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25《杜甫诗三首》(第4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2020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25《杜甫诗三首》(第4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25《杜甫诗三首》(第4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25杜甫诗三首(第4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教学目标、掌握一些古诗朗诵的常识,读出节奏,读出韵律,逐步提高诗歌朗读水平。、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教学重点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齐背望岳春望。今天,我们学习石壕吏。(板书文题)二、播放背景音乐,朗读诗歌,创设学习氛围、教师配乐朗读石壕吏,提示学生这是一首古体诗,应注意停顿、节奏、语调。、学生自由读。、选一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全班齐读。三、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
2、,把握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写作背景简介。多媒体显示:唐肃宗乾元元年()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学生默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中的情节。选两位学生口述浮现在脑海中的画面,发动其他
3、同学补充,共同丰富画面、情节。、理清情节发展脉络,指导学生背诵。提问: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句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多媒体显示: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读诗,尝试背诵。提问:诗中有几个人物形象?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学生明确:老妪、石壕吏。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杜甫诗三首 2019 2020 年级 语文 上册 25 杜甫 诗三首 课时 教案 新人 doc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