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八级上册知识点总结.docx
《教科版物理八级上册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物理八级上册知识点总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名师归纳总结一、长度的测量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学问点总结第一章机械运动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米( m)。常用单位有:千米( km),分米( dm),厘米( cm),毫米( mm),微米( um),纳米( nm)。69换算关系: 1km=1000m。1m=10dm。1dm=10cm。 1cm=10m。m 1m=10m。1m=10nm2 、刻度尺的使用规章:A 、“选”:依据实际需要挑选刻度尺。B 、“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看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C 、“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
2、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头)D 、“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E 、“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F 、“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精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3、长度测量结果由 数值和单位组成,数值包括精确值和估读值二、时间的测量1、时间测量的工具是停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秒( s)。2、常用的单位有:小时 h 、分min 等。3、换算关系是: 1h=60min1min=60s三、误差 :1 、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 叫误差。2、减小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四、机械运动物理
3、学里把物体 位置变化 叫做机械运动,为讨论物体运动状态时被选做标准的物体 叫做参照物,判定物体是否运动就看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挑选不同的参照物, 结论可能不同。故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的 .五、速度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相同时间比较路程。2、速度的分类:(依据运动路线)曲线运动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v运算公式: v=s/t变形 t =ss =v t可编辑资料 - -
4、-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运输中单位 km/h, 两单位中 m/s 单位大。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换算: 1m/s=3.6km/h。 如:人步行速度约 1.1m/s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 秒中运动 1.1m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速度图象:S:变速运动: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匀速 运动的物体速度v 是个恒量与路程 S时间 t 没关系t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B、平均速度: = 总路程/ 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必需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
5、时间)8C、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3 、常识:人步行 1.1m/s ,自行车 5m/s,大型喷气客机 900Km/h,客运火车 140Km/h,光速 3x10 m/s, 声速 340m/s六、测量平均速度 : 试验原理: v=s/t 。 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留意事项: 将斜面放的平一些,使小车运动速度不要太快,以便利测量时间。其次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 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是声音不肯定停止。固体、液体、气体振动均可发声。发声的物体肯定振动,有振动不肯定能听见声音。2、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
6、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声音的速度与 介质种类和温度 有关。一般 v 固v 液v 气常识: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 xx 交谈,由于 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例: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计时。如听到枪声再计时,就记录时间比实际跑的时间要晚, 0.29S (当时空气 15)3、声速的利用: 超声测距 ,运算公式 距离 s=. vt .4、声音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聪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二、声音的三个特性
7、:音调、响度和音色(彼此独立,互不相关)1、音调:声音的 高低。 音调跟发声体的 振动频率 有关系,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 1s 内振动的次数叫 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赫兹(Hz),人的听觉范畴: 20Hz20000Hz。低于 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 20000Hz的叫超声波。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2、响度:声音的 大小。响度跟发声体的 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 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音色: 声音的品质特点 。由发声体的 材料和结构 打算。人们依据 音色能辨别乐器或区分人。三、声的利用:1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医生查病
8、时的“闻” ,打 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2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四、噪声的危害和掌握1、物理学角度看, 噪声是指发声体做 无规章的振动发出 的声音。 环保角度是指阻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2、人们用 分贝( dB)做单位来划分声音等级。为爱护听力应掌握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掌握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掌握噪声不超过 50dB。3、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第三章 物态变化一、温度: 1、温度表示物体的 冷热程度 。温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9、() ,规定: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 100,它们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等份叫 1。2、温度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温度计是利用 液体的热胀冷缩 的原理制成的。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遇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固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连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二、物态变化 : 1、熔化和凝固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要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要放热。晶体熔化图像:非晶体熔化图像: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
10、名师归纳总结特点:固液 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终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晶体熔化的条件: 达到熔点。 连续吸热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晶体凝固图像:非晶体凝固图像:特点:固液 共存、放热、温度不变特点:放热、逐步 变 稠 变 黏 变硬、最终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2、汽化和液化:物体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要吸热。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要放热。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蒸发和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科版物理八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 物理 上册 知识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