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爱莲说教案-语文版.doc
《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爱莲说教案-语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爱莲说教案-语文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 爱莲说教案 语文版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了解衬托的手法及其作用。 2指导学生诵读课文,体味骈散结合的语言之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引导学生保持坚贞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4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爱莲的理由及其托物言志的写法。 2朗读、翻译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写牡丹、菊花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做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
2、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板2 书课题和作者) 二、研读课文 1板书课题。(边讲边板书:爱莲说周敦颐注意“颐”字的写法,左边中间是个“口”,不能写成“臣”字。“莲”是上下结构,草字头应在“连”字之上。) 2题解:“说”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那么“爱莲说”这个题目该如何理解呢? 归纳:谈谈爱莲花的道理,说说爱莲花的道理。 本文作者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
3、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3指导顺畅朗读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注意语气语调,在自己认为难读难写的字下画上横线。 (2)让学生利用工具书、互相交流解决难读难写的字。 (3)让两位学生上黑板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可以用屏幕展示,也可用小黑板。评点时,注意形义的点拨。) 甚蕃(fn) 淤(y)泥 濯(zhu)清涟(lin)而不妖 亵(xi)玩 隐逸(y) 噫(y) 鲜(xin)有闻 (4)学生齐读课文。(如有不顺畅处,教师点拨后再齐读一遍) 4指导诵读课文 (1)明确诵读要求: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古人读诗文用的是吟诵的方法,语气比较舒缓,抑扬顿挫,很有韵味。我们
4、在读文言文时,可以借鉴古人的读书经验。(引导学生回忆电影、电视中古人读书的语调、神态,然后加以归纳。) (2)比较文中八个“之”的用法:文中有八个带“之”的句,哪些句子中的“之”可以理解为“的”,哪些句子中的“之”有舒缓语气的作用?3 (将八个句子分成两组,教师范读,明显地读出后一组的“之”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再让学生进行判别。明确后,让学生齐读领会。) 水陆草木之花 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文中还有哪些字词在诵读时,语气可以适当延长些呢?(让学生轻声朗读体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级 语文 下册 23 爱莲说 教案 语文版 do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