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木兰诗教案-河大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2020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木兰诗教案-河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木兰诗教案-河大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0课 木兰诗教案 河大版课型: 新授 课时:两课时知识和能力目标:1、初步了解乐府民歌的特点和修辞特点。 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3、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养成在诵读中讨论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1、注重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诗的主旨,学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教学重点:1、深入挖掘文章的人物内涵。2、初步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3、当堂背诵课文。教材分析: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
2、件可以判定出诗可能产生在后魏,这首诗形成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经后代文人的加工润色,被历代传诵,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二者异曲同工,交相辉映。它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女子木兰代父从军和她解甲还乡的不平凡的经历。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第一课时一 预习导学:1解决生字词。可汗 鞍鞯 辔头 机抒 燕山 胡骑 戎机 朔气 金柝 2疏通文意,准确翻
3、译的重点词。(惟、愿、市、旦、但、度、策、强、将、著、贴、火、走、安)3、理清层次,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第一部分(13段) 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 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段) 凯旋归来 第四部分(第7段) 讴歌英雄二、合作探究:1、品味语言 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明理由。(从修辞、表达内容、抒发情感等角度来谈)2、深入品读课文,赏析人物,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 (女儿性情 英雄气概 )3、准确流利的背诵全诗。三、巩固提升(1)文学知识填空木兰诗选自宋代_编的_ _,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_。它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4、鞍鞯(jin) 溅溅(jin) 啾啾(ji) B.红妆(zhun) 霍霍(hu) 可汗(hn)C.唧唧(j) 朔气(shu) 燕山(yn) D.胡骑(q) 金柝(tu) 赏赐(c)3、文章内容概括:本文讲了 的故事。四、拓展延伸:1、举例古今中外的巾帼英雄,并将其人与事迹简明扼要的讲出来。(如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2、发挥自己丰富的的想象力,扩写诗中某一环节。比如: 想象一下木兰的军中生活。可以从木兰的女扮男装,从天气呀,地势呀,交战双方呀,多个方面展开想象。比如想象木兰和 家人团聚场面等等,字数300字左右。五、教后记:第二课时一、预习导学:分小组翻译课文,小组讨论,教师指导,小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2020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五 单元 20 木兰 教案 河大版 doc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