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五首》导学案-语文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五首》导学案-语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五首》导学案-语文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五首导学案 语文版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部分重点实词;2.通过朗读体会古诗文语言的音韵美,学会划分朗读停顿的方法;3.品味作者写作立意行文、遣词造句的独到之处。教学重点:体会古诗文的意境,加强对诗文主旨的理解;教学难点:通过了解作者,品味诗文的深刻含义。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诗文,品韵味1让学生运用工具书,结合注释轻声朗读五首诗词。2以次北固山下为例,简介古诗朗读停顿的两种划分方法。(1)按音节划分: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2)按意义单位分:客路青山外,
2、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小结:同一首诗,可以有不同的读法,我们现在读古诗一般采用按意义单位停顿的读法。3教师范读五首诗词,或放录音。学生在书上画出停顿,注意读准字音。4指名朗读五首诗词,教师注意给学生正音,并在正确停顿方面作具体指导。5学生自由朗读五首诗词,要求字音、停顿正确。二、研读饮酒1导入:我国的诗歌可谓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而说起诗歌发展过程中的众多流派,就有一种自豪感了,“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在爱莲说一文中了解到陶渊明属于逃避黑暗现实的隐逸之士,古时一些文人对现实不满,退避山野,隐居乡
3、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及田园风光的歌咏,抒发情怀。这类诗称为田园诗,这类诗人称为田园诗人。陶渊明就是晋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的诗自然朴素而韵味隽永。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品读他的诗歌饮酒。2.作家作品介绍: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酒后写的,共20首。课文所选的是其中的第5首。这首诗大约写于作者归田后12年(417
4、),诗人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之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3咀嚼诗句:学生结合注释了解诗意,学生质疑,师生合作讨论解决疑难问题。(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什么“而无车马喧”呢?(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领会到“真意”,却忘了该怎样表达,诗中的的真意”是指什么?(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品味玩赏:(1)从诗文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可以从生活的环境、诗人的表现等方面说明)这一形象表明了诗人的什么志趣?(2)这首诗为什么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诵读,讨论解决)(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五首 2019 2020 学年 年级 语文 下册 古诗 导学案 语文版 doc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