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_link现场总线的通讯配置方法对比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C_link现场总线的通讯配置方法对比总结.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名师归纳总结CC_link现场总线的通讯配置方法对比总结CC-Link 现场总线是日本三菱电机公司主推的一种基于PLC系统的现场总线, 这是目前在世界现场总线市场上唯独的源于亚洲、又占有肯定市场份额的现场总线。它在实际工程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特殊是在制造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在钢铁行业, CC-LINK有大量的应用,而且系统特别稳固,为机组的稳固提供了保证。第一采纳的是最基本的方法 , 即通过编程来设置通信初始化参数。编制通信初始化程序的流程如图2 所示。第一在参数设定部分,将整个系统连接的模块数,重试次数,自动返回模块数以及当CPU瘫痪时的运行规定(停止)以及各站的信息写入到储备器相应的的
2、址中。在执行刷新指令之后缓冲储备器内的参数送入内部寄存区,从而启动数据链接。假如缓冲储备器内参数能正常启动数据链接,这 2 说明通信参数设置无误,这时就可通过寄存指令将参数寄存到 EPRO。M这是由于 2 一旦断电内部寄存区的参数是不会储存的,而 EPROM中的参数即使断电仍旧保 2 存。同时通信参数必需一次性的写入 EPRO,M即仅在初始化时才予以执行。此后2CPU运行就通过将 EPROM内的参数送入内部寄存区去启动数据链接。值得留意的是,假如通信参数设置有误(如参数与系统所采纳的硬件不一样,或参数与硬件上的设置不一样),数据链接将无法正常启动,但通常并不显示何处出错,要纠可编辑资料 - -
3、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正只有靠自己细心而又耐心的检查,别无它法。反过来,假如通信参数设置正确而硬件上的设置有错, CC-Link 通信掌握组件会供应出错信息,一般可通过编程软件包的诊断功能发觉错误的类型和错在哪里。图 1:编程配置步骤其次种通信初试化设置的方法是使用CC-Link 通信配置的组态软件 GX-Configurator for CC-Link。该组态软件可以对 A 系列和 QnA系列的 PLC进行组态,实现通信参数的设置。整个组态的过程特别简洁,在挑选好主站型号之后就可以进行主站的设置,此后再间续添加所连接的从站,并进行从站的设置,包括从站的型号和其所占用站的个数。最终组态
4、完成的画面如图2 所示2 该组态软件并不具备将参数写入EPROM这部分功能。因此在这种情形下为了22 能使用 EPROM启动数据链接,就必需在主站中再写入“参数寄存到EPRO”M这段程序,靠组态和编程共同作用来正常启动数据链接。显而易见,这种方法是利2 用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组态软件包设置通信参数,再利用编程将这些参数写EPRO,M这才得以完成数据链接所必需的最终步骤。当然这在实际使用时会带来某些不便,但它究竟可以省略将通信参数写入缓冲寄存区的一段程序,在这个意义上也给 CC-Link 的使用者带来很多便利。图 2:CC_Link 配置专用软件最终一种方法是通过 C
5、C-Link 网络参数来实现通信参数设定。由于这是小 Q系列的 PLC新增的功能,而 A 系列和 QnA系列 PLC并不具备这项功能。因此,只能对 Q系列的 PLC带的主站模块使用这个方法。整个设置的过程相当便利。只要在 GPPW软件的网络配置菜单中,设置相应的网络参数,远程 I/O 信号就可自动刷新到 CPU内存,仍能自动设置 CC-Link 远程元件的初始参数。如下图 3 所示。假如整个 CC-Link 现场总线系统是由小 Q 系列和 64 个远程 I/O 模块构成的,甚至不须设置网络参数即可自动完成通信设置的初试化。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图 3:编程软件中的图形
6、化设置三种方法的总结编制传统的梯形图顺控程序来设置通信参数最为复杂,编程时耗费的时间长。并且在调试时一旦发觉错误,就需要一条条指令校对,查找出错误所在,因此有着很大的工作量。然而它仍旧有着其他方法所没有的优势。第一,在编完整个设置的程序之后就能特别清楚的明白整个设置过程,把握PLC是如何运作,启动数据链接的。其次,整个编程的思路特别清楚,而且要编制正确的程序必需建立在娴熟的把握各种软元件的使用条件的基础之上,因而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对各个软元件的功能,接通条件都能有特别好的懂得,并能娴熟使用。对初学且有志坚固把握 CC-Link 通信设计者最好从这里入手。采纳的组态软件进行设置的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简
7、洁直观,在画面上能够明白 的看到整个系统的配置,包括主站所连接的从站个数,各从站的规格和性能,一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目了然。而且一旦发生错误或是要更换参数,都能够很快的完成,节约了很多时 2 间和工作量。然而它也有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无法将参数寄存到EPROM中,在复位之后,刚写入的组态内容将不复存在。假如在实际的应用中,现场的情况错综复杂,会遇到很多预想不到的问题,假如中途需要复位,那么组态软件将无能为力,必需重新设置再写入,这样会影响工作进度。因此,在这种情形下采用 2 组态软件,并辅以将通信参数从缓冲积存区写入EPROM的程序,就能完成整个系统的初始化设置。此外,组态软件目前仍不支持小Q系列的 PLC。最终,利用网络参数设置的方法简洁有效,只要按规定填写肯定量的参数 之后就能够很好的取代繁冗复杂的顺控程序。在发生错误或是需要修改参数时,同组态软件一样,也能很快的完成,削减设置时间。然而它的不足之处,在于设置过程中跳过了很多重要的细节,从而无法真正把握PLC的内部的运作过程, 比较抽象。例如在填写了众多参数之后,虽然各站的数据链路能正常执行,但是却无法懂得这些参数之间是如何联系的,如何作用的,如何使得各站的数据链接得以正常完成。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