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2.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名师归纳总结一、放射科质量与安全治理工作方案1、成立有科主任、护士长及质量治理员参与的质量与安全治理小组。2、指派专人为科室质量与安全治理员,分别具体负责技术、护理、诊断的具体质量与安全治理工作,并制定各岗位质量与安全工作职责。3、为保证放射科医疗与安全,放射科执行人员准入规范。4、严格执行放射科各设备技术规范、操作常规,影像诊断报告书写符合规范,以防范医疗差错。5、坚持集体读片和会诊制度。每天执行综合读片,每周二为疑难病例争论时间,由科主任或高年资医师主持,全科人员参与并作好记录。工作中遇到疑难病例要主动请上级医师或其它医师进行会诊。首诊医师综合分析会诊看法后写出诊断报告,并由参与会诊的
2、上级医师审核签发。6、从事放射诊断不满三年的住院医师的诊断报告要经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签发,全部住院医师的CT 诊断报告需经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签发。 . 低年资医师值中、晚班的诊断报告肯定要注明“急诊报告, 以正式报告为准”,并嘱患者其次天早上取正式报告,以免错、漏诊。在值班中遇紧急的疑难病例应准时要求上级医师回科会诊,或报告科主任。凡被要求参与会诊的同志均须无条件快速回科会诊。7、认真执行病例随访制度,病例随访制是检查诊断质量、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总结体会提高诊断水平,积存科研教案资料的一项重要措施。科内设特的登记本,每月指派专人查阅病历,核对影像诊断与手术病理及最终诊
3、断并进行登记。每月第四个星期二向科内通报随访情形,并进行回忆性读片,总结体会吸取教训。8、认真书写诊断报告书。报告书写要规范化,要按诊断报告的书写要求和格式”书写诊断报告,读片时第一要认真查对片号、日 期、投照部位及左右是否与申请单一样。有旧片者要与旧片作比较。承诺出报告时间:X 线报告:急诊 30 分钟,一般 1 小时。 CT 报告:急诊 30 分钟,一般 2 小时。上午 11 点以后检查报告顺延至下午 2 点 30 后,下午 5 点以后检查顺延至其次天上午8 点30 分后。要求检查阳性率 70,诊断符合率 90%。9、摄片技术、照片质量是X 线诊断质量掌握的重要环节,也是作好受检人员防护工
4、作的重要环节。医疗质量治理小组成员应帮助科 主任组织本组业务学习、技术研讨、改进技术提高照片质量。( 1). 每天由技术质控员评片,实事求是的评判照片等级,作为技术考核依据,对质量不达标要分析缘由,提出改进措施,并作好记 录。为了能精确把握标准,应定期组织学习X 线影片质量标准, 甲级片率要达到 95%,达不到标准者按考核标准扣分。( 2). 摄片时要认真认真,要求作到三查七对:查申请单:核对姓名、病历号、 X 线号、摄片部位和位置。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查患者:核对检查部位和脏器。查摄影条件:核对摄影参数(如kV、mAs等)。凡是复查照片的,应参考原照片。摄胸片和腹
5、部平片应训练患者呼吸屏气方法。( 3).CT 扫描前要向患者说明扫描方法,摄胸片和腹部扫描要训练患者按指令屏气。( 4). 检查完毕要整理好申请单,严格核对,发觉不符要马上纠正。告知患者取结果时间和的点,并准时正确的传送影像。( 5). 危、急、重病人检查完后即刻进行影像处理,并报告诊断医师,做好登记。10、做特殊造影或增强时,必需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好处理抢救过敏及毒性反应的预备工作。特殊是护理人员思想上必需树立任何一个使用造影剂的病人都有发生副反应可能的意念。( 1). 检查前应具体明白和核实病人是否为高危人群,特殊是以往有过敏体质或过敏史,对危重病人(如恶病质、心、肝、肾功能严
6、峻受损害等),应与临床有关科室一起协商,打算能否进行增强检 查。( 2). 检查前常规作碘过敏试验。方法是静脉注射30泛影葡胺或优维显1ml,然后观看15 分钟,看病人有无过敏反应。过敏试验结果应认真核对并储存过敏试验结果。( 3). 检查前可静脉注射的塞M 松 10mg,或在造影剂中加进10mg的塞 M松,以削减副反应发生的可能。( 4). 检查前由护士向病人说明药物可能有的副作用和过敏反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应,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5).造影或增强检查时,操作人员应全程观看病人,不准离开病人,发觉有反常情形即刻通知医师和护士处理。( 6)造影检查及增强扫描完成后
7、,尽可能保留带连接管的注射针在静脉内,并在预备室观看15 分钟后方可嘱病人离开,防止显现造影剂推迟反应。7. 放射科护士负责治理科室内药品,准时更换补充,负责造影检查和增强扫描的药物注射。负责院感治理工作。9、CT 扫描室和 X 线机房内应备有充分的医技人员和病人用防护用品,执行各种防护规程,做好医患的防护工作10、每月 28 日组织抽查 20-30 份照片,对比片质量和诊断质量,依据片质量标准和诊断报告规范进行评判,评判结果用于个人技术才能考核。二、放射科质量安全治理小组职责1、放射科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治理小组,在院医疗质量治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并对其负责。2、落实医院医疗质量
8、治理委员会建立的操作规程,医疗质量标准及措施。3、建立各种设备、各项指标的标准和评判方式,并组织实施。4、定期开展活动,每月对本科室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执行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进行监督检查,发觉问题准时解决,并将检查结果通报全科及上报医院医疗质量治理委员会。5、对职能部门反馈的质量问题准时进行落实整改。6、负责制定本科室防止医疗差错事故的防范措施与报告、检查、处置规范和流程。7、每年组织2 次安全防护治理及质量掌握治理再训练与培训,举办不少于1 次的安全大事处置演练。每年一次请急诊科或内科医师对科室人员进行抢救学问和操作培训和考核8、质量与安全小组应运用质量治理工
9、具开展质量与安全治理, 表达连续改进。放射科质量与安全治理小组名单及职责组长:张泽明组员:张凌、张其林、张均、陈耀康、王智清、汪义成、林义秋技术质量治理: 汪义成负责每天技术评片,统计并记录甲片率,督促投照质量改进,王智清负责MRI 投照质量,张均负责 CT 投照质量。诊断质量治理: 张其林负责MRI 诊断报告审核。张泽明负责CT报告审核。陈耀康负责病例争论记录保管、病例追踪记录保管。陈耀康负责病例争论记录。刘晓东负责治理小组每月质量安全检查记录保管。林义秋负责护理相关工作。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注射及药品治理: 林义秋负责药品保管及有效期检查,造影剂检查知情同意书保
10、管。三、放射科人员准入规范1、独立从事放射科诊断的人员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具有住院医师职称及执业资格。2、从事介入治疗的放射科医师需在三级甲类医院经过介入放射学专业学习,正规操作培训半年以上,独立从事介入治疗操作需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及执业医师资格。3、技术人员需具有中专以上专业学历或已取得放射科技师职称。4、放射科护士需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取得执业护士资格。5、CT、MRI的诊断和操作人员需具有 CT、MRI上岗证。四、放射科技术操作规程(附后) 五、放射诊断报告的书写要求和规定一、放射诊断报告由电脑打印,其模板格式要求与质控要求一致。二、放射诊断报告的书写应当使用中文和专业医学用语。无正式可
11、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中文译名者,如以外国人姓氏命名或称呼的征象、体征、疾病和综合征等可以使用外文。不用简略语及其它非正规词汇。三、放射诊断报告书写过程中显现错字或上级医师进行修改后,重新打印,不得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先的字迹。四、放射诊断报告书写后需有书写医师和审核医师签名。书写医师应为具有执业证书和专业上岗证的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审核医师应为具有执业证书和专业上岗证的主治医师或副高和副高以上的医师或教授。五、放射诊断报告必需注明检查时间和报告时间,后者又分书写 和审核二个时间。凡时间均应精确到月、日、小时和分钟。急诊报告 发出时间不超过检查完毕后30 分钟
12、,门诊报告发出时间不得超过检查完毕后 2 小时,住院报告发出时间不得超过检查完毕后2 个工作日。六、夜间或节假日急诊无审核医师审核报告时,应在所发出的急诊报告显著处注明“此报告为急诊暂时报告,应以正式报告(次日发出)为准,请次日到 XX取正式放射诊断报告”或类似内容的文字。七、门诊放射诊断报告和胶片由患者或其代表凭放射科出具的单据或通知到指定的点领取。急诊患者的放射诊断报告和胶片,由放射科送交送检医师,或患者本人,或患者的伴随人员。八、为便于统一装订和规范治理,报告单大小应采纳B5 大小纸张。九、放射诊断报告书写、审核、打印流程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初诊初报告诊报告审
13、核报告打印报告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1 、负责审核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科别,核对与图像信息一样2 、负责图像质量审核,不符合诊断要求重照3 、按诊断报告规范要求书1、负责审核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科别,核对与图像信息一样2、负责图像质量审核,不符合诊断要求重照3、按诊断报告规范要求书写1 、负责审核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科别,核对与图像信息一样2、负责报告与胶片打印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六、诊断报告书写规范一、医学诊断报告格式 , 包括以下 5 项1、一般资料2、检查名称、检查方法或技术3、医学影像学表现4、医学影像学诊断5、书写报告医师签
14、名。二、规范化医学影像学报告书内容1、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病床、门诊号、影像号、检查日期、报告日期。2、检查名称、检查方法或技术常规检查注明检查名称、特殊检查注明检查方法或技术。如X 线检查应描述检查方法与体位。 CT 或 MRI 应描述平扫或增强,以及具体扫描序列、参数和摄片情形。凡增强者无论CT 或 MRI 均应描述对比剂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名称、给药方式、剂量、注射速率和延时等。3、医学影像学表现( 1)临床对医学影像诊断所要求的内容,即阐明有无临床疑似疾病的表现或征象。如有,就应对所显现的病变部位、大小、范畴、密 度、形状及其与四周组织
15、的关系等加以描述,并对该疾病应当或可能显现二没显现的征象说明“未见”( 2)临床所疑疾病以外阳性发觉:意外或偶然发觉“临床所疑疾病以外疾病的征象,如骨外伤者所摄骨骼片上偶然发觉骨软骨瘤。 正常变异的表现。成像伪影。难以定性或可疑的征象对有鉴别诊断意义的的阴性征象加以描述医学影像诊断医学影像诊断有其局限性。不同疾病可有类似表现,同一疾病又可有不同表现,而且随时间转变,病变可发生变化。因此,医学影像诊断学要亲密结合临床资料,必要时要亲自检查患者,以提高诊断符合 率。医学影像诊断为整个医学影像检查的结论,不少阅读报告的临床医师只读这一项。报告书写者必需依据医学影像学表现恰如其分的做出检查结论。诊断结
16、论一般分四种情形:正常或未见反常病变确定,性质确定病变确定,性质不愿定。有多种可能性,依次说明可疑病变,所见表现不能确定为病变,可能为变异或各种缘由造成的假象,需要补充检查,可在诊断结论后提出建议,如建议增强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或加做其他 MRI序列。5.医师签名签名医师为此份报告书责任人,如只有一名医师签名需由主治医师或主治医师医师医师签名,如书写报告者为住院医师,就由上级医师审核后签名,高年资住院医师可由科主任或医院授权签发诊断报 告。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一、胸部X线诊断报告书写格式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1、
17、胸廓:是否对称,有无畸形,骨骼情形2、肺野:肺内血管纹理,肺内有无病灶。如发觉病灶,要描述部位、形状、边缘、大小、有无空洞等情形。3、肺门:正常、增大、有无肿块等。4、纵膈:气管是否正中,纵膈有无增宽及有无肿块发觉等5、横隔:位置形状有无转变,肋膈角与心膈角情形6、心脏:形状有无反常变化,心胸比例,各房室情形。二、心脏平片 X线诊断1、摄片位置2、胸廓:纵膈与横隔形状有无反常。3、肺部:重点描述肺门、肺内动静脉血管纹理的变化,有无肺动脉高压或肺淤血等表现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4、心脏:心形状增大的类型、肺动脉段形状变化,各房室增大的情形,食管左房压迹变化情形三、泌尿系
18、统诊断报告1、平片:两肾轮廓、位置、形状与大小全尿路区域有无钙化或结石样阴影腰大肌及腹壁脂肪线显示情形脊椎、骨盆区、骨骼有无反常肠道内容物情形及其他腹部反常阴影2、排泄性尿路造影两肾轮廓、位置、大小、形状使用对比剂名称、剂量、浓度。两肾功能显影情形:正常、推迟、不显影。对肾功能差者,造影需延时 45-60min 或更长时间摄片两侧肾盂肾盏轮廓显示情形膀胱充盈情形两侧输尿管显示情形腰椎与骨盆区骨质情形3. 逆行肾盂造影两肾轮廓、位置、大小、形状,注明导管位置使用对比剂名称、剂量、浓度。两侧肾盂肾盏输尿管充盈显示情形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腰椎与骨盆区骨质情形4. 膀胱造影
19、造影剂名称、浓度、剂量膀胱充盈轮廓、形状、大小、病理转变说明病变范畴大小、边缘、与邻近脏器的关系膀胱壁应测量其厚度、边缘与四周情形男性应包括前列腺增生向膀胱突出压迫情形其他反常发觉四、头颅、五官 X线诊断报告1、头颅平片头颅大小形状颅骨内外板与板障厚度与密度情形颅缝囟门有无反常脑回压迹有无增多、增深颅板血管压迹有无反常蝶鞍大小、形状、骨质有无反常颅内有无生理或病理性钙化。其位置、形状、大小、数目如何头颅软组织情形2、眼眶眼眶大小与形状眶壁骨质结构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眶内软组织密度有何反常转变眶裂、视神经孔形状、大小及骨壁情形四周副鼻窦与颅内情形3. 下颌骨下颌骨骨质
20、有无反常,如有病变、按基本病理变化重点描述牙槽有无病变情形软组织情形五、骨与关节系统1. 骨关节外伤 X线诊断报告骨折或关节脱位部位与名称骨折断端移位情形,对位对线情形软组织有无积气、异物或肿胀情形骨折断端或脱位关节有无骨质破坏或其他骨质转变2. 关节病变 X 线诊断报告关节病变发生部位:干骺端、骨干或关节骨与关节骨质结构有无反常。如有病变、应按基本病理变化重点描述关节间隙与软组织情形3. 四肢长骨病变 X线诊断报告病变发生部位及累积范畴四肢长骨病变基本病理变化情形应重点描述软组织变化情形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假如是肿瘤病变,应描述生长方式 膨胀性、压迫性或浸润性 与
21、病变、与正常骨组织分界线情形4. 脊柱病变 X 线诊断报告脊柱曲度变化情形病椎的部位、数目与基本病理变化情形应重点描述椎间隙转变情形软组织特殊是椎旁软组织情形六、急腹症平片 X线诊断报告1. 立位片胃肠有无扩张、积气、积液或液平面以及隔下有无游离气体2. 卧位片膈肌位置、肝脏、脾脏、肾脏的轮廓、位置、形状及大小腰大肌与腹膜内外脂肪层影肠道积气扩张、肠壁厚度、肠道分布与位置如何,有无肿块或高密度结石脊柱、骨盆、骨骼有无反常七、 消化道造影 X 线诊断报告1. 食道造影诊断报告胸部常规透视情形、胃泡大小、食管内有无食物滞留。食管钡剂通过各段充盈情形,有无受阻、缺损或狭窄。食管壁松软度、扩张度,黏膜
22、情形。经过贲门钡流情形、有无受阻,局部有无肿块,有无受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压、移位情形。胃底部钡剂充盈情形,膈胃间距离如何。2. 胃肠造影诊断报告腹部常规透视情形。食管有无反常。胃部:类型、位置、张力、蠕动、黏膜等情形。胃壁松软度、移动度、排空程度。胃双重对比相,胃小区显示情形有无反常。十二指肠各部形状,功能变化。如为全胃肠道造影,应观看各组小肠黏膜位置,走行方向有无反常,并要连续观看直达回盲部显示为止。3. 结肠造影诊断报告腹部常规透视情形。导管插入次序与否。结肠各段充盈显示情形,有无受阻,位置,结肠袋形、形状、移动度,肠壁松软性,排钡后结肠收缩功能,黏膜皱襞情形
23、。气钡双重相:黏膜情形,有无充盈缺损或息肉样转变等情况。CT与 MRI 诊断报告书格式一、颅脑与五官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1. 颅脑颅骨骨质情形脑沟脑池情形脑回、脑灰质与脑白质情形脑室大小形状位置与移位情形中线结构是否移位如发觉病灶应侧重描写其发生部位、形状、累及范畴、境域、增强前后密度或信号变化等2. 眼眶眶壁骨质结构:眶顶、眶底、眶内外骨壁眶裂与视神经管眼球:大小、形状与内部结构情形视神经情形眼外肌与眶内脂肪间隙情形如有增强,应留意眼上部静脉与眼动脉情形眶周鼻旁窦与颅内情形3. 耳与颞骨外耳道情形中耳:包括上鼓室、中古室、下鼓室、鼓上隐窝、耳烟管、听骨链等内耳:包
24、括耳蜗、半规管、面神经等结构鼓窦入口、鼓窦区、天盖与乳突气房情形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颈静脉窝、颈动脉管、内耳道、乙状窦以及四周区域骨质情形4、鼻与鼻旁窦鼻腔骨质结构,鼻中隔、鼻甲情形各组鼻旁窦大小、形状及骨壁等情形鼻腔内与各组鼻旁窦内密度或信号有无情形鼻后孔及四周结构、如眼眶、上颌齿槽骨、颞下窝、鼻咽部等情形二、颈部 CT与 MRI诊断报告1、鼻咽部鼻咽腔:腭帆、鼻咽腔侧壁与顶璧、烟瘾窝等情形咽旁间隙情形,咽鼓管隆突情形咽后间隙情形咀嚼肌间隙、茎突前咽旁间隙及茎突后咽旁间隙情形鼻咽部四周骨质情形2、喉部声门上区:会厌、杓会厌皱襞、假声带等情形声门区:真声带、喉室腔等
25、结构情形声门下区情形甲状腺与甲状旁腺情形舌骨、会厌软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等情形喉旁间隙与喉周结构及颈部其他结构有无反常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3、颈部脏器区:甲状腺、甲状旁腺、食管、喉部与气管及以下咽部结构有无反常两侧外侧区:有无占位灶颈后区:有无占位肿块4、延腺腮腺大小形状位置密度或信号有无反常或占位情形颌下腺大小形状位置密度或信号有无反常,增强后情形,有无占位灶三、胸部 CT或 MRI诊断报告气管:主气管及其各分支情形肺门:肺门结构、血管与淋巴结情形肺野:肺叶、肺段、肺小叶情形,发觉病灶应重点描述胸膜:壁侧与纵膈胸膜及叶间胸膜情形纵膈:大血管、心脏各房室及纵膈各组
26、淋巴结情形胸壁:骨骼骨质结构与软组织情形四、心脏 CT或 MRI诊断报告心肌:厚度、密度或信号有无反常心内膜情形心房:大小、形状有无反常情形心室:大小、形状、肌小梁等情形心瓣膜情形、心包膜情形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肺动脉主干与肺静脉主干情形冠状动脉情形心脏内血流情形五、腹部 CT或 MRI诊断报告1、肝脏、胆囊肝脏形状与各叶比例有无失调肝门结构、肝内胆管与胆总管情形肝内动静脉主干与分支情形肝脏增强前后密度或信号变化情形,特殊留意增强各期扫描密度与信号变化情形胆囊大小形状胆囊壁、囊内有无占位情形腹腔内及四周脏器情形2 、胰腺 胰腺包括钩突、头、体、尾部大小、形状情形胆总
27、管下端与胰管情形胰腺增强前后密度或信号变化情形胰周有无反常情形扫描区域内动静脉,淋巴结情形四周脏器情形3、脾脏脾脏大小、形状、密度、或信号匀称等情形增强前后密度或信号变化情形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脾门与脾脏四周情形4、肾脏与肾上腺肾上腺大小、形状、密度或信号有无反常情形肾脏形状、大小、肾皮质与髓质结构情形增强前后密度或信号变化情形肾盏、肾盂与输尿管上段情形肾周间隙、肾筋膜、肾周血管与淋巴组织以及肾周各脏器情况六、盆腔 CT与 MRI诊断报告1、男性盆腔膀胱:大小、形状、位置、膀胱壁厚度等情形精囊情形前列腺情形直肠情形盆腔各脏器脂肪间隙情形盆腔内其他组织情形盆腔骨质结构
28、情形2、女性盆腔膀胱情形子宫、阔韧带、附件等脏器情形宫颈、阴道情形直肠情形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盆腔各脏器间脂肪间隙情形盆腔其他组织情形盆腔骨质结构情形七、脊柱 CT或 MRI诊断报告各椎体包括椎体、椎弓根、椎板、关节突、横突各部骨质结构密度或信号有无反常情形各椎间盘结构、形状、密度或信号有无反常椎管形状、结构情形,有无占位灶脊膜情形脊髓形状、位置、密度或信号有无转变情形椎管内如有占位灶、增强前后密度或信号变化情形八、四肢关节、骨骼 CT或 MRI诊断报告骨皮质、骨膜、骨髓腔、骨质结构情形关节面、关节软骨、半月板等结构情形关节腔情形关节滑膜、滑膜囊情形软组织情形如发觉
29、病灶,要求重点描述部位、大小、形状、边缘、累及或浸润四周结构情形。增强前后密度或信号变化情形DR影像质量要求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一般要求1、X 线照片满意影像诊断要求。2、X 线照片标识,左右标志正确,检查号、检查日期、检查医院、被检者姓名、性别、年龄、图像放大比例或比例尺等信息完整。3、用片统一,用片尺寸合理,分格规范,照耀野大小掌握适当。4、图像放大比例一样:正位片与侧位片或斜位片放大比例一样。同一部位不同时间摄片放大比例一样。5、整体画面布局美观,影像无失真变形。除上述一般要求外,优质图像标准1、密度合适:(照片中诊断密度范畴掌握在0.25-2.0之间)。2、
30、层次分明:参照放射科技术质量标准。3、摄影体位标准:参照放射科技术质量标准。组织影像应符合正常的解剖投影,无失真。4、照耀野大小合适 :被检部位影像全部在照片上显示, 但不应过多包含非检查部位,特殊是内分泌腺。重点组织界限清晰。脊柱应含相邻 椎体。四肢长骨应至少包括 1 个邻近关节。肋骨应包括第 1 或第 12 肋骨。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5、无体外伪影。6、无运动伪影。7、特殊检查体位应标注。8、胶片无污片、划片、粘片、指纹。CT、MR影像质量要求1、依据临床检查要求和疾病诊断需要,合理挑选扫描范畴、扫描参数、检查序列。2、扫描范畴必需包括整个被检查器官或部位。3、
31、挑选合适窗宽窗位,因头部外伤的头颅CT扫描必需有骨窗。肺部扫描必需有肺窗和纵隔窗。4、对于 CT检查,在满意诊断的前提下,尽量削减X线剂量。5、增强扫描增强成效良好。6、定位标识明确,一般信息完整。7、CT、MR照片应有定位相。8、CT、MR照片排列次序:横断位:躯干从上到下,四肢由近到远。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冠状位:由前到后。矢状位:由右到左。9、对不同检查部位的 CT影像质量标准,参照 CT影像标准。DR影像评判内容及方法工程评判内容和方法扣分图像对比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图像,对比欠佳5图像层次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层次欠分明5投照野掌握投照野过大或包括不全5不影响诊断
32、的伪影,如内衣扣、金属线5有可能误认为病变的伪影50伪影伪影范畴较大,掩盖诊断区。呼吸伪影或运动伪影50510抽查胶片,有污片、划片、粘片5图像标识不完整5图像重要标识如左右、姓名、性别错误50摄影体位不标准1520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特殊体位无标注,如腹部立位位,水平侧位10摄影部位错误对比申请单和摄影部位是否一样50图像放大比例抽查胶片,图像放大比例是否一样5用片统一,尺寸合理抽查胶片5质量等级评判方法:结合 DR影像质量要求,每份图像为 100 分,扣完为止。优: 90 分良: 8089 分差: 7079 分不合格: 70 分CT、MR影像评判内容及方法项目评
33、判内容和方法扣分图像对比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图像,对比欠佳5图像层次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层次欠分明5扫描范畴过大或包括不全5人为伪影如未去除金属物引起的伪影10运动伪影不影响诊断510设备伪影不影响诊断510增强扫描增强成效欠佳,但不影响诊断1015图像标识不完整5图像重要标识错误如左右、姓名、性别错误50定位相抽查胶片,应有定位相5照片排列次序不规范抽查胶片5检查部位错误对比申请单和检查部位是否一样50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质量等级评判方法:结合 CT、MR影像质量要求,每份图像为 100分,扣完为止优: 90 分良: 8089 分差: 7079 分不合格: 70 分影像诊断报告评判内容及方法工程备注扣分描述内容与诊断结论欠一样10主要征象未描述15主要征象描述不全5主要征象描述错误25主要阴性征象未描述指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征象5用语不规范10错误用词如男性盆腔检查显现子宫等词汇10描写简洁5左右错误50特殊检查体位未描述如 DR站立位摄片、 CT俯卧位扫描5增强扫描情形未描述15明显的漏诊或误诊50质量等级评判方法:结合诊断报告书写规范,每份报告为100 分,扣完为止优: 90 分良: 8089 分差: 7079 分不合格: 70 分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