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名师归纳总结2021 年老师资格考试学校心理学模拟试卷及答案4一、单项挑选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道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道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错选、多项或未选均无分1以下哪一项不是训练心理学争论的主要方法.A 观看法 B试验法 C演示法 D调查法2知道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属于A 策略性学问 B陈述性学问 C条件性学问 D程序性学问3智商 IQ 等于A 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B 实际年龄与智力年龄之比乘以100C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乘以100D 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4提出社会学习理论的心理学
2、家是A 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5奥苏伯尔认为同学的学习主要是A 接受学习 B发觉学习 C机械学习 D有意义接受学习6人们对自己能否胜利的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定称为A 自我期望感 B自我归因 C自我效能感 D胜利动机7 “植物 ”“动物 ”等具体概念的懂得影响着对“生物 ”概念的懂得,这是A 正迁移 B负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8日常生活体会中感到,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保持得更坚固,这种想象最可能的说明是A 双重编码理论 B深度加工说 C图式理论 D 学问分类学习论9 也叫做操作性学问,是个体难以清晰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估计其存在的学问。A 具体学问 B陈述性学
3、问 C理性学问 D 程序性学问10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显现进步的临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 停滞现象11.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成效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A复杂方案 B学习方案 C可行方案 D 思维程序12. 常常用砖头垒砌,却没想过可以用它来画线,这种情形是A思维定势 B原型启示 C功能固着 D 酝酿效应13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不包括A 家庭教养方式 B道德认知 C社会风气 D同伴群体14依据认知学习理论,教案活动中同学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A信息加工 B智力活动 C信息输入 D 心理变化15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4、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 道德行为16. 通过不断强化逐步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称为A行为塑造 B行为训练 C行为矫正 D 行为强化17. 以下有关操作技能的特点正确选项A 物质性、和谐性、简缩性B适应性、和谐性、简缩性C物质性、外显性、绽开性D观念性、和谐性、适应性18. 安排同学座位时,老师最应当关怀的是A 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同学听课成效 C后进生的感受D人际关系的影响19就一个测验的优劣而言,最为重要的指标是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A. 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20依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摸索问题,这一特点
5、是儿童认知进展水平达到阶段的重要标志。A 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道题 1 分,共 20 分1. 老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成分是老师对训练事业的 。2. 论文题一般较常使用的有两种类型: 和。3。依据评判的功能,教案评判有 评判与评判。4. 最早争论群体动力的心理学家是 。5. 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包括两方面: 和。6. 学习动机时,对学习成效最有利。7. 学校生的道德认知才能具有 ,同时也缺乏。但进展的趋势是稳固的、和谐的。8. 一般认为,态度和道德形成过程经受 、与内化三个阶段。9. 过度学习达到时,记忆保持成效正确。10. 提
6、出假设常用的方法有和。11. 争论者认为,是制造性思维的核心。12. 认知策略因所学学问的类型不同而有所不同,复述、精加工和组织策略主要是针对 学问的。13. 对 “认知的认知 ”指的是。14. 依据动作的连贯性与否将操作技能分为 操作技能和一操作技能。15. 是指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点,以便突出本质特点。16. 马斯洛提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最高级的是 的需要。17. 依据学习动机的来源,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和。18. 完形一顿悟说认为完形是一种 ,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19在认知风格中,与场独立型相对的认知风格是 。20. 自我意识包括成分、成
7、分和成分。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道题 6 分,共 30 分1. 简述学校生记忆进展的特点。2. 简述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学习及其规律。3心理评估是什么 .有什么意义 .4. 影响同学行为转变的方法有哪些.5如何从个性人手培育学校生的制造性.四、论述题 10 分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育儿童的良好态度与品德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一、单项挑选题1. C【解读】观看法、试验法、调查法都是训练心理学争论的主要方法。2. B【解读】陈述性学问也叫描述性学问,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学问。3A 【解读】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 。智商等于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
8、之比乘以 1004. D【解读】提出社会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班杜拉。5. A 解读】美国闻名认知训练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依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觉学习,又依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学问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同学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6. C【解读】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胜利的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定。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7D 【解读】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体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二是自上而下的迁移。前者指下位的较低层次的体会影响着上位的较高层次体会的学习,如对“植物
9、 ”、“动物 ”等具体概念的懂得影响着对“生物 ”这一概念的把握。8. A 【解读】双重编码理论是指识记一件具体事物时,可以采纳语义和表象的双重编码, 而抽象材料难以用表象编码去表征它,而形象材料可以用语义和表象的双重编码去记忆,因此,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保持得更坚固。9. D【解读】程序性学问也叫操作性学问,是个体难以清晰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估计其存在的学问。10. C【解读】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显现进步的临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高原现象。11. A 【解读】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成效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的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12. C【解读】功能固着
10、即从物体通常的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熟识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13. B【解读】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包括: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和同伴群体。14. D【解读】依据认知学习理论,在教案活动中同学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心理变化。15. A 【解读】道德认知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熟识。道德认知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16. A 【解读】行为塑造是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步趋近目标的反应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17. C【解读】操作技能属于技能的范畴,具有一般技能全部的特点,但又具有与其他技能不同的一些特点。主要
11、有: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和动作结构的绽开性。18. D【解读】安排同学座位时,老师最应当关注的是座位支配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人际关系和谐了,有助于课堂纪律的维护。19. B【解读】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固性或牢靠的程度,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固、一样的程度。效度是指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亦即测量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工程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度或鉴别才能。区分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信度是一个测验的必不行少的条件,但对于一个高质量的测验而言,效度的重要性大于信度。20
12、. C【解读】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具有多维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去自我中心的特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摸索问题。二、填空题1. 忠诚 2有限制的问答题开放式论文3配置性诊断性4勒温 5学会调适 寻求进展 6中等程度 7依附性原就性 8依从认同 9150 10算法式启示式 11发散思维12陈述性 13元认知 14连续性断续性 15变式 16自我实现 17内部动机外部动机18心理结构 19场依存型 20熟识情感意志三、简答题1. 【答案要点】 1由无意识识记为主要的记忆方式到有意识识记成为主要的记忆方式。2由机械识记占优势到意义识记逐步占重要位置。3 具体形象记忆仍占有主导位置,而抽象记
13、忆占有重要位置。2【答案要点】 1基本内容。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肯定的联结。所谓的联结指的是某情境仅能唤起某些反应,而不能唤起其他反应的倾向。学习的作用就是在于将与生俱来的原本联结或永久储存或排除或转变。肯定的联结通过试误建立。肯定的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削减错误而形成的。2 基本规律。预备律。预备律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头时的预备状态对学习的影响的原就。假如学习者有学习预备而又被赐予学习活动,就会感到中意。假如有预备而不进行学习就会感到失 落。也就是说,当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事前有一种预备状态时,实现就感到中意,否就感到苦恼。反之,假如学习者无预备状态而被强制学习也会感到苦恼,即当此联结不预备实
14、现时,实现反而感到苦恼。练习律。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经练习运用,其联结的力气会逐步增大。假如不运用,就联结的力气会逐步减小。也就是说SR 联结随着联合使用的增多,变得越来越强。反之,变得越来越弱。在后来进一步试验的基础上,桑代克又修订了这一学习规律:没有嘉奖的练习是无效的,联结只有通过有嘉奖的练习才能增强。成效律。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假如其他条件相等,在学习者对刺激情境作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中意的结果时,就其联结就会增强。而得到苦恼的结果时,其联结就会减弱。这是桑代克关于学习的一条重要规律。桑代克认为,当前的行为结果对将来行为起着关键作用,嘉奖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
15、学习是通过行为受到嘉奖而进行的。3. 【答案要点】 1心理评估的含义。应用多种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对个体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化的客观描述,这一过程称为心理评估。同学心理健康训练中的心理评估,是指专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同学的心理特点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心理评估既可采纳标准化的方法,如各种心理测验。也可以采纳非标准化的方法,如评估性会谈、观看法、自述法等。2心理评估的意义。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训练的依据。心理健康训练、心理辅导与询问是一项高度个别化的训练工作,为了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制定正确的辅导与询问方案,第一必需正确找出个体的问题症
16、结,明白他所处的环境的特点,精确的把握他熟识世界的特殊的观念系统,否就,心理健康训练与辅导,只能是无的放矢。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检验心理健康训练成效的手段。心理评估不但是明白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及其行为表现的工具,也是评判心理健康训练绩效的工具。心理健康训练成效如何,只能从同学个人或群体的心理症状的减轻、心理素养的改善加以确认。增强同学自我熟识的途径。辅导老师假如能采纳恰当的方式就评估中明白到的事实与当事人进行沟通,引导同学用新的思维方式对过去意欲躲避的生活经受重新加以领会,将有助于心理障碍的排除。由于心理障碍、心情困扰往往是由当事人缺乏自知、拒绝接受某种情感而产生的。
17、从积极方面讲,同学从评估结果中明白自己的潜能与优势,也有利于自己在这些方面得到充分的进展。4. 【答案要点】 1 强化法。强化法用来培育新的适应行为。(2) 代币疗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3) 行为塑造法。这是依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而设计的培育新反应或行为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主要是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步趋近目标的反应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4) 示范法。观看、仿照老师呈示的范例榜样 ,是同学社会行为学习的重要方式。(5) 临时隔离法。临时隔离法是指在某种特定时间不对不良行为赐予强化,同时转移情境, 使行为不良者对新的情境产生厌恶的方
18、法。5. 【答案要点】制造性与个性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从个性人手来培育制造性也是促进制造性产生的一条有效途径。(1) 爱护奇怪心。应接纳同学提出的任何奇妙的问题,并称赞其奇怪心。奇怪是制造活动的原动力,可以引发个体进行各种探究活动,应赐予勉励和称赞,不应忽视或讥笑。应当常常勉励同学发觉新的问题,并去探究他们发觉的问题。(2) 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惧怕心理。对同学所提问题,无论是否合理,均以确定态度接纳。对显现的错误不应全盘否定,也不应指责,应勉励同学正视并反思错误,引导同学尝试新的探究。对同学的错误假如有所批评,要告知他们理由,让同学感到“心理安全 ”,这样才能使他们敢于提出新的问题。(3
19、) 勉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应重视同学与众不同的见解、观点,并尽量实行多种形式支持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懂得事物。对平常问题的处理能提出超常见解者,老师应赐予勉励。例如,在解决数学题目时勉励他们想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在写作文时勉励他们自己选题。同时也要帮忙同学尝试制造活动带来的积极体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4) 重视非规律思维才能。非规律思维是制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在各种制造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贯穿整个制造活动的始终。老师应勉励同学大胆推测,进行丰富的想象,不拘泥于常规的答案。给同学气会进行推测,并尽量让他们获得推测的胜利体验。在丰富同学的想象力方面,可以应用实物、图片、多媒体帮助教案手段,
20、组织参观、拜访,开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等,使学生头脑中的表象更为鲜明、完整。此外,给同学供应具有制造性的榜样也是特别有必要的,使同学受到制造者优良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激发他们见贤思齐的心理需求。四、论述题【答案要点】老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忙同学形成或转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商定、价值辨析、嘉奖与惩处等。(1) 有效的说服。老师常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同学转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老师要向同学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供应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转变同学的态度。老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仍要以情动人。老师进行说服时,仍应考虑同学原有的态度,
21、应以同学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2) 树立良好的榜样。榜样在观看学习的过程中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所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看学习的成效。(3) 利用群体商定。由于群体商定的约束力和群体压力的存在,老师可以利用集体争论后做出集体商定的方法来转变同学的态度。(4) 价值辨析。即引导个体利用理性思维和心情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努力去发觉自身的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价值辨析有多种策略,不论应用什么策略,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须经受三个阶段,即挑选阶段、称赞阶段和行动阶段。个体只有从头至尾的完成这一过程,才能说他真正具有了某个稳固的价
22、值观念,也才能较持久的指导行动。(5) 赐予适当的嘉奖与惩处。嘉奖和惩处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肯定的作用。除上述所介绍的各种方法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争论等方法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特别有效的。2021 年老师资格考试学校心理学模拟试卷及答案5一、单项挑选题 在每道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道题2 分,共 30 分1在学校训练中,往往把同学分为高、中、低三个年级段,这遵循的儿童心理进展规律是A 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年龄特点是相对稳固的B. 进展是跳动的 C进展是平均进行的D 进展是有个别差异的2比奈一西蒙量表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 考试 小学 心理学 模拟 试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