些有用的东西,老太太给了他一些生长迅速的萝卜的种子。10天
5、后萝卜发芽生叶,孩子得意地吹着口哨;红萝卜熟了,老太太把萝卜腌得可口,给孩子吃。后来孩子用竹子自制了一支横笛,吹奏自娱。老太太听了也很愉快,赞道:“除了你没有人为我吹过笛子。乔治,真好听。”孩子似乎渐渐有了生气,老太太便把他送到高中念书。在求学那4年,他继续在茶室园内种菜,给老太太和他自己吃,也帮老太太做点零活。高中毕业,乔治白天在地下铁道做工,晚上在大学深造。毕业后,在盲人学校任教。学生们常用手摸着乔治壮健的肩膀说:“啊!你真又大又壮!”“你因为胸部这么厚实,所以中气足,吹起笛子来能一口气吹那么久,是吧?”“你吹笛子,能使我知道很多东西的形状和颜色,简直像看到了一样。”“现在,我已相信,真有
6、别人不能只有我才能做的妙事了。”乔治对老太太说。“你瞧,对吧?”老太太说,“你如果不是黑皮肤,如果不是孤儿,也许就不能领悟瞎子的苦处。只有真正了解别人痛苦的人,才能为别人做美妙的事。你4岁时,最需要的就是有人爱惜。没有人爱惜,所以想死,是吧?你大声呐喊,说你要的根本不可能得到,根本就不存在可是后来,你自己却有了慈悲之心。”乔治心悦诚服地点点头。他们两人已把亲自遭受的痛苦化为仁慈。因为悲痛在心灵深处造成的创伤,能增强一个人的体会与体贴他人之心。老太太说:“尽量让那些不幸的人知道活着的快乐也就是知道有人爱护自己的快乐。等到你从他们脸上看到感激的光辉,那时候,甚至像我们这样筋疲力竭、对生活不满而又太
7、厌倦了的人,也会感到有了活下去的意义。”在老太太的茶园里,年轻的乔治利用假日自撰笛曲,吹奏给他的盲学生听。把流水、浪潮以及绿叶中的风声,都谱了进去。那些孩子眼虽不明,手却能写,为那首曲题名为清风流水。现在学校有5个人在工作了,他们应该可以为学生做更多事情了。你也有你自己独有的名贵礼品可以送人。对你周围的人,你的家人,你的同事,可以给你们一个由衷的微笑或是给你偶然邂逅的人些许亲切。我们不是都希望有所为而生,有所为而活吗?机会不能错过,想到就做吧!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理解他们两人把亲身遭遇的痛苦化为“仁慈”句中的“痛苦”“仁慈”都具体指什么事?老太太的“痛苦”_乔治的“痛苦”_老太太的“仁慈
8、”_乔治的“仁慈”_为什么说他们两人能把亲身遭遇的痛苦化为仁慈?(用原文回答)3.为了使乔治真正懂得自己是有用的人,老太太是怎样做的?4.老太太把一件无价之宝送给孩子,让他懂得了什么?参考答案:1. 2.指家破人亡 因没有人关怀,穷途末路,投海自杀 帮乔治树立起生活的信心为盲人吹笛,使他们快乐。 因为悲痛在心灵深处造成的创伤,能增强一个人体会与体贴他人之心。3.给他种子,让他尝到丰收的喜悦;送他上学并及时给予鼓励。4.天生我材必有用。阅读3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文后题目。甲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
9、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乙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瘦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
10、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脚,不加思虑地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一、二、三”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1.甲乙两段都以战争为背景,它们的主题是( )A.甲段是爱国,乙段是反战。B.甲段是反战,乙段是爱国。C.甲乙两段都是爱国。D.甲乙两段都是反战。2.甲段写韩麦尔先生
11、发给学生的新的字帖上都是“法兰西”“阿尔萨斯”的圆体字,其目的是要从侧面表达_;乙段写老妇人多次重复“一、二、三”,其含意既是指老妇人对_的痛苦诉说,也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_。3.甲主要运用了细节描写,请摘取一例,并简要说明其作用。例子:_。作用:_。4.乙段对老妇人身体状况的描写用了一个短语,请找出来,说说这样描写是为了揭示什么?短语:_。揭示了:_。5.甲段中“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6.乙段的结尾写“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结合上文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参考答案:1.C2.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 战争杀害了三个孩子 控诉3.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
12、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上精心安排,目的是要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小弗郎士领悟了老师的意图,所以说“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飘扬。”4.瘦弱而多病 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折磨5.小弗郎士从鸽子的叫声中产生联想,嘲笑普鲁士侵略者强迫他们学德语的愚蠢,蕴含了强烈的憎恨之情,是他爱国主义情感的升华。6.人们对老妇人的悲惨遭遇深感同情与理解,思索着战争带来的不幸。阅读4比较下面(甲)(乙)两段 文字,回答段后问题甲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象
13、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 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乙一列火车缓慢地驶进了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瘦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他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好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脚,不加思
14、虑地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一、二、三”神智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我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1 、甲段选自课文最后一课,作者是 _ 。2 、甲乙两段都以 _ 为背景,甲段的主题是 _ ,乙段的主题是 _ 。3 、甲段写韩麦尔先生发给学生的新字帖都是“法兰西”“阿尔萨斯”的圆体字,其目的是要从侧面表现 _ 。
15、乙段写妇人多次重复“一、二、三”其含意是指老妇人对 _ 的痛苦诉说,也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 _ 4 、甲段画“杠子”和乙“一、二、三”的双引用用法一样吗?为什么?_5 、甲段将心理与 _ 描写相结合,表现了小弗朗士 _ 6 、乙段对老妇人身体状况的描写用了一个短语,它是 _ ,这样描写揭示了 _ 7 、乙段结尾是“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结合上下文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和作用答: _。参考答案:1都德 2. 战争 (甲)表现了小弗朗士等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爱,对普鲁士军队的恨 (乙)对战争的痛恨和谴责 3.(甲)在法兰西人民心中,阿尔萨斯永远属于法兰西,绝不属于普鲁士。 (乙)失去儿子不幸 谴责 4.不
16、一样,“杠子”属于特定称谓,“一、二、三”属于引用原话。 5. 景物描写 对普鲁士军队的仇恨 6. 瘦弱而多病 并列短语 战争给老妇人身心上的摧残 反战情绪 7. 说明战争不仅仅是给老妇人一家带来不幸,而是给整个社会的人们或多或少地都留下了创伤和悲痛。阅读5生死攸关的烛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
17、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_的搜查。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她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松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
18、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下来了。中尉快走赶上前,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柴,生了火,默默地等待着。烛光_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1.本文故事发生的时代( )A.第二次
19、世界大战期间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C.普奥战争期间 D.法德战争期间2“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句中前后两个“秘密”( )A.前者为名词,后者为形容词 B.前者为形容词,后者为名词C.二者均为名词 D.二者均为形容词3.根据上下文选词填空。(1)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_的搜查。A.严谨 B.严峻 C.严密 D.严厉(2)烛光_ 着,发出微弱的光。( )A. 摇曳 B.摇晃 C.动摇 D.轻摇4. 第段中,“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其中划横线的词“厄运”在文中具体指:(1)_(2)_5.“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1)保持原意,把这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_
20、.(2)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文中用反问句而不用陈述句,是为了表现那个中尉什么样的态度( )A.温和 B.委婉 C.粗暴 D.吝啬6.“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1)这两个句子分别运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伯诺德夫人此时又_又_的复杂心理。(2)其中的比喻句写出了德军的( )A.态度之蛮横凶恶。 B.态度十分友善。C.表情十分可笑滑稽。 D.眼神十分专注执着。7.用简洁语言概括那天晚上母子三人为了保护秘密情报所采取的具体行动。如:大儿子杰克借口搬柴,想端走烛台。伯诺德夫人_,_小女儿杰奎琳_,_8.本文结尾“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
21、时,蜡烛熄灭了。”意味着( )A.蜡烛里的秘密终于被德军发现,母子三人命运多舛。B.蜡烛在脱离德军视线之后熄灭,母子三人平安渡险,保住了情报站。C.文章还未结束。D.文章结局留给人思考余地,最终结果未作交待。9.母亲三人保护秘密情报的行为表现出他们_、_、_的优秀品质。参考答案:1.A2.A 3.(1)C (2)A 4.(1)蜡烛的秘密被暴露,秘密情报站遭破坏。(2)她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5.(1)你可以不用蜡烛。(2)C 6.(1)夸张比喻紧张憎恨(2)A 7.取出油灯吹熄蜡烛推说睡觉拿走蜡烛8.B 9.机智、勇敢、镇定阅读6阅读下文,完成15题一个有四个国籍的“鸽子”在世界音乐的五彩天
22、空里,飞翔着一只美丽的“鸽子”,这就是那首著名的民歌鸽子。这首歌曲诞生于19世纪,旋律优美动听,歌词生动感人,多少年来,一直被世界各国的人们喜爱和传唱。要问起它是哪一个国家的民歌,就连专家都不能做出准确的回答,因为西班牙人、古巴人、墨西哥人、阿根廷人都说这首歌是他们的,互不相让,以致世界各地在刊行这首歌曲时,有的印着“古巴歌曲”,有的印着“西班牙歌曲”这种“主权”争端从它诞生之日就开始了。争端首先从作曲者展开。作曲家是西班牙人依拉蒂尔,西班牙是依拉蒂尔的祖国,依拉蒂尔在古巴谱写这首歌曲的,我古巴就是这首歌曲的故乡,自然就引起了西班牙与古巴的争论。看着他们争论得挺热闹,墨西哥人也坐不住了,他们认
23、为“主权”应有墨西哥一份,理由是这首歌曲是由墨西哥人首先演唱并使它走红的。不久,古巴人又找到了新的论据:歌曲的曲调是运用哈瓦那民间舞曲哈巴涅拉的节奏为基调的。这个根据一经提出,没想到又引出一个新的对手阿根廷。他们说,鸽子的曲调以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符为主要特点,这却起源于阿根廷。因此阿根廷人认为这首歌曲的故乡应该属于他们。一百多年过去了,“主权”似乎应为他们共同拥有,但甚至也可以说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1.题目中“鸽子”上面的引号是表示( )A.表示引用和强调 B.表示强调和比喻C.表示强调和讽刺 D.表示特殊意义2.民歌鸽子受人喜爱的原因是什么?3.你认为段中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什么?4.请你简
24、答一下文中四个国家争夺鸽子“主权”的理由。5.你主张鸽子国籍的归属权应属于哪个国家?为什么?参考答案:1.D2.旋律优美动听,歌词生动感人,融合了各国人民的艺术风格。3.有的印着“墨西哥歌曲”,有的印着“阿根廷歌曲”。4.作曲者依拉蒂尔是西班牙民歌作曲家。依拉蒂尔是在古巴谱写这首歌曲的,并运用哈瓦那民间歌舞曲哈巴涅拉的节奏为基调。这首歌曲是由墨西哥人首先演唱并使它走红。这首歌曲的曲调和怀乡情调与阿根廷的探戈音乐相似。5.属于世界各国喜爱和传唱它的人们,因为一曲鸽子融合了各国人民的艺术风格和感情、智慧,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阅读7掌声我常常想起一个关于掌声的故事。那是我上高中一年级的时候。班里
25、有位叫英子的女孩儿,沉静漂亮,但是总爱蜷缩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后来我们才知道,她的腿因为得了小儿麻痹症而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一天,上演讲课时,老师让同学们走上讲台讲述一个小故事。轮到英子演讲的时候,全班4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演讲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了解英子的情况,他就一直点英子的名字。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英子的眼圈儿红了。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她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在掌
26、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定了定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标准,声音也十分动听。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一阵掌声。英子很礼貌地向演讲老师深鞠一躬,又向同学们深鞠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奇怪的是,自从那次演讲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不再是那么忧郁了,她和同学们在一块游戏、说笑,甚至有一次她还走进了学校的小舞厅,让同学们教她跳舞。后来,英子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尤其是数学和物理,高二那一年,她代表我们学校参加了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还得了奖。三年时光,匆匆而过。三年之后,英子被北京的一所大学破格录取。后来,英子给
27、我来信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我应该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那次掌声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这才明白了英子变得开朗活泼的原因。从那以后,我学会了给人鼓掌,尤其是当别人身处困境的时候。其实,人都是需要掌声的。在人生的舞台上,谁不希望自己的演出得到喝采?掌声,是一种尊重,更是对一个生命的鼓励和肯定。1.文中“骤然响起了一阵掌声”中“掌声”的含义是 ;“又响起了一阵掌声”中掌声的含义是 ;文题“掌声”的含义是 。2.英子慢吞吞站起来时“眼圈红了”是因为 ;在同学们骤然响起的掌声里,英子“泪水流了下来”是因为 。3.英子演讲结束后向老师和同学们深深鞠躬,除了表示礼貌外还有什么意义?4.英子的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同学们给英子以真诚的鼓励 同学们对英子的演讲给予高度的赞扬 既指故事中同学们的掌声,也泛指表示对人的尊重,给人鼓励的各种场合的掌声。2.她担心在同学们面前走路遭到歧视和嘲笑 她明白了同学们不但没歧视自己,而且给以鼓励,非常感动。3.感谢老师给了机会,感谢同学给以鼓励。4.原来她非常自卑,总躲着同学们,怕别人看不起,演讲后,她变得开朗、活泼、自信,学习成绩也大大提高了;演讲课上同学们热情鼓励的掌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